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马的诗6篇
写马的诗篇一:关于马的作文_400字
梁子璇在我家窗台上,摆着一只黑色的奔马,爸爸是属马的,这奔马是爸爸36岁生日时爷爷送给爸爸的。
从那以后,它就被搁在了我家窗台上。马身高25厘米,身长15厘米,身子又黑又亮。马昂首扬尾,高抬后蹄。它正奔跑在云彩上,我敢肯定,这马一定是千里马!马正视前方,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到达目的地。
这匹黑色的奔马是陶瓷做的,摸起来特别光滑,手指放在上面,像坐上滑滑梯似的,“哧溜”一声滑到底。马张着嘴,在呼唤,在嘶鸣,它在白云间欢腾,天地一切一览无余。
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要和它目光对视,它好象在温和的对我说:“快写作业!”当妈妈布置的作业太多使我熬到深夜时,马一刻不停歇,努力奔驰的精神便感染了我,使我忘记了疲劳……不知不觉,我便写完了作业。
我感谢这匹黑色的奔马,虽然它只是一件普通的工艺品,可他帮助了我很多很多……它激励着我去认真干每一件事,让我不怕辛苦,我感谢它!!
写马的诗篇二:关于写马的400字作文_450字
从远古时期人类就把马当做驮运货物的工具,也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它的功劳可以与狗相比。
随着时代巨大的变化,人类用马的次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毫不通人性的发达交通工具。最多也只是在比赛时才用到。难道马以后就会被人类所淘汰吗?
更令人发指的是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他们肆意宰杀马群,为的是一饱口福或财源滚滚。还有一些人,他们在饲养马的同时,也把马当成了奴役,凡是它们能干的都让它们今生享受到。从不知心痛,把马力下的功劳抛之脑后。以至于马的嘴巴被衔铁勒变了形,蹄子也被铁钉洞穿了,腹部被马刺划出一道道深凹的伤痕。最终以束缚告终,结束了它辉煌而又可悲的一生。而残酷的人类全然不顾,他们只知道赚钱,赚钱,再赚钱。可是可怜的马,你为什么不与人类抗衡,夺回本该属于你的幸福呢?是长期的压抑使本该属于你的野性荡然无存,还是因为你的忠实而不想冒犯没有人性的主人?
可怜的马呀,你如果再不向与那没有人性的人类夺回本是你的幸福和自由,就恐怕你们家族在不久后的一天被人类灭绝。难道你能忍受这种耻辱和痛苦吗?
马,我为你在古战场的飒爽英姿而感到骄傲,为你现在所受的耻辱而哭泣。
写马的诗篇三:关于马的作文:说马_5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完美的动物,也就是自己心中最喜爱的动物,而在我眼里的马,不是完美而是美好。
马不会像袋鼠那样跳远;不会象鸟一样滑翔;不会象熊一样爬树;不会象蛇一缠蜒。它没有尖牙、没有利爪、没有清晰的视力、没有矫健的翅膀、更没有坚硬的鳞片。但没有这些条件,却依然让野马成了草原上的国王。因为马不会为一食物而互相撕打,它们团结友善,从不发生内战。它们美好是因为它们品德高尚,它们善良是因为它们愿意帮助别人。当马群被肉食者追赶得有些疲惫时,马群中会有一匹老马停下来,成为捕食者的食物,牺牲自己,为马群的逃跑延长了时间。在马群中,不同级别的马会受到不同的关怀,小马被保护得最严密,经常在马群中央,随后是母马。年轻力壮的雄马和雌马会担任保护小马的工作。而最倒霉、最容易受到的关怀最少的老马站在最外层,担任随时牺牲自己,保护其他马的工作;而雄性首领则会在顶前头领队,雌性首领则断后察看敌情,若有强敌,嘶鸣一声后加快速度奔跑,同时一匹老马也会留下来当诱饵困住捕食者。为马群争取时间逃跑。
马不是最完美的动物,但世界上也没有比它更完美的动物,团结友善、关心爱护、意志坚定、铁面无私、忠心耿耿、爱憎分明、纤细善良等等。良好的精神让人类的文明更上一层楼。
写马的诗篇四:关于马的作文38篇_20字
关于马的文章汇总
关于马的作文
马,最美好的动物!
关于写马的400字作文
邯郸有马声
未来的马1
假如我是千里马
未来的马2
坚贞不渝的马
未来的马3
马会飞啦!
未来的马4
马,我为你哭泣
未来的马5
赤兔之死
未来的马6
我爱马
未来的马7
追风马之长啸
未来的马8
我的“小马”
未来的马9
小马学本领
未来的马10
我爱小马
未来的马11
战胜挫折,为生命插上翅膀
未来的马12
马
未来的马13
马,人类的朋友
未来的马14
马,你是在默默地为人类哭泣吗?
关于马的作文:说马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1)
人与马不同
马,人类无言的朋友(2)
如马一样高昂的头颅
老人与马
写马的诗篇五:作文讲评《假如我有一匹马》(一)
今天,我们讲一个十岁五年级孩子的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匹马》。
有人在讲写作文要海量的阅读,这是蒙古大夫的药方。因为是蒙古大夫说的话,治不死人,治不好病。新朋友进我们这个群,问一句,老师怎么学好作文?我们开一副药:“多看书”,你觉得有用吗?还有类似的话,比如:学好作文要多观察、学好作文要多练习,统统都是。这个问题,前不久在北京组织的一次公益讲座上讲过,我们的博客上也有,希望大家明白。好多小朋友看了很多的书,作文还是有困难;好多小朋友,家里人带着东奔西跑,天南海北,天天写日记,作文还是有问题。说明什么?说明多看书不如会看书,多观察不如会观察,多练习不如会练习。这三句话总结为一句话——方法。孩子写不好、写不出作文,根本就不是知识不够,而是没有适当的方法。
------------------------------------------------
所以我们再往下讲,还是归结到“有如初心、制心一处”上来。我们的初心是来学习方法的,所以这两天讲解作文的时候,有的人讲,这样改孩子的作文,是不是太成年化,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话变成了成人话?请大家还是要注意啊,儿童话变成成年话,是为了展示方法,把眼光放在方法上。
所以还是归结到“有如初心、制心一处”上来。我们的初心是来学习方法的,所以这两天讲解作文的时候,有的人讲,这样改孩子的作文,是不是太成年化,是不是把孩子的童话变成了成人话?请大家还是要注意啊,儿童话变成成年话,是为了展示方法,把眼光放在方法上。今天我们还看到,有人问孩子的妈妈是做什么的?孩子真的有七岁?孩子是男是女?聪明人不用问这些啊,制心一处于方法,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会问这些呢。妈妈是不是老师?孩子是七岁还是九岁?跟我们学方法有什么关系啊?!
-------------------------------------------------
昨天晚上我们讲完课,聪明的妈妈、机巧的妈妈人家晚上就打出来,早上上学的时候就跟孩子讲了。可是我们还有人纠结于可能不可能,是成年话还是儿童话。说到成年化,大家是不是不看孩子的语文书啊?孩子的语文书里的范文,哪一个不是成年化的?可以明确的讲,孙敬修爷爷讲的《西游记》,绝对不可能录入到语文书里,只有吴承恩的《西游记》才有可能录入到语文书。这不是贬低孙敬修爷爷,学习就是学习。什么叫学习?就是学高级的东西才叫学习。这些问题,我们讲了很多,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去掉心里的一些杂质,制心一处地学习、学好。看到好多妈妈在我们这个群学了一个月、两个月,孩子作文不断得奖、得A,我们很欣慰。
--------------------------------------------------
再分享昨天几位妈妈的喜报:
广州山荷:分享个好消息,我家山哥,学习了对称结构、头身脚、戴帽穿衣套鞋后,初战告捷,得了个“优”。
------------------------
江苏-噜噜:感谢非常老师,我孩子的周记已经连续三周被老师要求向广播站投稿,并播出了。谢谢各位,孩子心里也美啊,慢慢树立了些自信了。
-----------------------
湖北-满妈九岁:说真的,我没听老师的那样去辅导,因为我实在时间有限,但这小子现在的考试作文,一般就扣3分左右,以前,可是10分、15分都扣过的哟。今天拿回来的一张卷子,我一看,作文又只扣3分,那可是人家原稿呢,现场作文呢,我的妈呀,今天一乐,带他出去吃好吃的去了,所以就回来晚了,上线也晚了。
------------------------
好,我们开始讲正文,先来看妈妈的辅导过程:
非常老师您好,在您评讲了我女儿的《回老家》后,我们做了修改,似乎我女儿有些开窍,而且在听到您的认可后,也有了些许信心,但当她面对这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时,还是表现出了与以往一样的为难情绪,从一开始就不停的问怎么写。
-------------------------------------------
本来我以为她这篇作文会很顺利,因为她喜欢动物,特别是马,而这次写的就是与马有关的文章,有三种选择,一个是介绍一个喜欢的马的艺术品,一个是与马的故事(主要是有和马生活经历的小朋友),还有一个是写如果自己有一匹马。她问我写哪个,我让她自己选择,但她还是无法决定,问如果是我会写哪个,我说写如果自己有一匹马,因为这个可以随自己想象,应该好写些,后来她就决定写这个了。
----------------------------------------------
结构啊、“头、身、脚”啊都还是再给她强调了一下,她也大概说了先写她想有匹马,然后写马的外形、马的性格,以及如果有了以后是怎样的,但真正提笔了还是想不出来。写出“从小我就喜欢动物,特别是马,假如我能有一匹马,那该多好啊!”就卡壳了,为了让她自主的写出一些东西,我没有立马去帮她想下面该怎么写,她在挣扎了很久后,拿出草稿纸给我看,说写完了,我一看还是傻眼了,与以往一样的是字数极少,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看着内容还有点老师讲的“对称”在里面。以下是她的原文:
-----------------------------------------------
假如我有一匹马
从小我就喜欢动物,特别是马,假如我能有一匹马,那该多好啊!
假如我有一匹会飞的马,我会让它带我到天上去看,我想看一看天上到底有没有天使和神仙;假如我有一匹会游泳的马,我会让它带我到一个秘密海岛上去,我想在那个岛上搭个只属于我和马的家;假如我有一匹懂感情的马,我会和它分享我的快乐和悲伤。
假如我真的有一匹马,那该多好啊……
----------------------------------------------
这是一个五年级孩子的作文,我真的有想倒的感觉,为什么这么一个可以天马行空乱想的题目,只写出来这么一点点呢?但她就是这样的孩子,不可能一两天就能变成曹植,我只能接受。于是我笑着说:“不错,有开门见山,也有老师讲的对称句,而且想象得也还是很有趣,只是好像太少了一点吧?”她说其实她就是想在前面加上马的外形、性格之类的,但不知道怎么写,我说你们不是才学了关于马的诗吗?里面就有描写马的外形和性格特征的,你想办法把它借到你的作文里去嘛。她说不知道怎么借进去,我说你喜欢马总是要有原因啊,就从原因开始往里加,喜欢它的什么?外形漂亮英俊?跑很快?通人情?还有昨天讲的老马识途的故事,是不是它很聪明啊?这些不都是你学的那首诗里描述出来的吗?
--------------------------------------------
然后我们勉强地把诗句加在喜欢的原因里了,但内容还是太少,我让她举些例子来充实一下,于是就有了白龙马、古代将军、以及老马识途的段子了,但总感觉还是内容不丰富、不生动、不足以说明什么,不过再加,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加了,她更是抠破头也想不出来,唉,真的是妈妈走得远孩子才能走得远啊!下面是修改后的,希望老师有空看看,谢谢!
---------------------------------------------
下面,我们来看妈妈辅导后的作文:
假如我有一匹马
从小我就喜欢动物,特别是马,假如我能有一匹马,那该多好啊!
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俊朗和速度的象征。在《西游记》里,白龙马是多么英俊潇洒,除此之外,它还能上天下海呢。还有古时候的将军,骑上战马真是无比威风,作战时又像离弦剑一样瞬间冲入战场,我想“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讲的就是马的俊和快吧。
-----------------------
我喜欢马,还因为马是智慧和忠诚的象征。老马识途的故事,说的就是马的聪明,即便老了也能带着主人找到回家的路,道路再远再艰辛,都不能难到它,“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讲的就是马的慧和忠吧。
-----------------------
可我再喜欢它们,它们都是别人的马,假如我有一匹会飞的马,我会让它带我到天上去,我想看一看天上到底有没有天使和神仙;假如我有一匹会游泳的马,我会让它带我到一个秘密海岛上去,我想在那个岛上搭个只属于我和马的家;假如我有一匹懂感情的马,我会和它分享我的快乐和悲伤。
假如我真的有一匹马,那该多好啊……
----------------------------------------------
正如一位妈妈评价的,小作者的妈妈是一位很伟大的妈妈,很棒的妈妈。还要告诉大家,文字是有灵性的。我们通过妈妈辅导的文字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份平静、安详还有柔情,不急、不燥、不慌、不忙。所以真想对这位妈妈说一句话:若能有心如此,何必急图聪明。聪明办不了事情,用心才能做成事情。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妈妈从始至终,保持一份平静、细致、祥和的心,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
第二个问题,有妈妈讲希望点石成金,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这篇作文不用讲了。为什么?因为孩子的作文本来就是金,亮点多多,提高大大,相信只要妈妈这样坚持一年半载,孩子的作文必定有大的起色。还是那句话,看孩子的亮点,看孩子的进步,看妈妈在辅导过程中可取的地方。以前我们讲过,晚上的时候,眼睛盯在萤火虫上,那就是一片光明,黑暗不能称其为黑暗。如果把眼光盯在黑暗上,一轮明月高挂,也看不到光明所在。
------------------------
刚才我们说到了妈妈的心态,现在来讲妈妈的学态。通过妈妈的辅导我们看出,妈妈在学态上还不够精进,为什么这样讲?以前讲过一个关于苹果的作文,我们讲过这个原则,写苹果,不是为了写苹果本身,而是要写苹果的故事;第二个方面,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专门讲了一篇吴伯萧的《马》。
先来看书里我们的一个总体分析:鲁迅先生写过一个作品叫《风筝》。为什么写风筝?因为风筝飞得再高、飞得再远,也还有一根线在扯着它。所以,鲁迅先生就是通过写风筝,来表达对儿时伙伴的留恋、回忆。本文题目是《马》,而从内容上讲,是写对家乡父老的眷恋。为什么要用马来写?因为老马识途,马不会迷路,知道回家的路。所以,就用马来寓意对家乡的怀恋。一个游子,走再远的路,心中有马,就有如老马识途一样,永远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样理解,就把马与故乡联系在了一起,就有了一层深意,也更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番苦心。在本文中,马,是一条主线,是一条明线。但暗线是什么,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是一幕幕的乡土人情,对家乡的思恋。不能抽象,具体下来,就是一件件的往事。马,只是一个象征物。而风土人情,父老乡亲,才让故乡有了具体的形象。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特别要体会的地方。
---------------------------------------------------
大家要学习一下吴伯萧老人家关于《马》的原文。特别提醒的是,在文中有非常多的关于马的故事——引经据典。如果我们真的好好看过的话,今天这位小作者关于马的故事,关于马的素材,就基本不用费力了。下面我们来看原文(原文省略)。
--------------------------------------------------
说到名马,还要扯得稍远一些。我们现在有一个流行语,叫“神马都是浮云”。但其出处,可能就少为人知。浮云其实是汉文帝的一匹名马,在历史上,汉文帝特别喜欢名马。传说中汉文帝有九匹名马: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称九逸。所以,神马还真有浮云。
---------------------------
刘玄德跃马过檀溪,这个故事,看过三国的人,也不陌生。当年刘备落难无立足之地,投靠了自己的亲戚刘表。刘表的儿子不争气,所以刘表就想把自己的家业过继给刘备。这样刘表的老婆及刘表的小舅子不满意,就要杀掉刘备。刘备得到通风报信,连夜逃跑,他骑的马就叫做的卢,所以就有了的卢救主的故事。
-------------------------
辛弃疾有一首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里“的卢”指的就是一匹马。
-------------------------
“泥马渡康王”也是一个故事,在不少的地方戏曲里有,版本很多,重点讲两个。康王,指的是宋朝的赵构。版本之一讲的是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做了人质。金兵押解途中,赵构脱逃,夜宿一庙里。梦神人告知金兵将至,赵构惊醒,见庙外已备有马匹。这匹马载着赵构渡过黄河,过河后即化为泥塑之马。第二个版本,南宋初年,赵构已经即位。金兵大举南下,金兵即将攻到扬州城下,赵构连夜仓皇出逃。他怕追兵赶上,藏在江边神祠内,发现祠中泥塑马动了起来,于是乘骑此马渡过长江,保了性命。
-------------------------
“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故事大家不陌生,但是为什么作者有如此慨叹?我们要看一下《三国演义》的原文,就会多一分体会。临别……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句话出自何处?《论语?雍也篇》——子曰:“盂之反不伐。奔而殿,将人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孔子对一段历史及历史人物作的评价。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被打败,孟子反就带着人撤退,在撤退过程中,孟子反殿后。到了自家城门口的时候,才策马上前,并且对别人讲:不是我胆子大,敢于在后面掩护大家,是我的马不行。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讲的就是做人,要“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所以作者才说:要在跟前的话,我不去给他执鞭坠镫才怪哪。这个冯异也是一个有名的将军,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有蔺相如之风。每到与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汉朝的光武帝就特别的欣赏他。
------------------------
“飞将在时”——这个飞将是谁啊?我们学过王昌龄的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指的就是李广,飞将在时,阴山以里就没有胡儿了。《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李广就是这里讲的飞将。虽然李广战功显赫,与他一起很多作战的大将,都被封了候,而唯独他一个人没有被封候,所以就叫作李广难封。
以上是在《作文,多大点事儿》里,关于《马》中有关典故的说明讲解。请大家好好的复习吴伯萧老先生的《马》,怎么去写马他老人家全告诉我们了。
写马的诗篇六:棕色的马
很久以前,王宫里有一位很有才智而又老练的大臣,叫格尔姆昌德。王族的每一个人,甚至连国王都对他非常敬重。
有一次,国王的四位王子和格尔姆昌德的三个儿子之间发生争执,动了拳头,结果大王子丧命。国王知道后,马上把格尔姆昌德叫进宫。国王气得简直要发疯了,不容分说,就把格尔姆昌德和他的三个儿子判处绞刑。格尔姆昌德是忠于国王的,他对国王的判决没有半句申辩,甘愿受刑一死。见此情景,国王深受感动,头脑冷静后,觉得大儿子的死是孩子们失手造成的,并非有意伤害,不该处他们父子四人死刑。国王说:“格尔姆昌德,你知道山那边岱沃德国王那里有一匹棕色的马吗?如果你能把棕马牵回王宫,我不仅免处你父子四人的绞刑,而且还会封你的儿子们很高的官位。”
格尔姆昌德心里明白,要想得到这匹棕马是不可能的。但是国王的话倒是给了他和儿子们求生的机会。他接受了国王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格尔姆昌德带领三个儿子乘坐一只小船,顺着一条大河出发了。几天之后:他们看见岸边有座小山,格尔姆昌德知道,从这座山开始,就是岱沃德国王的国土了。他停了船,带着儿子们上了岸。这里四处是荒山野岭,没有人烟。他们发愁无法了解棕马到底在何处。突然,格尔姆昌德发现远处隐隐约约有一间茅屋。他们喜出望外,立刻向茅屋走去。走到茅屋跟前,格尔姆昌德连敲了三次门,才有一个白发长须的老人走出开门。格尔姆昌德向老人作了自我介绍,老人对他们非常客气,躬身施礼把他们让进屋内。
白发老人好好招待了他们一番。谈话中他们了解到,老人的儿子就在岱沃德国王的马厩里做事。格尔姆昌德马上想出一条妙计。他把来这里的真实目的告诉了老人,并请老人帮助他去找马厩。老人起初支吾不语,经他们再三解释,最后才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第二天,老人悄悄地把他们送到马厩。看守马厩的官兵正在舒服地睡大觉。格尔姆昌德仔细地把棕马打量了一番,并在一个角落找到一块藏身的地方。
他们四人蹑手蹑脚地向棕马走去,可是棕马一发现他们便大声嘶叫起来。为了不被发现,他们只得赶紧藏了起来。
正在酣睡的岱沃德被一阵马嘶声惊醒,知道有人偷马,便带了土兵们急忙跑到马厩。他走到棕马身旁问道:“我的英雄,是不是来了外人?”棕马点了点头。岱沃德国王见棕马同意他的话,就马上命令士兵搜查。马厩里没有什么隐蔽的地方,不一会儿,格尔姆昌德和儿子们就被搜出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