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考8篇

时间:2018-11-05 来源:小学作文 点击:

篇一:[2006高考]2006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目


  2006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如下: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篇二:[2006高考]2006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阅读是一种孤独_2000字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诠释]
  2006年全国卷Ⅱ的作文不是以往的话题作文,也不是原来的材料作文,而是介于材料与话题之间的作文,笔者把这种作文形式叫做“命意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2005年湖北卷作文相似。所谓命意作文,就是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这种命意作文相对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其生命力是强大的,从形式上讲,材料给考生提供了构思的蓝本,“要求”给考生规定了构思的范围,免得考生思维无章法,成文太随意。
  面对这样的命意作文,我们在作文时关键是准确审题、恰当立意。材料作文审题太难,话题作文“不需审题”,命意作文要慎重审题。因袭话题作文“不需审题”的错误思想,在看到命意作文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其当成话题作文来作文,不要认为“命意作文也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如何审题呢?首先,审材料。材料是触发我们写作的第一要素,材料是激活我们作文思维的催化剂。比如,我们在阅读本材料的时候,一定会知道这是关于阅读方面的材料,那文章的立意就可以确定为“阅读”;其次,审要求。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今年作文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是明确作文的构思方向;“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是作文的“三确定”原则;“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作文的“三不”方针。其中作文的构思方向是我们审题的焦点,也是我们立意的切入点。“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考生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个内容应该是“图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的问题,核心是“阅读”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以此立意,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阅读的结果会怎样?“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让考生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任何一个片断,如图书阅读率或网上阅读率等,这样可以有下面的立意:读书心得,网络阅读之利弊等等。这时,我们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要忽略

篇三:[2006高考]2006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06年高考作文之最
    最严肃:全国卷:读书    
    考生点评:谈及读书看报,各种不读不看的原因均让人惭愧,故为“最严肃”。
最有地方气息:北京卷:北京的符号      
考生点评:申奥也成功了,到处都有浓浓的“京味儿”,当然“最具地方气息”。
最青春时尚: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      
考生点评:命题直白又简单,给了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作文标题像一个小说题目,自然“最新鲜时尚”。
最贴近生活:重庆卷:走与停     
考生点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注意细节,观察生活的人才能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的确“最贴近生活”。
    最无厘头的题目:湖北:《关于三的联想》  
  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举一反三……以上带三的成语,能给你什么启示?
  考生点评:刚看到这个题,我头大如斗笠。评委老师我不骗你,细细思量仍不得解析,带“三”这小子,我是知道的,文才武略样样无力,成绩垫底,瘦得像鸡,平常说话就会一个SB,怎么他还有什么成语,还能做高考的作文题?莫非有猫腻,带“三”是教委的什么亲戚……
江西:《雨燕减肥》    
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考生点评:我隔壁王大妈的女儿叫雨燕,按说也不算胖,用胡同小刘的话,那是“要腰有腰,要胸有胸……”下面的话太流氓我就不说了。可不知她中了什么邪,非要去减肥。虽说如今流行什么“骨感”,但一个个跟人秧子似的,三级风就不敢出门,一说话全身骨头都嘎吱作响,您说这样的妞儿有什么劲……
最适合“坏学生”的题目 湖南:《意气》    
意气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是志向、趣味和性情;2.是意志和气概;3.是偏激、任性的情绪。
  以《意气》为题写议论文
  网友创意作文段落:很多年以后,我大概会有个绰号叫做“炮筒”。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意气用事,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血性。
  我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比如他们叫我粪青,然而那天对着台上的赵薇泼大粪那事,根本就不是我做的。
  其实我并不希望看见别人也变得像我这样。
  因为在很多年以后,我可能会坐上民用拖拉机被发配奔赴边疆开荒,然后回忆起当年坐在高考教室里埋首写《谈意气》

篇四:[2006高考]2006年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老舍与北京_2000字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诠释]
  2006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同前两年作文试题相比,变化较为明显。
  首先,从命题形式来说,由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2004年考题“包容”、2005年考题“说安”都是独词性的话题作文,今年则是命题作文。但是细看作文题目,我们发现,尽管是命题作文,但是题目可写的内容相当丰富,按照材料中的提示展开写作的范围极广,可以说,由这几千年悠久历史背景的北京城可延伸出来的立意点俯拾皆是。
  其次,2006年考题与往年相比,更突出了地域特征。“北京的符号”这样一个极具地方色彩的题目对于北京考生来说,既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又能激发考生的写作兴趣。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要想写出彩来,还需考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多揣摩,多思考才行。
  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弄清“符号”的含义。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将提示材料认真解读即可。“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这句话是符号的意义。由符号再展开联想,可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入手。从时间讲,北京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结合十分紧密的城市,有古老的符号,也有正在形成的新的符号。从空间讲,北京的各个地域有不同的符号,如紫禁城的符号,天桥的符号等等。 所以北京的符号是多元的,也是在不断变化和形成的,这就要考验考生对北京的认识程度以及观察的角度和能力了。
  二、寻找到最独特的表达角度。在众多的符号中,该选择哪一个呢?在寻找这个符号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思维的过滤。必须否定第一思维。就这个题目而言,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故宫、胡同、四合院、红墙绿瓦这些老北京特有的符号和色彩。这些符号能写吗?能写,但极有可能大家都在写,那样,内容撞车无法避免。想得高分难上加难。怎么办?否定这一思维,再拓展一下,可以将北京现代的符号挖掘出来。或者纵观古今,将北京的古老符号和现代符号结合起来,那是最好不过,不仅显示出自己对北京文化的独特认识,从整个文章感觉上来看,显得视野广阔,更加大气,有一种以小见大的感觉,更易获得考官的青睐。
  三、运用最佳的表达方式。最佳的表达方式要根据考生实际制定。在行文操作上,考生可以只写自己心中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符号,这是一种思路;或者考生完全可以写一组符号,将所有代表北京的符号用一条线串联起来,但是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方法上,擅长感性写作的考生,他可以写北京的建筑物、时尚、民俗,甚至可以具体到庙会、抖空竹这样特别细小的地方。擅长理性写作的考生则可以写北京经济和文化的能动力、时代的脉搏。
  [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篇五:[2006高考]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人与路(一)_900字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田埂一样的质地,中间被来往的行人用脚板踩得结结实实,但仍有不听话的小草探出调皮的脑袋,挠人脚丫子。我记得那时大人们总是扛着锄头,拎着篮子,结实的脚板踩在地上,头似乎顶着天,那样骄傲地:“今年我家菜不错,弄点你尝尝!”我和伙伴们光着小脚,呼啦啦从东到西,再呼啦啦从西到东,乐此不疲地在路上奔跑,嬉闹。
  春天里,路两旁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野花,女孩子们臭美地摘下往头上一插,不等你看清便已咯咯笑着跑远。最爱的是下雨天,僵硬的泥土变得松软,踩上去如同母亲最轻柔的抚摸,皮孩子在泥里打滚,一脸明亮的笑意。大人们坐在屋檐下,聊着自家的别家的闲话,探讨着今年的收成,偶尔有个婶婶放下手中针线,向雨中早已没有形象的男孩子大吼一声:“你个臭小子,才刚给你换衣服哪!”但随即又在雨中荡漾开了。传得最远的只有孩子的欢叫和女人们的爽朗的笑声。
  那时的日子,快乐而纯粹,天空明朗常有笑靥。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铺着细碎的沙子,没有杂草,偶尔在边上的边上,未被覆盖的泥土里,会钻出几棵营养不良般的脑袋。大人们仍早出晚归,然而都骑着自行车或拎着包,脚上穿着结实的胶鞋,咯吱作响。孩子们被迫穿上崭新的鞋子,不准再打赤脚,那会割伤脚板。于是只好绕远道去田野,瘦瘦小小的田埂成了唯一的寄托。伙伴们常常托腮望天,看大朵白云飘过,觉得有什么在悄悄地变了。大人们不再在下雨天围坐屋檐下聊天,即使下雨,他们也要上班,叔叔们只有下了班才匆忙一聚,喝两盅小酒,意犹未尽,不得不散,生怕睡晚了第二天上班没精神。妈妈们也很少在宝宝的床头,用温柔的声音哼好听的童谣。
  那里的日子,明媚夹着忧伤,天空中只有云朵供我们想象。
  我家门前有一条路,水泥浇铸,棱角分明,边沿整齐,让我陡然生出深深的恨意。很少看见有什么孩子打赤脚,连穿鞋的孩子都很少出现。我终于看见村里有个半大的娃娃,表情严肃。我说:“来,姐给你吃糖。”“妈妈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口气老到,我悻悻收回手。陡然发现,家家大门紧闭,只有鸟儿偶尔掠过,带出寂寞的回响。那些和善的、豪爽的大婶们都不见了!那些贪杯的、常为一点小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叔叔伯伯们都到哪里去了?
  我在睡梦里,只听见鞋底敲打水泥路的清脆的咯咯声。我梦见自己摔倒在路上,可是无人理睬,他们说,我很忙。我爬起来,站在冰冷的水泥上,想起曾经温暖柔软的泥路,想起那些朴素的小花,突然泪流满面……

篇六:[2006高考]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车站一瞥(2)_800字

  走与停
  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意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
  《开心辞典》中曾有这样一幕:一青年在答题台上答题,他怀孕的妻子在观众席上静静地等待着他胜利的佳音。然而当他顺利闯过三关时却选择放弃。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因为在小丫的主持下选手对她的“继续吗”的回答总是肯定的,可那位青年人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坚定地说出“停止”两字。正当观众那些冷嘲热讽朝他泼去时,却被他在小丫面前的回答征服了。
  小丫问:“如果你的孩将来问你为何不勇往直前,你怎么回答?”“有些事情并不一定要到达终点,停止可能获得更多。”“那如果你的孩子只考了80分就不上进了,你怎么教育他?”“我会说:”你若尽了最大努力,那我不怪你。‘人生并不一定要走到最辉煌的顶峰,关键是要享受走的过程。“就是他的这两次回答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得到了来自观众心灵最深处的敬佩。
  倘若你爬山,累了就停下来,先享受一下千层绿浪的清幽,郁郁葱葱的野花野草,感受一下另类的幸福,再继续攀登,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了,那种豪情壮志也体会到了。但如果你累了还继续攀登,那到达山顶就困难了,说不定还会因累而窒息。
  所以,有时走走停停也是一种良策。即便有倒下的时候那也只是躯壳,只要坚持不让意志倒下。因为意志倒下是最可怕的。
  或走或停在于己,只要你把自己当作帆,那就依实力而行吧!毕竟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失败时别忘了:帆也有倒下的时候,不过就是自己停在那儿歇了口气罢了。等气歇够了再走也不迟啊!说不定走得更快。
  [名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文中引用《开心辞典》中青年在答题台答题的情景,真实生动。很巧妙地切合了题意:人生并不一定要走到最辉煌的顶峰,关键是要享受走的过程,走走停停也是一种良策。文笔也较为优美流畅,“倘若你爬山,累了就停下来,先享受一下千层绿浪的清幽,郁郁葱葱的野花野草”,这样的比喻为文章增色不少!

篇七:[2006高考]2006年高考作文启示录

    2006年6月ll-l8日,笔者参加了河北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捕捉到了鲜活丰富的阅卷信息和原汁原味的作文资料,现将有关认识与收获提供给各位读者共享!
    高考作文阅卷场不是酒吧或咖啡屋,那是流水作业的现代车间,“工人们”阅卷任务繁重紧张,就自己阅卷 速度而言达到了35秒一篇,本人所在的作文三组最快的达到l9秒一篇,因此,阅卷评分的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整体感知,尤其是靠自己的阅读初感。因此我们的高考文必须遵守以下的黄金规则,这也是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启示录。
    启示录之一:高考作文要切合题意,要完全符合命题者所没计的意图。
    审题立意至关重要,它是作者行文的灯塔与指南针。记得清朝王夫之曾经说过: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立意准,就选对了帅,这仗便胜了一半。
    今年河北区选用的全国高考卷作文题目,讲了一个乌鸦学鹰抓小山羊失败的故事,让考生从中提炼中心,构思行文。材料包括两个层面:乌鸦的行为和父与子的不同评价。乌鸦的行为既有盲目性又有合理性,盲目性是乌鸦不能正确认识估价自己,不能认清自我。合理性是乌鸦不满足现状,积极学习他人之长并勇于实践尝试。父与子的不同评价也具有合理性与盲目性或言之片而性。这也启迪我们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怎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
    因此评分细则中表述如下:凡是把乌鸦的行为的两面性或者父子两种评价观点联系起来考虑,无论从何种角度引发开去,命题立意均可视为符合试题要求。
    在阅卷中依据阅卷细则也发现真有偏离题意的,比如有谈论创新的,议论童心的可贵的,评说人的名字重要的,甚至有的通篇提倡忠诚与材料无任何直接间接联系,出现文不对题现象,真是让人感到痛心,有的文笔尚好,更是倍感惋惜。
    毕竟,文章是表意的工具,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何谈高分。这就需要考生在平常多体悟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如能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考场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启示录之二:精心打造亮点,尤其是题目拟制,开头策划,精彩段经营,结尾段安排,名句运用等方面要不遗余力。
    1.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好的标题能够使文章流光溢彩、光彩照人,所以说:“‘文题善,佳篇成一半’,‘题好一半文’。”因此我们的考生一定要在文题上多下功夫,投入智慧,挥洒才情,巧动心思,妙拟文题,制造亮点,以便迅速攫住阅卷者的目光,为自己的话题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创造佳绩,令人啧啧称羡。
    我在阅卷过程中随手记录下来了几个精彩题目,它们是“理想之花根植于现实土壤”、“让梦导航”、“勿被羡慕遮望眼”,“丈量生命的勇气”“岂能东施效颦?”“看清自己再飞翔”“梅花开在雪来时”;这些拟题很容易俘虏阅卷者的心,尤其是设喻拟题,比较容易出彩。因为它能够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平淡为精彩,使之心旌摇曳,目驰神往,陶醉其中,小可自拔,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反差的题目有“缺乏父爱的乌鸦”,一看题目就走题了,真是无可救药。也有粗俗型的“鹰爪虽大,但抓不住苍蝇”“香蕉大了,香蕉皮就大”、“胳臂拧不过大腿”、可是这些话语入题,一则不确切,二则选词不典雅。这样拟题破坏了文学美感,出现了硬伤。
    由此可见考场拟题的基本原则:可以用三个字简洁概括,那就是“信、达、雅”。“信”就是文题的斟酌拟定应该服从话题文审题与构思的需要,应该成为传递行文主旨的桥梁,应该具备提示行文线索的功能,同时应该与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产生照应。在“信”的基础上再灵活借鉴大力实践拟题的思路与技巧,使其达到流畅自如即“达”的地步,再精益求精,殚精竭虑,达到文才斐然即“雅”的目标。这样,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题目拟制就能达到“信、达、雅”的辨证统一,我们的文章,尤其是考场话题文就会获得阅卷者认同与青睐。
    2.动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
    考场文章是一种特殊的写作,“也就决定了考场文的本质是炫示,炫示才华。这才华往往通过制造亮点来实现,虽然我们做不到字字珠玑、段段锦绣,但是我们可以苦心经营文章精彩段,比如雕饰凤头,美化猪肚,扮靓豹尾。下面我们结合阅卷手记展示一下精彩的例子。
    (1)一篇题为“找准自己的位置”的优秀文章的开头是:“小草可以连成无边的绿荫却不会有白杨般的挺拔,青松虽有傲立崖巅的风姿却不会有腊梅的暗香:黄莺虽有清脆婉转的歌喉却小会有雄鹰的矫健。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会是完美的,世界上也不会有完美无缺的人。所以不要刻意追求别人,盲目随从让我们迷茫。在人生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向目标努力拼搏。”从自然界没喻人手,用华美语言自然引出了观点,很有技术含量。结尾段是:“如果你是游鱼,就注定不能和白云向蓝天争宠,如果你是芙蓉,就注定不能和雪莲向 山争荣,如果你是贝壳,就注定不能和珍珠向大海争宠,在人生的路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坚定的信念中踏出一条人生的坦途,生命会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的气质,人生一定是辉煌的。”整篇文章洋溢着文学的芬芳,读来如饮淳酒、似品香茗,口齿噙香,回味悠长。
    (2)《做别人不如做自己》一文中的主体精彩段:“很多人讲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学燕雀巢小枝,这很好,有理想,有追求;但更有人误解其义,养成浮躁的作风,认不清自己,不愿脚踏实地,做好身边事,厚积薄发到了他们那省略掉了积累的过程。”这段话辨证说理,澄清了大家模糊认识,而且语言很讲究,值得揣摩体会。
    在经营精彩段方面,要特别注意开头,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左右阅卷者的阅读评判的第一感觉,正因为如此,古人非常重视开头的功能与价值。我国元朝时的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凤头就是说,起要美丽,有如凤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好的开篇也是成功的一半。“凤头"就是要求文章的开篇要漂亮,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3)采来小荷生奇巧,摘得红杏添秀色
    我们深知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要想使考场作文语言出现亮色,就要有意识地使诗文、名句与写作联姻,或直接引用穿插在行文中,使文章增色添辉;或者变用一下,机智地使它适合行文的要求;也可以在它的触发下,写出诗情画意或意蕴深厚的文字来。这样去做,既可以夺人眼目,又可以化解表达的难度,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下面用精彩的例子印证。
    (1)题为《莫让浮云遮望眼》的文章主体段引用名句十分悦目:“席慕容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成诗。我想是的。只要我们为自己的心灵织一张滤网,滤去讹误的字句,滤去不和谐的韵脚,再滤去浮华的词章,剩下最纯粹、最本真的自我。面对生活,拥有一个如水般安详的心境。这样,我们方可穿透浮云,看到阳光映照下最辉煌的自己。”
    (2)《生活的主旋律--做好自己》一文中引用史铁生的名句“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发出的短消息,我们无法去问上帝为什么会发出这个短消息?”整篇文章因此生辉,变得厚重深邃还兼有时代气息。
    古人云:“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恰到好处地使用名句,不应该仅限于文章的点缀,也应该看作写文章的一种基本要求,只有平时注重阅读,不断积累,作文应试时才会怀中掏宝,运用自如。
    只要我们依据高考阅卷启示录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就会花开六月,金榜题名。

篇八:[2006高考]上海2006年语文高考最高分作文点评

    上海市2006高考作文题:《我想握着你的手》
  上海地区高考作文题为:“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在文章中透露个人信息)
我想握住你的手(1)
  在这里我想握住那些敢于说真话的手,以表达我的崇敬,我的支持与我像你们那样敢于真言的决心。(开门见山,干脆利落,总领全文。)
  有人说过,在真相面前沉默这等于说谎,是的,在真相面前,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将它裸呈于世的,因为它往往伴随着阻碍、排斥,甚至生命的威胁,在当今这个虚假泛滥,谎言遍地的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躲藏、掩盖与抹杀。而令人欣慰的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无畏于困难艰险,敢于把真相道明,所以握住你们的手,是我内心真切的愿望。(通过对比,突出想握住说真话的人的手的愿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因为我对你的崇敬,我崇敬的不仅仅是你的真言本身,更是你强大的人格力量,因为这些敢于真言的人,一定有冲破一切阻力的勇气,而这勇气一定是来自于兼济天下的责任感与悲天悯人的情怀.(把说真话提高到人格高度,以下魏征和钟南山两例,恰是对人格力量的重要注解。这是“想握住你的手”的原因之一。)魏征,一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谏臣,他并不把皇帝的脸色作为自己言语的风向标,针砭时弊,直言不讳才是他的作风。我相信他一定有着治世盛国的使命感才能如此,他甘当一块明镜,照出一个大唐盛世。钟南山,揭露非典的第一人,出于一位人民医生的责任感,他从对非典遮遮掩掩的人群中走出来,大声呼吁,立即通知世界卫生组织,用全社会力量抗击非典。因为他的振臂一呼,才点破了那层迷雾,换来了人们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你看,一句真话对于社会的作用如此重要,我们怎能不崇敬那些直言的勇士。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因为我对你的支持。说真话听似简单,殊不知那些勇士往往承担的是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是生命的威胁。(由崇敬到支持,使“想握住”的愿望更进一层,高耀洁和张纯如,缺少的不是勇气,而是身后的支持,这时候作者便挺身而出了,“握住”的力量便更强了,仿佛“哥们,别怕,有我呢”。这是原因之二。)高耀洁,揭露艾滋村的第一人。但这位老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与奖励,而是人们的质疑与某些地方官员的威胁。张纯如,勇于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美籍华人,从她的照片上我们很难想像这清秀的脸庞与弱小的身躯要面对的是繁重的洞察与采证,更要抵御的是右翼势力威胁她生命的恐吓。但是最终这位年轻的姑娘还是用自杀结束了生命。我真是痛心,为何我们不能在他们境遇困难之时给予他们帮助与支持,哪怕只是相见时或在内心里握住他们的手,使他们感到不孤独,因为这个后盾足够坚强。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因为我想让你带领我前行。每当我在真相面前徘徊,事实面前犹豫,都会有这么一双有力的手牵引着我,虽然无语,但我的内心已感到:我要说真话.(由握手到牵手,由默契到行动。这是原因之三。)我想握住你的手,更希望全社会都能握住这些手。相信这种力量将换来一个更明净的天空。
 (由个人到社会。照应题目,呼应开头,升华主旨,使“握手”的内涵更加丰富。)

上一篇:未来的黑板10篇
下一篇:时光倒流6篇

扩展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文章

小学作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