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5篇
第一篇人性的枷锁: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_优秀读后感1500字
优秀读后感1500字篇一_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你肯定有这样一个朋友吧:在银行工作,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说的话也多半无趣无味——总之形象非常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要做一个画家。
你很难想象,环顾我四周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朋友,我也不能。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离开了自己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
但,这并不是一个追梦人如何历经艰险实现辉煌的励志故事。如果是这样一个故事,这个男主角应该20出头,英俊潇洒,在书中碰上一个有钱人的漂亮女儿,当然肯定也会碰上一个嫉妒他才华的小人,该小人势必要跟他争夺那位小姐,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男主角成为大亨,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月亮和六便士》却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全世界都在追逐着梦想,查尔斯却在追逐他的噩运。好吧,这两件事其实没那么不同,被梦想俘虏的人就是在追逐自己的噩运。当然这里所说的梦想,是真的梦想,不是“爸爸妈妈说”、“老师说”、“电视报纸说”里被说出来的那个蓝图,不是蓝领白领之上的那个金领,不是猎人给麻雀设的圈套里的那点米粒。
查尔斯疾步如飞,如愿以偿地追上了他的噩运。5年之后,他在巴黎贫病交加,躺在小阁楼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几乎一命呜呼。后来,他沦落街头成了码头工人。又过了几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临死之前叫人把他的巅峰之作付之一炬。15年之内,这个伦敦的股票交易员风驰电掣,越过城市、越过文明、越过中产阶级,越过太平洋,越过人性,终于追上了命运这匹烈马。
“Helivesatanotherlevel”。电影《BigNight》有这样一句台词,查尔斯让我想起这句台词。别人的人生是在不断做加法,他却在做减法。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尔斯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小说里的那个“我”问他:“难道你不爱你的孩子们吗”?他说:“我对他们没有特殊感情”;“我”再问他:“难道你连爱情都不需要吗”,他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别人也许会同情他的穷困潦倒,他拿起画笔时,却觉得自己是一个君王。
这样的人当然可恶。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但他又很无辜,因为他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如果说他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妖冶,多么锋利,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查尔斯拒绝成为“人们”里面的那个“们”。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子定格在查尔斯的最后时光。一个太平洋孤岛的丛林深处,一间简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风病而毁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画的满墙壁画中,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对,那时他已经失明,只能聆听颜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我承认,此情此景不能唤起我丝毫的怜悯,因为心中唯有敬畏——骇然与敬畏。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宁静。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虽不信神,我想这就是那个人们应当在胸前划一个十字架说“阿门”的情景。
优秀读后感1500字篇二_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作者:【英国】毛姆
翻译: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8月版
1,毛姆(1874-1965)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其他著作:《人性的枷锁》、《刀锋》、《寻欢作乐》以及其他短篇小说《面纱》等。
2,内容简介:
3,艺术分析:
A,采用侦探小说的写法。
全书的主要情节就是“我”一直在调查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怪异一生,即他在四十岁时为何突然弃家跑到巴黎从事绘画创作,以及此后他在巴黎潦倒的绘画生涯,以及在南太平洋小岛塔希提岛他生命最后阶段的故事。
这种写法的优缺点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极其富有悬念,能强烈地吊读者的胃口;而且随着“我”调查的深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也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读者所有关于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认识与看法都是间接的,有“雾中看花”的不清晰之感。毛姆并没有直接去写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他借助于全书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我”来观察与推测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行为方式背后的动机。虽然毛姆竭力地想要读者相信“我”所提供的一切观察、调查与推测都是真实可信的,但毕竟,这种“真实可信”还是借助于另一个人物的眼睛而得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真实的内心世界到底什么样子,另一人物“我”也许清楚,但并不能说读者就是清楚的。“我”作为人物(而非全能无所不知的上帝或者传统小说中的作家),“我”的观察、调查、判断和推测等难免带有偏差(或者误差)。也就是说,真实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楚。
这与妥斯托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和福楼拜等小说家的小说写法完全不同。在这些人的作品中,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十分清楚,因为在书中的世界,作者就是一个全能无所不知的上帝,他安排与操控着一切。读者通过阅读,就能清晰而完整地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
B,语言机智、幽默、犀利。
如“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p72)
“今天我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p72-73)
这样的文字在小说中比比皆是,能看出毛姆对人生充满睿智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这些文字也能一直吸引读者读下去。
C,小说中的主要冲突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与外部世俗世界的冲突,而没有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内心世界的冲突,最终导致这一人物形象的单薄平面。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世界,作者交代很少。最终,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就比较扁平(平面、简单、机械),他虽然是个精神上的艺术巨人,可以为艺术梦想献出生命乃至一切,但读者除了看到他对于艺术的执着、激情和天才的创造力外,并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他是否对艺术有过动摇?他有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选择有没有后悔过?……
很遗憾,毛姆放弃了对主人公内心冲突的挖掘,最后这个人物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单一的面孔,我们能感受到他精神上的能量,但从小说艺术角度来看,他仍旧是一个扁平的没有太多面孔的单一人!
D,由C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小说还是传统小说而不是现代小说,因为它没有涉及到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与心理世界的深层开掘上。
假设另外的一种情况: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还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放弃掉安稳的职业而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中,他对绘画一直富有热情,一直安心于绘画创作中,他为了艺术的梦想奋斗了一辈子,但最终他的绘画却被证明没有丝毫的艺术价值,也就是缺少美!在为了梦想付出的过程中,他也一直不断犹豫、徘徊、否定与怀疑……试想,这样的人物会更生动更丰富,也更象每一个艺术创作者曾经走过的心路历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毛姆带有大多数人共有的偏见,即他把艺术家视为神而不是常人!神无所不能,能创造出伟大奇迹,神没有犹豫、徘徊与自我否定,神能创造出一切!
但这样的神并不是真实的艺术家,至少对于大多数的艺术家来说,创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艺术家是像凡高那样的人,虽然有很高的潜质,但要想成为天才的艺术家,还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还要经历极其艰难的寻找,还需要经历极其严酷的自我发现。他们总会或多或少带有对自己的怀疑,在寻找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和方向时满是艰辛,总会在泥泞地与荆棘林中艰难跋涉。
普通人常常否定了这个过程,把艺术家神秘化,但对于每一个创作者来说,这才更是真实的创作过程。艺术创作者会清楚自己不是神,自己也有着每一个普通人也会有的自我怀疑与寻找时期,尤其在创作伟大的艺术品时,虽然有些时候非常顺利一气呵成,但对于更多时候却总是充满艰难地寻找和探索。
这样的艺术家才会有更真实的人性,才会更像我们!
第二篇人性的枷锁:人生的枷锁读书笔记1500字
《人生的枷锁》主人公菲利浦天生跋足,具有残疾人的某些特征,这就同方鸿渐的“无用之人”的状况十分相似。菲利普从小就缺乏亲情,这人世上最爱他的母亲在他9岁时就去世了,于是他就被送到自己那位当神父的叔父家里寄养。叔父家冷冰冰的、刻板的生活让他窒息,浓厚的宗教氛围使他的童年教育充满了恐惧与厌倦。后来他进入了学校,但寄人篱下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改变。同时,由于他身体的残疾而被周围同学当成了嘲笑与取乐的对象,这种得不到人格尊重或者受歧视的境遇给他的童年心灵蒙上了浓厚的阴影。学校毕业后,他就开始了留学生涯或者四处漂泊的流浪汉旅程。菲利浦怀着一份美丽的希望来寻找生活的位置,飘洋过海,来到巴黎,渴望找到一个职业机会成为艺术家。然而梦想很快就像肥皂泡泡一样消失,他发现自己天资平庸,缺乏艺术创造的天赋,从而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无用之人。于是,这位精疲力尽的精神流浪汉不得不返回家乡伦敦,并进入医学院学习,此时此刻,他的唯一愿望只不过是找一份工作糊口而已。由于他对医学课程缺乏兴趣,所以他开始在学校里游游荡荡,并没有在专业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这种状况显然是对毛姆本人在海德堡大学和医学院生活的
常言说,生活就是一连串的偶然,一个偶然的机遇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菲利浦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餐馆里喝咖啡,从而结识了充满性感和色情诱惑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两个人迅速坠入情网,一发不可收拾。而米德尔丽德却拥有若干个情夫,也曾经创造过相当骇人的风流韵事。于是菲利浦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去接受米尔德丽德同另一男人所生的孩子,这时候菲利浦无可奈何地陷入了爱情的枷锁,他的情绪开始低落,开始暴躁,并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狂躁症状。他拒绝同米尔德丽德同房,对这个女人的肉体公开表示厌倦,这就大大激化了男女双方的矛盾。结果,愤怒的米尔德丽德卷走了菲利浦的财产,远走高飞,菲利浦失去了他那一笔赖以为生的资金,由于生活困窘被迫从医学院退学。这时候的菲利浦跌落到了人生的最低点,无衣无食,内忧外患,他不得不跑到一家百货商店去应聘最低贱的工作,寻求一块面包来避免饿死的厄运。在菲利浦的眼里,人生总是变幻不定的,不是人能控制命运,而是命运控制了人生,所以人生的渺小和脆弱也就成为他的基本感受,这也同方鸿渐在三阁大学的流浪心得几乎一模一样。在他的爱情漂泊终结之后,他又开始了新的人生流浪,这时候命运似乎发生了突然的转折,那位老叔父突然去世,并在遗嘱中留给了他一笔足以完成学业的资金。于是揣着这笔从天而降的资金,菲利浦跟着一名脾气暴躁的乡村医生前往各户患者家里实习。他开始抱着药箱,挂着听诊器,游走于乡村和集镇。他也似乎非常适应漂泊不定的江湖郎中生活。于是,乡村医生大受感动,并提出给他开工资,愿意让菲利浦成为自己的工作助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菲利浦竟然拒绝了乡村医生的邀请,并宣布因为自己想当一个新时代的鲁滨逊,前往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去旅行。然而,捉摸不定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粉碎了他旅行的愿望。后来菲利浦爱上了清纯少女莎莉,奋不顾身地与之“坠入爱河”,他权衡再三,终于放弃了旅行而接受了乡村医生的聘请,成为了一名既不快乐也不郁闷的乡村医生。
很显然,菲利浦的人生经历证实了人生不是自我欲望实现的结果,而是他们天性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这样一来,菲利浦的人生结论也就充斥着时代、种族、环境决定论的自然主义色彩,也浸润着叔本华式的宿命悲观主义色彩。由此可见,毛姆对人生对人性的价值阐释是建立在自然主义和叔本华悲观主义基础上,这就同钱钟书所依从的存在主义哲学表现出价值的分野。
第三篇人性的枷锁:人性_关于人性的议论文1000字
每当我穿行在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时,我都会思考何为人性?何为真实的本质的人性?事实上,人性的体现无处不在,世态炎凉中饱含着人性的真意,红尘滚滚中流露着人性的美丑。但人性常常覆盖一层神秘而沉厚的面纱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丑陋与猥琐,常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内心,因而使我们看不清它的真实与本质,但只要我们审视着世界,就会发现人性的菩提。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安定和谐的日子里,大家都过着美好宁静的生活,人们似乎都很有爱心,都很善良。大家似乎都能做到和朋友一起享受丰收,然而能一同面对苦难与危机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平静的时光里,人们似乎都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自己不畏惧死亡”。那种大义凛然的气势如同一个伟岸的英雄,可当真正面对生死的抉择之时,那些能慷慨面对死亡的英雄是否存在?也许,只有在苦难下,人性本质上的善恶美丑才能挺拔而鲜明的凸现,那一切在平凡生活里所体现的人性都只是表面上的虚无,都只是遮盖人性本质的面纱,无法落实于生活,不能有益于生命。因为表面上所体现的人性,如同一个空空的壳囊,没有承载任何事物的重量,也没有任何事物主动检查它的真实性,而本质的人性是经过现实的考验才有所体现的,因此,只有透过现实才能看清人性的真实与本质。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小酒店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他们的这个熟人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可疑的贞操和可靠的爱情,其中一个朋友啪的放下酒杯,激动的说:“为打心眼里蔑视这种人”接着有力的抨击了世风的败坏和人心的堕落,雄辩的论证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身外之物的卑俗。最后,尽管他对命运的不公大表义愤,但仍以哲学家的风度宣布他爱他的贫困和寂寞的命运。这时,另一个朋友慢慢咽下杯里的酒,懒洋洋的问道:“可是,那个家伙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那个愤世不公,抨击世俗的人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但对于他的心灵暗暗受着嫉妒的折磨,更使他的清高有了一种悲剧的色彩。尽管这是一种清高的嫉妒,但本质上仍是嫉妒,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只是换了一层更高贵华丽的面纱来掩饰心灵本质上的庸俗,人性亦如此。本质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只是人善于掩饰它,善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但永远无法逃脱本质的束缚。正如有些人用恶毒的手段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嫉妒,而有些人用清高的风度来掩盖他的嫉妒,但林林总总的形式所反映的永远只是人性的嫉妒,由此可见,人性的表面千变万化,永恒不变的就是事实,就是本质。
《三字经》中云:“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云“人性本恶,须后天去雕饰也”。这似乎是矛盾的,但矛盾中也有着相通之处,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必定有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如果人性本身是善的,可为什么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恶人。如果人性本身是恶的,可为什么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还有数不清的善男善女。因此,人性一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而推动变化的就是时间和岁月。在短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的本性与内心世界,只有在不断相处与了解中才能发现人性的本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原因了。时间与岁月是人性的见证者,正是因为有时间的蹉跎与岁月的流转,我们才能看清真实的,本质的人性。
人性隐藏在世界的最深处,只有透过无数层面纱,才能明白人性的菩提。
第四篇人性的枷锁:以“人性的美丽”为话题作文指导
1.舞踏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个舞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舞踏的人,演绎最美的人性是我们的目标。
人性在于乐观旷达
天台国清寺里有两个诗僧,一个叫寒山,一个名拾得。他们共同走在月光里,林木摇曳的石桥上,开始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恶我憎我毁我弃我,如何处治?
拾得答:“你且任他由他听他任他避他放他不要理他,你且听他!”(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拾得答:只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让他不要理他你且看他!)
红尘如网。我们往往被尘世所羁绊,而不能脱身。我们为何不学学那老僧,拥有一份如日月的心境,同竹林一起遮断人世所有的纷乱与繁杂。
做梦蝶的庄子吧,独立于舟上,宁曳尾于涂中飞舞于花丛;做闲适的陶潜吧,未尝不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做清淡放达的王维吧,让他教你如何“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人性在于自强不息
汪国真有一句话,我一直细细品味:不要让泪水遮盖住脸,把眼泪擦干净,我们定要重绽三月的容颜。
生命总是像一个布满挫折与困惑的舞台,而悲剧也在所难免。但是不要忘了,批评、讪笑和毁谤锋利的师子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当我们破坏那满是荆棘的牢笼出而感慨时,那留在荆棘上的血肉未尝不显得明亮。
自信让海子学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会用生命之水来作为浇灌花木的玉露;自信让三毛给撒哈拉留下绝美的回忆;自信让凡高的《向日葵》生机勃勃,《夜空》深邃。
人性在于寻找幸福
曾经有那么一个衡量幸福感的公式:幸福=目标实现值÷目标希望值。从中可明显地看出,幸福希期值越高,那么人的幸福感就越差。曾经有一个富人,醉醺醺地倒在纽约街头,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家?”他回答说他没有家。那人又指着远处他的一所豪华的房子说:“那不是你的家吗?”富人说:“那……那是房子。是的,人是要生活在幸福中的,如果没有幸福,那么正像那富人所说的,那仅仅是房子,没有幸福,宫殿即是废墟,绿洲即是沙漠。
但是人性的美就在于它善于发现幸福,善于寻找幸福。幸福就像是阳光给人性注以新鲜的血液,让心脏和脉搏与之共同舞动。
舞踏你的人生,创造人类美好的人性。学会旷达乐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让你变得快乐;学会自强不息,让你更接近成功;学会寻找幸福,让生命跳动。
舞踏人生。
【点评】
但凡好的文章都是思维发散极开、材料丰富博杂的,就如本文,作者将“美好的人性”目标分为三方面:旷达乐观、自强不息与寻找幸福。在论述中掇取了寒山与拾得两位高僧的禅味对话、富人对家的别解的故事,更是将庄子、陶潜、王维、海子、三毛、梵高等文学艺术中的名字荟萃贯穿,好一个表达灵敏的小作者,好一个知识厚实的小作者呀!
第五篇人性的枷锁:人之初_人性的作文1300字
一个人从诞生起就在与环境的不断磨合中成长。出生的婴儿没有思想,虽然似乎有那么些心电感应,那也仅限于和朝夕相处的父母之间,且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例子,孤儿被好心人收养,直到成年被告知真相,也还不愿相信自己并非父母亲生。所以我想,初生儿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它们的大脑大概是人类最原始的地方。
我们的祖先早已指出,人的善与恶是环境培养成的,从婴儿时期的混沌,到拥有自己的善恶标准,我们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父母和社会的教导:这是能做的,这是不能做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我们做了一件事,受了表扬,便以为它善;遭了批评,便以之为恶。我们从小就在善恶思想的渲染中,养成了和周遭环境相同的主流价值观。但人类现在通用的善恶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呢?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不断的与自然、与人、与动物共存的斗争中,逐渐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上树立着善与恶的思想观念。比如洪水毁物,它恶;雨露泽我,它善;他人伤我是恶,其人助我为善;一个物品能为我所用就是好的,妨碍我就是不好的。而这种标准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就像建国初期的伐木英雄,如今痛感当日恶行,成了植树标兵。
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这种善恶的初级分辨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氛围,与其说那种善恶植根于婴儿的大脑,不如说这种意识流传于人类世世代代的关系纽带中,人类在口口相传中将善恶的标准传承下来。
人之初本无善恶,在生存中逐渐形成了利我主义的思想,而又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形成了家、国、天下的大情结。思想和科技一样站在前一代高度上发展,所以新生的一代总会比前辈们在总体上更加复杂多样,社会亦愈来愈向整体的最大福利发展,而思想的巨人的诞生则有关社会的侧重、个人的倾向。
回顾历史,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人伦物理方面,先人们的思想的高尚性早已胜于我辈,因其纯粹和接近原始,我们只需结合一下实际,抓住那些本质的道理,真理或是成功的大门便会毫无保留地敞开。今天的智者们关注许多极大或者极小的东西,而忽视了对人安身立命的本质的思考。是先人们的论述已经完善,还是世界的两极更趋于人类本身?
虽说人的成长与周围人文环境关系莫大,但并非善生善,恶生恶,认得价值与道德取向还在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与他交流的方式。比如宋青书,其父凶悍,其人无能却恃宠而骄,钟情周芷若受冷落而心有余愤便易受奸人挑唆,所以正气武当才出了一个叛徒。
小说里、电视里的恶人很多而且极端,但现实生活中恶人极少,尤其难见到恶到极致的人,因为受了社会底蕴感染的人大都内心深藏着一种对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大恶往往是由于心理受了某种过度刺激造成的,比如马加爵的自卑之心。那些臭名昭著的“战争狂”也大都出自变态扭曲的童年。
现实中虽少见大恶,而小恶——人们日常中的小缺陷、小坏习惯,多数是父母不知不觉中的影响,或者曾经的困窘生活所迫。
没有人的思想是天生好或者坏的,一个人心理成长全在于他人的对待方式。我相信全世界的婴儿如果受到一样的教育、相同的对待——公平、正义、勇敢、顽强与博爱,未来的世界一定是无限光明。将来的地球人会成为宇宙中最耀眼的明星,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都友爱、互相扶持,智力上的差别全都平在了奉献当中。那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可以更加了解宇宙本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