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套路多5篇

时间:2018-11-14 来源:小学作文 点击:

一:[小学生作文套路多]小学生作文套路多:8岁娃开头就写"在我的一生中"_1500字

    写好作文,难。
  恐怕每个人在读书时都在作文方面有难忘的经历。遣词造句有没有引经据典,文章铺排有没有步步升华……久而久之,作文似乎就有了套路。
  不过对小学生来说,刚开始学写作文就有了套路味道,这就不好了。来看看我们一些语文老师讲述的小学生作文“套路”的例子吧。
    8岁小孩,开头就写“在我的一生当中”
  有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看了很多作文书,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套路的开场白和使用“高频词汇”。
  成都市双林小学的孟老师就深有体会,不论什么作文,有孩子的开头总是这样:“在我的一生当中,遇到很多事,像星星一样多……”“在我的一生当中,想过很多人,像珍珠一样多……”“在我的一生当中,经历过很多磨难,像石头一样多……”
  “孩子,你的人生才刚开始,哪来那么多经历和感悟?”每次遇到这样的开场白,孟老师总忍不住感慨一句。至于原因,孟老师认为孩子们“范本作文看太多,没有去认真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思维局限了”。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高频词汇”总会不分时段和场合地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里。比如:“眼眶湿漉漉”“眼睛红彤彤”等。其中,就有一年级孩子写:我放学回家,奶奶叫我写作业,我眼眶湿漉漉地把作业写完了。
  看到这儿,让人想问:孩子,认真完成作业为何那么委屈?难道是奶奶很凶,或者作业太难让你写哭了?
    等了同伴6个小时,只为守约去游泳?
  小朋友的作文花样百出,有的为了完成作文,甚至不惜脑力编造故事。某小学的钟老师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个单元讲述的是“真诚”,我布置孩子们以此为题写篇作文。有个同学的作文内容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两个小伙伴约了中午1点去游泳。其中一个小伙伴因为贪玩把时间忘了,没去赴约。到了晚上7点,这个小伙伴突然想起约了人,匆匆忙忙去赴约,发现同伴还在原地等待。因此,他觉得同伴很真诚,自己感到很内疚。
  钟老师认为,这篇作文,多半是编的,“这是一个通讯发达的社会,不是传话靠吼、交通靠跑的年代。这孩子难道不吃不喝,站在太阳下暴晒6个小时,就为守约去游泳?”
  钟老师提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在写作文时,可以有想象力,但不能夸大,符合逻辑是最基本的。生活中要多观察,作文书籍可以看,但思路要广,不能被范文套路了。
    10多个孩子同时看到小男孩“让座”
  成都某小学一个班里有10多个孩子,在同一时间发生了同一件事。教语文的张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那天的作文题目是“高尚”。第二天我收到的40篇作文里,有十几篇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大致内容都是:今天,我在56路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弟弟给老人让座,这让我十分敬佩小弟弟的高尚品德。
  看完这些作文,张老师只能毫不留情地写下一段评语: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10多个同学看到了同一个小男孩给老人让座。孩子们,你们一定是看了同一本作文书吧。拿回去重写!
    总有小卖部老板站了几天等着退顾客钱
  成都高新区某小学屈老师也讲了一个关于命题作文的趣事:“有一次要求以‘真诚’为题写篇作文。那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直接命题的作文,本来我也没抱太大希望,结果收上来的作文还是让我傻了眼。”在屈老师收到的作文里,全班接近一半的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一样的套路。
  作文的大概意思是:“有一天我去小卖部买零食(或者买文具)忘了找钱,隔了两天想起再去找老板,发现老板拿着零钱还站在原地等我。啊,老板真是一个真诚的人。”有的学生为了凸显小卖部老板的真诚,还会加入一些环境描写,比如在风雨中或者烈日下。“老板难道不会打个伞?”“哪家小卖部的老板能站这么久?来办公室给我说一下。”屈老师在评语中写道。
  后来屈老师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学生的套路跟百度出来的“真诚作文”搜索结果第一条果然一样。屈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平时孩子写作文时要积极引导,不能直接在网上查或教孩子上网查。
    除了猫狗,你们的生活还有别的乐趣吗?
  高新区的夏老师则分享了她在作文教学中的一次经历。“前几天给学生留了一篇作文——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乐趣。上课时我就随意举了例子,告诉学生比如养猫养狗之类的养宠物乐趣,结果同学们交上来的作文基本上全是养猫养狗,不养猫养狗的就养小金鱼或小乌龟,反正全班都极其默契地统一了生活的乐趣——养小动物。”
  夏老师表示,这种作文本来是开放式的,每个学生经历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应该都不一样。“当时我只是随便举了个例子,没想到全班同学都直接引用。这一方面说明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习惯性偷懒和不思考,另一方面也看出大部分学生平时不太善于观察,到了写作文时就没有素材可用。”夏老师认为,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多写,要善于观察生活,平时可以先从日记入手,逐渐培养思考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生作文套路多]作文_1200字

  作文难,作好文章更难,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难道说真的是应了那句话,非得乱世才能出英雄,非得乱世才能生才子么?
  我想了很久。
  为什么考试作文难写?
  兴趣是第一老师,而现在很多事不由人,不管你喜不喜欢,只要是学生,你就得作文,小学生400字,初中生600字,高中生800字。作文,是因为心里有感,有想法,才将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考试作文将话题,字数都做了规定,让我们在脑海中苦苦搜索,编与这话题有关的文字。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很多人的问题,我们这代人对生活,对自然的关心程度实在低的可以,更不用说什么探索实践了。想象力,唉!
  老师会专门给你两堂课的时间来写作。无形中暗示我们:作文是件很重大的事,是很紧张的。可是两堂课,九十分钟,即使写出来,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只听说过好文章要打草稿,要反复推敲,修改。
  有人认为上面这些都是藉口,根本是书读的不够多,练习的不够。行,可是人做事总得有个目的吧?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练习,要特意去读这么多书让作文变好?“为了考试。”对于很多不喜欢作文的人,他们这么回答。教师们的答案呢他们不会说因为兴趣,只能是考试,一则怕“误导学生”。二则,若是因为兴趣,没人会“特意”去看书,去练习,若是因为兴趣,没人会把自己的写作时间限制在九十分钟里,而真正考试时的时间则更少。“为了考试”,这是多么无力的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又能有多少动力?
  兴趣?跟考试联系的东西还能有多少兴趣,一点也不自由。有多少人,喜欢创作却为考试作文头痛,又有多少人,迷恋精专于文学却怎么也爱不起课本来?
  作文是一件创造性很强的事。创造,想象应该是快乐而轻松,又充满挑战的事,它应该是自由的,好玩的。一旦背上了这么多的理由,目的,约束,就成了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成了很多人都不情愿做的事。
  说考试作文难吧,可为什么现在于考试无关的好文章也这么少,这么难呢。
  以前一直想不通那些散文,那些书籍为什么被称为经典,名着,现在总算明白了一些。因为它们的情感真实,有意义,本质,他们不空。有的书有历史意义,如《史记》,有的书反映了一个时代人的生活与心理,如《红楼梦》,《平凡的世界》,有的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绪,如《乡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的文章是作者的感触,理想或信念,如《文化苦旅》,《瓦尔登湖》,而有的文章是作者与社会的交流,如《呐喊》,《战争与和平》。这些文章总能带给我们震撼,那些悲与欢,那些文化的味道,是很浓很浓的。
  我们的文章,当然好的也不少,但差的却是一批一批的。前几年,满眼都是那些谁都懂的道理,陈词滥调。近几年来,却又有很多人一味求新,什么都往反方向掰。有一些文章真的是,大褒大贬,一味按着套路走,只能说是不自觉的虚伪,习惯性的讲话。过去文字狱,文化大革命,我们不敢自由讲话,自由思想,现在言论自由了,思想自由了,我们却没了自己的想法,这该怪遗传,还是怪集体的力量把我们的思想都团结了?呵呵呵。
  个性,作文是最能凸显个性的了。可这个词多多少少被曲解了。偏激,新潮成了个性,而我们的作文也都带了些这样的味道,这样的个性转瞬即逝。
  另外,经济意识太强,连文学界也搞得这样。不信你去看看一些书的价格:19。8元,29。9元,99元。书的价格贵不说,还对书籍也用起了这些价格心理战术,实在令人失望。我倒宁愿他们把价格定为20,30,100。不过还好他们没有把书籍也排起销量排行榜,否则又得断送掉一批艺术家与艺术了。
 

三:[小学生作文套路多]小学生作文指导的几点看法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一、多观察,多比较。二、多实践,多体验。三、多读书,多感悟。四、多练笔,多投稿。五、多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应该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学校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其实不然。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积极启动他们的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具体表象,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就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家长您可能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蹲得腿疼。这就是因为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要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怎么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
  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我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大量读小说,再加上他的丰富阅历而已。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是看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直看”。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1、选择好书。这个“好”包含着内容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善于积累。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巴金曾说过,他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至少知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3、勤做读书笔记。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4、多思考。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四、多练笔,多投稿。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孩子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不能单靠课程安排的每学期八次习作,更不能指望老师对孩子有多么多的“单独辅导”,家长应该把这种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1、用笔对话。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优点或缺点时,当您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孩子听时,您不妨写给孩子看,那他就会写给您一个回复。
  2、请孩子帮忙书写一些“文件”。例如,过节了,让孩子给朋友写张贺卡寄过去;爷爷奶奶过生日了,让孩子写一段生日贺词读给老人听;给远方的亲人联系时放弃使用电话、电脑等工具,用书信……这一系列的“文件”可是使孩子体会到学习写作是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起书写的兴趣。
  3、投稿。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各种比赛或征稿,然后鼓励孩子去参与。这样,孩子就能够在竞争中衡量自己的水平,体会失败的痛苦或胜利的喜悦,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或再接再厉。
  4、写日记。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也是最难坚持的一个习惯。要想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要么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要么就需要老师在学校统一要求。这个习惯只有在大家多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坚持,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多规范,多赞赏。
  这里的“规范”就是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例如,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经年不看一本书;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写作,而自己一到年底做总结的时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言行都会给孩子起到反作用。那该怎么做呢?
  1、和孩子一起读书。这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这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二是和孩子同时读书。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
  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文明、规范。说家乡话对写作文有影响吗?有一些地方语言,孩子平时就这么说,但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例如,“蹲”,有的地方话说“毂堆”,“毂堆”怎么写?(我也不会写,乱写了一个词)。不会写就查字典,查字典了还不会写,真麻烦,干脆不写了。尤其是小学生,哪怕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也会阻止他往下写作的激情。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描写自己时竟然用了“一张驴脸”,非常生气又失望。我一问,原来家里老有人这么说他,难怪孩子也这么说呢!所以,家长平时的语言更要文明、规范。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家人是苛刻的,是“百般挑不是”,感觉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敢说出你的不是”是“对你亲”。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在写熟悉的人时,很多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可是又感觉无话可写,或者说不敢写——因为写也写不出好来。写妈妈吧,母爱那么无私和伟大,“她天天唠叨”;写爸爸吧,他又“一事无成”……当老师引导从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中体现父母不忘对子女的关爱时,孩子还是一脸茫然。毕竟,他们耳朵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的话,心中的这个“坏”印象很难“磨灭”,让他们怎么写出“好”来呢?
  4、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楚等现象,当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或过高要求孩子,孩子始终感觉达不到要求,只好放弃。《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刚起步时,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牵着学步。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之后,才可以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然后是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相信,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四:[小学生作文套路多]小学生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在为此发愁,除了埋怨和批评孩子,有多少人能从作文教学本身来反思一下,从教师或家长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呢?
  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先帮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觉得做家务活很累且没意思。平时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怕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干家务,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了,不然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给别人当保姆。
  这个小女孩的作文虽然谈不上“高尚”,却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写。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问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干。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
  教师和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来都没错,但她们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都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指点,正是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的最大技巧,就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并有东西可写。
  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被搞乱了。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在写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所以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该写什么。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目前中小学生有这样的通病:在写作文时没什么可写的,找不到素材和观点,拼了命去凑字数。
  现在中小学作文教学花样何其多,作文课上,老师会告诉孩子很多“写作技巧”。但那些都属于“小技”的范畴,最大的技巧“说真话”却总是被忽略,甚至被人为地毁坏。一个人干一件事时,如果没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兴趣的。失去“大技”,就会连“小技”也难以获得。尽管教师在讲“作文技法”时都会讲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却很少被鼓励说真话。来自教师、家长和社会的“道德说教”意识仍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校教育,从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就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而从不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教师对作文的指点和评判,使学生们对于说真话心存顾虑,面对作文本时,内心一片虚情假意,到哪里去寻找真情实感呢?
  文以载道,文章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也确实应该肩负起孩子们思想品德建设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的作文训练首先应该教会孩子真实表达、自由表达,然后才谈得上“文字水平”与“思想水平”的问题。把孩子引向虚饰的表达,既不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作文,也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小学生作文套路多]小学生作文起步



 
 缺乏写作常识,词汇贫乏,虚情假意……这些都是当前孩子们作文时的难题。为此,家长着急,老师着急,孩子更着急,而且还要受着诸多的题内题外的压力……这些问题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不要把原因都归到孩子身上,倒是我们大人应反思一下:题目设计是否能吸引孩子?是否离孩子的生活太远?技法指导是否还在沿用几十年前的老套路?作文评点是否让孩子信服……

购买此书请点以下链接:
 
 

扩展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