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不殆6篇
百战不殆篇(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鸟师撒网诱鸟,鸟儿凭力齐飞,鸟师追赶而路人却认为鸟师难以赶上,师鸟熟知鸟类行径,日暮之时鸟儿各自回巢,鸟网便会因鸟儿翻飞竞争而落下。果真,鸟师在日暮时把鸟儿一网打尽。由此可见,当我们熟知事物时,即便再大的困难亦能迎刃而解,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是为取胜之要。鲁庄公将要出征,曹刿请见并问鲁庄公“何以战”。鲁庄公三答终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得到曹刿的认可,这是
百战不殆篇(2):知己知彼的意思
【拼音】:zhī jǐ zhī bǐ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商业等。
【成语接龙】:知己知彼——彼弃我取——取信于民——民不堪命——命若悬丝——丝发之功——功一美二——二三君子——子曰诗云——云飞泥沉——沉疴难起——起承转合——合浦还珠
【近义词】: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反义词】: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孟氏注:“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郭仲晦云,用兵以持重为贵,盖知彼知己,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百战百胜之术也。”
毛泽东《论持久战》八一:“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
【造句】:
1、谈判是很奥妙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否则你就会丢尽颜面,一败涂地。
2、在战争中,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3、当跨国汽车巨头们在中国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国的汽车工业将如何发展自己呢?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对战局有充分的把握。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7、候选人中谁能做到知己知彼,谁就抢占了赢得竞选的先机。
8、战场目标识别的准确与及时,对后面的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有重要的意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
9、知己知彼,不狂不馁,仔细地找准了自己生命的目标,板浆摇橹向人生茫茫之海努力划去。
10、说实在的,“知己知彼”很可能是《孙子兵法》中最脍炙人口的一句话,也最常被引用。
11、投资房产,想靠收租金"一劳永逸"地过上幸福生活,光有钱和胆子还不够,必须还要做到知己知彼。
12、于晨光初现时分赶到了天峨峰,却霍得听到有人吆喝贩卖剑帝的绝密资料,巫金科心想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13、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盲人瞎马,横冲直撞,是非常危险的。
14、在战争中,要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5、在军事上,知己知彼,制人而不制于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6、职业规划的第二个环节是评估职业机会,加上第一个环节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
17、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学习,地产人士们在芙蓉姐姐的身上是不是也多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18、由於他冷静分析,又能知己知彼,所以在商场上总是百战百胜。
19、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20、人族的高级情报分析师十分赞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提早的警报是胜利的要素之一。
21、对与公司产品有关的资料说明书广告等,均必须努力研讨熟记,同时要收集竞争对手的广告宣传资料说明书等,加以研究分析,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如此才能真正知己知彼。采取相应对策。
22、灿烂是它的笑脸,热情是它的情怀,奔腾是它的脚步,狂躁是它的舞蹈,暴雨是它的宣泄,飓风是它的倾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立夏了,希望你快乐!
23、只有你懂他的意思了,毕竟是好朋友,知己知彼。
24、邓布利多决定传授给哈利,他所知道的有关伏地魔的所有事情,谓之知己知彼。
25、古代兵法上强调“韬略”、“诡道”,其旨在告诫兵家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6、为了能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想办法充分对系统自身的网络安全状态进行明察秋毫,才能有的放矢地化解安全威胁。
27、通过对主要市场竞争者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知己知彼,制定更有效的竞争战略。
28、中国有一名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说,打仗的时候,既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的对手,这样才能在每场战役中取胜。
29、当然我也没有成功,但是我在努力,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0、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不知彼,百战百败。
31、文章比较并分析了两岸仲裁法律制度的异同,以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仲裁合作的发展。
32、专家建议那些掌管一方国计民生的父母官,凡事要量力而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33、从见面就吵的冤家,到能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话,再到知己知彼的密友,最后成为结发夫妻。
34、对于现代化的实质能够有所明白,对于人类发展的趋势能够真切感受,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5、高一,高二,高考中的历届难题和常题。让学生达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
36、在战争中,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37、抓住时机首先要掌握准确的最新资讯,而能否掌握时机是看你能否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时机的背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知己知彼。
3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顺逆起伏,面对所处的环境知己知彼、眼亮心明,才能趋利避害、化弊为利。
39、要想在战场上百战百胜,就得知己知彼。
40、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两个得先摸清楚这位老人家是何来历,然后再做道理。
41、建议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企业“知己知彼、诚实守信”。
42、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敌人的了解将决定战争的一切。
43、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高水平的博弈中,经验往往会成为决定因素。
44、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从善如流,真言如金。
45、我们在竞争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则往往会坐失良机。
46、中国加入GPA谈判中政府采购实体的确定应注意研究其他成员实体清单,做到知己知彼。
47、要麽她深谙男人的心理,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8、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要更好地防治木马,首先要深入
百战不殆篇(3):知己的意思
【拼音】:zhī jǐ
【解释】:1、了解、赏识自己。2、亲密的朋友。3、彼此相互了解而关系密切的。
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挚友或密友,它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近义词】:亲信、好友、密友、心腹、挚友、深交、相知、知交、知友、知心、知音、石友老友、至友、
【反义词】:陌路、仇敌、敌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骥于是
百战不殆篇(4):百战百胜的意思
【拼音】:bǎi zhàn bǎi shèng
【解释】:百战百胜,谓军队的一种战斗素质。意为战一百次,胜一百次,每战都取得胜利。形容极能善战,所向无敌。也比喻工作连续取得胜利。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成语接龙】:百战百胜——胜残去杀——杀人如蒿——蒿目时艰——艰苦卓
百战不殆篇(5):孔明告诉我
在我心中,孔明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但他的失败也告诉着我们做人的道理。
有人说,蜀国的灭亡是因为刘禅无能。有人说,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孔明,他们认为“成也孔明,败也孔明”。因为孔明实在是"管的多”,独掌大权,才导致刘禅不学无术。我的观点与后者略有差异,我认为孔明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懂得审视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没做到“知己”,他输了。
他的事迹诠释了什么叫做“知彼”,他知道曹操多疑的性格,上演了草船借箭一场好戏。他看出了魏延有造反之心,死前留下锦囊给姜维,最后除掉了魏延。这样一个人才却没有审视好自己,没有“知己”。刘备第三次顾茅庐,孔明向刘备道出了“三分天下”的宏伟战略蓝图,刘备自然心服口服,认为孔明是个人才。但读了《隆中对》后发现,在外苦等的关羽和张飞对他并不服气,还是刘备说“愿诸君勿复言”,羽,飞才停嘴。而孔明在一旁什么也没说,读完《三国演义》后,我竟有一种他们并不服气的感觉。孔明日夜为蜀国操劳,但我认为他并没有切身为蜀国的将来做打算。因为他没有培养出一个称职的君主,没有找到和当年五虎将同样英勇的将军,即使是自己的徒弟也没有得到他的毕生所学。他没审视自己,没有审视自己为蜀国的将来留下了点什么,一心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光复汉室。
孔明的智慧也算得上前无古人了,即使是他,没有审视自己也会失败。那我们呢?没有他的那种智慧,又不懂得审视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成天趾高气昂,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不会显得很可笑吗?
还是那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个信息社会,“知彼”容易得多,那么“知己”呢?就像写卷子,一个题目读完后没有一点思路,五分钟后还无法下笔,你却盲目自信,相信自己写的出来,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我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初中数学老师给的评语是——一百一十分的能力,一百二十分的心,最后一百都不到,典型的眼高手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会审视自己,才能在今后面对人生挑战时,“百战不殆”。
百战不殆篇(6):抓住对方的弱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抓住对方的弱点,方可将其一举击破。“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抓住弱点,切中要害,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事情。
善于抓住对方弱点,在战争中不失为一个巧妙的计谋。吕蒙抓住关羽狂妄自大、麻痹轻敌这一特点,在小路布下埋伏。一意孤行的关羽走小路最终落入圈套,自寻死路,荆州失守。正是因为吕蒙懂得抓住关羽这一狂妄自大的弱点,对症下药,将关羽抓住,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因此,抓住对方的弱点,了解对方的情况,方可百战不殆。
诸葛亮也是一位善于抓住对方弱点的军事家。他大开城门,让疑心重的司马懿疑有埋伏,不敢攻城,因此引兵而返。他巧妙地利用了对方疑心重的弱点,不费一兵一将,便守住了城门。由此可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也不失为一条妙计,它有助于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不懂得抓住弱点,对症下药,即使是埋头硬干,毫无计谋,也许也就不会又好又快地取得成功了。因此,要学会抓住弱点,抓住关键,有助于获得成功。
如果不懂得抓住对方的弱点,白白错过大好时机,便会使自己落入失败的地步。
项羽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在各方面并不比刘邦差,但他并不懂抓住刘邦的弱点,不听从范增的劝告,反而让刘邦抓住了他的弱点,项羽最终失败,乌江自刎。假如项羽听从劝言,利用刘邦的弱点,将其兵队一网打破,而不是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也许历史的篇章也会被改写。由此可见,要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更快走向成功。
学会抓住关键、切中要害、抓住弱点,这也是成功的法宝之一,成功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在生活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竞争比赛中,我们需要灵活应对,我们需要变通,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