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5篇
哈佛凌晨四点半一: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
哈佛凌晨四点半读后感
寒假,我读了《哈佛凌晨四点半》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世界名校哈佛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这本书主要讲了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里坐满了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们认真的看书,专心的做笔记,或积极的思考问题除了哈佛的图书馆,像餐厅,教室,甚至医疗室里仍然不乏认真学习的哈佛学子。他们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学子。对他们来说,哈佛大学就像一座不夜城,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就是一个图书馆,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移动的图书馆。
看了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么让哈佛学子如此勤奋学习?我想着和哈佛精神与哈佛学风有关。这本书中,我学到了没有勤奋,天才也一事无成;没一个奇迹,都源于自信;拥有热忱,就有改变命运的能力;现在偷懒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学习要全面,而不仅仅是“半桶水";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打破思维的枷锁;用心跳来计算光阴,而不是让光影带走心跳;人要有自知,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混淆理想与白日梦;机遇,需要自己争取。
《哈佛凌晨四点半》是一本促进我学习的好书,他时时激励着我,让我受益匪浅。
哈佛凌晨四点半二:哈佛家训读后感作文700字 心灵的灯塔
哈佛家训读后感作文700字 心灵的灯塔
——读《哈佛家训》有感
看到《哈佛家训》这个书名,我并没有翻开它的愿望——哈佛可是世界顶尖的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的家训离我这样的小学生肯定很遥远。可是当我捧起它后,却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了这本90万字的厚书,之后又陆续读了好几遍。
《哈佛家训》是由近800个小故事组成,这些小故事从美德、梦想、信念、勇气等多个角度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它们或令我感动,或令我深思,或令我敬佩……每一个都让人回味无穷。
就拿《小女儿的头发》来说吧:故事中漂亮的大女儿因为总掉头发而愁眉苦脸,还成天为此大发脾气。而长相平凡的小女儿头发稀疏,当她只剩下三根头发时,她却还安慰仆人:今天正好编条麻花辫;剩下两根头发时,她自言自语:正好中分;只剩下一根时,她笑着说:今天梳个马尾;一根头发也没有了,她欢呼:再也不用打理头发了!
多么乐观的小姑娘!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她总能找到令自己振作开心起来的理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在快乐中度过。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谁能总是一帆风顺?谁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些人在苦难面前怨天怨地,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而有些人却没有在苦难中消沉下去,而是勇敢面对,乐观地继续往前看,坚定地继续往前走。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我们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且不被它困住,那么它并不能影响到你。正如书中说的那样:真正乐观的人不是强忍自己去接受痛苦,而是根本就没有感知到痛苦。
当被同学误解时,当考试考***了时,当学习遇到困难时,我都曾经万分沮丧过。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这些不如意其实都不算什么,它们都会迎刃而解,或者像一阵轻风般飘过,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绝不能因此就灰心丧气。
《哈佛家训》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令人深省的故事,它就像一座心灵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如果你好好读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更多的阳光。
哈佛凌晨四点半三: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更多让我感受的是苦涩,他们的辛苦: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哈佛凌晨四点半四: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成长的故事作文400字
成长的故事
人人都有不同的成长故事,我也有,但那件事却让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妈妈叫了一声“哎哟”,她说:“刘怡葭,妈妈不舒服,去泡杯茶给妈妈喝。”我答应了一声,就去厨房了。
我想:泡茶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于是,我马上从柜子里取出一包立顿“香草之恋”奶茶,然后烧好开水、洗好杯子之后就“唰”地一下,剪了一个大口子,接着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往下倒,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桌上全是粉末。
妈妈快步走进厨房,说:“我就知道你不会倒,所以来帮你了。”说完,就取出了新的一包。只见妈妈小心地用剪刀剪了一个小口子,然后一点一点地挤小包,真神!粉末一粒也没倒在外面!随后,经过加工,一杯茶泡成了。
妈妈又说:“这杯茶给你了。”我听了想,妈妈很难受,可她还给我泡茶,我要给她一个惊喜!所以当妈妈走进房门时,惊奇地叫起来:“这儿怎么会有一杯茶?”接着她叩响了我的房门,我马上说:“是我帮你泡了另外一杯茶啦!”“好孩子!”妈妈紧紧抱住我……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事要一步一步去做,不能一步登天,否则弄不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成长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要学会“自立”、“独立”,每位孩子都会离开父母自己生活——这是每个小孩子成长时不可少的。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小鬼当家”节目组的拍摄,整个拍摄要三天时间,这可是我记忆中离开父母比较长的一次。
签合同之前,我非常矛盾:想出去闯一闯,尝尝拍电视的滋味;但又怕离开爸爸妈妈会睡不着。但最终,我还是壮着胆子,同意了。到了和爸爸妈妈分手时候了,我恋恋不舍地和爸爸妈妈道了别。上了车,对我而言,就像走上了“绝路”。一路上,我的心像“十五只水桶打水”一样七上八下的,心里忐忑不安,一言不发,好像世界都沉默了一样。我不停地胡思乱想:晚上会不会失眠,睡不着觉?会不会做噩梦?晚上会不会梦游呢?……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中闪过,久久不得安宁。不知不觉地就到拍摄营地。
第一个晚上,节目一直拍到凌晨四点多,连天都快亮了,我刚躺下,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觉得没什么不好,当初的害怕都是多余的,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第二天也是如此。
拍摄完成后,我回到家,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我更独立了,我学会了自立——这是我的一笔精神财富,是我成长中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路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我们努力拼搏的身影;也有我们积极学习地脚印。成长的点点滴滴犹如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抬头遥望,那一颗最闪亮的要数这一颗。
上三年级时,学校开展了冬锻节,一下课同学们就紧张地练习起来: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还有的跳长绳。几天后,冬锻节开始比赛了。不一会儿操场上的同学多得像牛毛似的。第一场短绳比赛开始了:操场上顿时鸦雀无声了,同学们静静地等待着,不一会儿哨声响了。参赛的同学像上了发条一样跳了起来。绳子打在地上发出“啪啪啪”的响声。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大声呐喊:“加油三(9)!加油三(9)!”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原本跳得轻松的同学变得气喘吁吁。同学们更加大声地助威。参赛的同学又找回了原先的动力,跳得既轻松又多。同学也因此兴奋不已。有的拍起手来,有的一蹦三尺高,还有的说:“太好了!这次准能拿第一。”当哨声再次响起,比赛也结束了。赛后,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第二天,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班得了倒数第一名,令老师大失所望。不过我认为过程最重要。
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过程最重要。
成长的故事
在我的成长当中,我经历过许多事,比如:骄傲的事,困难的事等等。但让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傻事了。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逛街,妈妈给我买了一盆向日葵,妈妈对我说:“植物可由你来照顾啦!”我听到妈妈说的这句话,开心得不得了,连忙叫好。到了中午,开始浇水了。我先把托盘拿出来,放到水龙头下,我正要开始浇水的时候,心想:妈妈说过,人多喝水会快快长大,如果我把托盘里放半盘水,那不是长得太慢了。如果我把托盘里放一盘水,那向日葵不就可以快快生长啦!想到这,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水龙头,装了满满的一盘水进去。到了第二天,我正要去看一看我的向日葵的时候,发现它已经枯萎了,我很伤心,就大哭起来。妈妈听到了我的哭声,连忙跑过来,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她看见我在哭,就问我:“怎么了?”“我……我的向日葵死了。”妈妈也不知道怎么事,发现托盘里全是水,就问:“托盘里怎么全是水?”“你不是说过人喝水会快快地长高吗!那植物多喝水也不是会快快地长大吗!”“哈哈!其实人和植物不一样。植物的水放多了,根会烂,它们多喝水可是会烂根的。给它们浇水要适量。”啊!“我这才恍然大悟。
从这件事当中,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照顾植物要像妈妈照顾孩子那样精心呵护,要用适当的方法去照顾它们。
哈佛凌晨四点半五:一碗蘑菇汤
陌路投宿
丁扬波是城里的一名青年教师,这天,他开车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胡茜茜去乡下玩,不料傍晚要开车返家时,车却出了故障。丁扬波摆弄了一会儿没修好,天又飘起了小雨,他无奈地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打算在附近找个地方借住一宿,明天再修。
两人撑着伞走了半个小时,看见山脚下有个村庄,让人觉得诧异的是,整个村庄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也没有灯光。丁扬波领着妻子左转右转的,只见这里到处是断壁残垣,几乎家家的大门和窗户都被拆走了,只剩下黑咕隆咚的房架子还矗立着。
好不容易看见村东头有些亮光,走近一看,是一个低矮的小平房。丁扬波上前“笃笃笃”敲了敲门,很快出来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丁扬波把因车坏了要借住一宿的请求讲了,那妇女忙说:“你俩不嫌弃的话尽管住,我姓庞,你们叫我庞大婶好了。”
说着话,庞大婶将两人引进了自己住的东屋,丁扬波和胡茜茜发现,这屋子非常简陋、陈旧。庞大婶说,老伴儿早已去世了,儿子在外地打工,眼下就她一个人住。说这些话时,庞大婶神态黯然。
丁扬波询问为何村里尽是些空房架子,庞大婶说,这地方去年春天就接到了乡政府的搬迁通知,说是这儿容易发生泥石流,有危险,到今年春末时节村里人都已陆续搬离了,如今就剩她还未搬。说到这儿,庞大婶表情有些伤感,看来是故土难离。怕勾起庞大婶的伤心事,丁扬波赶紧岔开了话题。
过了一会儿,庞大婶说去西屋收拾一下,出去了。趁这工夫,胡茜茜小声说:“我怎么感觉这庞大婶有点怪。”丁扬波说:“是有点别扭!”两人一阵嘀咕,想离开,但见外面天愈来愈黑,雨越下越大,出去一时也找不到歇息的地方,只好将就住下来。丁扬波心里觉得纳闷儿,全村的人都搬走了,庞大婶怎就不搬?一定是位难缠的主儿!
丁扬波和胡茜茜被庞大婶安排在西屋,两人到屋里一瞧,这西屋和东屋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西屋布置得像个新房,沙发、床,还有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无一不是崭新的。小两口不由面面相觑,丁扬波说:“看来,这间房一定是庞大婶为她儿子准备的婚房!”呆了一会儿,胡茜茜一捂肚子说:“我感觉有点饿呢,我去问问庞大婶有没有吃的。”说着她就去了东屋。
庞大婶听说胡茜茜还没吃饭,一脸歉意。胡茜茜问有没有现成的,庞大婶忽然一拍脑门说,灶里煨着两个红薯,可能熟了。说着,她就到了灶间,俯身掏出两个热乎乎的红薯递给了胡茜茜。接过红薯的时候,胡茜茜忍不住问道:“庞大婶,我俩住的屋,肯定是您儿子和儿媳的新房吧?”哪知庞大婶一听,神色突变,竟然哭了,弄得胡茜茜赶紧说声“对不起”,溜回屋去。
半夜怪事
回屋后,胡茜茜把刚才的事跟丈夫讲了,丁扬波也觉得这事很蹊跷。两人吃罢红薯,可能换了环境,躺在床上谁也睡不着。过了好一阵子,胡茜茜听见外屋有动静,好像有刷锅的声音,不知这么晚了,庞大婶还要干什么。胡茜茜撩起门帘,透过门上的玻璃往外一瞅,见庞大婶洗了些蘑菇下到锅里煮。一会儿的工夫,一股沁人心脾的蘑菇香味儿飘散开来,胡茜茜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小声说:“真香呀!”丁扬波知道媳妇馋了,自告奋勇地说是出去讨一碗来。
丁扬波开门出去,片刻后又一脸沮丧地回来了,自言自语地嘀咕道:“这老太太,真抠门儿,不舍得给直说得了,却愣说那蘑菇有毒,咱俩不能吃!哄三岁孩子呢,她吃得咱俩就吃不得了?”胡茜茜知道他是面上挂不住,就安慰了几句:“算了,人家能让我们住一宿就不错了,别得寸进尺。”
话是这么说,可两人不争气的肚子“咕咕”直叫,特别是丁扬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半晌,他听外屋没动静了,就起来蹑手蹑脚地开门出去了,不一会儿,只见他喜滋滋地端了碗蘑菇汤回来了,说:“算是运气,锅里还剩了些,茜茜,你喝吧。”胡茜茜刚才就馋得不行,两个红薯两人根本就吃不饱,眼下她也顾不得斯文了,端起碗来就喝。这蘑菇汤喝到嘴里甜津津的,有股清香味儿,她喝了几口,递给丁扬波,丁扬波却摇了摇头,说不爱喝。其实,他是心疼老婆,自己舍不得喝。
一碗蘑菇汤垫底儿,胡茜茜总算没有饥饿感了,很快,她就睡熟了。丁扬波却睡不着,他趴在被窝里,玩起了手机。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正玩着,就听身边的胡茜茜忽然“咯咯咯”地大笑起来,他吓了一跳,再一看,胡茜茜醒了,坐在床上,笑着瞅屋顶,用手指点着说:“一个、两个、三个,哈哈哈,七个小矮人全来了!”看这情形,可能是做噩梦了,丁扬波赶紧轻轻扶住胡茜茜的双肩,安慰她,想让她继续睡,可胡茜茜却又突然缩起双臂,惊呼道:“天啊,来了个戴红帽子的巨人,手里还拿根狼牙棒,他举起来了,救命啊——”
丁扬波紧搂着胡茜茜,连声安慰。他知道妻子平日里爱看动画片,可还从没见她做噩梦,怕她吓坏,急忙摇晃着她,说:“醒醒,茜茜,你在做梦!”可胡茜茜却浑然不觉,又一头扎进丁扬波的怀里,打着哆嗦说:“蜂,马蜂,好多马蜂飞过来啦——”可片刻之后,她又嘻嘻哈哈地手舞足蹈起来。坏了!丁扬波猛然明白过来,妻子这不是做噩梦,是中了邪啦!这屋子难道不干净?这可咋办?他忽然想到东屋的庞大婶,赶忙奔过去敲门,连声呼叫,里面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丁扬波也顾不得许多了,用力一推,闯了进去,却见屋里点着根粗大的蜡烛,朦胧中庞大婶穿戴整齐,蜷缩在炕头双目紧闭,竟在“嘿嘿”地边乐边叨咕,怎么叫也叫不醒。本来,丁扬波以为庞大婶年纪大有经验,自己来问一问她怎么办,可看到这一幕,他更害怕了,活这么大,他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怪异的事情。容不得丁扬波再犹豫,他赶紧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机报了警。
因祸得福
在等待的过程中,丁扬波头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你想啊,那个屋里妻子一惊一乍,这个屋里庞大婶喋喋不休,弄得丁扬波都要崩溃了。好不容易等到警车冒雨赶来了,一位警察进屋一看这情况,就说:“怎么像吸了毒的样子,她吃了什么东西没有?”丁扬波这才想起那蘑菇汤来,赶忙告诉了警察,警察一听,生气地说:“胡闹,这是蘑菇中毒了,赶紧送医院!”
这几位警察帮着丁扬波,把两位患者送到了最近的乡医院,挂了急诊。一位值班的大夫一看庞大婶,就失口说道:“这不是庞大婶吗?她已经两次吃毒蘑菇中毒入院了,后来那次她说过再不吃了,这怎么又吃了!”
等到患者用上了药,病情渐渐稳定下来,这位大夫才跟在场的丁扬波和几位警察讲了庞大婶的事。这个庞大婶命挺苦的,丈夫早亡,身边就一个独子在外地打工,不幸的是,前几年庞大婶的独子在外地出了交通事故,死了,就剩下庞大婶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庞大婶思子心切,天天以泪洗面。从前年夏天开始,她服用了当地的一种毒蘑菇,中毒后已经两次被同村人送到这里来治疗。当时大夫问她为什么吃毒蘑菇,她竟说是想念儿子和老伴儿,吃了这种蘑菇后能见到他们。经医院化验,这是一种致幻蘑菇,可以使人产生幻觉,虽然要不了人命,但发作起来挺吓人的。后来经过大家的劝说,这庞大婶已经一年多没吃毒蘑菇了,这次可能是丁扬波和胡茜茜前来借宿,刺激了她,让她又想儿子了,才煮蘑菇汤喝,没想到还害了胡茜茜。
第二天早上,胡茜茜醒了过来,一睁眼就见丈夫面容憔悴地坐在自己面前,她有点懵懂,还不知自己怎么住到医院了,听了丁扬波的解释,她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就问:“庞大婶没事吧?”
一听问庞大婶,丁扬波就有些怨气,说:“她还在重症监护室里,她也真是的,要不是她弄那毒蘑菇做汤,你也不会住到医院里!”“这怨不得别人,”胡茜茜说,“人家庞大婶又没想让咱俩喝,都是我嘴馋,唉,这庞大婶真可怜,快去看看她怎样啦!”丁扬波知道妻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看电视剧都要陪着流泪的,赶紧答应着去了。
一会儿,丁扬波兴冲冲地回来了,他告诉胡茜茜,庞大婶也醒了,知道了自己获救的经过,还连声道谢呢。丁扬波打算去趟庞大婶的家,昨晚走得匆忙,有些随身带的物品落在庞大婶家的西屋了;再说,抛锚的车还在道上扔着呢!他安顿好了胡茜茜,给昨晚救了他们的警察打了个电话,道了谢后,说自己想去一趟庞大婶家,拿遗落的东西,不知行不行。哪知电话那头警察说:“拿不回来了,你们三人真命大呀,今天凌晨四点多,山上下来了泥石流,整个村子都消失了!”
丁扬波听了,站在那儿愣住了,半晌才对病床上的胡茜茜说:“其实,是庞大婶救了咱俩呀,幸亏你喝了那碗蘑菇汤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