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6篇
拼凑篇(1):拼凑碎片化生活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信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与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间是碎片化的,阅读是碎片化的,购物是碎片化的,社交更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生活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清晨,我关闭手机上设置的闹钟,睡眼惺忪地起床,刷牙,吃早饭。在享用热气腾腾的早餐的同时,我与往常一样轻车熟路地打开百词斩App进行刷单词练习英语,刷完后不忘查看每周榜单。
上学喽!一进电梯,我便遇见好几位熟悉的邻居,他们低着头,看着手中的手机,有的在发消息,还有的在打游戏。我习以为常,静静等待着电梯的开门。
一路上,见到的路人不算多,大多是学生模样的,急匆匆地向学校方向跑去。我看仔细了,原来是去全家买早点啊。再往前面望去,那儿不是我的同学么?于是我喊着她们的名字跑过去。可她们却没回头。走到她们的后面,我只好一一拍过她们的肩。她们这才拿开耳机,抱歉地朝我笑了笑。接下来我们也一路无语……
碎片化的生作文活就是这样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从前的生活是那么地慢:早晨上学,傍晚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从书柜拿出一本小说,细细地品味。如今,这样的机会怕是很难得了。更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与亲朋好友的见面越来越少了,见面了,也是自顾自地看着手机。微信中的一个又一个微信群仿佛为我们拉近了距离,可又仿佛给我们每个人套上了一个坚硬的玻璃罩。
碎片化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原本完整井然有序的时间被分割,被撕裂。碎片化的生活的确有一定的好处,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可更多的是破坏了我们原有的生活态度。我们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不能只是去适应它,我们还应该试着做出小小的改变去拼凑碎片化生活。拼凑,是应该像拼图一样的。碎片化让我们急躁,而拼凑能够让我们平静下来,淡淡地品尝时间滴答的悠闲。
我希望,人们可以在忙碌中停下脚步看看,看看我们现在的样子,然后选择,是这样忙忙碌碌地继续将生活撕碎,还是去找寻生活原本该有的颜色。
拼凑篇(2):将碎片拼凑起来
现在的现代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在闲下来时,都会忍不住打开手机把珍贵的时间分成零散的碎片。
作为学生,我有时也会在无聊时时不时掏出手机,想寻找些有趣的事,忍不住在网络的世界中探求更多。而正因为这样,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就在指间流逝,一去不复返了。而我,却没有在这些逝去的时间中收获什么,只是笑了笑,而等着我的,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
碎片的时间无处不在,玩儿我们每天也过着碎片化的生活。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都会悄悄的来找我们,等我们做完这些事情后—又是一段碎片化的时间。上学放学时的路上,意外错过车后无聊的等待,写完作业,完成计划后的时间。这些时间微不足道,却又值得我们拼凑起来。
我喜欢利用这些时间,且在想办法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去拼凑它们,积少成多,让他们变得更有意义。
碎片化生活不可避,那就不如“化零为整”合理利用!等车时,我习惯拿出一本小小的本子,上面记录着我不会背的单词,没不出的句子,等车的时间虽零碎,用它去记一些零碎的小知识,不作文就是很好的选择?在家中写完作业的时间很早,离睡觉还有一段时间,做完该做的了,我便会拿起一本《读者》或是一本小说,细细品味,将那半小时的时间化为了我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睡前,当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我会在脑海中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或是放空自己的脑袋,享受一下忙碌后难得的放松。
将这些时间拼凑起来,即使你的生活被分成再小的在零碎的碎片,它同样能被合理的利用,也能从中收获许多。
时间本来就零碎,若要是我们在将这细碎的时间分割得更细,或许一天中我们都不会专注地做一件事。让生活变得零碎的,还有移动互联网,只要在空闲时少用手机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用互联网在这些时间中去了解一下新闻,比去微博、朋友圈来的好的多。专注地投入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后再去休息一会儿,将时间合理利用,工作的效率会更高,时间也不会因为一次次的休息而变成零碎的几片。
碎片化的生活是现在每个人都在面对的,而每个人却又用不同的方法将它拼凑起来。碎片,只要被合理运用,依旧能发挥极大的用处。
拼凑篇(3):拼凑是追求
追求是前进道路上的火把;追求是生命途中的支柱;追求是智慧的演化,是成功的脚步。
我曾经有很大很大的人生目标,我遥望着,追求着。却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弱者,是个失败者,缓慢地前行,向着那云端的深处追求那遥不可及的人生目标。
偶像的机会,在一次外出时,我猛然的领略到了追求的真谛。
那次,我跟着旅游团去登黄山。登山是一项很累的运动,事前,我也是想锻炼自己。
我举着登山的拐仗,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云里前进,山上的台阶,有的很陡,有的间隔很大,有的弯曲,爬起来十分费劲,我走几步就抬起头看看埋入云中的山峰,觉得好像和我是两个世界的事物,太遥远了。还未爬到十分之一,我的双腿开始发胀了,迈步十分艰难,便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这样的高度,使我感到发昏,那看不见的山顶不就像我的追求一样吗?在它之下,我太渺小,太瘦弱了。我叹了口气。
“小妹妹,加油呀。”一位大姐姐在前面回过头向我喊道,挥着手。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不行的。”“真的吗?那你想到达山顶吗?”她伸出手指着云雾迷漫的天。
我朝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道:“想的。”
“那你试试追上你前面的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也许会轻松一些。”她向我眨了眨眼,美丽的头发向后一甩,又道:“不要放弃哟!”
她的一眨眼感染了我,一块石头?我照着她的话,试着做了做,很快爬过了一段路程,并未觉得太累。于是我不断地瞄准离我比较近的事物,超过它!每当我觉得很累时,我就会告诉自己目标就在不远处,快到了。
时间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超越中过去了。超越中,我得到了满足,又有了新的追求。就这样,我最终达到了山顶,那时天已经黑起来了,山顶,遥不可及的山顶啊,我的追求……
人生的追求就好比这山顶一样,太遥远,也太长久了。每个人都有追求,而勇气与信念会慢慢地在追求中流逝。
人生路漫漫,如果在人生道路上不段为自己设定小的追求,就好像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动力,又不断地超越追求,当你回首看时,你们会发现你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你正向成功逼近。
在大的追求之下,你是弱者而目标是强者。在小的追求下,你是强者,而目标是弱者。而强者填补弱者,成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我会慢慢地超越一个又一个小的追求去达到人生的目标,会永远充满自信的前行,永远不会放弃。
原来,拼凑着前进就是追求。
拼凑篇(4):思想如何拼凑
我于周五乘地铁回家,正值晚高峰,人流简直挤得我无法呼吸,颤颤巍巍地掂着脚尖立于角落,环顾四周,男女老少,或立或站,却无一不在干一件事——看手机。大的一个车厢里却静的可怕。不知怎地看着他们,一股细密的冷意爬上我的脊梁,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我知道这是什么,专家们给它起过一个名字,叫“碎片化”阅读
很多人说碎片化阅读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说这是时代进步所给予我们的好处。人们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平日里零散的时间,在手机上获得很多信息。有人曾经统计说,我们如今一天获得的信息比中国历史加起来还多,网络使信息能够传播的更加快速,也使信息更加透明。
然而我认为,我写这个是为了批驳碎片化阅读的。他所带来的“好处”恰恰是我所要批判的。或许他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信息透明,但事实上,网上那些乱七八糟,不知真假的信息反倒将“碎片化阅读”所读的东西搅得黑浑。书真的,我们大众平日里看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娱乐明星作文的八卦?萌宠日常?非洲某部落的独特风俗?我们真的从这些碎片化阅读中得到、学到什么吗?有人会反驳,说难道我们就不能看别的?军事、政治、新闻这些都很有用的啊。很有道理,然而当我拿出手机,我想我会点开那些看起来更轻松的标题,大多数人的选择也必是这样。
碎片化阅读与人们而言,最可怕的应是它的于心智的碎片化。我无疑也收到了影响。我的专注力在逐渐的下降,可怕的是有时我竟连输液无法耐心读下去了。犹记得我小时候,爸妈最骄傲的一点,就是我对输的热爱。曾几何时,那些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纸页,是多么令我渴望,我甚至会睁着眼睛知道大人们鼾声想起,然后偷偷爬起来到书架上去找书看。那时甚至在路上想的也是看书。书中的思想被我反复咀嚼,那种充实也是现在难以得到的。
或许有人真的乐于思考,也能利用碎片化阅读学习,但这对于大多数人的自制力无疑是个艰巨的挑战。对于大众,我所奉劝的便是不要用碎片化阅读,不要用那时读来不加思考的垃圾来填充内心的空虚。
拼凑篇(5):不要拼凑
当我们把一张用完的白纸撕成碎片,这恐怕是再习以为常不过的事了。那么,如果让一天24小时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变得碎片化,你会认同吗?
当今互联网世界发达,上网购物已经成了人们普遍的习惯。如果你想买一件衣服,打开电脑,进入天猫商城,鼠标轻轻点几下,衣服就已经走上了前往你家的路途。既省去了实体店购物的劳累,也避免了调货的麻烦,让你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物品。但是,一味地贪图快捷方便,就会让你丧失货比三家的快乐,也会让原本独属于你的美学艺术变得大众化。如果所有的设计师都在网上寻找灵感,那么那些面料舒适、设计大胆的服装又从何谈起呢?
碎片化的阅读也帮助人们节约了不少时间。上班途中,等车的时候,甚至睡前的几分钟,都会看到有人拿着手机,乐此不疲地看着网络推送的文章、最作文新流行的微小说,这样看似在给自己增加知识,实则却是在给大脑“加压”——经常阅读不经典的东西,何尝不是容量有限的大脑的负担呢?还有人或许会很理直气壮地说自己阅读的是百年百篇经典文学概述。可是,这样片段性的阅读,就好比猪八戒囫囵吞枣地吃人参果,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书,才能提取它真正的精髓所在。
如果当年达芬奇也很急功近利地开始画画,而不是耐心地从一只只鸡蛋开始描摹,那就不会有后来的蒙娜丽莎。如果冰心当年居住在海外时也每天发一两张图片并配上几句话到朋友圈炫耀,那就不会有无数人的童年回忆《寄小读者》了。可见艺术和文学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
我无法想象碎片的康桥的景色,不能领略不完整的高老头的痛苦,所以,别把地球碎片化,不要拼凑出的美好。
拼凑篇(6):拼凑
在如今21世纪,一切都是那么智能,手机、电脑、电子书。无论你是学生亦或是上班族,时间都不可避免地被碎片化,有的学生在补习中间休息拿出手机,有的学生则是开始思考回家作业中的难题,可是在仅仅10到20分钟内,也许你们觉得这是在充分利用时间,其实不然。本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有些学生却可能不止是通过手机放松自己,而是已经沉迷于其中,那么对于接下来的课则是有很大影响。而对于另外一些用心钻研于难题的学生,其实是一个道理,对于一道数学难题,有时有可能需要思考半小时才能做出来,而利用短短十分钟,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所以碎片化时间不等于节约时间,碎片化时间正如我们所见的,正在逐步毁掉我们的生活。
那么我们怎么才可以抵制时间碎片化呢?
首先,明确目的。在打算利用一段时间做某一件事情时,不要盲目地去做,做之前思考一下,如果去做了,是要达到什么目的。目的是可实现的,才真正努力去做。放弃,也是一种能力。有舍才有得,选择真正值得的事情去做,才能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地沉迷于作文智能产品,一点点的丢失自己的专注力。
然后,正确衡量利弊。现在各类的手游在市面上风靡,从小学生到上班族,都有大部分的人每天花费大半的时间和金钱在上面。大家有一种从众心理,你玩我也玩,攀比心理更是常见。你的等级比我高,我要去充钱买装备。其实适当的充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如今有太多的人不计价格,只一心为升级而挥霍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沉没成本不应影响决策。
最后,为自己设限。无论是刷社交软件还是游戏还是淘宝,都要学会给自己设置一个限制。比如说再打两局游戏,一个小时内高效工作不看手机等。设下一个限制,并实行,会有效的提高效率,抵制碎片化。
对于诱惑,我们总会控制不住自己。那么很重要的是需要学会时间管理。我们要把时间综合利用,把工作化整为零。短时间我们做不了一道难题,背不下一段长课文,更别说进行深入思考了。渐渐的我们就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十分恐怖。也从侧面反映了把时间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有效管理时间,关掉手机和网络,把我们的碎片化时间拼凑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