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5篇
一年级下册一: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寄语
1. 俞楚涵
你的作业又干净又工整,批阅时真是赏心悦目。你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你乖巧听话,学习刻苦认真,独立能力强,尊敬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热心助人,热爱劳动,也讲究个人卫生,老师很喜欢你。你是大家的好楷模,你是老师的小助手,老师很喜欢你。希望你能从小练就各方面的本领,像只小鹰,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2. 杨骏
认真、踏实的小男子汉,你可有点羞羞答答的哟。别怕,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什么事尽管跟老师说。课堂上,你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勇敢点,自信点,加油,努力。成为全班小朋友的好榜样!
3. 张钊
天真的小男子汉,你团结同学,朋友很多。学习上也很认真.但不够拨尖,要继续努力。嗨!勇敢的站出来,说出你的故事,你的感想 ,让大家认识你,承认你,对自己说:“我能行!”这样的你会更棒。
4. 车奕轩
你的表现不差,你的表现也不很好。说你表现不差是因为你基本上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说你表现不很好,是因为你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在各个方面),学习是要有积极的进取心,做其它的事也一样。老师相信其实你很 有本事,只是你没有表现出来,下个学期把它表现出来,好吗?老师在等你,大家都在等你。99作文网 www.99ZUoWen.com
5. 周亦卓
纯真可爱的小姑娘,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很温和,甜甜的笑容中透出你心灵的善良。儒雅的你,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不过,老师也想听见你响亮、悦耳的回答声。愿你拿出勇气,战胜自我,全面提高各项能力!
6. 陈奕安
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学习认真的小学生,大家心目中的小男子汉。每每看到你优异的成绩,老师由衷的高兴,你的努力没有白费。只是,小男子汉,一定要坚持,不能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呦。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再活跃些,你的思维将会变得更 敏捷。
7. 龚一轶 喜欢你的文静稳重 ,爱劳动,讲礼貌,喜欢你的勤学好思,善于观察生活,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喜欢你的认真学习的态度,作业总是那么工整清秀,喜欢你的乖巧听话,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自己的东西总是整理得整洁有序……老师真为你高兴,希望你能更大胆的表现自己,更开朗一些,你会更可爱!
8. 陆子薇 “真人不露相”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了,在你不爱说话的外表下,藏着颗 勤奋 ,努力,上进的心,再加上你的聪明,才智,你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瞧你,作业本上大红的优,每次测验取得的优秀成绩!要是你还能在大家面前大声地发言,那我们就更喜欢你了。加油吧,你将会是个很有出息的女孩!
9.范小玄
纯真可爱,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很温和,从你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你心灵的善良。这也成了同学们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看到你在学校总是高高兴兴的,老师也感到很欣慰. 你会成功的,我始终对你充满信心。 10徐之胤
你是一名聪明、文静而勤奋好学的孩子。学习上能刻苦钻研,课堂上总能听到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成绩总是保持优良;你工作积极,乐意当老师的小助手。平时你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与同学友爱相处。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11.夏嘉敏
你这学期的表现真是不错,比如,上课听讲认真,发言积极,老师真的为你高兴。但美中不足的是:你做事还是有些丢三落四。你可不要小看这“毛糙”的习惯,也许它会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所以,应该马上改掉它!让“认真”陪伴着你,“成功”也就能成为你的伙伴。老师希望你能成为所有盛开花朵中的最绚烂的一朵! 12.范嘉诚
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活泼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富有进取心的好学生。你热爱班级,乐于助人,并能知错就改。但是你总是跌倒在同一个地方,是否自己应该多加思考,找出原因?其实这道理我也给你说明白,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认真去想和做!
13.陈嘉依
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位很乖巧可爱的女孩,你的嗓音细嫩甜美,你的字迹潇洒漂亮。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课堂上你却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常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如果课堂上你也能把手举得高高的,让同学听听你那独到的见解, 那就更好了!老师期待着...
14.徐嘉盛
每节课上,老师总能感觉到你清晰的思维、灵敏的反应力;每次与你交谈,老师总能感觉到你那丰富的课外知识,广泛的学习兴趣。每次活动,总能看见你灿烂的 笑容,数学是你喜爱的科目,且成绩优秀,但要知道,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人,但一定是最能耐久的人。 15.张家琪
纯真可爱的小姑娘,对待同学热情大方,你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很温和,甜甜的笑容中透出你心灵的善良。儒雅的你,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总是工工整整,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不过,老师也想听见你响亮、悦耳的回答声。愿你拿出勇气,战胜自我,全面提高各项能力!16.黄彦仁
你生性好动,这不是缺点,但是上课不够专心,还有些小动作,作业很马虎,自觉性不强,成绩不够稳定,这些可是缺点啊!还有和同学要好好相处,不要太顽皮了。虽然你的缺点很多,但只要你能改掉这些缺点,依然还是个好学生。 99作文网 www.99ZuOwen.com
17.李郁悦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老师赞赏你的乐观开朗,又很关心集体;能歌善舞,可谓多才多艺。你能力较强,常常能帮老师做很多事情。你待人随和,常常能拥有很多朋友。老师为你感到高兴,衷心希望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8.张政毅
你课堂上不注意听课,时常做小动作。作业没能认真对待,学习上怕吃苦,懒动脑,所以没能进步。老师送你一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想成绩好唯有勤奋和努力。
19.阮忱晨
你是个聪明、可爱、性格开朗 的孩子,关心集体,工作负责,兴趣广泛,如果今后做每一件事再细致认真一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你会让大家更加佩服的!
20.胡晴天
你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强,尊敬老师,喜欢帮助老师做事,与同学相处和睦,不计较个人得失,懂得谦让,爱劳动,能吃苦耐劳,诚实勇敢。老师每次批改你那干净整洁、字迹又漂亮 的作业本,就有一种美丽的享受。老师希望你常常对自己说“我能行”,相信你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21.田岱琳
知道吗?你富有表情的语言真让我为你自豪;看到你越写越漂亮的铅笔字,看到你能干地扫地,看到你热心地帮助别人,听到你标准流利地朗读课文,听到你每次甜甜地向老师问候,我真高兴!聪明灵秀的你呀,如果你能多一分踏实,少一点浮躁,你就会更加完美。
22.姜臻
老师赞赏你大方、乐观,又很关心集体。但在学习上一定要加强,作业要认真完成,不会的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同时课后也要抓紧些。只要你能做到相信不久以后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23.余宙
小男子汉,你似乎有点内向。文静 的你,要多与同学沟通,多与老师交流,让我们大家成为好朋友。勇敢的举起你的小手,你能行。学习中,要相信自己,其实你很棒.请记住,自信、大方,你会更棒。老师会在后面为你加油的!
24.洪文洁
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深深地感到欣慰。看到你能出色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是老师的小助手,老师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课堂上常听到你那响亮而准确的回答,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呀!可爱的孩子,老师很喜欢你,你的勤奋、你的不张扬、你的要强……继续努力吧!你的明天会更美好。
25.王祖珏
你是属于那种能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的聪明孩子,平日里总能看到你真诚、可爱的笑脸,你那小鸟般的童心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美的享受,你热心帮助同学,看到同学有困难,总是挺身而出。希望你能为实现理想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一年级下册二: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教案|教学设计与评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教学设计与评析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www.99zuowen.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叠书,一筐苹果,一筐草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问题情境。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2.尝试猜数。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 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 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汇报交流。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了很多。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评析:教师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猪做的10个进行比较,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通过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4.练习反馈。 让我们再来比比小动物做的纸花吧!(多媒体呈现) 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评点。 5.体会"少一些、少得多"。 (1)谈话:我们知道小猴做的星星比小猪多一些,那么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小猪做的星星比小猫怎么样? ⑵板书:小猪比小猴做的少一些。小猪比小猫做的少得多。 (3)用这样的说法再来比一比小动物做的纸花的朵数。[评析:在学生初步掌握“多一些"、“多得多”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反过来想,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少一些"和“少得多"的含义,自然顺畅。]
一年级下册三: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找规律》教案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地址:www.99zuowen.co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找规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 ──“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一)欣赏中感知
1.欣赏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西湖边的“桃柳夹岸”、商店门口的彩旗等有规律的照片。)
2.感知规律
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
师小结:这些照片中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中发现
1.第一次探究
一年级下册四: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NO:1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如图:书P27风车图。
NO:2
教学内容:
图形的拼组(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完成教科书P29练习六第1题
先引导学生想象拼组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NO:3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一年级下册五: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NO:1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4(认识人民币)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和P53:1、2题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第49页的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53页的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第48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第49页的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略)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老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这部分知识。
2、要给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识,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
1、课前准备必须充分,其中包括课件和钱币的准备及后面游戏的准备工作。
NO:2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6、7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53:3、4、7、8、9)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角50角=()元
2、8元=()角70角=()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8角)学生回答。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NO:3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P52:例8)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电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9元。
师: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准备准备买玩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元钱。
生3:我很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买来了。
(师边笑边夸奖同学们)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还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实施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如:CAI课件及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活动时需要的物品及每件物品的价格牌
2、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的说明购物过程及思维过程。
3、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全过程。
NO:4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元8角=()角12角=()元()角
1元3角=()角15角=()元()角
二、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课本第52页。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
2元=20角0。5元=5角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九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3角+2角=5角。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列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