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主术训7篇

时间:2018-10-04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一:[淮南子主术训]淮南子泰族训

泰族训
【原文】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

二:[淮南子主术训]地形训

【原文】    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
    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算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

三:[淮南子主术训]泰族训

【原文】    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圣人象之,故其起福也,不见其所由而福起;其除祸也,不见其所以而祸除。远之则迩,延之则

四:[淮南子主术训]齐俗训

【原文】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为义者,布施而德。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则失礼义之本也,故

五:[淮南子主术训]公平第十六

【原文】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①。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②。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注释】①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所以将帝位传给了舜。舜之子商均亦不肖,舜就将帝位传给了禹。②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管叔名鲜,蔡叔名度,都是文王的儿子。后因挟商纣之子武庚作乱,周公便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
【译文】唐太宗刚即位时,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秦王府的老部下没有做上官的,他们都埋怨陛下,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排了官职。”太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无私,是指宽容公正而无私心。丹朱、商均是尧、舜的儿子,而尧、舜却废黜了他们,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由此可知,作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的心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泱泱大国呢?我们的衣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恩泽却没有遍及民间,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安抚百姓。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胜任,怎能因亲疏、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凡是见过一面的人尚且感到亲近,何况是旧的下属,怎会一下子就忘掉呢?如果才能不堪胜任,怎能因为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你们不谈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难道是至公之道吗?”
【原文】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况古人云:‘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汝之此意,非益政理。”
【译文】贞观元年,有人上书请求把秦府旧兵都授予武职,补充进宫中做侍卫。太宗说:“我以天下为家,不能偏私于一人。只要有才能德行的人就任用,怎能因为新旧关系而有所分别呢?况且古人说:‘士兵就像火一样,不控制就会把自己烧死。’你的提议,对治理国家没有好处。”
【原文】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尝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出阁门后,监门校尉始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议,以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误带刀入,徒二年,罚铜二十斤,太宗从之。大理少卿戴胄驳曰:“校尉不觉,无忌带刀入内,同为误耳。夫臣子之于尊极,不得称误,准律①云:‘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陛下若录其功,非宪司所决;若当据法,罚铜未为得理。”太宗曰:“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何得以无忌国之亲戚,便欲挠法②耶?”更令定议。德彝执议如初,太宗将从其议,胄又驳奏曰:“校尉缘无忌以致罪,于法当轻,若论其过误,则为情一也,而生死顿殊,敢以固请。”太宗乃免校尉之死。是时,朝廷大开选举,或有诈伪阶资者,太宗令其自首,不首,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太宗曰:“朕初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法,是示天下以不信矣。”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太宗曰:“卿自守法,而令朕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太宗曰:“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
【注释】①准律:法律规定。②挠法:徇私枉法。
【译文】贞观元年,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曾经被皇帝召见,不解下腰间的佩刀,向东走上阁门,走出阁门之后,监门校尉才发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由于监门校尉没有觉察,其罪行该当死,无忌失误地带刀进入,判刑两年,罚铜二十斤。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大理少卿戴胄反驳道:“校尉没有察觉,无忌带刀进入,同样是失误,臣子位于极度尊贵的地位,不可以称之为是失误,按照律法上说的:‘供给皇上汤药,饮食,舟船,失误不按照法规的人,都应当死。’皇上如果要将功折罪,从轻处理,这便不是司法部门所能够决定的;如果应当按照律法,罚款铜不符合法理。”太宗说:“法律,不是我一人的法律,是天下的法律,怎么能够因为无忌是皇亲国戚,便想要变动法律呢?”让臣子们更改命令订立议案。德彝坚持他原来的想法,太宗即将跟从他的建议,胄又驳斥道:“校尉因为无忌的缘故以招致罪害,按照法律当从轻处理,如果讨论他的过失和错误,则是为了感情的缘故,然而生死差距巨大,(所以)我才敢于顽固地请求。”太宗于是免了校尉的死罪。这个时候,朝廷大力开展选择察举(的活动),有干过奸诈虚伪的事情的人,太宗命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罪则至死,偶尔有奸诈虚伪的人事情败露,胄根据法律判断他的罪行并予以奏告。太宗说:“我开始下命令,不自首的死罪,如今根据法律来作决断,这向天下显示政府没有信用。”胄说:“皇上应当立即杀了他们,不是我能够做到的,既然已经交付司法部门处理,我不敢不按照法(来执行)。”太宗说:“你自己守法,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胄说:“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布道他的大信用的,说话(只)是说话的时候喜怒的表现而已,皇上发动整个朝廷的愤恨,而许诺杀他们,既然知道不可以,却将他放到司法部门来解决,这是人主小的愤恨而存留大的信用,我私下认为皇上应当珍惜它。”太宗说:“我的法律有过失,你能够纠正它,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忧呢?”
【原文】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

六:[淮南子主术训]礼书

【说明】“书”是司马迁创行的史体之一。《索隐》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义》说:“五经六籍,咸谓之书”。其实司马迁《史记》中的八书之书,与五经六籍之书完全不同。后者是名词;前者是动词,为书写之书,是记录的意思。班氏《汉书》改称为志,志、

七:[淮南子主术训]八公山览古_2000字

  寿县是安徽省保存最完好的古城池,曾经是楚国的都城,淮南王的治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被称为”寿阳烟雨"、“西湖晚照"、"东津晓月"、”紫金迭翠"、“珍珠涌泉"、”硖石晴岚"、“茅仙古洞"、”八公仙境"的“寿州八景"是这些胜迹中的代表,而”八景"中的“八公仙境"更是独具风采、别具一格。它是一幅描写古代政治风云的恢弘画卷,也是一座记述古人聪明才智的巍巍丰碑。因此当年以楚考烈王、淮南王刘安、和谢玄、谢石为代表的八公山的主人们虽早已驾鹤西去,但他们演绎的经典故事和积淀下来的楚风汉韵却如长虹贯日,传唱千古。
  八公山古称北山、淝陵、紫金山,位于寿县城北2公里处,山上树木繁茂、深远幽深,由十几座山峰连绵起伏,着名的山峰有四顶山、紫金山、凤凰岭。山虽不高大峻拔,但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郁郁葱葱。站在四顶山顶部往远看,淝河绕城郭,淮水闪银波,寿春城阙在湖光映照下更显得雄伟、壮观。八公山之所以成其名,这与当年的淮南王刘安有关。
  刘安是一个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一生喜欢读诗书,鼓琴瑟,深谙治国经邦之道,潜心钻研着书立说。和刘长相比,他更有亲和力,善解人意、尊重别人。刘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一时间淮南国境内文人荟萃,精英齐聚,门客上千。这些宾客在淮南王府进行讲学、议事,刘安和他们进行各个领域的探讨和交流,刘安天资聪明和门客着有《淮南子》一书,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农田、水利等很多领域。刘安还痴迷神仙方术、鸿宝之道,广纳天下方士贤人在山清水秀的北山上筑炉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一日有苏非、李尚、左吴、武被、陈由、毛周、雷被、晋昌等八士求见,门卫看是几个银须皓首老者,认为他们垂垂老矣,没有什么能耐,就把他们拒之门外,并没有向里通报。八公爽朗一笑,立刻变成八位齿白唇红的童子,门卫大惊失色,慌忙报告刘安,刘安闻讯竟顾不上穿鞋,赤脚跑出来行弟子大礼,八公留下后,和刘安同登北山之巅,重修仙炉、共炼仙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也由此天下广为流传,而豆腐的制作也使刘安成了豆腐的始祖。北山也因此成为八公山。
  一段时间里,以寿春为中心的淮南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书生意气的刘安最终成了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皇刘邦一个幼子,由于辖地地大物博、民殷国富,羽翼渐丰的刘长渐渐不满足受人之约的淮南王了,他暗地与人勾结蓄意谋反,后因事情败露,在被流放云南途中绝食而死,刘长的三个儿子也三分领地,身为长子的刘安承袭父位被封”淮南王",刘安即位后,励精图治,广纳贤士,治下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但因为父亲的去世,在他心里始终有一道迈不过的坎,而他十分喜欢的八公里的剑客雷被、武被及儿子先后背叛他,向朝廷密告他密谋反叛。公元前122年,汉武大帝以刘安“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逆事等罪名赐刘安自杀。刘安死后,他的门客和亲人被杀死很多。刘安死后被葬在四顶山下寿凤公路一侧的山岗上。
  刘安招贤纳士给人以启迪,教人以哲理。豆腐的发明和《淮南子》成书使得刘安名垂青史,影响和名声远大于同时代其他王侯,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灵秀的八公山多了份神话色彩。
  八公山的出名还与我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息息相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典故就发生在那场战事里。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东晋政权发动的一场侵略性战争。东晋政权以谢玄、谢石为代表的将领机智勇敢、同仇敌慨,以少十倍与敌的八万弱旅,在八公山下、淝河岸边最终战胜扬言投鞭断流的前秦八十万劲旅。起初前秦军队逼近淝河并拉开阵势,东晋军队不能渡河。这是谢玄派使者对苻坚弟弟符融说,你们率军队孤军深入我方,而且布置阵势又逼近水面,是不是想打持久战啊,如果不是,想速战速决就请你们军队后撤一定距离,我方过河我们再一决胜负怎样?前秦一些将领说,我军强大人多,我们不能后退,一定把他们杀的鸡犬不留。但苻坚认为,只给他们稍微留点场地,等他们过河在全歼他们,就下令后撤。一声后撤命令下过,秦军就像决堤洪水一发不可收,晋军乘机过河一阵追杀。在八公山下,秦军听到风声鹤唳的声音也以为是晋军埋伏在哪的军队,相互践踏死伤无数,符融也在退乱中被杀死,苻坚也在不久之后被部将杀死。
  苻坚惨败原因是因为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军队内部成分复杂,不能团结一致。临战大乱,自乱阵脚,最终惨败并且在之后不久苻坚被部下所杀,前秦政权最终四分五裂、土崩瓦解。而东晋政权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弱小的一方在强敌面前只能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才能绝处逢生、转危为安,而文官愿意舍身成仁,武将有必死之心的这种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和信念也是这场战事胜利的保证。
  打开历史的长卷,八公山经历和见证了发生在楚汉大地的太多成败和沧桑,古今多少事,启迪百代人。
    五年级:单辰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