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大传8篇

时间:2018-11-08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李白大传篇(1):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一说即出生于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过着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一、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着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唯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着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734),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初进长安
  太白醉酒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已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赐金放还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742),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744)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

李白大传篇(2):我们班的“李白”

  一看题目,大家肯定惊奇地问,嗯?李白什么时候坐着时光飞船飞到你们班上去了呀?哎,她可不是那个饮酒作诗的李白,而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小李白”——李昭意。
  她呀,整天都围着古诗团团转。总喜欢把一副粉红色的眼镜架在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上,好一派诗人的风度!从她那樱桃小嘴里吐出的诗句常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不信就请听听我细细道来!
  记得那次发试卷时,大家的心都咚咚直跳,唯独她在一旁蹦蹦跳跳,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可当小李白得知自己的分数时,心里顿时凉了一截,不由自主的大哭起来,边哭还边说:“小女本无才,爸爸逼着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大家一听,哗地一声,便哄堂大笑起来。无才?不,她有才呀!
  还有一次,那是火炬传递的时候,学校担心我们发生安全事故,便让我们到学校去上课。一来到学校,只见小李白嘟起嘴吧,一脸的不高兴,跺着小步高声吟到:“今天火炬来传递,学校上课不如意,倒霉倒霉真倒霉,都怪学校不讲理,不讲理。”同学们听了,又是一阵大笑……
  小李白作出的诗不到好笑还能帮助别人呢?不信,看看下文你就知道了!
  那是一节体育课,大家都在做练习。突然,一位同学的手不小心在地上擦伤了,那同学疼得哇哇大哭,小李白闻声赶来,想出了一个锦囊妙计,她便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泪虽不要钱,但也坏面貌,如果你再哭,小心变成驴。”那位同学一听,笑了。小李白便又开始了:“又哭又笑,黄狗彪尿,不哭只笑,才算美妙。”紧接着,一阵笑声又传来了……
  同学们,你们瞧瞧看,她怎么可能不是大名鼎鼎的李白呢?
  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六年级七班 高传单
 

李白大传篇(3):李白_50字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催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大传篇(4):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之李白

  十一.李白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一)少年——逸(意气风发仗剑任侠心雄万夫)
  1.漂泊家族,异域生活——形成独特性格。
  公元701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叶城,诞生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李白。在这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

李白大传篇(5):梦见李白_900字

  一天晚上,我做完作业,甜甜地睡了。
  半夜醒来上厕所时,我忽觉金光一闪自己便置身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我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不禁吓了一跳,我身上竟穿着唐装,而且我还男扮女装了呢。正在疑惑不解之际,忽然看见前方有一大片桃林。现在正值春天,桃花开了,一大片一大片,粉嘟嘟的,像是天边的晚霞。桃林旁边有一位长须飘飘、长在饮酒的长者,咦,那不是李白吗?我立即走上前去,拱手弯腰道:“请问阁下是“诗仙”李白吗?”“‘诗仙’不敢当,在下正是李白,不知贤弟尊姓大名,找在下有何事?”;李白问道。“愚弟姓王名文希,正欲进京赶考,路过此地。”我连忙瞎说一通。李白道:“贤弟竟要进京赶考,那愚兄就出几道题考考你吧!”“那就有劳仁兄了。”我心里不禁有些发毛,但口上又不好意思推辞。“不知贤弟会背《静夜思》?”《静夜思》?哈哈,我上二年级时就学过了!于是我不慌不忙的背到:“床前明月光……“那《望庐山瀑布》呢?”李白又发问道。我在心里暗暗高兴,这诗可真容易啊!“日照香炉生紫烟……”“那《峨眉山月歌》呢?”“峨眉山月半轮秋……”
  我背了几首诗后,李白捋捋胡子,点点头说:“真没想到贤弟知道的诗还挺多,李白佩服,佩服!”“不敢,不敢,愚弟哪里比得上仁兄博学多才呀!”我拱手弯腰道。“那愚兄再考考你对对子吧!”李白道,“窗前莺共舞。”嘻嘻,,这对子学过。“帘外燕双飞。”李白又道:“勤劳门第风光好。”哈哈,这对子我早就见过了,心里暗暗叫好,忙道:“和睦人家幸福多。”李白很吃惊,没料到我年纪轻轻竟会吟诗作对,他那知道我是现代人啊!这时,李白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贤弟真是才高八斗啊,愚弟再出一对吧,‘烟锁池塘柳’。”我心想;想难住我,可没那么容易!我胸有成竹道:“此联仍绝对,无下联,只因此联各自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这下李白更是大吃一惊,他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贤弟进京赶考一定能考个高中状元!”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又感觉金光一闪,耳边传来“叮铃铃”的声音我睁眼一看,原来是闹钟响了。唉,刚才一幕全是梦啊!
  真是一个好奇怪、好有趣的梦啊!
    四年级:王文希

李白大传篇(6):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唐·李白


【原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①,咆哮万里触龙门②。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③百川,儿啼不窥家④。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⑤。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⑥,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

李白大传篇(7):读诗的感受_650字


  那是一个初秋的时节,我走在路上,这环境是那么的凄凉、忧伤。那些在战争中的国家,比如说啊富汗,伊拉克,虽然现在已平静许多,但是在我心中有数不尽的感慨。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天来了,人人都在忙活着秋天的衣物,又有谁知道自己的家人在战争中是否可以回来。我心中又冉冉的升起了敬畏之心,一些人在战争中的国家能如此的好好努力学习,为什么我却还在等待下个暑假的到来,他们期望着和平的世界,期待着人民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希望着明天起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我领悟到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都要好好的努力学习,努力为能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人;努力成为对世界和平’能做出贡献的人。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所有支持我的人。
  就像石灰吟中的“粉身碎骨全不怕”一样,无论在大的艰险我也都会挺过去的。最近我又对曾经的一首诗有了不同的看发,就是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前可能是还小的原因没有对他有什么感觉,但是我现在感觉到了。李白乘坐着小船正要离开,忽然听到岸边传来一阵阵踏歌声,李白性格飘逸豪放,汪伦及村民们的踏歌相送。这样的场面是很难体会到的。当初我没有感觉到身边的朋友们对我是多么的好,没有感受到他们的感觉,只有当两个人真正离别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是这么友好。我认识到了我们不仅要要学习古人取得好成绩前不放弃的优秀品质,更要学习他的这种坚持不懈、勤奋刻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河南安阳安阳县东关小学六年级:薛琦 六.3

李白大传篇(8):万家酒店,听一句忠言_1200字

  蹉跎几许,相思仍在岁月里徘徊,昨夜花开,几抹春色十里外,今夜花落,东篱把酒落日外。昨日别经年,那些流年往事,消逝的,经过的都越来越远,谁还在等那万家酒?
  如果有空闲,不妨找李白蹭一碗甘醇的酒喝,听他海阔天空地讲述,高力士如何羞愤的帮他脱下靴子,让贵妃研磨,听他讲述那如烟的一生往事。你看他手握一只棕木酒壶,那酒壶仿佛是染了天地万物的色彩,让李白醉了一世。
  让自己在诗中徘徊,把酒言欢提笔作诗倒是也消遥自在。他那不羁的个性,又为了谁的英俊潇洒沉迷世间。乐天派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感染你的情绪。看山间细水长流,望万物重生挥洒,听每一个流浪的人细说不安的灵魂。书上说每一个漂泊的灵魂,都有一颗孤独的心。他看着一个时代,威加海内举世瞩目,汉唐风骨国运昌盛。唐朝由盛转衰,诉说一个时代国破山河在。
  李白好酒,人人皆知。
  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提笔写了一封只有二十个字的信:
  汪汝好饮乎?此有万家洒店。汝好游乎?此有十里桃花。
  李白平生爱酒,爱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片片嫩粉色的花瓣吹落在地,是那样的浸润人心弦,嘬一口小酒,在漫山遍野的桃花丛之中,感受碎碎桃花落在肩头,饮一壶甘泉,温暖的气息推开满山满谷的桃花,到处充满着浪漫的芬芳。寻十里桃花,这不就是瑶台仙境。
  这封信紧紧抓住了他的兴趣,满怀期待的他,即刻前往安徽泾州去好好游玩一番。
  听到李白要来的汪伦,便亲自准备一切,沿途迎接,顺便将李白接到了一个的酒店里。
  李白到了酒店,只见酒店牙旗上写着四个大字“万家酒店”。
  吃饭当中,莺歌燕舞,酒香沉醉,李白心也早已醉了。汪伦微笑着告诉李白说:“这桃花呀,其实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清澈无比,但这桃花十里,并没有桃花,但美景秀丽,胜过西湖,不淡妆相宜,也顷人心脾,这是最好的时代,国富民丰、太平盛世,愿你我共同维护春秋盛世。”
  “万家酒店呢,是因为这家酒馆店主姓万,故名万家酒店,不才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而邀请您来。”
  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笑着说:“哈哈,汪伦兄,此言得之,谨记在心。”
  等到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家中设宴,为李白送行。
  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小船远处传来当地流传的民歌,。李白回头一看,河的两岸站满了送行的村民,这,正是村民的朴实,不用添妆描黛,这里的村民们,一边用脚踏着节奏,一边高唱送别的小调。李白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这是当地人的习俗,当时的唐朝国泰民安,也为了表示对外来客人的热情欢迎。当船要开时,李白,正因仍不见汪伦而伤感,而这样的盛情款待的场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
  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着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忠言一句,共护九州河山。
  此后,李白还写了一首《过汪氏别业二首》。把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渲染了与朋友同游之豪情雅兴,也感谢汪伦一句“愿你我共同维护春秋盛世”。表现了他与汪伦之间的友情,和维护国家盛世太平的决心。
  听时光说禅,看岁月流逝,纵然,繁华时时变,良言一句,任流水潺潺。

上一篇:围城读后感7篇
下一篇:我看见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