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南去人北望8篇

时间:2018-11-05 来源:作文专题 点击:

(1) [马蹄南去人北望]我们班有一匹马_350字

  
  马,是一种动物,在古代有非常久的历史,跟随着人们东征西战,而我们初一2班就有一匹马,名曰马苠超,话说一日,我们正在唱歌,是一首叫精忠报国的歌,此歌非常有气势,当我们唱到;马蹄南去人北望。
  我们43人同时把目光从老班【班主任】身上转移到了马苠超身上,他露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眼睛睁的和一分硬币还大。唱完了歌后,原本门可罗雀的马苠超在一瞬间变的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原来他们正在唱那首精忠报国呢!还集体唱曰【马蹄南去人北望】这一段原来他们在拿马苠超的性开玩笑呢!这时,我们班上的几个捣乱分子一起大喊;马蹄瀑布,马蹄瀑布!马上把马苠超气的七窍生烟,虽然他爱发脾气,一发彪十头猪也拉不过来,但是他写起作文来,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一篇好文章就诞生了,千军万马如卷席,他就是我们班的一匹马,帅吧!
        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初一 李墨翰

(2) [马蹄南去人北望]关于国庆节的歌曲:精忠报国_200字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3) [马蹄南去人北望]无语问苍天_750字

  纷纷坠叶飘香彻,夜夜静,寒声碎。
  真诛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来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鼓,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寂寥的雨中,任由细雨打湿着自己的心情,凝视着远方的苍穹,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竟不见一丝光亮。我无语,问苍天。为何消的人憔悴?
  好想饮一壶烈酒,让“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拼凑成冲天的豪情冲击空虚的心灵”,但我怕“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奈,好想高歌一曲“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荒尘飞扬”,但又恐“多少手足埋骨他乡,人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的悲哀。是不是美丽的梦总会留下美丽的忧伤,我不懂,苍天啊!若你真的有情,请给我一个答案!
  为何懵懂的憧憬总是荡漾在心头而挥之不去?为何那中伤神的闲愁别绪总是充斥在脑海而难以忘怀?为何那烦心的孤独总是伴着我荡漾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我望着苍天那“寂寞”的脸,不敢在问!
  天空飘飞的雨丝如同凌乱的思绪,我不敢再用笔头触及那不堪一击的心,余下的只是那我自以为颇有风度的静寞——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我想;苍天是有情物,一定会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它正如“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难”的神伤,也如“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悲寂。看着自己眼前的一切,心中难免多了一丝撕心裂肺的悲伤,依然游视门前那条“尚能西”的流水,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苍天仿佛恢复了一丝姿色,不显得那么妩媚,而我呢?也应该从失落的土堆中爬上来,用人们的欢笑替换心中的悲伤,倏然间,我终于懂了——“心情属于自己,自己的船只只有自己摆渡,才能到达搁浅的港湾。”
  朋友下次无语的时候。我们不再问苍天,而要问自己,因为这个世间最可怕的两个词都是人来主宰,一个是“认真”,一个是“执着”,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4) [马蹄南去人北望]春秋_550字

  “狼烟起江山北往,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伴着豪歌,恒公带着他的人马,弛聘疆场,怎奈天弄人意。恒公的雄心未起,却被管仲一箭给灭了,说那时,恒公闻弦落马,不得不回家修养。
  但风水轮流转,当年的马下敌,今日却成了阶下囚,一箭之仇,今日不报更待何时?只见恒公拔出宝剑,剑光那样的冷,泛着那样的青光。管仲冷笑着却也抵不了那寒光。只见恒公水起刀落——:“噌……”。
  “恨与狂,长刀所何,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闻声间,众心皆心惊,带睁开双目。只见管仲的拷撩已被斩断。恒公双收将管仲扶起,并拉着他的手,共泯前狠,众人皆嗔目。
  恒公比管仲有才德将举为任,却不带有一点的恨意。诸如故交,相敬如宾,何等大度。
  “何惜百死报本国,忍叹息,更无欲血泪满眶……”
  管仲为相,念恒公的恩情,对自己的事务,对国家的事务,尽心竭力。
  就这样恒公得以争霸春秋,雄立天下,并为五霸之一,何等风光,何等大量。
  “马蹄南去人北往,人北往,草长春茧史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名扬千古,留言百世,恒公不记仇足让他光辉永固,若我们本一颗若此的心,前途无量矣。
 

(5) [马蹄南去人北望]美的瞬间_1500字


  大汉天下,长安。
  戒备森严的皇宫,侍卫林立,脸上表情凝重。
  ——为了皇上,为了国家,我们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
  后宫。
  云烟袅袅,歌声飘飘,身着彩衣的宫女一曲曲唱着舞着,嫩绿的裙摆如春柳般摆动,摇开了那宝座上满面威严的男子的笑容。
  而你,独自站在远处,绝色的容貌陪着那身宫女的素妆,原本简陋的衣服被衬托得如昂贵的华服般美丽,宛如仙女下凡般绝美的脸上,眼神却如远处那轻烟般迷离。
  皇帝温和的笑声滤至你耳边,却像深秋的潭水一样冰凉——因为积贫积弱的父母,你只能在这里当卑微的宫女,永远没有出头的一天;因为贫苦简陋的家里拿不出一两贿赂的白银,你那绝美你容貌被黑心的画师画得丑陋无比。永远没有人注意到你,永远没有人安慰过你……微风吹过,露珠盈满了你那水灵灵的眼。
  那么美。
  大汉长城的北边,茫茫大漠的远方。
  血腥的气息扑鼻而来,地上早已是尸骸遍野,血流成河。那坐在马背上的汉字正带领着为数不多的败兵落荒而逃。马蹄激起为数不多的沙尘,随风飞向遥远的南方……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几个部,彼此征战不休。
  ——史书记载
  本是兄弟,又同生一族,何必明争暗斗,手足相残。
  相对于危机四伏的沙场,长安是多么的安全,而恐怖的气息还是如无孔不入的细针般隐隐扎向人们。
  也许长安真的不会再“长安”了吧?
  而你,为了生计,只能向人跪拜,为人服侍。听到匈奴分裂的消息,你淡然一笑,那么美。
  ……
  匈奴之战远无停止,最后分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不断南下骚扰汉朝边境。
  ——史书记载
  “上朝——”
  “上朝——”
  “传众臣进见——”
  “皇上,南匈奴向我们称臣,请求与汉朝公主和亲。”苍老的大臣手持奏折,脸上的皱纹像史书一样深邃。
  “不会是骗局吗?万一他们收了汉朝的礼,扣下汉朝的公主,又反过来攻打汉朝,那公主不就……”很快有疑惑声响起。
  嗯……爱卿所言有理……同意,就怕他们使诈;不同意,就代表着汉朝冷漠不近人情……皇上陷入苦思。
  “启禀陛下,宫女王昭君求见!”
  你跪在皇上面前,轻盈的裙摆如花般绽放,好美。
  “一个宫女,不服侍好自己的主子,为什么来见朕?”元帝眼中显出一抹怀疑,但当他低下头仔细看时,脸上的怀疑更甚。
  这么漂亮的小宫女,朕以前怎么没有见过?来人,查清事实!
  于是黑心贪婪的画师被拉下去,斩首。
  你知道“和亲”的危险,但一腔爱国之情让你义无反顾地开口。
  “王昭君愿与国分忧,自清前去‘和亲’。”
  “你真的愿意代替我的公主前去和亲?你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危险?”
  “皇上,奴婢愿一身报国,前去和亲,无怨无悔。”
  皇上愁眉缓缓展开。
  震天的鼓乐声中,你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乡。
  再见了,不,永别了……
  你脸上闪过淡泊的一笑,好美。
  原来,“美”不用过多的解释,一瞬间,已足够。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民无干戈之役。
  ——史书记载
  也许你想不到,你一瞬间的决定,影响了那么多,改变了那么多。
  你,作为一个美丽的瞬间,定格在了历史中,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
  漫漫黄沙里,你那被苍翠绿树围绕的墓碑是那么醒目,人们怀着敬佩的目光轻声念着墓碑上的题诗: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泰安市实验学校初一:9***
 

(6) [马蹄南去人北望]如果,雪知道_1500字


  下雪天,读读书,写写字,听听歌,看细碎的雪花如何把苍茫的大地浸染,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那一片片纤弱的雪花像轻盈的白蝴蝶一般,在空中优雅地起舞。我想,她们是不是跟我一样,都等待着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自己的Mr·Right,然后所有的浪漫都一如童话的美好。请不要笑我的幼稚,月亮守护下的巨蟹都是天真的幻想主义者,沉迷于神奇迷离的故事,冒险旅行的电影。
  当我说起最喜欢的是冬天时,几乎所有人都会猜到,我喜欢的是雪。嗯,很简单,无需矫情,无需文艺,何必捕风捉影,何必乔装修饰,我是喜欢雪的。雪的单纯,自成一个世界,冷风中流动着纯度很高的无邪。也许是对雪的缠绵情愫,所以特别向往北城以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该是怎样一幅灵动渺远的画卷。恰好“北北北”总有着“南南南”所没有的沉重,念起来意蕴深远。于是每当我挣扎在那一堆堆遮天蔽日的理化题中时,总会默默念几遍“北城以北”。单是“北”这个字就能将我从崩溃的悬崖边拉回,顿时心中热血沸腾,看对岸是桃源,脚底却是深渊。少年负壮气,当是奋斗时,也许当生活还不够美好时,我们都要紧紧抓住那根叫“梦想”的稻草。
  想起一首老歌,“2002年的第一场雪”。如此熟悉的旋律,却好似经年隔世。依稀记得小城2002年并没有下雪,而记忆里的第一场雪也停留在了08年漫天鹅毛纷飞中。当DV中的苍茫大雪成了近在眼前的风景,反而害怕一伸出手,便会碰碎这个浪漫的梦境。所以,那时我选择站在窗子里看雪景,或许正是距离产生的美感将内心对雪的一份纯情长久的保温。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那些看似的美好,所以努力争取想要得到。可是当你已经拥有,你是否还会记得当初仰望它的心情。还是你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结果。顾城说:仰望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越是完美的事物,越是不可靠近。
  今年的第一场雪,飘落在万劫不复的数学课上。数学课上的庄严与肃穆却怎么也抵不过白雪的妖娆,我没有细数有多少目光停驻在南窗北窗纷飞的雪上,但绝对不少。只有数学老师不解风情的地着他绕人的曲线。不知为何,北窗的雪总是比南窗的雪要“彪悍”些。南窗的雪

(7) [马蹄南去人北望]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字词句段3


  一、成语积累:
  1、挑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无精打彩(采)留光溢彩(流)精兵简正(政)困或不解(惑)
  服荆请罪(负)初出矛庐(茅)湛测路线(勘)理志气状(壮)
  神彩奕奕(采)浓装淡抹(妆)汗流夹背(浃)顾名思意(义)
  2、“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3、表示“天气晴朗”的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二、文学常识积累: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8) [马蹄南去人北望]《钱塘湖春行》鉴赏


  全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零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描写了孤山寺一带到白沙堤一带的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很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给予人的感受。如不说绿草如茵,雨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待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二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住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着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
  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四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白居易这诗名字很有寓意,当时白居易住在长安,“京师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这个名字就是说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长安,也说明了他的骄傲。

上一篇:自制美食9篇
下一篇:开讲啦观后感10篇

扩展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文章

作文专题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