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边缘9篇
篇一:[太空边缘]旅行到宇宙边缘_300字
在宇宙里,大家充满了好奇心,宇宙是那么大,大得无边无际。在宇宙,有着各种各样的恒星,行星,。当然,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小行星,太阳如此巨大,可以容纳100万个地球。宇宙里,因为美丽而危险。木星的大红斑,是太阳系中规模最大的风暴,体积至少是地球的3倍。这场风暴已经持续了三百多年。土星非常有特点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气球。轻的可以飘浮在水面。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宝石。
关于天体我了解到有;白洞,黑洞,暗物质,太阳系,银河系,开普勒-22b,土卫二。等。红巨星,星系团,太阳的吸引力,和白洞,黑洞,火星,是我最好奇的。
我从中知道,再过60亿年后,人类就会像恐龙一样的结局。宇宙从哪来?生物从哪来?天体从哪来?所有的一切从哪来?啊!我真想知道!
四年级:lsabel
篇二:[太空边缘]中国梦,我的梦_500字
梦想,是很奇妙的一种事物。有了梦想,人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有奋斗的方向,如果没有梦想,人就会败落。
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穿上了太空服,进入了宇宙的边缘。我多么想对着美丽太空‘先生’说一句:”太空’先生‘你好瑰丽也好神秘!你就想那神秘的大雁飞上天空,一会变成人字形、一会变成一字型。你是多么的神奇又神秘也很美妙。”我继续飞向前方。太空上的灯光很多,基本都布满了!忽然,我的左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我想:这是不是陨石呢?带着好奇往的深渊前进。就像我们常说:宇宙是没有深渊的,它跟天一样是永远走不完的。也就像我们走不完的人生道路,人生道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漫长的。我们还是要珍惜我们的一分一秒。就算我现在站在宇宙的最深处,前面还是有我走不完的道路。当我醒来,我却发现,我做了一个梦。
梦想有多奇妙,别人也无法体会你的梦想,梦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比如,你现在想知道宇宙有多大?你去问别人。别人不会给你正确的答案,你要自己去探索、发现、钻研,刻苦。你要比其他人下功夫,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梦想只有一个,它永远都不是两个三个那么多。梦想不是别人帮你完成你自己的梦想,梦想,是让你独自完成。迈开梦想的一步,就等于迈出了人生步伐的一大步。
三年级:冷冰蔷薇花
篇三:[太空边缘]假如没有大气层_600字
地球被一层薄毯似的气体包裹着,称为大气层。它使地球不受太阳强烈光线和太空不利条件的损害。大气层分为五层,边缘与太空连接。这些大气层可以保持生命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蒸气,也形成了天气和气候。地球的大气层其实只是地球外围的薄薄气层。如果将地球比作橘子,那么大气层就像是薄薄的橘子皮。
大气层分五层,它的作用分别是:
散逸层:9000千米(560英里)以上的范围。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前的最后一层稀薄大气。
热层:80~450千米(50~280英里)处。温度达2000°C(3632°F)。也称电离层,带电空气粒子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中间层:50~80千米(30~50英里)处。流星燃烧坠落。
平流层:20~50千米(12~30英里)处。温度从-60°C(-70°F)至冰点(顶层)。平静的气层,适于飞机飞行。含臭氧层,能保护我们不受太阳有害光的危害。
对流层:可至地表上方20千米(12英里)处。天气层,雨云在此形成。对流层所含气体占大气总质量的75%。人类只有在对流层中才能生存和正常呼吸。
从大气层的作用看,假如没有大气层,就没有了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和水蒸气,也无法形成天气和气候,人类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而不复存在。
因此,保护大气层成了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只有人人都具备一颗保护大气层的心,并把心付诸与行动,才能使我们的地球万古长青,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安谧地栖息。
篇四:[太空边缘]空间实验_750字
现在已是2034年,人类已有100亿8千万人,耕地仅占土地的0。25%,粮食严重供应不足。人类派出五个国家的五名宇航员乘长征四型火箭,携带粮食种子前往河外星系,任务是改变粮食种子基因,使其猛长且果实硕大。
长征四型火箭,推动速度高达三百倍光速,即:每秒9000万千米,过了几个小时,便已到达太阳系边缘。由于失重环境,庞大的设备漫天飞舞,固定仪器都花去半天时间,还用去六个小时换去太空服,换上太空工作服。正当我们准备试验时,太阳黑子突然活跃,致使太阳能光和板川书店能中断,并被垃圾摧毁了一个光和板,电力中断,实验无法继续。但太阳黑子活跃并没有把种子摧毁,这是值得庆幸的。但不幸的是部分通讯设施摧毁,与地面连接通道不畅,经过不懈努力,还是与地面取得了联系,汇报了太阳黑子活跃导致通讯不畅,想在已恢复。并请求继续研究,经地面讨论决定同意继续研究。我们等待太阳黑子活跃之后,驾驶飞船,来到河外星系。这一切都是未知的,种子基因改变也不能受我们控制,而且危险重重,随时有与未知行星相撞的可能。
河外星系有另外的恒星,足够供应我们飞船的电力设施。我现在的任务是在太空显微镜下观察种子的变化,运用各类仪器是种子基因发生改变。我在高达几千倍的太空显微镜观察种子,种子的生长基因较为小,基因不过正常,在太空环境下,生长基因过于膨胀,这样也会过于导致生长加速,植株枯萎等坏处,必须得抑制其生长速度。突然,这个未知星系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爆炸,强大的爆炸反而使种子的各项基因得到很大的改变,现在只剩下生长基因过于膨胀。需要运用各种技术抑制其生长,。试验成功完成想在得修好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因为在太空中没有任何目标物,而且失重环境没有任何动力。还好,动力与导航系统并没有完全损坏,只有部分线路有损毁。
经过了几天的修理,终于重返地球,并带回了改变基因的种子
六年级:陈洪霄
篇五:[太空边缘]完美世界_3000字
地球,欧洲,苏格兰。远古时期,公元1851年。格拉斯哥大学。
一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在教授办公室中伏案疾书,身前稿纸已经堆积如山。这位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学教授正在草拟一份论文,一份非常重要的论文。
随着笔尖点下最后一个句点,这篇他构思已久的论文终于完成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是多么意义非凡的一篇文章,只是在右下角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威廉-汤姆森。
这篇论文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很简单,汤姆森教授认为,这是自然界中的一条根本定律: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只能从热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而不能相反。之后他又阐述了其它情况,比如用外力使这个过程逆向进行,那必然在更大的尺度上导致更大幅度的热量流向冷处。总之,热流向冷,最后消逝于空气之中,是世界的基本原则之一,如同人的生命会导致人的身体散发出热量,但当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全身的温度会流向消失,变得冰冷。
窗外的太阳肆无忌惮地散发着光和热,似乎永远不会熄灭。
……
一周后这篇论文发表了,同行们都在为终于有了能击碎那些做着永动机美梦的空想家的空想的实际理论而庆祝。没有人想到过这一结论的更深层含义。一个足以让人认识到自然法则的结论。
没有人想到这一“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人想到去想。
银河核心球坐标(2,6,5),298J3E2,拉格朗日点。公元106244年。
黑暗深沉的虚空中泛起怪异的曲线,在这曲线织成的网格里,一粒微光慢慢显出轮廓来。曲线渐渐消失,此时如果有观察者在附近,可以看出这是银河文明联盟的一艘普通飞船。不过它与太古时人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那是一艘体积不超过一立方厘米的飞船,呈完美的正十二面体,晶莹剔透的船体看不出材质,内部无数细微的光点以极限速度相互穿梭、碰撞、新生、湮灭,那是虚无和真实的间接值。这种把物体分解为质子的技术已经普及。在这光路所组合的复杂有序环境中,存储着四名船员的意识体。
一号静静地看着远方黯淡的那颗恒星,思维一阵高频振动:“那是目标吗?
“是的。大远航即将开始,我们必须尽快赶到集结点,只能选它了。”回答来自三号。
一号的思维有些阴晴不定地闪烁着:“我还是觉得这不太好,毕竟这么庞大的能量散失了就回不来了,它只能从炽热的恒星流向冰冷的虚空。”
“为了大远航,什么都是值得的。银河的大多数恒星早就被过度使用,它们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了能量。我们如果不想在没有能源后死在这里,只能航向新的恒星系。在此之前,所有能量储备必须做到位。”
“唉,该死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星星都变成不可再生的了。我们会不会也是这样?”
“大远航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遥远的航行后获得一个崭新的银河,那将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能源!我们人类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为过度发展而耗尽能源!”三号的思维有些激动。
一号却依然带着些许默然:“谁知道呢,都是要被用完的……”
“别想这些了,快赶路吧。”一直沉默的二号突然说道。他们准备强行攫取这颗恒星的巨大能量,注入虚空的一个点,打开足以让他们瞬间跳跃数千光年的时空通道,以此节约几千年的航行时间。这几乎已经是现在银河人类的标准航行方法。
上述对话只用了不到一毫秒,不及指甲大小的正十二面晶体体瞬间消失在原处,以亚光速冲向近在咫尺的太阳。
不久后,太阳在剧烈的闪烁中黯淡下去,那颗人类赖以生存的恒星迅速消融于黑色的虚空中,无穷的光热流集中到了一个点,打开了乱流充斥的时空通道。而它依然存在于那个位置,却已经再也没有光和热发出,只是在死寂而冰冷的太空中静静地悬浮,直到永恒……或许,不一定能到永恒。
大空泡边缘1号,银河残骸。公元209382465年。
人静静地看着这片已经再无光芒的星辰大海。两亿年,短短两亿年,一个空泡边缘的数百个如银河一般的恒星系都成了这样。恒星系的消失,光和热再不能重生——这是人类的杰作。
幂真是数学中的魔鬼,两亿年前的人类永远不可能想象到,当人类获得永恒的生命后,幂爆炸般的扩张会如此迅速,能量的消耗最终达到了数亿次幂的脚步。可这仅仅两亿年啊,宇宙年龄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而已……
不过这一切终于结束了。人已经成为了一体,所有个体思维都融合为至高无上的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那无数的人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呢?神么?在这终极思维下,人终于洞悉了宇宙的奥秘。热力学第二定律依然有效,但人已经不需要去从恒星中抽取那一丝可怜的光热了。真空零点的浩瀚能量在向人招手。
仅仅一小片真空,其能量就相当于人类出现至今所消耗过的总和。现在,能量再也不是需要节约的东西了。
那小片真空,可以称之为自然法则之一吧?人类认为他已经打破这些了,他们认为他们是神。
人的目光看向宇宙,星海正在黯淡下来。人知道这是其他与种族相同的存在,神们都在自己取用着无尽的能源,神们不必要互相厮杀,不会再发生人成为人之时,无数人类种族之间的血战。
人决定去拜访一下邻居,长久的寂寞生活总是让人不舒服的。心念一动,人瞬间聚拢到一个点,跨越时空的帷幕,在同一时刻穿过整个空泡,走向临近的那个光亮星系。
但人没有再到达。人被支离破碎的宇宙里的黑洞死死地困住。当人终于想通为何会这样时,人已经湮灭。曾经能轻易毁灭整个星系的伟大存在毫无还手之力,消失得无影无踪。过度使用能源的力量,导致了宇宙的微微崩塌,黑洞贪婪地吞噬着可以吞噬的一切。卑微的人类依旧如此卑微,自然的法规是必须遵守的规定。在湮灭、遁入虚无的前一刹那,人明了了一切。这个宇宙的能量并非无限,真空也有用尽的一天,第二热学定律,是终将不变的定理。当越来越多的存在变为永恒后,能量将越来越快地消散,最终整个宇宙的一切能量差异都将不复存在。在冷酷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宇宙将静静地死亡,能量终将会流向冰冷的位面,之后消失。而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所有与人同级、甚至更高级的存在,都会想方设法地减少能量消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灭杀其它的存在。
宇宙。公元1029283546年。
最后的时刻正在临近,我已经准备好抓住最后的机会。
我是单,我是双;我是阴,我是阳;我是开始,我是终结;我是暗,我是光;我是死亡,我是生命。我就是宇宙的智慧。我是整个宇宙无数文明个体的融合。在数亿年前,这一伟大的融合终于完成。从那时起,终极计算就开始了。
我要在宇宙的能量彻底耗尽前,算出阻止这一切的方法。对真空零点能的过度消耗加速了宇宙的坍缩,等不到它耗尽自己,它就要毁灭了。
而这样的大坍缩正是我需要的。我的意识遍布整个宇宙,我需要它坍缩。越来越小的空间将带来越来越高的温度,那就是宝贵的热量,热,就是能量!我的思维将在能量的狂潮中越来越迅疾,最终达到无限。在无限的计算能力下,终极答案必然会得到。
宇宙大坍缩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宇宙的体积已不足人类的卫星——月球那么大了。从某种理论来讲,世界等于空间加时间,当空间崩塌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世界呢?一片漆黑,还是根本就没有?我没有办法去想象。可这些不重要,这时我的思维能力已经够了。我只需要万分之一于它毁灭的时间,就能算出最后的结果。
结果。
那条冰冷的铁律,伟大的人类不能更改的定律,边域早亡的人类称它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律……不管怎样,一切的根源来自它。宇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没有外界作用,从最宏观上看,它内部的热只能流向冷,于是这样,它最终会成为每个点的温度都完全一样的死亡世界。在那里,不会有任何变化发生,时间死了。这被人类称作热寂,一个带着死亡气息的冷酷名词,热能的消散代表着一切能量、生命的毁灭。
结果就是,要改变这一结局,就要改变这一定律,打破这神也要遵守的定律。
我马上就要随着宇宙毁灭了。它已经收缩到了远古人类世界中一个乒乓球那么大。但我的思维前所未有地迅速。一秒钟对我来说已经是亿万年的时光。
我算出来了!结果竟然如此!我会照着它做的,即使代价是我,和整个宇宙!
一切归于永恒的死寂。
时间起点后,不可定位时间段。
我很庆幸我的意识还在,我能看到我的成功。
在坍缩的最后一个时间内,我拥有了宇宙诞生以来最强大的力量。我终于将自己的意志烙在了宇宙之上。在那一刻,我与它合为一体。我在瞬间得知了它即将再度大爆炸,诞生全新的世界。倾尽我的一切力量,我以我的意志强行控制了它的诞生。
我所追寻的答案终于得到了。我创造了一个不会热寂的世界,永远不会,因为该死的第二热学定律而毁灭!我就要弥散在这个新世界中了,但我无憾。
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看到了远古生命以前的东西。当那些被称为“地球人”的远古生物的之前,同样有着像今天人类一样的灿烂文明,已经毁灭的灿烂文明。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达到了我的高度,一个位面的最终操控者。但我能看到以后,新生命会再次诞生在新世界,最终,或许不会因为热寂,但是依然会走向灭亡,希望在这新生命中,也可以在数兆年之内,在位面崩塌之前,再次计算出新的答案,创造出更新的世界,这使上一代、上上一代的生物毁灭的因素会一个个的消失,直到最后完美世界的诞生,完美的世界,永远不会消亡的世界,永恒的世界!无限的能量,真正的永恒!我的情绪波动达到了顶峰,而宇宙的崩塌也再次开始了,我不再理会它,因为,我拿到了最终的胜利。卑微的人类不卑微,伟大的自然法则不伟大,最终,最最卑微的人类会操纵最最伟大的自然法则,创造出违反了新旧交替法则的新时代!
可是新世界的新生命,这些小小的生灵很快开始无止境地取用能量。我得承认这是我考虑之外的,没想到取消热力学第二定律,会导致无穷无尽的能量被滥用。或许,真正经历过宇宙毁灭的存在,才能在无限的能量面前不生出渴望。这是真正无穷的能量,但这样使用很危险,它们太脆弱太渺小了,真的不该过早接触这一切,这会让他们过早的走向灭亡,那最终的完美世界又由谁来创造呢?
做到这一点很容易。我在那颗星球上凝聚了一个虚点。虚点将从它们无法理解的所有高维空间汲取它们的一切过于旺盛的力量——它们怎么描述那些东西的?——贪婪、欲望、恐惧……都是些熟悉的词汇啊。
当力量积攒得足够时,虚点将在诱导下释放它们,冲击整个星球,但不会彻底杀光它们。这样,除非它们的位面也已经开始崩塌,也已经开始毁灭,也出现了一个达到我,和无数前人的水平。否则它们永远不会走出这个星球,不会接触过强的力量,不会——自我毁灭。这或许会延迟他们的科技文明,可是,这样同样会延长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的寿命。
我已经感到了死期的临近,我想最后看看它们。
真没想到,它们给那个虚点取了个名字。
漆黑叹息,多么奇怪的名字,让我想起了黑洞。不过,它们都是最能代表永恒的事物了,或许等这个世界灭亡时,这所谓的“漆黑叹息”也会化作虚无吧?希望等这个世界灭亡时,他们可以将使这个世界灭亡的因素像我化解第二热学定律一样解决它,再创造出新的生命,新的世界……最终,就是那伟大的、永恒的完美世界!
说到永恒,我也该融入它了,或许,我在那永恒之中,可以最终窥见那没有终结之时的完美世界呢?谁知道呢。我累了,我该走了,我不想再竭力去维持着空间短暂的平衡了,我只希望最终的那个世界,会产生,那……
完美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初一:王浩宇
篇六:[太空边缘]读《宇宙之谜》有感_800字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太阳为什么那么热那么大?什么是宇宙空间站?什么是太空垃圾?宇航员在太空是怎么生活的?……这些奇妙的知识都装进了我的脑袋,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本书就是——《宇宙之谜》。
太阳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体。它由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所构,表面温度可达一千摄氏度,在太阳色球边缘,常常突然急剧蹿升起一片火舌般的气柱,最高可达到一百多万米,这就是日珥。这颗大公无私的恒星一点一滴的滋养着太阳系的其它行星,并给予地球光和热,孕育着世间万物。虽然太阳是无私的,但是,科学家猜测,50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一个可怕的“魔鬼”。它慢慢变热,50亿年后,它的大小将是如今的几百倍,变成一个红巨星,而温度也是现在太阳的上千倍,它会慢慢吞噬掉太阳系中的所有成员,到最后,自己也悄然离去。大家听了一定觉得可怕吧,是不是感觉毛骨悚然了?不用担心,这只是科学家的一个猜测,不过,50亿年后,太阳也有可能会变成那样,我们现在能束手无策吗?
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消耗,能源的不足,污染的蔓延,这一切都可以使得我们这个星球显得太狭小、太拥挤了。展望未来,人类的衣、食、住、行将越来越困难,到下个世纪,如果按现在的燃料消耗率来计算,地球上的化学燃料尚可维持100年,人类将面临这样一项震撼宇宙的艰巨任务:扩大人类活动的舞台,创造一个新世界。空旷漆黑的宇宙里,人类的落足之处仅仅先限于地球吗?宇宙还会给我们另外的生存空间吗?没有人回答,现在也无人能知晓。如果人类找不到另一个生存的空间,那么,现在的我们就要节约地球的能源,为后人创造更长的生存空间。
我好想看看宇宙中的黑洞、海王星、金星、土星……我的脑袋里全都是关于宇宙的问题和想法。我长大以后,可能会当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天文学家,努力吧!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永远没有终极的,是无穷无尽的,认识穷尽的那天也许就是人类或宇宙毁灭的忌日。《宇宙之谜》这本书让我对神秘的宇宙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宇宙真是一个奇特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世界啊!
六年级:颜静婕
篇七:[太空边缘]2030火星独立节_3000字
2030年8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X太空公司总裁艾伦·马斯克穿着航天服,面带微笑地站在发射塔架上。上午10:15,艾伦·马斯克坚定地缓缓走进了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的舱内。和他一起进舱的两名航天员中有一位是来自俄罗斯联邦的航天员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另一位航天员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目光坚毅、面色沉静如水。他就是母星派来的驻地球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专员。
10:45,起飞重量超过3000吨的猎鹰11号重型运载火箭托举着重达20吨的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在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直上云霄。5台RD25火箭发动机发出的巨大推力驱动着火箭越飞越快,转眼间就变成了蓝天上的一个小小的光点。猎鹰11号重型运载火箭起飞后第236秒,整流罩分离。然后猎鹰11号重型运载火箭在发射升空555秒后一二级分离成功,船箭组合体获得了第一宇宙速度。又过了380秒后,由9台默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第二级火箭推进器也被分离掉了。船箭组合体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并且开始飞向火星。在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的舱内,X太空公司总裁艾伦·马斯克一边驾驶着装有一台默林火箭发动机的第三级火箭仔细地修整飞船的速度、姿态和航向,一边与另外两名航天员聊天。
“喂,你和你的祖籍星球对这次史诗浩荡的火星之旅的看法如何,尊敬的乌里斯克·阿波尔阁下?”艾伦·马斯克说。观察员说:“很明显,这是你们地球人踏上星空之路、实现你们的银河之梦的第一步。用你们地球人的话说就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从蓝星纪元1961年4月12日也就是你们地球上的公元1961年4月12日就已经迈出去了。当时前苏联航天员玉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环绕地球飞行了整整一圈,完成了你们地球人的历史上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我们的总部把那一天确定为你们地球人的诞生节。后来在蓝星纪元1969年7月20日也就是你们地球人的公元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斯·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在绕月轨道上的第三名美国航天员迈克尔·科林斯用摄像机全程拍摄下了这伟大的一幕。当时我们的总部派出了几架飞碟为你们地球人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护航,并且伴随着阿波罗11号一起在月球上着陆,结果反而把阿姆斯特朗吓得瑟瑟发抖,真是感人。后来我们的总部把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这一天确定为你们地球人的登月节。蓝星纪元1970年4月24日也就是你们地球上的公元1970年4月24日,你们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成功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我们的总部把这一天确定为你们地球人的中国航天节。”
一直沉默着的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插嘴道:“我记得我们国家的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观察员说:“是啊,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走出这个摇篮的脚步却迈得如此艰难、如此漫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诞生节一直被我们的总部确定为疑似。直到蓝星纪元2012年8月26日也就是你们地球上的公元2012年8月26日,你们地球人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在那一天飞出了太阳系,我们的总部把那一天确定为你们地球人的银河节之后,诞生节才被总部正式确定下来。而且我和我们的总部都对你们地球人的前途表示了高度的忧虑。你们地球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摆脱了你们的地球摇篮,宣告了你们在宇宙中的诞生。我和我们的总部都不希望因为核武器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错误而导致你们被流产掉。”艾伦·马斯克接过了这个话题:“是啊,核武器的扩散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会导致我们陷入到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冷战之中而无法自拔。这些都会阻碍我们人类征服宇宙的伟大事业。我不希望人类被毁灭,所以我希望国际社会联合起来一起解决这些科技难题。”
观察员说:“我认为今天应该被确定为你们地球人的追梦节。你们是否同意?”艾伦·马斯克和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当然同意。”于是观察员把通讯频道调整到1.42GHZ频率,通过话筒向由总部设在月球上的量子通讯转发站汇报:“呼叫总部,我是总部驻地球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建议将蓝星纪元2030年8月26日确定为疑似追梦节,待今后核实。完毕。”在汇报完毕之后,观察员将通讯频道调整回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与美国休斯敦地面指挥控制中心通信的频率,然后将已经汇报完毕的消息说给艾伦·马斯克和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听。他们二人随即热烈欢呼起来。
4天后,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飞越了月球。在船箭组合体进入月球引力场之后,艾伦·马斯克准确地按下了船箭分离按钮,第三级火箭被分离掉了。随后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改变方向从月球后面通过了近月点并且成功地利用月球引力实现了引力加速。与此同时第三级火箭在艾伦·马斯克的无线电遥控制导下从月球前面通过了近月点并且成功地实施了近月制动从而变成了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第三级火箭上的箭载探测仪器按照预定工作程序开始实施环月探测。而早在4天前就已经分离的第二级火箭也在半个小时之后重重地砸在了月球表面上并且撞出了一个直径10米的陨石坑。根据位于月球正面雨海东北角虹湾地区的月宫一号月球基地的检测,第二级火箭的撞击点位于月球南半球正面的第谷环形山附近地区。在飞越月球并且实现引力加速之后,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仍然在继续飞向火星。203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在那一天飞越了第二拉格朗日点从而脱离了地月系。2031年6月20日,在经过长达10个月的漫长飞行之后,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终于到达了火星。2031年6月20日,火星乌托邦平原时间中午12时38分46秒,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在火星上的乌托邦平原中部地区成功地着陆了!
在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着陆之后,艾伦·马斯克总裁、乌里斯克·阿波尔专员和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就穿着专为载人火星任务而研制的新型仿生舱外航天服打开舱门依次走下舷梯并且踏上了火星表面。艾伦·马斯克把一面联合国国旗稳稳地插在了火星的地面上并且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向地球宣布:“从地球到火星的距离其实不算很远!”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把一辆轻型折叠式火星气垫车从飞船里面搬出来并且放到火星的地面上然后打开并且组装完毕,然后他又从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里面取出一架倾转旋翼式火星无人机和一组相应的遥控设备。随后,艾伦·马斯克总裁和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一起将这架火星无人机遥控发射升空。在火星无人机顺利发射升空之后,艾伦·马斯克驾驶着火星气垫车到几个小时之前已经着陆在几百米之外的五艘巨型无人自动化货运飞船那里去接收补给品。艾伦·马斯克打开货运飞船的舱门,然后把飞船内的食品、饮用水、药品、医疗器械、各种工具和充气式建筑材料全部取出并且用火星气垫车分多次运送到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的着陆地点。
在艾伦·马斯克返回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的着陆地点之后,艾伦·马斯克就和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一起合力建成了由一系列充气式建筑组成的火星基地并且将所有补给品全部存储到了火星基地内。鉴于火星基地在图纸上看起来像一只螃蟹,所以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将这座火星基地命名为“螃蟹城”。艾伦·马斯克将这一命名通过无线电向位于地球上的美国休斯敦地面指挥控制中心上报并且在40分钟后获得了批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时间下午17时38分55秒,艾伦·马斯克通过无线电通知已经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的其他载人火星飞船立即在位于火星上乌托邦平原中部地区的螃蟹城火星基地着陆。到18:30为止,所有的载人火星飞船都已经全部在螃蟹城火星基地着陆完毕。
在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着陆之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31年6月21日,火星乌托邦平原时间早晨8:30,联合国太空事务委员会主席玛兹兰·奥斯曼女士通过无线电发来了一份指示。她在指示中要求:“根据联合国外太空条约的规定,地球上的各个国家都不得在外星球上拥有殖民地。所以联合国太空事务委员会建议在火星上长期定居的地球人自行宣告独立,国号建议命名为‘火星联邦共和国’。联邦总统的人选由火星居民自行选举产生,地球不做干涉。同时为了维持太阳系的和平与统一,建议组建联合国太空部队火星派遣军。火星派遣军总司令由火星联邦共和国总统任命,火星派遣军总司令的人选经报请地球审批并由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之后方可生效。”
根据这份指示的要求,火星乌托邦平原时间2031年6月21日中午12:30在螃蟹城火星基地举行了火星联邦共和国的首次大选。美国X太空公司总裁艾伦·马斯克以78%的得票率当选为火星联邦共和国总统,在火星13号载人宇宙飞船着陆成功后随即驾驶着新谢波德5号宇宙飞船着陆的美国蓝色起源公司总裁杰夫·贝索斯以67%的得票率当选为火星联邦共和国总理,在2022年12月12日发射成功太空巨炮并且因此在2022年至2030年之间担任过两届俄罗斯总统的伊凡·安东尼·蒂史列夫上将以85%的得票率当选为火星联邦共和国的国会议长。在火星联邦共和国的首次大选正式结束之后,刚刚当选的火星联邦共和国总统艾伦·马斯克正式任命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少将为联合国太空部队火星派遣军总司令并且通过无线电报请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批准。1个小时之后,任命得到正式批准。随后艾伦·马斯克总统向火星联邦共和国第一届联邦政府正式提议,火星联邦共和国独立庆典建议定于2031年6月22日火星水手大峡谷时间的日出时分在火星上最壮观的地形水手大峡谷的出口附近举行。用火星上着名的水手大峡谷日出景观来庆祝火星联邦共和国的独立节。
2031年6月22日火星水手大峡谷时间早晨6:30,所有前来参加火星联邦共和国独立庆典的各位来宾们和火星联邦共和国的各位政府要员们,包括艾伦·马斯克总统、杰夫·贝索斯总理、伊凡·安东尼·蒂史列夫议长、伊凡诺维奇·普斯林诺夫总司令和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专员他们在内,所有人都全部准时到达了位于火星水手大峡谷出口附近两侧的悬崖边缘的会场。但是火星上的太阳却迟迟没有出来。火星水手大峡谷时间早晨8:30,姗姗来迟的火星水手大峡谷日出景观终于开始了。艾伦·马斯克对站在他的身边的观察员说:“尊敬的阿波尔阁下,今天我终于光荣地实现了我的梦想,现在我是一个火星人了。”观察员回答说:“马斯克总统阁下,你说过你的理想是‘生为南非人、长为美国人,死为火星人。’。现在你已经活着实现了你的这个理想,因为现在你的确已经是一个火星人了。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我将向总部申请把今天也就是公元2031年6月22日或者也可以称为蓝星纪元2031年6月22日正式确定为你们的火星独立节。”
火星水手大峡谷时间8:35分,在一阵雄壮的《歌唱未来》乐曲声中,几架火星无人机挂着火星联邦共和国的国旗飞越了水手大峡谷的上空。巨大的火星移民方阵同声高呼着“火星独立万岁!”的口号从水手大峡谷里秩序井然地大踏步通过位于悬崖边缘的检阅台的前下方,在火星移民方阵中高高地举着的一块巨型牌子上用中文、英文、俄文这3种语言书写着同一句话:“艾伦您好!”。火星联邦共和国总统艾伦·马斯克向大家挥手致意并且发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讲话:“我们人类自从距今700多万年前在地球上的东非高原上诞生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勇于挑战、迎难而上、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所以今天我们大家才能在这里热烈庆祝火星联邦共和国的独立。现在我宣布:今天是火星联邦共和国的独立节。从今以后,火星联邦共和国在每年的6月22日都将举行大规模的庆祝仪式以今年今天这光辉而伟大的时刻!让我们为了这历史性的伟大时刻而欢呼吧!”
火星联邦共和国的独立庆典总共持续了两个小时,期间总共进行了10项庆祝活动,火星无人机和火星气垫车等一些高技术水平的设备和装备都参加了火星联邦共和国独立庆典的检阅仪式。火星水手大峡谷时间上午10:35,火星联邦共和国独立庆典的各项活动全部结束了。在火星联邦共和国庆典正式结束之后,艾伦·马斯克与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一起站在水手大峡谷的悬崖边缘上望着水手大峡谷里的峭壁和巨石默默地沉思着。艾伦·马斯克说:“尊敬的阿波尔阁下,今天就是火星独立节。你和你们的总部都用不着核实了,你直接向你们的总部汇报就行了。”观察员说:“当然如此。”随后,观察员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无线电台向由总部设在火卫一福波斯上的量子通讯转发站发出报告:“呼叫总部,我是总部驻地球观察员乌里斯克·阿波尔专员。蓝星纪元2030年8月26日的追梦节保留,建议设立蓝星纪元2031年6月22日为火星独立节。”这一刻,火星独立节正式载入了全人类和全宇宙的史册。人类从此迎来了广阔无垠的星空时代!
高三:曹宇亲
篇八:[太空边缘]考场作文资料包:最新技术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国)
3.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4..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5.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6.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7.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8.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9.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10.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俄国)
11.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12.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二)妙语集锦
13.走进科学,今天朝阳;志向天空,明日辉煌。
——我国著名科学家、IISIT名誉院长王大珩院士为“朝阳计划”题词
14.“朝阳计划”基地启动航天夏令营开营的主题是“地球?空间?未来”,口号为“探索空间奥秘,造福地球人类”。
事例类
篇九:[太空边缘]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_800字
亲爱的姑姑,您好:
最近身体好吗?我可想您了!
屈指一算,您也有几年没回家了吧,现在酒泉的变化可大了呢!
在鼓楼的东面,建成了东方明都。它的造型古典而不失宏伟,内容包括横店影视,水上乐园等商业区,人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在鼓楼的南面,原先的小吃街也变了模样。街口建了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大门,上面有一块匾,题着“汉唐美食街”五个大字。当你漫步在繁华的美食街上,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赏心悦目,就像走进了一座汇集古今中外的建筑殿堂。从街口的诗柱雕塑,到街面上不同风格的店面装饰,无不让人感到建筑艺术的魅力。
当然,随着中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酒泉近年来的高科技产业也在飞速运行着。
刚刚建成的风力发电场就坐落在酒泉,一架架乳白色的风车就像一个个巨人,屹立在广袤的戈壁滩上,连绵不绝。每架风车都有20层楼房那么高,底座直径近5米,巨大的风车叶片在海风的推动下徐徐地转动,挺拔的身姿、整齐的动作多像参加检阅的仪仗队啊!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创新,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的知名度也逐渐提高。在航天城的入口处,弱水河缓缓流过。在这条以祁连山融雪为源头的小河沿岸,杨树和灌木逐水而生,簇拥出了荒漠里的一带绿洲。
在这一片绿洲旁边,就是久负盛名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走进它,宇航路,问天阁,飞天宾馆,神舟宾馆,以及街道两旁广告栏中的一位位“两弹元勋”的形象,都似乎在告诉新来的客人:这里的一切,都是属于航天的。就连街上的路灯,也做成了火箭托举“神舟”飞向太空的造型。这是上任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建启亲手设计的。在这位为飞天事业操劳多年的老航天眼里,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姑姑,我猜您一定想不到,半个世纪前,地处沙漠边缘的这块地区还是一片荒漠戈壁。直到1958年10月20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这里组建。它才成为了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火箭、卫星发射试验中心,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有回来看看的冲动呢?外面的风景再优美,也比不上家乡美啊!姑姑,我说了这么多,都不如您亲自回来看看,到时候我一定会是一个称职的小导游的!
祝您阖家欢乐,幸福美满!
您的侄女:蔡钰
2014年6月13日
初一:蔡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