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杜甫9篇

时间:2018-10-26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一):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张明非)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二):中小学生必背古诗分类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三):古诗汇总——诗中月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关阅读:


古诗四季山水日月风
古诗汇总——诗中月
古诗汇总——诗中冬
古诗汇总——诗中日
古诗汇总——诗中秋
古诗汇总——诗中水
古诗汇总——诗中夏
古诗汇总——诗中山
古诗汇总——诗中春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四):多彩的古诗_2000字


  红1。凉风来殿角,赤日下天西。戴叔伦《宿灵岩寺》2。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4。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6。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10。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橙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唐彦谦《蟹》黄1。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2。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吕温《送僧归漳州》3。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5。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杜牧《偶作》6。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李白《古风》7。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王士祯《江上》8。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绿1。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李白《冬日归旧山》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3。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陆游:《新春》4。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来鹄《偶题二首》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6。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7。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9。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1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夜月》11。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12。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李白《金门答苏秀才》13。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1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1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五):关于抒写“乡情”的诗句_400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六):2016高考作文素材:古诗名句之离别思乡


  离别: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1.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14.渭城朝雨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七):2009年高考思乡诗复习学案

  一、知识梳理
  1.思乡诗主要分游子思乡和征人思乡两类。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名作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表达久戍边关的征人思乡之作。
  2.明月高悬的夜晚最能勾起游子和征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思乡诗标题常含“夜”或“月”字,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思乡诗标题还常有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如王安石的《壬辰寒食》(2008年上海卷)。
  3.思乡诗常运用从对方与自己入笔的虚实结合手法,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从而突出思亲怀人主旨。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前两句实写重阳节来临自己思亲怀人之情,后两句从对方入笔虚写,设想家乡兄弟们此时此刻登高、插茱萸、饮黄酒、想念远离家乡的自己等活动,全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挚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运用了从对方入笔的虚写手法。
  4.明月、杨柳、鸿雁、杜鹃(子规)、宿鸟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月亮是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益的《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全国卷)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又含离别意,自然唤起人们心底思乡之情。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之景常牵动游子的乡思,如赵嘏的《寒塘》(2003年全国春招卷)中“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凄厉鸣叫,最易勾引起游子归思,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见到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等“宿鸟”,就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如耿讳的《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二、命题预测
  思乡诗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2002—2008年高考共考10首思乡诗,所选的思乡诗都具有借景抒情特点。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品析炼字是考查思乡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核心点,思想情感是命题热点。
  三、技法点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Ⅱ)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解析】鉴赏思乡诗首先从思乡诗标题和意象判定是不是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思家”已直接点明是思乡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思乡念亲”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句中“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孤坐的“影”和“身”互相陪伴,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分析作者表达思乡之情所运用的手法,答题时要用到“触景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对方入手、虚实烘托”等表达技巧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的“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 雁
  韩洽
  朔风吹雁渡江干,月白霜清响尚寒。
  孤客几回愁里听,故乡何处报平安?
  【注】韩洽生活在明清易代的动乱之时,干戈四起,人民流离。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些写法突出环境寒冷的?(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八):我望着洁白如玉的月亮_650字

  思念故友,思念家乡,也思念那洁白如玉的月亮。
                                                              ——题记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即便是现在在异地他乡的我,也不自觉地走到窗边,望着那洁白如玉的月亮,那皎洁的月光是她美丽的长发,那纯净的圆盘是她美丽的容颜。我望着月亮,思念故友,思念家乡。
  月亮,那个一直蛰伏在地球阴暗角落的遥远星球,在我小时候,月亮一直是一个伟大的魔术师,看她变成弯弯的银钩,过几天变成洁白的船儿,又过几天变成明净的圆盘,便觉得新奇万分。可现在谁又知道,在地球上的某一个角落,一个寂寞的旅人正借月咏着淡淡哀伤。
  再异乡,再美味的珍馐又有何用?还比不上一口故乡的味道。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丝毫没有故乡的感觉,我在这里努力的寻找,却一无所获。我望着洁白如玉的月亮,怀揣着浓浓的思乡。就像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也许就是一杯浓浓的茶,苦涩中带着一缕甘甜。乡愁是一种习惯,像人们吃惯了家乡的蔬菜而吃不惯繁华城市的珍馐。乡愁是一种习惯,笼罩在寂寞的旅人身上。我望着洁白如玉的月亮,感觉到淡淡哀伤。
  没有朋友,最美的风景又有什么用?还比不上失散多年的故友的一个微笑。
  曾经在一起嘻哈疯成一团的朋友,却早已各奔东西。说好了相见的月夜,却早已被人淡忘;手机上的电话铃声,断了总说是空号;QQ上的对话窗,已经有七八个“对不起,我现在有事不在”了。我望着洁白如玉的月亮,也许故友还在远方。
  人,就是这样;月,清冷哀伤。
  又是一次夜幕降临的晚上,我在故乡,故友重逢,一起谈天说地。而在这时候,我望向窗外,想看到洁白如玉的月亮——却只有她被浓重的阴霾所遮住而发出的淡淡银光。
    初一:王智永

月夜忆舍弟杜甫篇(九):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一、生平简介
  陈子昂(约659年-700年,一说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遂宁)人,初唐诗人,诗歌革新家。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
  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不久应试得中进士,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干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
  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政治热情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十七、八岁开始折节读书,二十一岁入京,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而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他写下许多诗篇,反映边地人民的痛苦,抒发报国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东征之后,辞官回乡,后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今存《陈伯玉集》。
  陈子昂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其主要政治活动是在武则天时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上承贞观、永征,下启开元、天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由一个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统治,她的梦想是当一个女皇帝,这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很难实现的。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了重重阻碍。她一掌权,就开始打击关陇贵族,扶持庶族地主势力,为他们打开了入朝做官的大门。而且,她还不拘一格,广开才路,大刀阔斧地破格提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给地位低微的陈子昂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他有机会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所以,陈子昂对武则天是忠心耿耿,坚决拥护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时期是在文学上酝酿着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以前的文学多追求形式和技巧,脱离现实,内容贫乏,文风浮糜。而唐初,由于六朝诗风相沿已久,积习已深,再加初唐百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统治阶级日趋荒淫享乐,他们需要一批御用文人来替他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样,助长了浮糜文风的发展。这期间,虽有魏征、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等有识之士指出弊病,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作过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是不够彻底的。时代呼唤彻底的改革者,陈子昂异军突起,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陈子昂在政治上曾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有《陈子昂集》,事见《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一○七有传。
  相关事件
  (一)
  陈子昂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着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二)
  父亲的去世,给陈子昂以莫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给县令送去了20万缗,尚不能满足段简的胃口,没有满足的段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陈子昂打入了南监。
  据说,陈子昂在狱中曾经自己给自己卜过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狱中,时年42岁。
  这是《唐书》上的记载,但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一直到死,陈子昂都是未解职的朝廷谏官,不知当地县令的“勇气”何来,居然敢敲诈“国家工作人员”,以至于让陈子昂冤死狱中,这一直是一个谜。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在朝做官时曾开罪于武三思,所以武三思才指示当地的县令如此折磨陈子昂。这似乎也不太好理解,因为武三思如果想收拾陈子昂,根本用不着搞得这么复杂。
  不论怎样,陈子昂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盖棺论定,新、旧《唐书》给予他的一致评价是“褊躁无威仪”。所谓“褊”,意即狭小、狭隘;所谓“躁”,意即性急。“褊躁”用在陈子昂身上,也许比较合适。
  陈子昂的一生其实就是褊躁的一生,从自我炒作,到大拍武则天马屁,其实都是陈子昂褊躁的表现。但是,陈子昂却有一件十分得意的事情,此事载于《唐书》之中。
  某日,武则天治下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被杀者是御史大夫赵师韫,他在外出公干途中被人杀死于一家驿站。凶手是同州下

上一篇:中考失利8篇
下一篇:ifiwereaboy1篇

扩展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