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6篇
挖冬笋一:挖冬笋
农历12月29日,天气晴朗,吃过午饭后,我和舅公、爸爸、表哥、姑爷一起去挖笋子。
人们都说“物以稀为贵”,冬笋就是这样一种稀物。它不同于春笋,竹林里到处有,冬笋特别难找。它是由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营养成分极高,含有维生素A、蛋白质、膳食纤维等丰富营养,是中国各地人们都喜欢的一种菜肴。
舅公是我们那地的“挖笋高手”,他告诉我这个菜鸟如何找笋子:笋子一般都会躲在既有竹子的根,又地面凹凸的地方。
“霍”!我上戴头盔——帽子,手拿武器——锄头,寻找地下的老鼠——冬笋。我双手一鼓劲,“嘿咻”一下,锄头便头顶天空,嘭的一下,砸向地面,再把锄头由内往上挖,土便跑出来了。
我一开始,是使用“地毯式”搜索方法:先把树叶全拨掉,然后随处乱挖,可这种太费力了,不一会儿,我便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了。于是,我便试着寻找凹凸的地面。“嘿,这里有!”我找到一处凸地便大唤,引得众人过来,我立直身子,提起锄头,对准地面,那气势,如出雷之势,一挖。“啊,哈哈哈哈!”众人笑声不止,原来是一根筋。这可好了,不仅没挖到,还搞了个大笑话。我不甘心,总结经验后,便又去寻找。午后的阳光更加强烈、毒辣了,不一会儿,我便满头大汗。
终于,我找到了先前舅公所说情况的地方,喊众人过来说:“这次一定能成功!”大家见我认真的模样,便嗯了一声。“呀哈”,一挖,绿带黄的尖子,是个大的!“耶!终于成功了!”。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竹林。
今天,我不仅挖到了笋子,也明白了,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疏到熟。
挖冬笋二:挖竹笋
我很喜欢吃竹笋,可是我从来没有挖过竹笋。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老太太家的竹园里去挖竹笋。
“哇塞!”刚走到竹园,我就兴奋地喊起来。只见在春雨的滋润下,竹园里的竹笋宝宝们穿着浅褐色的外衣一个个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泥里钻出头来。
“小心脚下!”走在我后面的妈妈提醒我。原来,我光顾着兴奋,差点踩到了一个刚冒尖的竹笋上。
“阳阳,你想挖哪个?”老太太笑眯眯地问我。“嗯,我想要那个大的。”我指着一个大的说。“好的。”老太太说着,就用力抡起锄头。不一会儿,一个胖乎乎的竹笋就被挖了出来。
看着老太太这么轻松作文地就挖了一个大竹笋,我也很想试试。于是,我扯着老太太的衣角央求她让我也挖一个。“好,好,好!”老太太给我挑了一个适合我用的小铁锹。在老太太的指导下,我先把竹笋边上的泥土一点一点的挖去,好让竹笋露出根来。可是,我小心翼翼地挖了很久很久还没见到竹笋的根,双手却已经酸的不行。这时,在一旁的爸爸过来帮我,只见爸爸用力往下一铲,“咔”的一声,竹笋的根部被铲断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