好的作文评语7篇
好的作文评语一:期末评语大全
期末评语大全
小学生期末评语一
小学生期末评语六
小学生期末评语二
小学生期末评语七
小学生期末评语三
小学生期末评语八
小学生期末评语四
小学生期末评语九
小学生期末评语五
小学生期末评语十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语(1)
小学生评语精品荟萃(1)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语(2)
小学生评语精品荟萃(2)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语(3)
小学生评语精品荟萃(3)
中学生期末评语精彩总汇(精选)
好的作文评语二:学生最喜欢的作文批语
像“内容不具体”“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太多”等这样笼统、干巴巴的作文批语只会令学生感到单调、无聊,产生压抑、沉闷的心理,也不利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而幽默风趣的作文批语,犹如吕洞宾的指头——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功能。
一、幽默批语的润滑性。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教师要对其进行批评和指正,但若批语用得不恰当,常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幽默的批语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欢愉兴奋中充分而真实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譬如有个学生的一篇作文中就有近20个错别字。于是我批道:“你这篇文章从内容到构思都挺不错,就是错别字太‘猖狂’。”学生看到批语后,“扑哧”一笑,心悦诚服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作文中的错别字明显少了,显然是多加注意了。贬义的批语不宜直露,如果采用训人的口吻或者惩罚的办法去对待学生,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了。
二、幽默批语的激励性。我们知道,幽默的批语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师生一旦出现坦诚地一起分享笑的情景,其实就已经造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交流的氛围,并形成一种力量,激励学生去做原来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有个学生作文基础差、又不敢接近老师,她写作文不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常常是一逗到底,文末划个句号。于是我在她作文后批道:“你偏爱逗号,不喜欢其它标点符号,所以作文一“逗”到底。”这位同学看了批语后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羞涩的微笑。第二次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原来不该打逗号的地方都改成了其它符号,看得出她用心作过修改了。
三、幽默批语的兴奋性。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容易疲劳,如果能适当运用幽默手段,则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还能加深记忆的程度。老作家冰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原南开中学有个学生的作文得了120分。原来,那作文是这样写的:“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心里十分高兴……”文中一共用了12个“十分”,所以老师给了他120分。这让学生在含笑中接受,在兴奋中记忆。正如肯尼思·T·汉森在《美国中学生的讲授法》中说:“一些例证说明,幽默能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甚至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都有意识地记住了更多的概念。”可见学生对包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是深刻的。
四、幽默批语的启发性。幽默批语具有非幽默批语所无法表现的艺术魅力。它令人玩味、启人深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描述了一段“捉迷藏”的事,但只写了“瞎子”捉的情形,忽略了“跛子”跳的情节。我看后这样批道:“你文章中的‘瞎子’就是用尽心思,也是捉不到‘跛子’的,因为这‘瞎子’捉迷藏中根本就没‘跛子’。”学生看后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文章中所丢失的内容。
好的作文评语三:作文点评:好兄弟
讲一篇二年级孩子的作文——《好兄弟》。
先来看妈妈感言:
非常老师您好!我是4群的杭州美妈。除中间四个月我在学车外,从去年9月份至今,一直都跟着非常老师学习作文。之前害怕作文的我,学习老师的作文方法后,对辅导孩子的作文有了信心,而且孩子也喜欢老师讲的“对称、六根六尘”等方法。
群里的有些妈妈讲:写作文的方法有“对称、结构、六根六尘、作文八法”,那这些方法是否会把孩子教死、教僵化了。这个问题可借鉴前期我讲评作文时,经常举“学开车”的例子。有学开车经验的妈妈们都知道,您跟着师傅去学开车,师傅总是把开车动作分解开,教你怎样点火,怎么样松手刹,怎么样挂档、起步,怎么样坡起,怎么样停车,停车后开车时怎么样打转向灯等等,也就如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等你会开时,那师傅教的这些方法就没用了。
《金刚经》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形容一个人渡河时,没有船是过不了河的,但是一旦你渡过河了,就得把船(法)扔掉,如果还要背着船(法),那你肯定要受累了。所以说,法无定法之前,一定是要有法。
我们平时教孩子写书法横平竖直时,大家看一下书法家的字帖当中,没有一笔“横”是真正平的,没有一笔“竖”是真正直的,所以我们在讲作文之前一定要有“法”,这个“法”是为了让你入门。
这篇作文是本学期中旬周末的看图写话作业。今天孩子看了[妈妈晒]网站的其他孩子的作文,非得让我把她的作文也发去给非常老师看。于是我匆忙整理发上来,可惜当时看图写话的图片找不着,就没法发上来。
大家一定要把我们讲课的东西与孩子分享,这是一个经验。我们前期讲课时,很多妈妈都在给孩子熏习。群里发生什么事了,今天群中又讲什么课了,其他孩子写了什么样的作文了,这些都是熏习。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在干什么,你想怎么干,别人在干什么?就如学英语,你要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英语的学习环境未必是:我(你)去听。你得跟小朋友讲,发生了什么?别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是什么意思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你既然让孩子开始学写作文,就得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这个学习环境不是整天跟孩子唠叨“你赶紧练、赶紧写作文呀”,今天“头身脚”,明天“帽衣鞋”,这些是不必要的。只要时不时念叨、灌输两句,那小朋友的习就相近了。
这篇写话先是孩子自己写,然后跟我一起修改作文。孩子对“头”、“身”、“脚”有了概念。作文的“头”开门见山,很好。段落的帽子是在我的提醒下写上去的,接着写“身”时孩子用对称的方法写了弟弟、哥哥和奶奶的举动,还用了意法。“脚”部分是孩子看着图直接写了送奶奶回家结束。这篇写话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孩子语文老师也给了满分10分。
当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心里特高兴!
杭州美妈是四群的,也就是去年9月份入群的。杭州美妈能从去年九月份坚持到现在,那段时间除了学车停了一阵外,一直跟着学作文,孩子的作文肯定是有提高的。说句保守话,如果大家能真心实意、制心一处的在群中学上半年,作文必定能提高。
下面我们来看小朋友的原文:
好兄弟(浙江 二年级 张美美)
小宁和小龙是兄弟,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他们是一对好兄弟。
他俩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年人。一天,淘气的弟弟蹲在推车上,戴着红领巾的哥哥手拉着推车在小区里溜着玩。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过他们前面,她手上拎着菜篮,肩上还扛着一个沉重的袋子,不仅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而且脸上大豆似的汗珠也不停地往下流着。小龙立刻把小推车推到老奶奶前面,让弟弟下来,彬彬有礼地说:“奶奶,您把蔬菜篮子和袋子放到车上吧。”说着从老奶奶肩上拿下来袋子放在推车上,弟弟也不甘落后,顺手把菜篮子放在车上。看着兄弟俩的一举一动,老奶奶面带笑容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对好兄弟啊!”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一会儿,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跟奶奶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到奶奶家了。
本文的题目是《好兄弟》,第一个自然段也做到了开门见山——好兄弟,这是妈妈在辅导中也讲到的。可以这么跟大家说,只要你学会“开门见山”,就有30%的概率不会跑题、偏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开卷有益。写的是好兄弟,那么在第一自然段或者第一句中,一定要有好兄弟。如果连好兄弟都没有,可能就有好爸爸好妈妈好奶奶,这样跑题跑到十万八千里去了。好兄弟没见着,结果来了一大堆七大姑八大姨,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有“开门见山”这个意识。
来看第二个自然段,“他俩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这是第二自然段的“帽子”。实际上“帽子”跟一篇文章的“头”是一回事,我们讲作文“头身脚”,是对整篇文章来讲,“帽衣鞋”是对一个段落来讲,段落的“帽”就相当于作文的“头”。句子是不是有“主谓宾”呀,那句子的“主语”就是“头”。不管是句子、段落还是整篇文章,都是大同小异,必须要有头。所以我们看到这篇作文的“头”,就清楚了整篇文章的大意,讲的是这两位小朋友特别尊重老人,下面写的肯定是尊重老人的故事。
本文第二个自然段的“帽子”戴的是尊重老人,“衣服”穿的是帮老奶奶拿东西,“鞋”是老奶奶夸奖他们——你们真是对好兄弟啊!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小朋友的作文结构非常清晰。结构的清晰在于逻辑,那逻辑是什么呢?我现在把逻辑给大家表述一下:这两位小朋友尊重老人,有一次他们帮助老奶奶拉货,老奶奶就夸奖他们是一对好兄弟,这是推理出来的。
一篇文章要口说作文,然后要作文口说。一遍作文写出来要有可读性,这个“读”是什么呀?是朗读的读。如果我在读作文时磕磕吧吧的,这不是老眼昏花造成的,而是在寻找小朋友作文的逻辑。本文的“头”——小宁和小龙是兄弟,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那么文中淘气的弟弟到底是谁呀?是小宁呢还是小龙呀?这个红领巾的哥哥是小龙呢还是小宁呀?这些地方就没交代清楚。
在张冠李“代”这个借代的技法当中我们是怎么讲的呢?借代借代就要借了一路不还。为把这个问题讲透,大家请翻开《提高篇》的176页第七章——“移花接木,张冠李代”。本章的第一段话:
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名字,而很多情况下,爸爸妈妈总是唤小朋友的小名,比如翠花、狗蛋、白云、黑土。有的时候我们管孙悟空,叫齐天大圣,有的时候我们又叫他弼马温。我们也知道黑旋风是谁,花和尚是谁,豹子头是谁,及时雨是谁。这种不直接说出人与物,而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借用另一个人或物取而代之的方法,叫借代。
那么小龙和小宁是不是借代呢?我们一直讲借了不还,但现在却是全还回去了,小宁跑了,小龙也跑了,全跑了。本文的第一个自然段已经讲了小宁、小龙,到第二自然段却变成了哥哥弟弟——小宁、小龙就丢了。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可以这样:
小宁和小龙是一对兄弟,小宁是弟弟,今年5岁,小龙是哥哥,今年8岁。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他们是一对好兄弟。
这样一改,就把两兄弟的年龄差距给说出来了,清楚了这两兄弟不是双胞胎,也与下文中“淘气的弟弟”、“戴着红领巾的哥哥”衔接上了。
“他们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在这句文字中,我给大家一个小细节,这个细节是“他们”用的不好,可改成:这对好兄弟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为什么要用“这对好兄弟”呢?我们稍微讲究一点,小兄弟对的是老年人,在文章当中更能体现小朋友尊老爱幼;或者:小宁和小龙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人。不要用“他们”,“他们”是太中性、不带有色彩和感性的东西。
我们在书中一直告诉大家:字要为句服务,句要为块服务,块要为段落服务,段落要为中心服务。字要为句服务,不是信手拈来的词,所以你必须要讲“这一对小兄弟”。这是一个小细节,也无伤大体,只是为了把这个道理给大家讲得透彻些。
然后“一天,淘气的弟弟……”,这个时候再说弟弟,我们就知道弟弟是小宁,红领巾的哥哥是小龙;或者“一天,淘气的小宁……”,这样一改下来,整个段落的叙事就没有问题了。
在这,我们还可以再介绍下“驴头不对马嘴句”。比如“脸上大豆似的汗珠不停往下流”,说明老奶奶很吃力;还可以换个说法:“老奶奶走起路来很吃力,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加吃力了,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皱纹间往下流”。
“老奶奶走起路来很吃力,脸上的皱纹也显得更加吃力了”这就是“驴头不对马嘴句”——皱纹是不会吃力的。有妈妈说这句话不对,那我说“妈妈的笑很甜”,这句话有问题吗?妈妈的笑是甜吗?不是;比如:这个人下的棋很臭,那这人的棋臭吗?不臭,这样解释孩子就明白了“驴头不对马嘴句”。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中有个六岁小朋友写的《我的新玩具》——我高兴得心都鼓起来了。我高兴得心都蹦出来了。那你想想,心能蹦出来吗?所以说文字的东西不能用科学来评判。要让孩子从中去体会,大胆地去写,大胆地去想象。
本文中“淘气的弟弟蹲在推车上”,写到了“淘气的弟弟”,但未写出弟弟是怎样的淘气。在这,我有两个建议,一个是把淘气写出来,另一个就是不写淘气,可改成:弟弟小宁蹲在推车上,和红领巾哥哥手拉着推车在小区里溜着玩。或者:淘气的红领巾哥哥手拉着推车,淘气的弟弟在一边非常不安分地玩耍。总而言之,你就要把“淘气”体现出来,要么就不体现出来,这里多加“淘气”两字没有多大的意义。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弟弟哥哥都很懂事,没一点淘气样,所以写弟弟淘气就不合适。说白了,小朋友写得很好,但我们还要往更好的地方发展。
我现在讲的都是一些小细节,为了让大家充分体会“字要为句服务,句要为块服务,块要为段落服务,段落要为中心服务。”
再往下看:
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一会儿,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跟奶奶一起高高兴兴地送到奶奶家了。
这两句话是“脚”,小朋友写得非常好,但要在文句上稍微修饰一下。可以这样:
听着老奶奶的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劲头也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一起高高兴兴地把奶奶送回了家。
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一个小小的对称,小朋友也写出了对称——“哥哥在前面拉着推车,弟弟在后面扶着大袋子”。我们在小朋友原文的基础上稍加修改,就有了“高兴极了,劲头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把大去掉后,这一念就朗朗上口,也有押韵的感觉了。
本文已把奶奶送回了家,那咱们的作文也就讲完了。总体来说,这篇作文“头身脚”的结构非常好,就是文字还需精炼一些就更棒了。
好兄弟(根据老师点评自行修改)
小宁和小龙是一对兄弟。小宁是弟弟,小龙是哥哥,小宁今年5岁,小龙今年8岁。小区里的大人没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的,大人们都说这是一对好兄弟。
这一对好兄弟在生活中特别尊重老年人。一天,弟弟蹲在推车上,戴着红领巾的哥哥拉着推车在小区里玩。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他们前面走过,老奶奶手上拎着满满的菜篮,肩上扛着沉重的袋子,不仅走起路来非常吃力,脸上的皱纹显得更加吃力了,豆大的汗珠从皱纹间不停地往下流。哥哥立刻把小推车推到老奶奶前面,让弟弟下来,彬彬有礼地说:“奶奶,您把篮子和袋子放到车上吧。”说着从老奶奶肩上拿下袋子放在推车上,弟弟也不甘落后,顺手把菜篮子放在车上。看着兄弟俩的一举一动,老奶奶面带笑容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好兄弟啊!”
听着老奶奶一番夸奖,他俩高兴极了,劲头更足了。哥哥在前面用力地拉着车子,弟弟在后面小心地扶着袋子,一起高高兴兴地把奶奶送回家了。
好的作文评语四:巧用名句写作文批语
每每看到学生以不屑的眼光浏览过教师煞费苦心的批语后,漫不经心地将作文本塞进抽屉,个中滋味,只有语文老师才能体会出来。曾几何时,我尝试着用经典名句或把其略作修改后给学生下批语。没料到,这无意插柳的短小批语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极大兴趣。于是,在以后的作文批改中,我就尽可能多地用诗词名句写批语,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批语,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产生更大的兴趣。
写批语如同看自己的孩子,总要带着欣赏的眼光,用赞赏激励的口吻去写。当看到一篇篇立意高远、构思巧妙、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佳作时,我会兴奋地来写上:“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些文章,开头并不怎么好,可越往后读,越觉得妙,我会情不自禁地批上:“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学生能及时发现并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我赞赏地写下:“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对一些不同于世俗的高论,我会奖励一句:“听唱新翻杨柳枝!”读到一些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我忍不住送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对那些整体水平不高但不时还有三两句精彩句子的作文,我也会以欣赏的口吻写上:“‘一枝红杏出墙来’,多想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我多半会批上“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每当看到学生在我的激励下写出比较满意的文章时,我总会欣赏赞道:“‘不知细叶谁裁出’,用心写作似春风!”或干脆来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更盼荷花一遍香。”这些赞美、欣赏和激励性的批语,使学生耳目一新,很多学生都带着欣喜,带着骄傲去阅读、去感受、去欣赏批语,结果学生不仅对诗词名句感兴趣了,而且对写作文也感兴趣了。这样写作文时也就更认真了。
当然,批语不只要有激励性,还要对学生有启发性,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这就需要摘一些富有哲理的名句了。一次活动后,我收回学生的札记,一篇篇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文章,使我欣然批上:“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便写上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示嘉奖。在活动中,善于观察且感悟能力强的学生总是能从平凡处发现新的东西,写出美的感受,于是,我会赞扬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随着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那些过去对作文一筹莫展的学生也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四五百字的文章了,这时我会惊喜地批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多了,学生的文章就有了文采,我及时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鼓励学生去读更多更好的书。积累丰富了,受老师批语的启发,成绩好的学生在作文时也跃跃欲试,套用、借用、引用名人名言和诗词名句。有时一两句恰当的引用不仅使文章语言有了神韵,有了文采,而且也增加了文章的内涵。每每读到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会情不自禁地写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读书活动的深入,部分学生不再满足于读一般性的读物,他们对书的品位要求越来越高,并在作文中自然地流露出读高品位书籍所带来的享受与启迪,这时,我会送上一句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勉励。书读多了,学生作文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模仿与套用。创新的火花开始闪现了。对此,我也会不失时机地赞赏:“领异标于二月花”,“语不惊人死不休”。
学生毕竟是学生,作文中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教师的批语有针对性,且含蓄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以督促其改正。此时不妨寻章摘句来点幽默的批评、高雅的调侃,让学生在开心一笑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对堆砌材料,主题不明的文章,不妨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对开头扣题较紧,中间枝蔓横生的文章,点评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主题模棱两可的,送一句“难识庐山真面目”或“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对入题慢,娓娓道来,到了文中才亮明主题、点明观点的,批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对观点暧昧的来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对观点陈旧的批一句“劝君莫奏前朝曲”;对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文章干脆来一句“短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话短长”;而对内容平淡,平铺直叙的文章也不妨点评一句,“文似看山不喜平”。偶尔也会遇到一两位文抄公,直说吧,会伤其自尊心,不说吧,则等于默许。怎么办?不妨来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给学生以巧妙的提醒。当然,写这类批语一定要因人而异,同时还要把握好分寸,在含蓄委婉的批评之后,要多给予关心和鼓励,在轻松调侃之后,也要多给一份慰藉,而且这类批语在一次作文中也不可使用太多,否则就失去了新鲜感和刺激力。
好的作文评语五:2006年二模作文点评:我拥有的财富_1500字
每个人都有财富,有的是精神上的,有的是物质上的,而我的精神财富是从我与朋友的交谈中得到的。(说的是两种财富形式,怎么突然转移到自己精神财富的得到方式上了呢?)
一模考试的前几个星期,我与我的朋友一起去图书大厦卖(买)参考书(其实是被逼无奈陪着朋友去的)。到了那里,我们便开始“采购”了。(既然是买书,应当是“选购”,而不是采购,采购加了引号表示什么意思,不清楚。)
“你怎么闷闷不乐的?是不是快要一模考试了呀?”我的朋友带着一点令我恶心(前面还是能够陪着买书的朋友,这里的语气、词句不能理解)的关心问道。“哦,是的。”我不耐烦(这与第二自然段的感觉完全不同)的说。“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问道。这时,我突然感到原来我(“我”应当去掉)交的这个朋友是多么(这么)的烦人!“你真烦!不就是个考试吗!至于来买这么多复习参考书浪费时间吗?又不是真正的中考!”我生气的说。这时,他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而这个眼神,似乎可以说是我得到的第一笔精神财富的征兆。(:)考试不是像你说的那样简单的(“的”应当去掉),你听好,如果你把我当成你的朋友的话,就应该接受我要(“要”应当去掉)向你(提)出的建议。考试不是应付差事,它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存在的错误(“错误”?应当是“问题”),凡事你都应该去认真完成,并不光(用词不规范,“光”作为单、只是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口语里,这里应当改“仅”、“只”等)是考试,(!)你不是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吗?如果在你一生中做什么事都不去认真做(这里有两个“做”,需要去掉一个,还要去掉“去”。“如果你一生中做什么事都不认真”,或者“如果在你一生中什么事都不认真做”),那你的理想永远不会实现!你会变成一个废物,多年来你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如我好,这正是因为你对待学习不认真。
片刻之后,我感到了一种惘然的感觉(这里有两个“感”字,应当去掉一个),他的话(应当是眼神)既像是在刺激着我的心灵又像是在温暖我的心田,我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静静的静静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自主的流下了泪(心里怎么流泪?)……
可是过了几天,我似乎(很突兀,什么叫“似乎”,参见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以及《荷花》)醒悟了(你凭什么醒悟了?有哪些直接的刺激物?),发现了他对我说的话(话在哪里?)的宝贵之处,我开始努力的(地)复习,不停(过于夸张,如果是“不停”,那你还有其他时间做别的吗?)的向他问一些我不解的学习方面的问题(既然是问问题,一定是自己“不解的学习方面的”,所以这几个字应当删除),似乎(又是一个“似乎”)从那时开始,我变了,变得更有价值了(原来的价值是什么?你的价值在哪里?),因为我拥有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什么财富?这就是现在的价值吗?你得到了什么财富,具体地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种财富很让人感到渺茫,不知该如何保存。我开始对这笔财富产生了感情。(“这种财富很让人感到渺茫,不知该如何保存。我开始对这笔财富产生了感情。”这句话很费解。)
这可能即(?是不是“就”?)是我拥有的财富,又是其他人所拥有的,愿我们能永远保存住它们。不管这次考试成绩如何,我都会感谢我的朋友,因为,是他让我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作文的题目是:我拥有的财富,既然是你拥有的,强调的是你自己拥有的财富,而不是与其他人共享的财富,这一点必须清楚。)
【点评】这是一篇今年中考二模的作文题。
作者的结构很清晰,在第三、四段之间有一个转折,符合一件事情要有一个转折的文章结构。
作者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例如“他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我感到了一种惘然”等。
作者能够理解财富就是具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财富,它的含义是什么,财富是具有价值的东西,那什么是具有价值呢?这篇作文没有说清楚。
第二,内容的发展过程有些不能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能理解的是不清楚作者为什么要采取那种态度对待自己的(好)朋友,第二阶段是不清楚醒悟的过程,这一切不能用“似乎”来解释。
第三,语言运用过于随意,一些常见的问题频繁出现,表明作者平时缺乏这方面有针对性地纠正。譬如“我感到了一种惘然的感觉”、“如果在你一生中做什么事都不去认真做”中都有重复的字,这是写作的大忌,作者没有意识到。还有“的”字的出现的太多,疑是受外语的影响。
在语言运用上还要认真一些,譬如“采购”与“选购”的不同,“错误”与“问题”的界定,“多么”与“这么”的差异等。
还有一些是写作过程中的惯性问题,譬如前面说的是眼神,后面变成了“话”,只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予以注意,是能够避免的。
好的作文评语六:作文点评:《和春风聊聊天》
讲评《和春风聊聊天》
先来看妈妈感言
妈妈感言:非常老师您好!我是44群的广东-回子,儿子今年12岁,六年级。写作文是他最头痛的事,每次写都是上网或是找书东拼西凑,写好了一篇,在考试时就总是写那一篇。一个月前无意中看到了您的博客,然后买书、进群,和儿子一起学习。
儿子知道了作文的结构,头身脚,戴帽穿衣,最大的进步是在作文和日记中运用上了对称。我跟他说,以后不能总是上网抄句子了,要自己创造;以后考试也不能总是写以前写过的了,要写一些新的东西,他答应了。只因现在是六年级作业比较多,很少练笔。可昨天考试时,他遇到了难题,作文题目是:《和(……)聊聊天》。他填了和诸葛亮聊聊天,结果半天写不出来,交了空白作文。他虽然喜欢诸葛亮这个人,但自己毕竟学识有限,写不下去。回来我叫他学习一下诸葛亮的故事,经过学习,还是不会写。
我让他换题目,后来他换成了《和春风聊聊天》。不到半个钟头,就写出来了。(所以说不能给自己太高要求)。虽然很短,但写了很多对称,结构完整,字也用得很准确,如吹过用了“摸过、拂过、掠过”,是仿了书里的《四季的风》。我看了建议他加一些关于春风的诗句,于是,就有了以上的作文。请老师给予点评。
原文:
和春风聊聊天
春天来了,随着春天一起来的,还有春风。我要和春风聊聊天。
被春风摸过的小草,绿意盎然,苍翠欲滴。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小草变了样?”她说:“因为我把温暖带到人间,赶走冬天的寒流。”这使我想起了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被春风拂过的花儿,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了色?”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被春风掠过的柳叶,婀娜多姿,形态万千。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叶变了形?”她说“因为我是一个理发师,帮柳树做一个新发型。”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爱春天,更爱春风。因为她给春天带来了温暖、美丽和生机。真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妈妈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变化,非常好!这个小朋友觉悟也很高。作文一定要当成是一种能力,而且作文的好词好句不是抄出来的,一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小朋友学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解了头、身、脚,帽、衣、鞋,并且运用了结构,运用了对称。所以说我相信这个小朋友的作文肯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大家看《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第68页,有一篇作文叫《四季的风》。我们先来讲讲这个小朋友,原来写的作文题叫《我和诸葛亮聊聊天》,我相信凭小朋友所掌握的知识是一定能写出来的。我不妨试一个口说作文,小朋友可以听听,看我这个思路行不行。
诸葛亮先生,我叫钟子杰,我想和您聊聊天,我对您的故事,对您的事迹了解不少,但我有很多疑惑。
第一个疑惑,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您为什么要等他三次来拜访才出现呢?我想知道前两次您跑到哪里去了?您是不是要摆很大的架子呀?是不是在摆谱啊?您这个摆谱是为了什么呢?
第二个疑惑,诸葛亮先生,我还想问您,舌战群儒的时候您有没有想到其他人会对你扔砖扔鞋?您神情自若,您的胆识是从哪里来的?学识是从哪里来的?
第三个问题是,我对您的草船借箭特别佩服,但是您借东风我就特别惊诧了,您的这个东风是怎样借来的呀?现在我们这里天气非常热,您能不能教教我呢?我不想借东风,您能不能教教我借冷风,让我凉快凉快。
第四个疑惑,您七擒孟获的时候为什么抓了放,放了又抓,为什么不一刀把他砍了呢?
您唱空城计的时候,烧着香弹着琴,难道您一点都不紧张吗?假如司马懿发现了您的计谋,会怎么样呢?您淡定自若的功夫是怎么学来的呢?您能不能教教我?
哎呀!我和您隔了这么长的一段历史,不能够和您亲自对话;我还得好好地学习《三国演义》,从书中找到答案;我还得想办法穿越时空,和您对话……
这些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像读书笔记一样,就换一下,追问诸葛亮。通过我现场展示的这个口说作文,证明一个道理,不是孩子肚里面没货,而是孩子没掌握把这个货倒出来的办法。所以说为什么作文要讲方法,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茶壶里面有很多饺子倒不出来,就要想办法把饺子倒出来,就不要再去包饺子、加饺子了,加得越多就越倒不出来。所以说写作文不是简单的多看书、多积累、多练习,而是要学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春天来了,随着春天一起来的,还有春风。我要和春风聊聊天。这是原文的“头”,开门见山,开得干脆利落。
第一个对称段:被春风摸过的小草,绿意盎然,苍翠欲滴。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小草变了样?”她说:“因为我把温暖带到人间,赶走冬天的寒流。”这使我想起了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得非常好,无可挑剔。
第二个对称段:被春风拂过的花儿,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了色?”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经据典站住脚,章法就体现出来了。
第三个对称段:被春风掠过的柳叶,婀娜多姿,形态万千。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叶变了形?”她说:“因为我是一个理发师,帮柳树做一个新发型。”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个对称段,非常规矩。
最后的脚:我爱春天,更爱春风。因为她给春天带来了温暖、美丽和生机。真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我们先说头:一开始就“聊天”了,聊得开门见山。身子部分:先描写景色,看到了什么,这是帽子;然后再问什么,跟着春风就回答,有了答案;然后小作者把聊天的主题引向深入,所以插入了诗句。
作者举一反三,第二段是花、第三段写柳叶,同样是问、回答、一句诗,从结构上讲,头身脚,帽衣鞋,三个对称段对称得非常工整。
为什么我们要讲对称?因为对称给了你一个思路。第一段是这个思路,那么第二段也是这个思路,同样的第三段还是这个思路。我们讲这个小作文大道理,大作文小道理。小作文把每一个对称段多写了,就变成了大作文。这篇作文很得章法,并且其中用了引经据典的技法。可以看到这篇作文写得特别厚重,也很有节奏感。
我们来看看这里面还有些什么小问题:我们讲作文有四个步骤:僵化、固化、强化、优化。这篇文章章法非常好,孩子有了这个意识,如果把这个意识固定住,那孩子就知道这个文章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去变动它,不一定要那么对仗工整。大家看一看《基础篇》的第26页《我的老师》和第34页《其实我很幸运》,都写得对仗比较工整。这对于刚刚开始学习、刚刚入门写作文的孩子,可以要求先僵化、固化下来。但是,如果优化了,就不一定要这样表达。
大家看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还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得就比较灵动、比较巧妙、比较圆融。如果说小朋友已经有了这个架构和思路了,我们提示他,能不能变一变呢?
下面我们来变一变:
被春风拂过的小草,生出点点绿意,有的小草是一片一片的绿,有的是一点一点的绿;有的是淡淡的绿,有的是浓浓的绿;大地被小草点染得生机盎然。我不禁好奇地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让小草变了样,小草为什么让大地变了样,大地为什么让春天变了样?”我们可以多追问一下,层层递进。春风说:“温暖能让枯萎变得茂盛,温暖能让单调变得苍翠,温暖能够让大地变得充满生机!”
第二段也可写得圆融一些:被春风拂过的花儿,姹紫嫣红,五彩斑斓。桃花开了,梨花开了,迎春花开了,玉兰花开了。我们可以用花的形式把它写得更实一点。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得如此的姹紫如此的斑斓?”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因为我是一个魔术师,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哦,我明白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有讲头的。
第三个对称段:被春风掠过的柳叶,柳叶摇晃着身姿,仪态万千地向我们走来。柳叶让湖面更加有了绿意,柳叶让河堤更加有了生机,柳叶让马路的两边充满动感。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叶变了形,为什么让河堤变了样?为什么让街道如此有生机?”她回答我:“因为我是一个城市的理发师,我帮河堤的柳树做了一个新发型,我帮街道马路两旁的柳树染了新颜色。”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这把剪刀,果然裁出了一幅美丽的画。
最后结尾要抬头收腹,既然开头你和春风聊天了,到结尾你还要有和春风聊天:通过和春风聊天,我不仅懂得了春风,也懂得了春天。因为春风带来了温暖,春风是美容师,春风是神奇的画家,春风是有魔力的理发师,所以春天才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生机。正道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这样就更加紧凑更加活润一些。总体讲这个小朋友写得非常好!
和春风聊聊天(根据老师讲评自行修改)
春天来了,随着春天一起来的,还有春风,我要和春风聊聊天。
被春风摸过的小草,伸出点点绿意。有的是一点一点的绿,有的是一片一片的绿;有的是浅浅的绿,有的是浓浓的绿。大地被小草点染得生机盎然,我不禁好奇地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让小草变了样,小草为什么让大地变了样,大地为什么让春天变了样?”她温柔地说:“因为我把温暖带到人间,赶走冬天的寒流。温暖能让枯萎变得茂盛,温暖能让单调变得苍翠,温暖能让大地变得充满生机!”这使我想起了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可真厉害,不仅能使小草起死回生,而且显得更加苍翠欲滴了!
被春风拂过的花儿,花枝招展,非常艳丽。桃花开了,是粉红粉红的;木棉花开了,是火红火红的;鸡蛋花开了,是白中带黄的;杜鹃花开了,是粉中带紫的。还有玉兰花、海棠花、迎春花争相开放……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花朵变得如此嫣红,变得如此斑斓?”她骄傲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大画家,能把花朵描绘得更加美丽娇艳。”哦,我明白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都是因为春风的魅力吧!
被春风掠过的柳树,婀娜多姿,仪态万千。有的像小孩子一样在湖边荡着秋千,它让湖面更加有了生机;有的像小姑娘一样在街道两旁摇曳着身姿,它让街道充满动感。我问春风:“春风春风,你为什么能使柳树变了形?柳树为什么让街道变了样?街道为什么让城市如此有动感?”她回答我:“因为我是一个城市的理发师,又是一个魔法师,我帮湖边的柳树做了一个新发型,我帮街道两旁的柳树染了新颜色。”有道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这把剪刀,果然裁出了一幅美丽的画。
通过和春风聊天,我不仅懂得了春风,也懂得了春天。因为春风带来了温暖,春风是神奇的画家,春风是有魔力的理发师,所以春天才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生机。
好的作文评语七:高考作文点评:特级教师点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历来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有的甚至成为当年甚至是好多年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谈及高考语文,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可见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分量。明天,全国高考第一门科目语文将开始,尘封一年的秘密届时便可见分晓。作文题目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如何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2009年全国高考的语文学科已经落下帷幕,不知道大家在上午的考试中是不是顺手?希望大家在上午的语文成绩考出好成绩,现在是北京时间11:31分,全国语文题目正式向各地公布了,今年的作文题到底是否难写呢?今年的作文题是不是有话可说呢?今天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睿升学校授课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来到聊天室,与大家交流。
王大绩(blog):谢谢同学们,经过今天的语文考试,我想同学们都能展示自己的实际水平,我们下面的谈话也会使很多同学放松紧绷的心情。
主持人:王老师从您多年的教育角度给我们谈谈全国一卷的作文。全国一卷的作文题目是请以“路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是自选角度,自行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你对此怎么看呢?
从全国这么多年高考命题来看,他们已经有丰富的经验,从各种途径鼓励同学们,开辟同学们广阔的思路,我认为任何作文题目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题更容易激励同学,作文是同学表达的重要手段,在表达和交流中要鼓励同学,这里不是允许不允许,而是鼓励不鼓励,鼓励同学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写作的束缚,为同学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是新课程标准,是一切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的大法。任何高考作文题目不能逾越这个必须立于鼓励,立于尽可能减少,立于给同学更广阔的空间。“路径”就是一样,任何事物中都有路径,现实生活中有路径,路径和路有一定的区别,更体现在径应该是小一点的路,有大的,小的,“路径”这个题给人更多一种感觉是通向某种目的、目标,是一种通道。在任何环境都有,还有抽象的路径,我们和古人之间也有心灵交通的路径,我们对未来一种想象的路径,作文题是非常开阔的。用实际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有一个通道。这是自选题目,“路径”只是我想出来的,有很多的角度,这么多条路你不要走乱,选择其中一条路走就行。还有自行立意,可以从赞扬的角度,反思的角度,但高考作文比较鼓励积极健康,这是一个底线,但同学完全可以写自己的。除诗歌作文外文体不限,诗歌限制是对同学的爱护,因为在考场上写出好诗歌确实挺难的,不少于800字,这就非常开阔。别的题也都类似。
我觉得实际上我们作文的准备,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出,我们对高考作文题的认识问题,我们新浪从各地搜集下来的这些题目,大家关注的还是这些题,而不关注题目的要求。其实题目的要求才是更重要的,因为所有的作文题都是相通的。像“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的题,隐形的翅膀就是一种路径,任何题都是沟通的,开放的,开放就是贯通的,而我们更注意对题目的要求,现在有些题目有要求,从选题目角度自行立意,都基本相同。
主持人:有人说作文是高考当中最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也给同学发挥的空间,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只要行文流畅,立意积极就可以拿到分。
王大绩:我觉得你说的挺内行,不止语文,在高考各个科目中,作文几乎是唯一没有答案的题目,它只有评分标准,所以主观性最强。这个主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考生没有一种答案来限制它,这个答案在他的心理,在他的笔下。另外就是阅卷老师那里,也没有答案限制他,这种答案也在心理。当然有评分标准,依照评分标准,对作文的审度,有阅读的经验,阅读的水平和阅读的良知。打一个比方,其他题目,阅卷人和考生都没有自主性,其他有命题的答案。只有作文题没有,学生只能展示自己写作的美好来打动老师。我们做作文题不要猜测老师出题的目的,只要写真情实感就可以,不要堆砌材料,我们不需要同学虚假的话,什么是熟悉的?有两个标准:有细节,有感悟,自然能和作文中间搭建一个桥梁,高考作文就是完成这样一件事。
主持人:您说得很对,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细腻的感情打动老师,让老师认可你,老师给你高分的过程,就是对你文章支持的表现。
王大绩:触动我们并给予肯定的是文章一些东西给老师一些思考,一些启发,一些知识,一些愉悦,这能打动他,也能符合阅读标准,符合人们对文章基本判断的标准来拟定的。
主持人:每年北京的作文都给人挺清新的感觉,今年的题目也挺清新的,给我一双隐形的翅膀,那么这个题目好不好写呢?
王大绩:这看平时老师的指导,同学平时的准备对不对,他一定要专攻自己生活内容。一双翅膀,其实一个就是联想,一个就是想像。99年作文题是“我的记忆可以移植”,移植的是人们对它的记忆,“如果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可以通过这双翅膀观察历史,观察未来,马上写到我熟悉的生活中去。
主持人:写作业不应该完全是写实的,应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王大绩:源于生活肯定,源于生活我们才有对过去更深刻的认识,对未来有一个遐想,它的基础必须是现实生活。
主持人:其实每个人的素材,包括论据、论点都来自于自己的感触以及学习别人的一些文章,自己的一点儿心得。
王大绩:是。
主持人:我们看全国二卷,过节前夕,道尔顿给他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作为圣诞节的礼物,主要是说的是有色盲问题的人,您看了这个文章有什么感触,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王大绩:有这样的作文,其实就是生活中一些小的事物,只要我们专注它,认识它,研究它都会有重大发现,推动社会的发展。从别的角度也可以,不一定从别的角度,比如道尔顿本来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但却做到了生物学家、医学家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原本做的并不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但在另外的路径中。这其实扯到第一个题目路径了。道尔顿从小的事情发现,这里可以包含很多,一是对细微事物的观察,二是他对妈妈的一种特殊感情,可能在圣诞节节日中送给妈妈一个礼物。对亲人或者对于这么一种特殊的感情也可以激发我们一种兴趣,感情是相通的。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到许多角度,可惜的是这个题目没有什么要求。
主持人:应该是有一定要求的。
王大绩:对,陕西这个作文题要求选准角度,以前没有这样的提法,什么叫选准角度这很难说。以前同学们可以自选角度立意,现在要求你选准,我觉得它的意思还是从材料本身有很多角度,但你应该不能脱离材料本身想角度。这个材料,因为陕西以前也是考全国一卷的,所以也很有意思。这里写人们应该擅长什么,我觉得这和道尔顿(的故事)很有意思,道尔顿本来擅长的不是医学,但却在医学确实有了成就。兔子擅长奔跑,让它学游泳。道尔顿也是在新的事物中学习游泳。比如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如果它会游泳就不会这么狼狈,但它毕竟差点被抓住,没有被抓住。只要学生对材料看得很仔细,就像道尔顿对人的视力观察,就能找出这个角度,只要你言之成理就能选准角度。
主持人:我想请教您一下,刚才我们谈到很多省的作文题目是自选角度。陕西这个作文题是明确立意,选准角度。
王大绩:明确立意就是你要说清这个道理,不能把材料复述半天,你要赞同什么,议论什么,可以用记叙文,也可以用议论文的方式,赞同什么,兔子是发挥特长还是弥补特短好,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辩证地看也可以,辩证地看也是你一个明确的态度。大概陕西的老师或者根据陕西阅卷的情况发现有些作文对一个事物没有一个清晰的态度,总有一个态度吧。
主持人:自选角度是不是意味着未来高考……因为前一阶段我们把大家的话语权放开,自选角度,自选体裁。
王大绩:我觉得你特内行。
主持人:未来我们是不是能够在某一方面应该去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