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体作文4篇

时间:2018-11-05 来源:小学作文 点击:

三字经体作文篇(1):我的校园_700字


  我的校园位于罗家桥附近,那里虽然交通不太便利,但他依然是我的乐园,我在那里茁壮成长。
  来到校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和镇第二中心小学这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墙上还贴了一副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哪里还有许多我们学校的的荣誉证书,有“五A学校”“先进学校”等。门口两边还有两个花圃。
  进入学校,有两个教学楼我的教室在新教学楼的四楼,教室里面设计了许多科技,每当上课的时候,老师吧多媒体打开,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画面,一楼是和小操场相通,墙壁上有许多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体现出了弘扬古代悠久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往里走,来到操场。操场的正中央有一个升旗台,铺着朱红色的地板,中间有一根银白色的旗杆,上面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台上还有不锈钢做的雕塑,它叫”希望之星”雕塑上有一位女教师和一名男少先队,女教师一手拿着书,一手指向前方,似乎要带我们去知识的殿堂。男少先队员一手举着火箭,仿佛要去探索宇宙中的奥秘,他一手还抱着一个足球,好像告诉我们要有强健的体魂。他们下面有弯弯的月亮,月亮上还有五颗银光闪闪的星星,边上有一把钥匙,那也许是开启知识饱和的钥匙吧!操场四周也有许多花圃,春天的时候花儿五颜六色,白如雪、红似火、还散发出阵阵香味。在操场边上还有一个宣传栏,上面有优秀作文栏、优秀绘画栏、同学们竞赛得奖的名单,有许多人到这里看谁得奖了。每一道下课,操场上就有许多同学在玩游戏,有些男教师还回来打篮球,这里就像我们的游乐场一样。
  我们的校园庄严而又美丽,我已在这里度过了四个春秋。他就像我自己的家,我爱我的校园!
 
    江西上饶铅山河口二小四年级:ywjklzw

三字经体作文篇(2):忠孝天下_3000字


  团队的忠诚度如何建立,如何找有忠诚度的员工,送给各位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孝”,孝顺的“孝”字再加上一个文化的“文”就是教育的“教”字。“首孝悌,次见闻——《三字经》”,“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中国文化叫忠孝一本,所以在选人的要注意,我不相信一个对父母都不好的人他能把团队带好?好也是假的;血浓于水的关系兄弟姐妹都关系处理不好的人他能把客户服务好?好也是骗人的;我不相信一辈子几个好朋友都没有的人他一辈子能干大事?所以对父母都不好的坚决不能重用,现在有的年轻人连孩子都不想生叫“丁克”家庭,他连他祖宗的血脉都不想延续他能给你开分公司?所以人尽其用,你可以安排他干点别的活,让他去干核心岗位那你就要考虑考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岳飞是个孝子刺个字就上去了,许世友是个大孝子他为了孝敬母亲在部队大院里盖个猪圈,因为他母亲爱养猪,李嘉诚是个大孝子财产三分之一拿出来做慈善,比尔盖茨是个大孝子最后成了慈善家。所以《论语》里面有很多在讲孝的文化,一个官员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无违”;官员的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最担心你的身体健康;子夏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说“色难”;今天有的人认为孝顺就是能养老,但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只有孝而没有敬就不叫孝,所以态度很重要,对父母能不能做到和颜悦色。北师大有个博士有天去送我,我们在吃午餐的时候他就跟我讲,翟教授过去我不知道什么叫色难,他说今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了一幕我理解了,母女俩坐车那个母亲头发都花白了,那个女同志可能有三十岁左右,母亲把矿泉水瓶盖拧开把水递给他的女儿,女儿天这么热快喝口水吧,母亲是一脸的慈祥可是没想到那个女儿,得得得

三字经体作文篇(3):我心目中的七(9)班!_550字


  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班级,我也有。我想:既然是属于我们的班级,应该就要比别班更严格要求。然而,我心目中的班级就应是一个团结友爱、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班集体。
  我心目中的班级是充满爱心与奉献精神的班级。我们班不管谁有困难、也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一方有难,我们八方支援。然而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会尽力帮助班上的任何一个人,在这个班集里,我们会感到家庭般的温暖,兄弟姐妹般的友情。能让我们乐观自信、活泼坚韧。对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都感兴趣。不仅能读唐诗宋词三字经,还能张口闭口说“Hello”。每次考试,我希望我们班都是所有班级中最好的。
  在学习方面,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如饥似渴地渴望着知识的海水,用来浇灌自己那不充实、不肥沃的学识田地。努力读好每一科,不偏科。做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老师讲话的时候,底下不要有小动作、悄悄话出现。动时生龙活虎,开口则演说辩论,动手则实验探究。还应歌声与书声齐飞扬,笔墨与油彩共飘香。尽力配合好老师的每一堂课。留给每一位老师好的印象,能够让老师们提起好的班级时,第一个就想到我们(九)班。并且上学不迟到,作业按时交,上课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这样班级才能安静。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七(九)班,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体。
 
    广东汕尾汕尾市城区汕尾中学初一:林润鑫

三字经体作文篇(4):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一、家世生平
  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父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是宋代着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黄庭坚称他“真神仙中人”。
  1037年1月8日,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
  1056年(嘉佑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1101年,苏轼卒于常州,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二、风格思想
  1、诗
  苏轼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流传于后世的有2700多首。他的诗有一个最突出的主题:同情人民、关心生产。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脍炙人口。如《游金山寺》、《望湖楼醉书》、《望海楼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就细致地描绘了长江的夜色、江南的晴雨和西湖的胜景。《百步洪》、《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登州海市》等作品则逼真地描写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他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特点,还能写出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如:他在岭南写的农村景物诗就充分体现出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
  《黄州寒食诗帖跋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和普通自然的小景中领悟新意妙理,从而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琴诗》、《题西林壁》、《泗州僧伽塔》等就是即景寄意。还有一些诗满含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的精神。此外,苏轼还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石苍舒醉墨堂》、《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嶂图》等。
  2、词
  苏轼的词恰似北宋词坛的一阵清风,既影响了当代,又为词体的发展开拓了道路。从现存的300多首词来看,苏轼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不仅用来写爱情、离别、旅游等,还用来描绘农村生活、报国壮志、贬居生涯等。他用笔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寄托自己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并在词中更多地倾入了自我个性。如《满江红》“江汉西来”就是一篇即景怀古的词,《定风纱》“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在徐州,他写的五首《浣溪纱》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描绘了白叟、黄童、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不同的农村人物。
  苏轼扩大词的内容,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无一不可入词。苏轼提高词的意境,扩大和开拓词境,提高格调,豪放词以外,也有清旷飘逸、空灵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22]苏轼词风豪放(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将词“诗化”,笔力雄健,个性鲜明,展现出作者旷达、爽朗的个性,多毫情壮语,意气昂扬,感情奔放,想像丰富奇特。[23]体裁和音律上,苏轼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词的文学生命重于音乐的生命。苏词作品往往有序,阐明词的内容,或作词的原委、时间、地点,事实分明。
  3、议论文
  苏轼散文中的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与《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一同被传诵为名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力求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倾注了毕生的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在《答谢民师书》中,主张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更要敢于独创。他比较重视文学创作技巧的探讨,《答谢民师书》中写道“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这就触及到了文学创作的规律。他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他的文学观,致使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成就。
  4、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5、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三、代表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书法作品
  《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东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
  绘画作品
  《潇湘竹石图》《小鸡啄米图》《枯木怪石图》《偃松图卷》
  四、家庭成员
  苏序(祖父)苏洵(父亲)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
  程氏(母亲)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兄弟姐妹(史书记载苏洵与程氏共有三子三女,然长子苏景先与长女、次女早夭)
  苏八娘(姐姐)亦称苏小妹,苏轼之姐,长苏轼一岁,成年后嫁表兄,婚后不得志,抑郁而终。
  苏辙(弟弟)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弗(妻)苏轼之妻,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婚后二人恩爱甜蜜。结婚十一年因病逝世,得年二十七。苏轼四十岁时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妻。
  王闰之(妻)王弗堂妹,王弗逝去三年后嫁给苏轼。苏轼五十八岁时逝世,得年四十六。
  王朝云(妾)原为歌妓。三十八岁时的苏轼赎十二岁的朝云,后收为侍妾。陪伴苏轼度过仕途不顺的岁月。后卒于绍圣三年,得年三十四。
  子女苏迈,妻王弗所生
  苏迨,妻王闰之所生
  苏过,妻王闰之所生
  苏遁,妾朝云所生,未满周岁而卒
  五、人物轶闻
  1、苏轼应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
  关于《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的内容:“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欧阳修问苏轼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
  2、程苏结怨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4、佛寺趣事
  苏轼很早接触佛教,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37]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5、苏轼与美食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佑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

上一篇:我爱大自然10篇
下一篇:小学生吧6篇

扩展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