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的方法5篇
一:[学数学的方法]数学课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应切实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渗透对应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对应思想是反映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它是许多数学思想的基础。教学时,教师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类推等数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对应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如:“学校食堂上午用去大米21千克,下午用去30千克,剩下的大米是总量的2/5。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通过画线段图,学生从图中一目了然地看出:大米总重量的2/5和剩下的大米重量对应,大米总量的(1-2/5)与已用大米重量(21 30)千克对应,问题迎刃而解。在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应思想的渗透,学生就能很直观地找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得出正确签案,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对应思想。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和形是数学中的两大支柱,其关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数学领域,可以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图形、图像变得形象、直观;同样,复杂的几何形体可以用数量关系、公式、法则等手段,转化为简单的数量关系。 如:在几何题“一个长方形长增加15分米,或宽增加12分米,面积都增加60平方分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下图(略),学生准确地找出了数量关系,迅速理清解题思路,并求得原来长方形面积是(60÷12)×(60÷15)=20(平方分米)。显然,借用面积图来分析题意,形象直观,解题思路清晰,方法新颖,解法巧妙,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3、渗透转化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转化思想是将一种思维形式转变成另一种思维形式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具有化困难为容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化生疏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的作用,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把隐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转化思想充分揭示出来,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以渗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转化思想方法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激情燃烧,种种奇思妙想应运而生,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向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 4、渗透类比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它的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把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以熟悉的事物特征为基础,去认识不熟悉事物的思想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机地渗透类比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在类比中发现知识共同的本质属性,及时将新知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二:[学数学的方法]学数学_数学日记400字
数学日记400字篇一_数学日记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数学日记400字篇二_数学日记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数学日记400字篇三_数学日记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数学日记400字篇四_数学日记
数学?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生活的眼睛;数学是智慧的结晶;数学是文字的艺术。
我从小就爱数学,爱做数学题,特别是数学广角。说起数学广角,我想起了这个学期的“鸡兔同笼”问题,起初我一听这名儿,便知道这个问题一定不简单。但我并没有被问题吓倒,难题反而能激发我的兴趣。我开始不断研究此类题,我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题可以用假设法、解方程和列表格多种方法。不过我更倾向假设法,因为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挑战性,十分有趣。
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头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条件下共有几只脚,再与原有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是多少,再从中求出兔的数量。从中我还发现了几个数量关系呢!①兔=(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②鸡=(每只兔脚数×鸡、兔头的总数量-实际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而且这类题目在我们日常现实生活中也会随时遇到,前些日子妈妈带我去万寿宫买练习本,簿练习本0。8元/本,厚练习本1。5元/本,妈妈给我9。9元钱让我买8本练习本。我立刻就明白妈妈是在考验我呢!我可不能让她小看了我,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我买了5本厚练习本、3本簿练习本。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乐于探索,你就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数学日记400字篇五_数学日记
有一天,我正在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目只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
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破解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破解出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
数学日记400字篇六_数学日记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学习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习。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三:[学数学的方法]数学学习总结
数学学习总结
发件人:最爱的你的微笑<99zuowen.com>
数学本一直是我比较拿手的学科,从小就一直没什么大问题,不过自从上了初中之后,这一句面就彻底被颠覆了。
从初中以来,我就感觉到了我的“数学末日”开始了,虽然我小学的数学基础好不错。但由于一些因素,我上初中以后便一直没有认真的学习,但当我意识到数学这门学科的成绩已经是在及格的边缘了,所以我便总结了以下的问题。
首先,数学的基础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普通的乘法看似非常简单的九九乘法表但在关键时刻也是很重要的,我也亲眼见过许多被九九乘法表所打败过的人,其基础方面只要仔细,用心就完全没问题。所以,计算方面的题只要用点心就行了,然后便是逻辑思维,对于很多方面的题型,所以逻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就如老师所说,做这样的题需要联想与转换,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种方法来解决。
接下来便是选择与填空方面,这两大题大多数都是送分,难点都在于最后两题,所以选择,填空前面只要认真做就行了,后面两道比较拉分。基本没有太多时间来考虑这题,都是跳过做后面的,后面做忘了再倒回来思考。
最后还有一些题就要靠记得公式来做了,所以,就算是数学,不死记公式是不行的。老师也说过不能死记,也不能模仿来做,要灵活使用。但是公式都是另外!
以上便是不是我对数学的总结,希望能在高中有益的发挥,为了以后能够走得更远,我不会放弃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困难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四:[学数学的方法]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方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方案
一、教材说明: 1、教材简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能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且已经掌握了有关边和角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及相关几何知识做准备。本节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形成认知为主要意图。我认为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能只满足于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应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形象思维有效的过渡到抽象思维,以形成对空间观念及相关知识的构建。 2、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在学生间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学习、探究中渗透真知缘于实践,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关系。(2)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认知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参与探究,构建新知的能力。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及其分析、归纳过程。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创设实验情景,并利用自制的实验报告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实验操作、分析、交流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他们初步掌握自主参与探究,构建新知的学习方法。 学具准备:实验报告(自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大小任意),三角板。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做准备: 1、学生完成第73页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对图形进行分类。 2、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学生汇报后教师顺势引出课题,同时指出本节课的实验目的。这样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和参与实验的强烈愿望。 (二)动手实验,探求新知: “教学不仅是传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经历、体验,去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变头脑的学习为全身的学习。”(弗赖登塔尔)新课程标准中将数学学习描述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的活动。基于此及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对教材新知学习部分进行了变革,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从而增加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讨、交流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共同探究来形成对新知的认识。具体设计如下:
五:[学数学的方法]学习数学_有趣的数学课日记700字
xx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我们这几个星期都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学习了什么样的乘法可以巧算。我就来说一说其中的一种吧。
今天数学课,老师让我们算了像这样的几道乘法算式:15×11,27×11,13×11,34×11分别等于多少。很多同学马上就算出了得数,可是我还是再还没有写好,我心里很着急。
只听老师说“停,没写好的同学也不要再写了,听听其他同学的方法,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我们班算得最快叶骐豪同学说:“我算得这么快是因为这些乘法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11,就有这样的小窍门。积的百位就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积的十位就是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积的个位就是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如15×11,积的百位是1,积的十位是1+5=6,积的个位是5,所以15×11=165。大家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问老师。老师笑眯眯地说:“是呀,有谁知道原因呢?”同学们摇摇头,“我们可以列竖式看看,能发现什么小秘密吗?”于是我们都开始列竖式,在老师一步一步引导下,终于发现积十位上的数是由1个十和5个十相加所得,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计算47×11,有的同学说417,有的说4117,有的说517。我积极举手向同学样解释,“积的个位是1×7=7,积的十位是4+7=11,向百位进1,十位写1,百位4加进位的1等于5,所以47×11=517。”同学们听了我的方法纷纷点头称是,我心理也美滋滋的。
老师后来又出这些题目:11×75,22×25,18×33,我们都很快地算出,同学们,你们也会算吗?
一节课不知不觉地过去,老师让我们总结有什么收获,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笑脸。最后,老师又送我们这样一句话“学习数学不但要知其然,还知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