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树5篇
大柳树篇1:金嗓子的小黄鹂
金嗓子的小黄鹂
森林里,提起“歌唱家”小黄鹂,真是隔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森林里的很多“成员”都喜欢听小黄鹂唱歌。
这天,小黄鹂飞到大柳树上,又唱起来了。她的歌声优美动听,传得很远很远。小羊、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和小狐狸都来了。他们手拉着手,围着树干又唱又跳,可开心了。突然,小黄鹂不唱了,小动物们也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大家围着小黄鹂,请她再唱一首,可小黄鹂说:“我为你们付出了那么多,你们给了我什么呢?”说完,小黄鹂就飞走了。小动物们也奇怪地回家了。
过了几天,小黄鹂飞到一棵大杨树上,刚要唱歌,发现小猪在向它打招呼:“小黄鹂,你又要唱什么呀?”小黄鹂没有理睬他,头也不回地飞到一棵大松树上。小猫看见了小黄鹂,微笑着问:“小黄鹂,你的歌真好听,请给我们唱一首吧。”小黄鹂也没理睬他。不久,小黄鹂实在忍不住了,就在一棵大树上唱了起来,可是不管她怎么使劲,发出的声音却是“哇哇”的怪叫声。小黄鹂知道自己已经不会唱歌了,孤单地躲在角落里,伤心地哭起来,晶莹的泪珠从脸颊流下,把周围的小草都打湿了。小黄鹂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又会唱歌了,小动物为她伴舞,小花向她微笑。她从梦中惊醒,突然发现自己真的会唱歌了。她飞到一棵青翠的柳树上唱了起来。听到小黄鹂的歌声后,小老鼠、小猫、小兔和小狐狸都来了。他们在大柳树旁唱啊、跳啊,整个森林都充满了欢乐,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从此以后,小黄鹂成了森林里真正的歌唱家。
指导教师:顾娟
大柳树篇2:最高又最矮的人
白娘子离开南天门,降落到西湖苏堤。她顺着苏堤走去。走到映波桥边,看见有个老叫化子,手里拎着一条小青蛇。那小青蛇见了白娘子,摆头甩尾的,眼睛里还滚下泪珠来。白娘子觉得它怪可怜的,就问老叫化子:
“老爷爷,老爷爷,你抓这蛇做啥用的呀!” 老叫化子说:
“挖蛇胆卖钱哩!”
白娘子听了,又看看小青蛇,心里很难过,就说: “老爷爷,我给你点银子,把它卖给我吧!” 老叫化子点头答应了。
白娘子买下了青蛇,把它捧到湖边,放进水里,湖上忽然冒起一阵青烟,青烟里走出一个青衣青裙的小姑娘。白娘子高兴得一把拉住她的手说: “小姑娘,小姑娘,你叫啥名字呀?” “我叫小青”
“小青,小青,你给我做个伴吧。”
于是小青认白娘子做了姐姐,跟她一块儿走。
走呀,走呀,两个人从里湖走到外湖,又从外湖绕到里湖。白娘子走几步,停一停,东张张,西望望。小青不知道她为啥,就问: “姐姐,姐姐,你东张西望寻什么呢?”
白娘子笑笑,把南极仙翁出的谜说给小青听,要小青帮她猜猜。
这天,正逢清明节,天气很好。上山祭坟的,湖边踏青的,东一群,西一群,都是。靠近断桥这一带地方,游人更多。白娘子和小青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那最高又是最矮的人。但是,高个儿都不矮,矮个儿都不高。咳,这个人真难找呢! 晌午,白娘子和小青又寻到断桥边来。
这辰光,断桥边的大柳树底下,有个马戏班子正在做把戏,一大群人围着看。小青这边张张,那边望望,猛地叫起来:
“姐姐,姐姐,我寻着那个最高又最矮的人啦!” “在哪里呀?在哪里呀?”
“喏,你看!”小青朝那大柳树上一指。原来树丫子上坐着个年纪轻轻的小后生。 白娘子朝那小后生看看,说:
“他个儿不高呀!”
“他高高地蹲在树上,人家来来往往都从他胯下走过,这不是最高的人吗!” “他个儿不矮呀!”
“他人影落在地下,人家来来往往都从他头顶踏过,这不是最矮的人吗!”
“对呀,对呀,一定是他!”白娘子心里暗暗地说:“老仙翁呀老仙翁,你出的谜真不好猜!这最高又最矮的人,原来是个不高不矮的小后生啊!”
白娘子仔细看看那小后生,生得眉目清秀,相貌厚道,不觉又惊又喜。只是小后生蹲在大柳树上,不知名,不知姓,怎样教下来呢?小青想个巧法子,叫白娘子暗地作起法来。一会儿,天上乌云,雷声隆隆,落大雨啦。
马戏班子收场了,围着看把戏的人都散了。小后生从大柳树上爬下来,跑到西湖边,喊了一只小船,叫船老大划到清波门去。
小船刚刚荡开,船老大还没架上桨,白娘子便在岸上喊起来: “划船的公公呀,给我们搭个便船吧!”
小后生从船舱里探出头来望望,见两个姑娘儿站在岸边,被雨淋得象落汤鸡似的,就叫船老大靠岸,让她们上船。
她俩一落船,就向小后生道谢。小青问小后生叫什么名字。小后生说: “我姓许,小时候在断桥旁边遇见过神仙,所以阿爸就给我取名叫许仙。” 白娘子和小青看一眼,两人点点头笑了。 白娘子又问许仙住在哪里。许仙说:
“自从阿爸亡故之后,我单身一人,寄住在清波门姐姐家里。” 小青听了,拍着巴掌笑道:
“这可巧了!我姐姐和你一样,也是个无依无靠,到处飘零的人哩!这样说来,你们两人倒是天生一对啊!”
说得许仙红了脸,白娘子低下了头。他们两人正谈在兴头上,忽听船老大在船艄唱起山歌来:
“月老祠堂在眼前, 千里姻缘一线牵。 风雨湖上同舟渡过, 天涯寻来共枕眠!”
大柳树篇3:状元红
从前,曹州东北角离城八里赵家村,有一个姓赵的商人。他从十几岁就常到外地做生意,村里人送他个雅号:赵老商。
赵老商四十多岁才有了个独生子,起名叫春宝。他的者伴王氏,体弱多病,赵老商想早日为儿子娶个媳妇,帮助操持家务,就是没找到如意的姑娘。
有一次,他去东京城经商,投宿在城郊张家客店,因天色尚早,他闲来无事,便到客店的花园里去赏花。忽然,他看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在花丛中熟练地修剪着花枝儿。赵老商一打听,原来,这姑娘名叫花姐,是个外出避难的女子。花姐的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官做妾,这个大官比花姐大三十岁,花姐誓死不从,就偷着逃了出来。遇上张店东把她带回客店.叫她帮助管理花园。张店东的妻子见花姐聪明伶俐,便认她做了干女儿。
赵老商听完店小二的话,心里想:我何不把花姐带回家去做我的儿媳妇。于是,他买了好多礼物,又备了一桌丰盛的洒宴,请来张店东、店小二,还有两个和他一起经商的商人,举杯同饮起来。酒店宴上,赵老商和张店东攀起亲来。起初张店东不答应,后来,经在座的两个商人和店小二一撺掇,张店东也就应允了。赵老商忙献上厚礼,当即又立下了订亲文书,由店小二和两个商人保媒。
第二天一大早,赵老商就雇了一顶二人小轿,带着花姐还乡了。花姐坐在轿里,‘心里想:“只要不嫁给比我大三十多岁的男人,嫁给个商人的儿子我也乐意。”她在轿里迷迷糊糊地做了个梦,梦见商人的儿子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子,虽然模样不太俊.倒也很憨厚。
花姐被一阵喊叫声吵醒,原来到赵家村了。乡亲们都来看赵老商从京城里带来的儿媳妇,这个说聪明,那个夸漂亮,婆婆王氏,更是喜得合不拢嘴。当花姐下轿拜花堂的时候,才知道她的丈夫春宝是个末满两岁的小娃娃!花姐哭了,哭得泪人一般。左邻右舍的大娘都来劝说她,赵老商夫妻用好言安慰她,待她象亲生的女儿一样亲,小春宝搂着花姐的脖子直喊姐姐。花姐心中的冷冰慢慢地融化了,唉!认命吧。
花姐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不管是织布、刺绣,还是养蚕、种花,样样活儿都超人之上。她一有空闲,就哄逗着小春宝玩,给他
绣花鞋缝花帽,做花衣裳。小春宝也最爱跟姐姐,常常正哭着的时候,一见到花姐就不哭了。赵老商夫妻俩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见人就夸他们的好儿媳。赵老商知道花姐是个种花能手,就建了一个花园叫花姐养花。这一下花姐有了用武之地,不出一年光景,她就栽培了许多名贵花卉,其中最多的是牡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年.王氏得了重病,花去很多钱也没把病治好,去世了。赵老商做生意又赔了本,整天忧烦,身体也远不如以前结实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花姐肩上。一天,花姐去花园锄草,小春宝哭闹着要跟去,花姐只好抱着他去园里干活。在路上,小春宝又说又笑,等来到花园,他已“呼呼”地睡着了。花姐把春宝放在一棵大柳树下,又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地给他盖上,然后,扛起花锄去锄草了。不一会儿,她热汗淋淋,感到四肢酸疼.就到大树下歇息。她来到树下一看,顿时惊呆了:小春宝不见了,花姐感到天旋地转,好似霹雷轰顶!她慌慌张张四处搜寻,口里不住地喊着;“春宝!春宝!你在哪儿呀!”
几天过去了,到外地寻找小春宝的邻居们都回来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春宝的下落。从此,花姐对赵老商更象亲父亲一样,缝衣、做饭、端汤、送药,风里、雨里、家里、地里她都抢着去干,全村人都夸她贤惠。
光阴似箭。一晃十七年过去了。花姐已是三十五岁的人,因过度操劳,脸生皱纹,头长白发,看上去倒象四十开外的人。赵老商更是白发银须,老迈年高了。
忽有一日,村里来了个后生,说是来认亲的。老邻居见他的模样象赵老商,就把他领进了赵家。花姐和赵老商一见那后生都楞住了:这么面善。那后生深施一礼,问道:“先辈十七年前可曾丢失过一个小男孩吗?”
“丢失过!丢失过!他在哪里?他在哪里呀?”
“我就是…是。”后生已热泪盈眶。
“啊!你是春宝?”赵老商见后生点点头.便抱着春宝放声大哭:“儿啊!我是你爹呀!十七年了!整整十七年了!”哭了好一会,三人才平静下来,春宝便诉说他十七年的遭遇。
十七年前,山西有个姓王的商人,年过半百无儿无女,想儿子想得着了迷。一天,他经过赵老商的花园,见大柳树下睡着一个幼儿,便象抱自己的孩子一样抱走了。他见幼儿花帽上绣着“春宝”两个字,知道是幼儿的名字。王商人认为这是个吉利的名字,便没有改。小春宝长到八岁,王商人看他聪明过人.就给他请了个老师,让他在家里苦读诗书。十年后,春宝进京应试,得中头各状元。皇上见他年轻英俊,要招他做附马,就先命他回乡修坟条祖然后回京城结亲。新科状元回到山西,王商人喜出望外。多嘴的邻居私下议论,说王商人不是状元的生身父亲。这些言语传到春宝耳中,就追问自己的身世。王商人见瞒不过,就如实讲了出来。春宝听后,定要来曹州寻找他的生身父母。王商人组挡不使,只好让他回乡认亲。
春宝带着人役来到曹州,便派人四处打听,不几日,就得知赵老商当年丢失幼儿的事。他伯带着人役去认亲,万人认错有失体面,便脱下官服,换上民装,一个人来到赵家村。
赵老商接着也诉说了家中之事,说到花姐,他夸了又夸,只把花姐夸得躲进内室,再也不好意思出来。春宝此时才知道花姐是他的媳妇,赵老商望着花姐的背影,对春宝说:“儿啊!今日大喜,咱们一家人团圆!你们夫妻今晚就圆房吧!我去办几桌酒菜,把乡亲们都请来。”赵老商说着就要走,春宝急忙拦住,结结巴巴地说:“我……她……”赵老商一听急了,“有啥话就说吧!”春宝往内室看了一眼,低声说:“爹,花姐如此贤惠,就象我的长辈一样。她孝敬父亲二十多年,恩重如山.儿愿侍候她一辈子!”赵老商一听这话,生气了;“咋?你做官了,看不上花姐了!
花姐在内室听得明白,不由得暗自伤心。转身对着菱花镜照看;是老了,春宝今年不足二十岁,我不能误了他的青春,不能误了他的前程。想到这里,她急忙从内室出来:“爹,你老别生气,我愿与春宝姐弟相称。从今后,我就是你的亲闺女。”说着跪倒在赵老商面
赵老商浑身颤抖:“不!不行!这婚事名正言顺,当时有三人保媒.又有订亲文书我不能叫人家骂我毁婚我不能对不住花姐.”赵老商说着双手捧出保存了十七年的订婚文书,扔在春宝面前。
这时,门外一阵喧哗,原来是新科状元的人役,引着一位传旨官来到赵家。春宝急忙更衣接旨,圣旨是命春宝进京成亲的:赵老商听说此事、火气更大了,立逼着春宝与花姐成亲;花姐和春宝苦苦哀求,他只是不听。春宝无奈,只好暂时留下,打算等父亲消了气,再慢慢劝他。
两天过去了,父亲火气仍然未减。春宝想回京去,又伯父亲一气之下寻了短见,自己落下个不孝罪名,若与花蛆成亲,皇上知晓,更吃罪不起I他被逼得走投无路,茶饭不吃.夜难安寝。已是深更夜半,他来到花园、那盛开的花朵突然变成一张张订亲文书,那片片花叶又似一张张皇王圣,他眼花缭乱,头昏脑胀,霎时觉得订亲文书、皇王圣旨铺天盖地向他压来,他感到胸中闷气,喉中作痒,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口吐鲜血,倒地身亡。
赵家花园里修了一座状元坟。第二年春天、壮元坟前生出了一枝枝叶茂盛的牡丹,花大如盘,清香扑鼻。初开时是深红紫色,盛开后变成朱砂红色,尤如状元的锦抱。因它又生在状元坟前,人们都称它“状元红”。
大柳树篇4:棒槌姻缘
赴京赶考的秀才李公子,一日来到铜山地界。此时正逢雨季,山洪下来,小河泛滥,大河暴涨。公子驻足在一条小河边,望着因涨水而变宽的河面,一脸的难色。欲过,河流湍急深浅不知;绕行,不仅太远,还不确定下游处的一座木桥有没有被淹没。公子思量再三,还是脱掉衣服,选择了淌河而过。他将衣物顶在头上,摸索着向对岸走来。河水淹没了他的肚脐,摇摇晃晃,水流冲得他几乎站不住。本来打算直着淌过河去的,没想到快到岸时,却斜着向下游偏离了几十米远。他摸索着走出深水区,这时有个村姑正在岸边洗衣裳,公子躲闪不及,下体暴露无遗。反观那女子想必是无意间瞅见了赤身裸体的书生,故而两颊绯红,羞怯难当。公子趁她掉转头去避羞之时,赶快上岸穿衣纳履。这时女子越想越气,就背着身子诌了首打油诗嘲讽他:
“谁家书生真荒唐,光着屁股过河床,礼义廉耻全不顾,辱没斯文太混账。”
李公子本来就风流倜傥,洒脱异常。今见一村姑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不着脂粉,脱尽铅华,比起那些珠光宝气和浓妆艳抹的大家闺秀来,更觉得清纯秀美。这让他不由不心动。于是李公子也诌了一首小打油借此来调笑她:
“二八村姑好漂亮,独自河边洗衣裳,不是小生走得急,娶回家中做二房。”
村姑本来并没动气,只是想说个顺口溜羞羞这个鲁莽的书生。却不料他竟如此可恶,不仅不识趣,还油腔滑调地弄首歪诗来轻薄自己,想占姑娘的便宜。太不像话了,这事不能轻易跟他拉倒。村姑越想越气,就顺手摸起身边洗衣用的棒槌,猛地起身向李公子走去。好个村姑银牙紧咬,杏眼怒睁,二话不说举起棒槌就打。李公子一见事情不好,来不及多说,掉头就跑。一个在前边抱头鼠串,一个在后面紧紧追赶。姑娘边追边骂道:“哪来的狂生不知羞耻,居然想讨姑奶奶的巧。告诉你,瞎了你的狗眼。”
李公子原以为开句玩笑,无伤大雅。没想到春姑如此懊恼,竟然动气手来。他不停地躲闪着,还不时回过头来求饶。她却不肯就此罢休,依然穷追不舍。河边一群嬉戏的童子见了,就跟在后面蹦跳着起哄着,场面很是热闹。这时,有村人途经此处。见二人的动态,就知年轻书生肯定是调皮了,要不人家姑娘不会追着他打的。这哪行,一个外乡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本地姑娘,也太不把村人当回事了。于是,几个后生子就连忙上前阻截,并且不由分说地将其按住,这时村姑也赶到了跟前,然而她那高高扬起的棒槌却静止在半空中,怎么也落不下去了。
他现在离自己如此的近,俊朗的面孔让她惊叹,两道剑眉,一双星目。高高的的鼻梁,好看的嘴。长得就像戏文里说的罗成和潘安。那神态也不像下流之辈。她不禁春心萌发,爱意顿生。于是先前的懊恼顿时烟消云散,风收雨歇。村人本来是想拦住书生,让村女痛打几下出出心中之气。不想人家姑娘不仅不买账,反倒埋怨村人,说了声:“恁真多事,不知道俺们在闹着玩吗?”然后就红着脸掉头走了。村人自觉没趣,不得不松开了书生。年轻的那个村民说:“坏了,咱咸吃萝卜淡操心,舔腚舔到痔疮上去了?”年长一点的说:“早知道这样咱们就不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年老的就催促他们:“该干么的干么去,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于是大家这才不得不作鸟兽散。
众人走远了,李公子还愣怔怔地站在原地。他怎么也没想到,村姑在关键的时候,不仅没落井下石,反倒出手相救。宁愿得罪村民,也不愿让自己受辱。等他醒过神来,再观那乡村女子,人家早已回原处又洗起自己的衣裳来了。公子想起她离去时那深情的眼光和表情,觉得自己刚才的玩笑开得是有些过分了。他整理了一下被村人扯皱了的衣服,一瘸一拐地来到她的身后。
他先是轻轻地痰哨了一声,等她转过了身来,这才一边行礼一边说道:“谢谢姑娘出手相救。先前都是小生的不是,万望姑娘多多海涵,小生这厢有礼了。”村姑见书生文质彬彬地向自己赔礼道歉,就埋怨地说:“公子既然是读书之人,先前为何那么没正经呢?不仅有失身份,还羞辱了小女子。”李公子连忙又是一恭,愧疚地说:“确是小生太过轻狂,一时糊涂就信口开河信马由缰起来。让姑娘多有见笑了。”说完就弯下腰去揉刚才被崴了的脚踝。村姑一见,哪还能顾上许多,赶忙扶书生坐到大柳树下的石头上。不由分说地褪下了他的鞋袜。
李公子开始还有些磨不开面子,等到那双有些茧子的小手任性地帮他揉搓了好一阵子时,这才安下心来。他贪婪地享受着这突如其来的温存,甚至连自己要去赶考的事情都给忘了。待到她问起话来。这才从温柔乡里醒了过来。他回答他的询问说:“小生家住萧县李家庄,奉父命进京赶考,途经此处。不巧遇到河水上涨,小桥被淹,只得涉水而过,不想水流过急,偏离了方向,这才鲁莽地撞上了姑娘。实属无意而为之。”村姑听后,公子的状况了解了个大概。可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他却只字未提,心里就有些怅然。几次欲问又止,公子见她吞吞吐吐欲说还休,就问道:“何事让姑娘如此羞于张口?”村姑又犹豫了一阵子,终究还是受不住疑虑的诱惑,就鼓起勇气问他:“听公子说了许多家事,怎不见提起你家大嫂?”李公子不解地说:“小生一向只顾读书,未曾婚配。哪来什么你家大嫂之说?”村姑又红着脸问道:“既没婚配,为何还要娶啥二房不二房的?”说完自觉言语有失,于是脸红的就像杀猪的盆和天边火烧的云。李公子听了不禁哈哈大笑,原来是刚才那句要娶她做二房的歪诗让她产生了误会。就又对她开了句玩笑:“小生要不那么说,姑娘能像现在这样对我么?”说完又是一番大笑。笑得村姑拧着辫梢,跺着脚不停地说:“你坏你坏,俺不来了,俺不来了。”李公子望着她那娇羞可爱的样子,解释说:“你真傻,我那是在调笑你玩呢,小生的确至今未婚。”村姑听了这才放下心来。后来她又问他:“只是调笑吗?”公子答:“起先是,现在不是。”她继续追问道:“现在怎么又不是了?”“现在我只想娶你回家做媳妇。”此言一出,春姑羞得转过脸去窃喜不止。她背对着他问:“此话当真?”公子信誓旦旦说:“若有半点虚假,让我今生不得好死。”姑娘连忙转过身来去捂他的嘴,又不放心地缀上一句:“先说下,俺可是没出过门的黄花闺女,今天你光屁股过河被俺碰上的丑事要是传了出去,俺女儿家家的还不羞死了。”
“奥!奥!光屁股过河。奥!奥!光屁股过河。”这时大树后传出了孩童们的欢叫声,原来几个顽童早就藏在大柳树后偷听他们的悄悄话有好一阵子了。孩子们的欢叫声惊起了大树上的几只花喜鹊,也羞得二人无处可藏……
后来秀才李公子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再后来村姑被明媒正娶到李家,成了名符其实的大少奶奶。于是,他们的风流佳话也被李公子的学友写成了打油诗流传至今。诗中曰:
“秀才光腚过河床,村姑洗衣巧遇上。棒槌高举未落下,二房随即变大娘。”
大柳树篇5:直升机遇险记
今年暑假,爸爸从淘宝网上给我订购了一架航模直升飞机。它的样子很像一只蜻蜓,机身呈大红色,长约五十厘米,机尾部有一个小螺旋桨,有四个小叶片,可以控制转向;机身上也有四个很大的叶片,转起来速度很高;机身底部,有许多闪烁的灯泡,五颜六色,很美。不过有一次,这架航模真是受尽了磨难呀!
这天,我和往常一样,把飞机拿下楼去玩。我打开遥控器,给飞机插上了电源,慢慢地将操纵杆拉到“起飞”档以上,飞机一点一点,平稳的从地面上起飞了,来到广阔的高空,我的操纵技能并不怎么娴熟,但我还是能如愿以偿地控制飞机。唉,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缝!这不,飞机飞得好好的,突然来了一阵大风,把我的飞机吹得东摇西晃,瞬间,我的飞机失去了原有的平稳,开始“漫天飞舞”了。这时,它不知什么缘故就猛地冲向了大柳树,本来就不知所措的我又加了一层“手忙脚乱”,我连忙拉下操纵杆,让飞机着陆,可是令人不愿看见的一幕还是发生了:飞机螺旋桨被柳树的枝条缠住了。得,下不来了。我尝试用长一点的木棍把它拨下来,不行,能试的办法我都试了,可还是一无所获。这时,飞机好像用失望的眼神看着我,在说:“我的主人真笨!”我只好把爸爸叫来了,爸爸一看也急了,很“狼狈”地爬上树;十分钟后,我的直升机终于下来了,我很高兴,仿佛它也笑眯眯的。这件事真是惊心动魄呀!
事情过去后,我给这个事件起了一个名字叫“大柳树事件”,希望自己能好好反思。这个暑假过得最有趣了,这都是直升机的功劳。它就像我忠实的朋友,陪我度过了这个漫长而又炎热的暑假。
我和直升机之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它是我的朋友,也承载着我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