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与收获4篇
耕耘与收获篇一:耕耘与收获
耕耘与收获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一种精神,一种专心于事业,不求回报,不问荣利的高尚情操。
居里夫人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在发现镭后将其提炼方法公布于世,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邓稼先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在当时科学技术尚处落后的祖国排除万难,成为两弹元勋。司马迁拥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才能忍受社会给予他的歧视和痛苦,顽强地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具备的精神,其必定会促使社会更加高速发展。
政府官员有了它,才能抵制荣利的诱惑,专心为民,清正廉洁,成为一个为人民的好官,科研人员有了它,才排除功利之心,专心致志地研究,才能尽自己的才智取得成果,促进人类科技的发展。中学生有了它,才能专心学习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实现康有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愿望。
作为当代青年,伟大科学家钱学森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钱老建国初年排除万难,回到了需要他的祖国,除了一颗爱国心外其中也包含了一种“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正因为有这种精神,钱老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科研成果,他做为中国航天的先行者,在治学做人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国家也正需要钱老这样的人,也需要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
回望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飞跃,科技每一次进步,都与“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本关。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个人,若想进一步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须具备这种精神。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若没有这种精神,怎能造就出排除万难,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呢?没有意志力怎能成为人才?没有吃苦耐劳、优秀坚忍的人才又怎能做事业做强做大?商业经济不发展个人力量又怎能取得进步?
所以,“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既是一种精神又可是一种促使社会乃至企业发展强大推动力。
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自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精神。
耕耘与收获篇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耕耘是什么?耕耘就是农民伯伯留下的汗水。收获是什么?收获就是用汗水和勤奋浇灌而成的果实。而我,也有过我自己的一份果实。
在课外,我参加了素描班。一次,我的素描老师说:“过一个星期就是全市的少儿素描比赛,希望你能加紧练习,积极参加,争取取得好的成绩。”我听后,觉得这是老师给我的一次机会,对我的一次考验,也是我迈向成功的一个阶梯,于是我咬紧牙关,对老师说:“我参加!”
之后的几天里,我一有时间就练习,有时都练到十一二点。妈妈走过来,心疼地说:“宝贝儿,你都练了好长时间了,歇会儿吧!”我一边拭头上的汗,一边说:“没事儿,妈,我不累。”“那好,你先练着,练一会就睡觉吧!”妈妈饱含深情地说。我练着练着,感觉我的胳膊酸了,脖子也麻了,但是,我还是时刻鼓励自己:“加油,你一定能行的!”
终于,比赛的日子来临了,我背着画夹,走进考场。啊!这么多人。这使原本自信的我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我心里像揣了无数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我用力按住胸口,生怕自己的心会从里面蹦出来。但是,当我拿起画笔的时候,我又重新找到了平日的那种感觉,“刷,刷”地画了起来。
比赛终于结束了,我坐在位子上等待自己的结果,“余嘉欣,来拿成绩单!”啊,轮到我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领奖台。我拿起成绩单--一等奖!我高兴得几乎蹦起来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我心里默默地说道。
我拿着奖杯,再看看因为画画而被磨破了的指甲,说;“这就是我用汗水换来的收获呀!”
其实,我即使没有拿奖也没有关系,重要的不一定是结果,而是努力的过程。
耕耘与收获篇三:五年级作文 付出才有收获
今天,在邓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口气读完了《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一天,他在田里耕作,一只惊慌的兔子奔逃一头撞在一棵树桩上死了,这个农民十分高兴。从此以后,他就放下农活不干了,整天守在树桩旁,最终农田都荒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这真是一个愚蠢的农民,想天天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你说有这样的好事吗?只有平时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收获。在学习上亦是如此。记得读三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聪明,每次考试都能考到班上前五名。于是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除上课外,一下课我就和同学一起玩,有时作业没做完也不管,家庭作业也是草草了事,妈妈要我多看看书,我也是做做样子。结果期末考试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傻了,我的名次一下子落后了十名。这时妈妈对我说:现在后悔了吧,早就给你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平时不断地辛勤劳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劳动,当然就不会有收获的。这时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想想文中的那个农民,当初捡到兔子后,如果只认为这是一种好运气,还是坚持勤劳地耕种,付出十分的努力,还怕没有一个好收成吗?
是呀,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深刻地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正意义。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香甜的果实。
耕耘与收获篇四:收获的不止是花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是,我认为,收获不止有一份,有时一份收获也没有.真是太“奇怪”了。
有一次,爷爷送我两颗大丽花种子,让我自己种。我家只有一个花盆,所以只能先种一颗了。第一次种植花朵,没有经验,连松土都不会。我把花盆搬上楼,盆里只剩半盆土了。难道土自己跑走了?我回头一看,一条用土连成的线从楼上“搭”到楼下。低头一看,原来花盆下面有个小洞。我原以为是生产厂家的加工失误,一打电话问爷爷,爷爷笑着说我傻,那是本来就有的,是留着让花吸剩的水流走的。爷爷让我在洞上盖上一个碎瓦片,我一试,唉?土不漏了,接一点水往盆里一倒,呵,不一会儿就流了出来。我立刻投入到种花的实践中。过了两天,没见种子发芽,又过了几天,还没长出芽来。扒开土一看,连种子都找不到。这几天的辛苦白费了。可是我并不灰心,找出第二颗种子,按照爷爷的吩咐,我又种了一次。果然,种子没几天就发芽了。我经过苦苦的研究,终于发现个秘密:种子不能埋太深,如果埋深了,根太长,养料不能及时供给,所以,枯萎了,之所以找不到,是因为它已经腐化了。这一次,我照顾得更精心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片叶长出来了...第一朵花绽开了,真漂亮,可能是由于掺杂了自己的汗水吧,显得特别美丽。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只要用心耕耘,就会有收获。虽然有时得不到物质上的收获,但是,总能收获一些经验,以便于下次收获的更多。这是我种花的收获。
当你经过千辛万苦,却没有成功时,别灰心,总结经验,下次一定能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次,我成功了,收获的不止是花朵,更有成功的喜悦,种花的经验......到现在,我还沉醉在其中。
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这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每个人都要记住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