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灵魂的热爱9篇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一):深入灵魂的热爱_900字
有些事情在不做时让人感到如发呆般索然无味,当你接触他了之后,就如饮酒般的沉迷,国粹篆刻就是如此。
篆刻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正是这点吸引了我,让我想要去学习它。可想起暑假少年宫学篆刻的经历,让我不禁哑然一笑。那时的我十分性急,没等老师讲,就忙着在石料上用刻刀胡乱地刻画。
回到家后,心中总有股不服输的火焰在翻腾着,灼烧着我的自尊心,躺在窗台上的的刻刀仿佛在嘲笑着我的失败,鞭策着我不断练习。时隔半月,我又一次握住了石料、拿起了刻刀,坐在桌前开始篆刻。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在刻字印的边框时,手一抖,从石料上滑了出来,刻刀径直地向我左手食指划去。殷红的血从皮肤中溢出,刻刀上也沾染了几滴。突然一阵蚀骨般的痛意涌上我的心头,我来不及放下刻刀,扯过一张纸包在伤口处,鲜血如烟花般绽放在纸上。
过了一会,血慢慢的止住了,我找来一块创可贴贴在上面,心中渐渐打起了退堂鼓。看了一眼仍然猩红的刀锋,不禁吸了口冷气;再望一眼那已经完成一半的佳作,又不忍放弃。我下定决心,再一次拿起了刻刀沿着描好的字小心地刻起来。
由于疼痛,我只得将速度放慢,耐着性子,一点点在石料上刻画。随着时间如流水般流逝,我在慢中找到了一种新的感觉——空灵而超脱,在我着急时却不曾体会。冲刀不再是一冲到底,而是一节一节的,为印章增添了几分凝重,而我如同置身在辉煌的博物馆般,任由自己心中的声音,慢慢的走在不见边际的却蕴含千百年时光的文物之中;切刀不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一起一伏,让印章多了些许灵动,而我似在虚幻的梦境,身边尘土飞扬,眼前却雾霭环绕,天空灼灼的明媚着,白云散散的,在天空中自在的游荡。那在石料上凿刻耕耘的白钢刻刀好似一架直通天边的桥,让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
午后的阳光如碎金一般洒在桌面上,将棕黄的的寿山石映衬得更加深沉,仿佛几千年的篆刻历史就凝聚在我手中的石料一样。篆刻之美,让我流连于其中不能忘怀,这种美不止在印中,又在印外;既在其用,又在心情。
回首凝望那些印章,促我坚持的不只有成功后的成就感,更是那种对篆刻的热爱。那种能让我有空灵、超然的感觉的热爱穿过皮肤直至我灵魂最深处。
在我灵魂中,总有一片天地为篆刻长留。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二):深入灵魂的热爱_800字
云竹,又名文竹,即文雅之竹。初初喜欢它并不因为我像那些文人雅士般有闲情逸致,而是因为我的那一株是我外公的。
它被我放在书架上,我喜欢它给我的恣意生长的感觉,也爱它的文雅潇洒、独具风韵。但最令我痴恋的是它一层一层绿网般的枝叶网住的一点一滴——那些关于梦想,关于青春的往事。
我喜欢它细碎的叶子,细小而精致。像是有人精心裁剪,又像是自然天成。每每有微风拂过,它总是以恰到好处的速度在风中摇曳。我的心也跟着摇,脑海中浮现出一段段美好而珍贵的时光。
外公拿着剪刀又在给他的花花草草修剪呢,这样咔擦咔擦的声音隔不了几天就会听到。这种声音和闹钟一样准时,在清晨伴着鸟语,外公哼着歌。月季和三角梅都已经陪了他很久了,三角梅最粗的枝干差不多有三分之二个拳头那么大。枝干上的纹理和他脸上的皱纹一样,每当有个艳阳天,阳光就会在这些“沟壑”中流动,再泻到地上。那月季是逃不过我手的,每次花开我要不就摘一朵别在外婆的头上,要不就放到花瓶里。外公心疼也不骂我,他疼惜花,也疼惜我。
云竹生在花盆里,像外公栽出的一朵云或一缕烟。云竹和那些种在外面的花草不一样,因为它被放在外公铺了玻璃的书桌上。他陪外公度过了所有读书看报的时间,所有写信的时间和思考的时间。这样的陪伴,植物往往比人更长情。可现在想陪也没机会喽!云竹倒像是一种延续,它当然延续不了生命,但它延续了和生命同样重要的美好记忆。
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它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它没人照料变得一片黄一片绿,只记得外婆不愿搬到城里住,只记得它掉下的那些无数的记忆碎片一样的叶子。于是它被我从乡下带到了城里,从书桌上带到了书架上,让它跋山涉水的去陪另一个人。
云竹,我书架上的那株。他陪我外公走过了无数个诗情画意的黄昏,也陪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兴奋或失落的夜晚。
我的云竹,世界上最好看的那株。我深深热爱着它身上正恣意生长着的寸寸时光,那些属于我和我外公的秘密。
我从前不晓得有一种爱可以深入灵魂,现在晓得了,那我便把它全部赠予我的外公,赠予我的云竹。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三):2015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
深入灵魂的热爱是怎样的?大概是深入骨髓,时刻挂牵,一丝波澜便可牵扯情绪。能让一个人深入灵魂的爱是什么?祖国,大自然,或者只是自己对某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对那个远在千里的家?又或者只是你的一个兴趣爱好,读书,下棋,听歌?其实不管怎样,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或兴趣抑或只是一个情绪寄托,都是足够幸运的。
我的一个朋友,关于她所深入灵魂热爱的,是她一个偶像,一个长相帅气,才华横溢,舞蹈歌喉都过人而无不及的一名艺人。开始时我对她的定义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即一个“追星”族,甚至难以想通一个距离自己遥远的人有什么值得追捧,但她就是热爱,不许别人说他的不好,否则会生气。凭借我对她的了解,她不该是脑残粉那一类,尽管我曾经的确默默夫人这样给她定义过,那也只是一种玩笑般的调侃,而后她给我推荐了那个艺人的一首歌,翻唱周华健的那首《一起吃苦的幸福》,她跟我说那些艺人曾经一起奋斗过的日子,说起他们的艰辛与成就,慢慢的似乎就理解她了。其实很多时候,音乐更能说明得了一切,就是她讲述的关于他们的经历配上他们的音乐,渐渐让我感受到他们在奋斗历程中所散发的魅力与朝气。而朋友对偶像的这种热爱也在冥冥中给予了自己某种力量,在这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跟着偶像学会坚毅不屈的品格,这种热爱是深入灵魂,洗礼过灵魂的。
我常想,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热爱的东西,与自己内心需要的寄托是有绝对的关系的,不管是哪一种寄托,那些热爱的东西总能给予迷茫疲惫的我们希望和方向,每个人内心都需要这样一种深入灵魂热爱的东西的,那也可以说是自己一个单独空间,为自己欣赏喜欢的世界,提起它内心是激动澎湃的,觉得不管生活怎样不堪,那一方宁静的领域,有自己爱着的东西,便是幸福满足的。
我们是需要这种热爱的,它让我们有理由一如既往的相信,世界的美好,与我们自己本身的美好。愿你能早日寻到自己的所爱,愿你能坚持自己现在热爱的,愿我们的每一份深入灵魂的热爱,都给予我们生命的洗礼。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四):深入灵魂的热爱_1500字
时光在金色的阳光中缓缓流动,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花开花落,潮涨潮退,亦包括人心。也许数年后又或者一刹那,一切,便也沧海桑田。看着昨日的一切,被掩埋在时光的尘土中,心,不免悲痛。
然而,天空,广阔的天空似乎不会变。它依然对你敞开着那无边的怀抱,流光穿过云彩赋予着黑色的大地另一片色彩。清晨,湛蓝的天际像孩子苏醒的那一抹朦胧的微笑,清风带着朝露的清新拂过人们的发梢,小鸟欢叫着,是大地苏醒的乐章。
中午,带着滚金边的云彩肆意徜徉在透明的天空。它幻化出的丝丝光线洋洋洒洒铺满大地。大地上传来的滚滚热浪是天空张扬的热情。绿叶在阳光下镀上了一层金光,那明晃晃的翠绿闪亮得让我睁不开眼,我的心口也突然装满了光。
夜晚,徐徐的晚风带着青草香扑面而来。我张开双手任风穿过我的身体,努了努鼻子,风里面藏着童年的味道。我满足地绽放了嘴角。在楼下借了一张躺椅,就那样静静地坐在上面。伴着缕缕微风,睁大着眼睛盯着浩瀚的苍穹。它的色泽仿佛是倒映的海水,漆黑得看不穿一切。但是又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彩,它就像一个温暖的人在静静地注视着你。星星零零散散得落在天际,我盯着天空出神。
天空是不老的。它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是那样温柔安详的存在。它的每一个模样都那样深刻地映在我的脑海里,我的灵魂也泛着跟天空一样的色彩——淡淡的蓝,浅浅的白。甚至,我的心也是香甜的。对于天空,我是深入灵魂的热爱。是它,陪伴着我每一个日月。不论开心难过,映入眼帘的总是那一片笼着荧光的天空。它向我调皮地眨眨眼,给予我最大的安慰,无限的温柔。
轻轻闭上眼,很多很多的记忆像散了的粉色花瓣飞扬在脑海里,唯美却也带着伤。那些轻微的疼痛都在提醒着你:“一切都会随风而散。”
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交到第一个小伙伴。那时的天空干净得像孩子的笑脸。——后来,他走了。
我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和小伙伴们顶着狂风暴雨骑行。车轮溅起一圈圈的水花,天空跟我们的内心一样汹涌澎湃着。——后来,再也没有那一天了。
我在一个繁星璀璨的乡村里,看着那一条长长的银河横贯南北,两端各有一颗明亮无比的星星。奶奶过来说:“那是牛郎织女。”时间在奶奶手指上留下了泛黄的痕迹。世间的一切都是天空上的孩子吧……——后来,天空也出现了疲倦,星空都黯淡了。
我在一个微风习习的夜晚里,和姐妹一起静静地行走在干净的柏油路上听时间滴滴答答走过。——再后来,风把我们的一切伴着烈火焚烧干草后的味道卷走了。
抬头,静谧的夜空。伸出手,却抓了一片虚无。是谁唱着“一伸手就能碰到天”?抓到的不过是风残留的冰冷的气息。只是,也正是这一片浩浩汤汤般的苍穹,似乎才能承载着更多的秘密与故事。
泰戈尔说:“神在我的黄昏的微光中,带着花到我这里来,这些花都是我过去之时的,在他的花篮中,还保存得很新鲜。”
时光不曾在天空的脸上刻下痕迹,只是偶尔略显倦态。而我,也已学会不再依赖。只是在每一次抬头的刹那,还能捕捉到过去那些深刻的影子。
我知道,那些恋恋不忘的东西都被时光偷藏在天空的某一个角落里。纵使我没在天空飞过,但我也在天空留下了痕迹。
正如泰戈尔所说:“我的思想随着这些闪耀的绿叶而闪耀,我的心灵因了这日光的抚触而歌唱;我的生命因为偕了万物一同浮沉在空间的蔚蓝,时间的墨黑而感到快乐。”
我的所有都在蓝天下发酵,散发出无比的香甜。是蓝天的广阔教会我包容,是蓝天的静谧教会我沉思,是蓝天的灿烂教会我积极!生命也因此而厚重,令人无比眷恋。
也因此对于天空,是真的深入灵魂的热爱了。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五):[暑期大PK]深入灵魂的热爱_800字
冰封蝴蝶目,断翅蝴蝶飞,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秋殇,过往,疼痛,宿命,蝴蝶再美,却飞不出沧海是她的宿命,可是她未停止过飞舞,她像烟花一样绽放出她最美的瞬间,她每一个飞舞的瞬间都带给了我们大家许许多多的感动与震撼,都震撼到我们的心里,没错,我爱上了她,爱上了这顽强而又美丽的蝴蝶,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是深入灵魂的喜爱。
蝴蝶自古以来便是爱情的象征,蝴蝶的忠贞,蝴蝶的矢志不渝让我热爱,她打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因为我也是个只有十七岁的女孩,我也向往那些山无棱,天地合的感情,我也羡慕那些一个人,一座城,一生心疼的誓言,蝴蝶一生只有一个伴侣,原来蝴蝶身上也有着我向往的矢志不渝,所以我爱她,爱她的忠贞,爱她的矢志不渝。
蝴蝶的自信是最让我佩服的,在她面前,我似乎是那么渺小,渺小到连那最基本的自信都没有,级的儿时我曾经问妈妈,为什么蝴蝶可以化茧成蝶,由一个又丑又让人讨厌的毛毛虫变成了熠熠生辉的彩蝶。妈妈但笑不语,至今,我终于醒悟了,是自信,自信让她蜕变,自信让她成功,自信促使她完成了从卵到碟的蜕变。成就了大自然的奇迹。
蝴蝶的感恩,更是我们所不能想到的,蝴蝶吸取花蜜的同时,感恩于蜜源植物的馈赠,它会帮助植物传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是尔虞我诈就是勾心斗角,又有多少人还会记得什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呢?那么多的人甚至连蝴蝶都不如,我们在蝴蝶面前难道就不感觉羞愧么,她不仅有一个色彩艳丽的外表,更有一颗明亮照人的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与热爱吗。
蝴蝶还承载着人们的梦想,有一个传说,人们把自己的愿望告诉蝴蝶,蝴蝶就会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向远方,实现我们的梦想。蝴蝶是希望的象征,是爱情的象征,用她的自信给我们心灵的启迪,我热爱她,发自心灵的热爱,深入灵魂的热爱,爱他的纯真,善良,感恩,与她的美,即便她飞不出沧海,依旧是我渗入灵魂的热爱。
高一:刘若卉
点评:作者用生动的言辞描写了自己对蝴蝶的看法,从多方面描写了自己所从蝴蝶身上所感知的精神,并且对蝴蝶存在的文学意义、象征意义进行了引申。
文章主题是状物作文,但是作者贯彻全文的为抒情,脱离文体进而造成了跑题。状物作文的根本在于对事物的描写,描写事物的形、态、声、色等,如果作者把冗长的感情抒发改为对蝴蝶本身的描写,文章将会有改善。
点评老师:张慕童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六):深入灵魂的热爱_1000字
空谷幽莲自芬芳(修改稿)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高二(4)冯伊
又是一年夏天,忽然在小区的湖边的层层绿叶中闪出一点白色,隐隐的,轻轻的,闪烁着。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只见一朵白色的花开在依稀可见的绿茎上,淡然而悠然。
这是一朵洁净的白莲,只因不舍姹紫,依恋嫣红,所以悄悄地绽放在这夏日的清凉中。一阵微风吹过,随着草浪绿色的摇曳,薄如蝉翼的白莲也在一片绿波中探着头,带着好奇,却丝毫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好奇的眼神。
一周过后,小区附近的公园小兴土木。泥土、砖石、钢筋等建筑垃圾全堆积在湖边,湖边凭空长出了一座假山,它把植物全部压在底下。总以为一切的毁灭将永不复生,却又总在希望破灭之后,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待”前总会加上“慢长”二字。
意外终于出现:一次走在湖边,对面的“山”高低错落,就在那土山幽谷的一侧,透过砖块、钢筋缝隙间竞长出几枝绿茎,其中一支上,白色的花正颤颤地自在地开放!
我的灵魂也震颤起来,泥土、砖石如泰山般压制着,它却依然不屈地开着花,洁净如初!
薄如蝉翼的花朵略有褶皱却又舒展自如。也许,它不愿让世人看到它的柔弱,所以,她努力让自己坚强,让自己行走在拥挤的世间,让所有人觉察到它不同凡响的美丽。“虽九死其犹未毁”或许就是它的真实的写照!
人间春色,万物生灵,每一物都有其不可言说的美丽与性灵。
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羡慕那些隐士般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了竹林幽壑;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心仪那神仙般超凡飘逸的人,开始爱上了仙鹤麒麟;也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疯狂地赞美勇士般所谓“宁折不弯”的人,开始依傍石柱断崖……而我,或许是看多了繁华世态,内心更加坚决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这是一份不避喧嚣的淡定,不作超脱尘世的幻想、笑对生活韧如蒲苇的纯粹。这就是让我爱到灵魂深处的那株“幽谷”白莲。
一直喜欢王维诗中的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奔走于江湖,迈着行色匆匆的脚步,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停留。当你我以为一生长远得望不到边际,回首却是寸步之遥。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午后至黄昏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就已落幕。何不也如那株白莲从砖--石、钢筋的缝隙中,探出头来,现一片春光?
突然记起台湾作家张晓凤的《雨荷》来:“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漫长的雨季何患?”
六年级:徐自然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七):[暑期大PK]深入灵魂的热爱_900字
世界之大,我唯爱它一物。即使它被时光的年轮湮没,被记忆无情的吞噬,但却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的某个角落,不停地发酵,直至烙下不可抹灭的印记。
我对这一物情有独钟,它,便是我老家庭院里的那一棵枇杷树。它被我亲手种植,慢慢长大,陪我经历了三个春夏秋冬,我们有着像亲人一样的浓厚感情。如今时隔境迁,只能依靠仅有的模糊,零碎的记忆联想到它。想到还有一个值得我挂念多时的“老朋友”,我对它钟情如故,好想回到往日朝霞漫天或日落西山的时候,靠近它对它说一句:你还好吗?那个时候,我经常幻想,自己也是棵树,站在风中时而缄默,时而骄傲,没有悲欢的姿势,就这样站成永恒!树,或许从来没想过依靠谁,而人,总是离不开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或物。那时还不够独立的我是多么希望变成一棵树,变成另外一棵枇杷树,一半飒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与它对立而生,静静地,成为黎明到来的伙伴和黄昏落幕的恋人。
我对它始终保持着灵魂深处的热爱,即使现在它已然离世,不复存在。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它共度的三个春夏秋冬成为了永恒的记忆。我爱它胜过爱自己。还记得当初,我要中考的前一个月,有几天连续下雨并着狂风大作。我只能每天趴在窗台边注视着它,无心学习,就只能这样默默地看着,看它的枝叶被雨打湿,被风吹的摇来晃去,而我却无能为力。我越发心疼,晚上悄悄地把外婆买的大雨伞拿去给它遮雨,虽然无济于事,不但伞弄坏了,自己还得了轻度感冒,被外婆知晓后骂了我一通,但我并不觉得委屈,因为是对我心爱的枇杷树付出的一切,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中考之后,我接到市里某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那所学校,我却并不太高兴,这就意味着我要离开老家去外面上学,就要跟我心爱的枇杷树分别了。当再次回到老家的时候,原来那个地方已经没有树了,听外婆说我走了没多久的有一个夜晚,刮大风,下大雨,枇杷树实在撑不住,就倒下了!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它生长了三年有余的故地,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
我时常梦到生前的它,虽然更多的是感伤,但我想,它的离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我应该接受!我对它一如既往地思念,它已然参与了我的生命!但我想今后的日子我应该对它释然。那个它栖息的地方每次回到老家我都要去看上一眼,这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因为它是我灵魂深处的热爱!
高一:宋金金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这篇写物的文章描述精准,对于一棵树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种感情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老师非诚能够理解小作者的感情。文章用孩子的语言叙事,显得自然,朴素,犹如一股清泉。结尾点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你的文章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文章最成功的秘密在于你写了自己亲身的体会。
点评老师:孟祥琦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八):[暑期大PK]深入灵魂的热爱_750字
月是皎洁的,亦是纯洁的。有月的晚上,心灵总是宁静的。
有月的晚上,一切都是澄澈的。我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尽情地使自己投入月光的环抱之中。走到河岸旁的小树林里,踏上寂寥无人的青石板路,在悦耳动听的虫鸣与蛙声里,在夹杂着青草芳香的夜风的抚摸下,坐下来,静静地回忆从前,品味现在。想一下生活的苦尽甘来,想一下人生的欢乐与难过,或者什么也不想,把身体完全放松了,躺在松软的青草地上,静静的,看着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下来,温柔的,细腻的。我不禁在心中慨叹,有多少时光随着这光波流去,多少水木年华都在这皎洁的月光中消逝了,远了,淡了,也许已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又或许已成了飘忽不定的尘埃。
在晴朗的夜空中,月孤独地洒下一片片光辉,溢满了天空,朦胧中夹杂着美的音韵,灰暗的天空中透出银色的光芒。如果你披了衣裳走出来,你会遇见一个站在月光下的,欣赏月色的少女,她陶醉于月的朦胧之美,寂静之美,双目似乎也被月光溢满了,你应该知道,这,就是我。你继续走下去,或许会遇到更多的人,但不管是谁,一定都是被这迷人的月所诱惑而来到月光之下。
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人被这月所诱惑,从最初的《诗经》中的《月出》到唐朝李白的《古朗月行》再到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直至现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一不是被月吸引所作。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月早已是中华民族的心灵寄托,早已被刻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月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思乡,孤寂,悠闲,凄凉,美好……太多太多的感情凝聚在一起,让每一个望月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灵的寄托,这也许就是月的独特的魅力吧。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随着月光流逝而去,我起身,静静地走在青石板路上,鸟儿早已归巢,虫鸣与蛙声连成一支月的交响曲,远处,我看到皎洁的月光倾泻进窗子^
高一:程昱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作文结尾部分貌似没有写完,其次是小作者的内容和主题的相关性不强,建议小作者仔细研读题目,在提笔写作这样不容易跑题,把握好题目要求的中心也是很重要的。
点评老师:孟祥琦
深入灵魂的热爱篇(九):[暑期大PK]深入灵魂的热爱_1200字
荏苒光阴,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准高中生,褪去了昔日的童稚,更多的是一份成熟的青春,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回忆往昔,读书的岁月里,陪伴着我的是那一直以来记录我学业上错误的错题本。错题本,不单单是一本本子,更像是一位良师益友。起初,老师让我将错题记录在本子里时,我是多么的不情愿,觉得太麻烦了,没有这么大费周章的必要。在老师的再三强力压制下,我妥协了,专门拿了一本新本子,但本子很薄,因为我觉得我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的。之后,我渐渐适应了将平常学习中的错误摘抄在错题本中,薄薄的错题本不到2周就写完了。望着那本错题本,心里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拿起它翻了翻,全都是我写错的题又有种莫名的失落感。“该换本子了,这次换个厚点的,省的一下又写完了。”我心里念叨着。开学不久,又要进行小测了。这一次,我不像以往一样,每天拿着厚厚的作业本回家复习,而是拿着我的错题本复习,因为错题本太有针对性了,全是我平常作业中的错误,如果我在考试前能把错题本的题目全部做透,那么这一次测试绝对没有问题。我将错题本中的题目又仔仔细细的查阅了一遍。第二天上课,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教室里洋溢着惨绝人寰的叫声,呻吟声,乞求声……而在教室某个角落里的我显得异常的沉着冷静。我呆呆的望着老师,真希望老师快点下发试卷。试卷从前排开始传下来,经过一个一个同学之手,终于到我的手上了。拿到试卷,我就开始奋笔疾书的写,这一次,感觉每一次下笔都是胸有成竹,比其他同学不知道早写完多久。老师在讲台上望着检查完一遍又一遍的我无所事事的样子,便提前收了我的试卷进行批阅。我站在讲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试卷,红笔在纸上不断地行走,前半面全对,我心想,这次满分没什么问题吧,正当我眉飞色舞之时,老师发现了我的一处错误。当我看到红叉叉落到我的试卷那一刻,脸色顿时变得紧张了,不会吧,我可是检查了好几遍的。最终,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原因是太粗心了,画图题最后要写证明,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虽说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觉得太不应该了。老话说的不错,不要过于骄傲,否则失败就在你的眼前。看来是我太过于自信,认为满分是非我莫属了,所以有了这样的大失误。
很感谢老师当初一直强制我去写错题本,也许,我说不定并没有后来的好成绩。不经意间,我问老师为什么会想到让我写错题本。原来,老师读书的时候也经常写错题本,觉得是个不错的方法所以督促我也去写。老师是在言传身教啊。老师说,错题本就像是一个看着你不断成长的老师,你不会的题目它会督促着你去搞懂,让你能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也像是一个朋友,在学业上和你一起共同掌握你尚未搞懂的题。学着去热爱它,那样,它带给你的将会是无穷尽的成功。
多少次,我就只用我的错题本进行复习;多少次,我的错题本发挥了它的本领;多少次,错题本带我登上成功的高峰。我想我已经爱上了它,深入灵魂的热爱。错题本,也许看上去有很大的工程量,但只要有了勤奋的工程师,那么再大的工程量也会化小。日积月累,我相信,你会慢慢爱上它的,就像曾经的我是多么的不情愿,最后变成了深入灵魂的热爱。
谢谢你,错题本。我的日后将继续有你的陪伴。
高一: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