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幼年故事6篇
一:[名人幼年故事]中国名人故事 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宋庆龄忙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二:[名人幼年故事]名人故事 霍金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霍金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三:[名人幼年故事]范冰冰小时候的故事
她是个漂亮的小女孩,从小语文成绩就特别好,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的作文就在省里获奖。但是,她的弱点同样突出,偏科太严重,数学成绩简直惨不忍睹,几乎每次考试都不能及格。
老师肯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于是,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了冷暖两重天,语文老师总是对她宠爱有加,赞不绝口;而数学老师见了她就皱眉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因为每次数学考试,总是她在拉全班的后腿。她当然很想学好数学,但无奈天生对数字感到恐惧。
一次数学测验时,她又不出人意料地考砸了。数学老师很恼火,决定给她一点小小的惩罚,让她牢记教训,知耻后勇。中午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吃饭去了,她被单独留下,并被叫到了老师办公室。数学老师的惩罚很有创意,叫她在办公室门口蹲马步。她只是个小学生,哪敢违抗师命,只好乖乖地照做。
当时正是盛夏酷暑,没多久,她就累得两腿发抖,大汗淋漓。那是全校老师共用的大办公室,门口不断有人进进出出,看见她蹲在那里,都觉得很新鲜:“哎,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在这里蹲马步啊?”她羞得满脸通红,简直无地自容,恨不得脚下裂开一条大缝,好把自己吞进去。可是那条裂缝始终没有出现,小小的她只能咬牙坚持,默默忍受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煎熬,供来往的人群参观品评……
数学老师的苦心没有白费,她的确牢牢记住了这次教训,而且终生难忘——从此以后,她彻底放弃了数学!孩子特有的逆反心理被激发出来,几乎毁了她的前程,这恐怕是数学老师始料未及的。
这个小女孩长大后做了演员,就是我们熟知的范冰冰。多年以后,当她翻开童年的记忆,再提起这段经历时,脸上始终带着盈盈的笑意。当人站在高处,回望来时的路,即便是绊倒过自己的石头,此刻看来也那么可爱。换成别人,就不见得有如此幸运了。
我忽然想,假如当年的那位数学老师,此时恰好也坐在观众席中,倾听自己的学生吐露心声,会作何感想呢?也许他会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当然,我绝不是怀疑老师的美好动机,但范冰冰彻底放弃数学,却不能说没有他的“功劳”。
四:[名人幼年故事]名人的故事 卡耐基小时候淘气的故事
卡耐基小时候是个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坏男孩。在他9岁的时候,他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是居住在维吉尼州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较好的家庭。
他父亲一边向她介绍卡耐基,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可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看着他。接着又看着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她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而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因为在她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的生命。
卡耐基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她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作家。他接受了她的想法,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纸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也很欣赏她的那股热忱,他亲眼看到她用她的热忱如何改善他们的家庭。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五:[名人幼年故事]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六:[名人幼年故事]“音乐之父”巴赫简介,巴赫小时候的故事
巴赫,德国作曲家、演奏家,欧洲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集文艺复兴音乐发展之大成,承前启后,以丰厚的音乐创作被誉为欧洲古典音乐的鼻祖,以深远的历史影响被许多人尊称为“音乐之父”。他一生创作的五百多部作品中,绝大部分以宗教题材反映觉醒的平民精神和虔诚质朴的宗教情感。他的作品涉猎到了当时的所有音乐体裁。巴赫作品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奠定了交响乐发展的形式基础,高度发展了和声手段,把复调思维和对位技法推向了完美的高峰,巴赫音乐长久的生命力是根植于德国现实生活的民族风格。巴赫家族在19世纪近三百年中出现过52位音乐家,是音乐史上罕见的“音乐世家”。
“风琴演奏家”的问世
1685年的春天,在德国图林根省的爱森纳哈市,诞生了一位被世人尊称为“音乐之父”的伟人,他就是巴赫。
巴赫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爸爸是家乡教会的小提琴手,而他的家人及亲戚所从事的工作,或多或少都跟音乐有关系。所以,巴赫从小自然就有许多机会受到音乐方面的熏陶。
巴赫的爸爸非常疼爱巴赫,他每天回家后总会抱起被搁在摇篮里的小可爱——巴赫,逗着他玩,逗着他笑,尽情地享受着当爸爸的乐趣。
有一天,爸爸看见巴赫的手里紧紧地抓着一个东西,他担心不懂事的巴赫会把那个东西放进嘴里,于是就拨动巴赫的小手,取下那个东西。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巴赫的手指比一般的婴儿长得长,而且秀气灵巧,他咧嘴笑了一笑,然后得意地告诉妻子说:“你瞧,咱们儿子的手指长得多好哇!如果用心栽培,他将来一定是个了不得的风琴演奏家。”
说完,巴赫的爸爸就站在原地静静地想了一会儿,他在想:“趁早让巴赫接触音乐,或许这孩子就会越早懂音乐。”他一边想一边将巴赫放回摇篮,然后就顺手拉起小提琴来了。
说也奇怪,在巴赫幼小的心灵里,对音乐的感应似乎特别敏锐。当他听见小提琴的优美旋律时,身体竟然会随着琴音的节奏摇摆起来,小嘴巴还会咿咿呀呀地哼着,好像他也懂音乐似的陶醉得不得了呢!
借一地月光相陪
9岁那年,巴赫的父母亲就相继离开人间了。失去双亲照顾的巴赫,只好投靠住在奥尔道夫城的大哥。
巴赫的大哥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风琴手,可是他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宽裕。巴赫跟着大哥一起过日子,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三餐不继。为了不增加大哥的负担,巴赫加入了一家合唱团。这家合唱团每天可以供应他三餐,还可以发给他一些零用钱。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减轻大哥的负担,自己还能够利用练唱的机会学到一些演唱技巧。这样,巴赫每天一下课就得忙着练唱,把白天的时间都占用了,他只好利用晚上点燃烛火读书。
有时候巴赫很想多读点书,但又舍不得耗用太多蜡烛,只好缩在阁楼的小窗户旁边,拿着书本借着皎洁的月光一字一句地慢慢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一天夜里,巴赫突然想要找张计算纸来演算数学习题。他东翻西找,就是找不着任何纸张。后来,他瞥见墙角有个小柜子,便走向前去打开柜子,里面果然摆着两沓厚厚的白纸。其中一沓是完全空白的,很适合拿来演算数学;另外的一沓,上面写满了乐谱。巴赫看了,眼睛为之一亮。这些纸一定是大哥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从各地收集的乐谱,其中还有不少是名音乐家所谱的名曲呢!
巴赫平常总是恳求着向大哥借乐谱,可是大哥每次都一口回绝他,现在正好被自己无意间翻到,巴赫当然不会错失机会,他一口气从头翻到尾。可是他前前后后翻看了好几遍,还是没法子全部记下来。再说,这是他大哥最珍爱的宝贝,总不能偷偷地拿走吧!到底该怎么办呢?巴赫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自己抄写一遍。
从那一天开始,每当明月高挂天空的夜晚,巴赫除了温习功课之外,一定会再腾出一两个小时抄写乐谱。这一两个小时对巴赫来说,可是非常难熬的喔!由于白天已经很劳累了,晚上又得偷偷地抄写乐谱,因此经常猛打瞌睡不说,光是心里的恐惧就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因为他害怕大哥知道这件事以后,会狠狠地揍他一顿。不过,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巴赫一连抄写了几天,他的大哥都没有起什么疑心。
可是有一天,当巴赫抄得正起劲时,突然有个巨大的身影压了过来。巴赫吓了一跳,猛然抬头一看,竟然是大哥来了。这回总算被大哥逮个正着,巴赫只好低下头来跟大哥道歉。既然巴赫都已经俯首认错了,于是大哥的表情也不再那么严肃,只是有点不高兴地问:“小弟,你知道你这种行为是不够光明磊落的吗?”巴赫很惭愧地说:“我知道,可是我想多学点东西,将来好跟哥哥一样,成为一位优秀的风琴演奏师。”
大哥听完,温和地说:“小弟,我知道你很好学,但是你现在年纪还小,有很多基本乐理你都还没搞清楚,就想学复杂的,这样不但不容易成功,反而容易失败。我不愿意把这些高难度的乐谱拿给你看,并不是我小心眼,而是这些乐谱不适合你现在学习。你先打稳基础再说吧!”
经过这件事情,巴赫终于明白,只有“踏实”才能走出一条平坦笔直的路,如果一味的求好、求快而学得不够彻底,反而会把成功的路给拉远了。
日后,巴赫也一直秉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从事音乐创作,尤其是他巧妙地结合了单音音乐与复音音乐,为后来的作曲者开拓了更宽广的创作空间。巴赫在音乐上的成就非常了不起,后世的人们为了感念他的贡献,便尊称他为“音乐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