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意思]脍炙人口

时间:2020-04-27 来源:其他范文 点击:
【成语名字】脍炙人口
【汉语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成语解释】
脍,细切肉;炙,烤肉。脍、炙皆人间美味,“脍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爱吃,或比喻美妙的诗文为人所赞赏、传诵。语出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后亦用“脍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备受称诵。
【成语典故】
唐.林嵩〈周朴诗集序〉(据《全唐文.卷八二九.林嵩》引)
干符七年,闽城殒贼。悲夫!先生名朴,字见素。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
【成语注解】
1、闽城:地名。地约当今福建省福州市。
2、殒贼:被贼所杀。指周朴遇黄巢之乱,于闽城遇害身亡。
3、朴:周朴(?~公元878),字见素,唐朝时人。工为诗,隐居嵩山,无功名之念。后避居福州,黄巢陷闽,欲用朴,朴不从,遂为黄巢所杀。朴为诗极尽雕琢,当时诗家称“月锻季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
4、钓台:山名。地约当在今福建省闽侯县南。
5、瓯、闽:地名。瓯,地约当今浙江省永嘉县。闽,地约当今福建省福州市。
6、李建州频:即李频,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睦州寿昌人,累迁至都官员外郎,僖宗时为建州刺史。
7、方处士干:即处士方干,唐朝时人,生卒年不详。字雄飞,睦州清溪人。其诗作清润小巧,为人有清才,隐居镜湖,日以诗酒自娱。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成语出处】
1、唐.林嵩〈周朴诗集序〉:“先生名朴,字见素。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源)
2、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着,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又『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皆脍炙人口。”
3、宋.杨亿〈西昆酬唱集序〉:“时今紫微钱君希圣、秘阁刘君子仪并负懿文,尤精雅道,雕章丽句,脍炙人口。”
4、《朱子语类.卷一○九.朱子.论取士》:“不知时文之弊已极,虽乡举又何尝有好文字脍炙人口?”
5、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话.卷一》:“非特意语天出,尤工于用字,故卓然为一代冠,而历世千百,脍炙人口。”
6、《宣和书谱.卷一○.行书四.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7、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此词脍炙人口,盛传于世。”
8、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乔景叔世宁己酉岁以楚藩参入贺万寿,余时见之,短而髯,温然长者也。所有行卷,仅百余篇耳,颇脍炙人口。”
9、《花月痕.第一回》:“不想寻常歌伎中,转有窥其风格倾慕之者,怜其沦落系恋之者!一夕之盟,终身不改,幸而为比翼之鹣,诏 ..........
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文章

其他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