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原文10篇

时间:2018-11-01 来源:读书名言 点击:

(1) [劝学篇原文]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劝学篇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原文】四位老弟足下:自七月发信后,未接诸弟信,乡间寄信,较省城寄信百倍之难,故余亦不望。然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①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去年温甫欲读书省城,吾以为离却家门局促之地,而与省城诸胜己者处,其长进当不可限量。乃两年以来,看书亦不甚多,至于诗文则绝无长进,是不得归咎于地方之局促也。去年余为择师丁君叙忠,后以丁君处太远,不能从,余意中遂无他师可从。今年弟自择罗罗山改文,而嗣后杳无信息,是又不得归咎于无良友也。日月逝矣,再过数年则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余受父教,而余不能教弟成名,此余所深愧者。他人与余交,多有受余益者,而独诸弟不能受余之益,此又余所深恨者也。今寄霞仙信一封,诸弟可抄存信稿而细玩之,此余数年来学思之力,略具大端。六弟前嘱余将所作诗抄录寄回,余往年皆未存稿,近近存稿者,不过百余首耳,实无暇抄写,待明年将全本付回可也。国藩草。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注释】①御:抵御,阻止。【译文】四位老弟足下:自七月发信以后,没有接到弟弟们的信。乡里寄信,比省城寄信要难百倍,所以我也不十分渴望。然而九弟前次信中说他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这个想法很好。霞仙近来读朱子的书,大有所见,但不知道他的谈吐容貌、规模气象怎样?如果言语行为有礼,威仪可为表率,那么师从他也可以,哪里只限于朋友呢?但与他同住,也要真能受益才好,不要徒然仰慕别人的虚名。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何必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我想仁,仁便达到了。我要学孔、孟,那就日夜孜孜以求,唯有孔、孟才去学,那又谁能抵御得住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同住,也还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去年温甫想到省城读书,我以为离开家庭局促的狭小天地,而与省诚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相处,进步一定不可限量。但是两年以来,看书也不是很多,至于诗文,则绝没有长进,因而不得归咎于天地的局促。去年我为你选择丁君叙忠为老师,后来因丁君处太远了,不能跟他学习,我意中便没有其他老师可从了。今年弟弟自己选择罗罗山改文,以后却杳无消息,进而又不得归咎于没有良师益友。日月时光飞逝了,再过几年,就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岁前立志猛进。我受父亲教育,而不能教弟弟成名,这是我深感惭愧的。别人与我交往,多数得到我的益处,而独独几位弟弟不能受益,这又是我深深痛恨的。现在寄霞仙信一封,各位弟弟可抄下来细细玩味,这是我数年来学习思考的心得,规模大体上具备了。六弟嘱咐我把作的诗抄录寄回,我往年都没有存稿,近年存了稿的,不过一百多首。实在没有时间抄写,等明年把全本寄回好了。国藩草。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

(2) [劝学篇原文]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先看一下2004年《宪法》修改例。
  [草案摘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指出:“这不是一个单纯语法上的问题,而是强调要清晰地表达立法原意。一个逗号之差,直接关系到公民、集体财产能否得到有力保护的问题。”
  标点符号的分类: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分值在2-5分之间。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1987年以来,本考点的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综合语用题中的改错题。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的连用,技巧性指标点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
  高考考查标点符号的特点:一是实用性。命题材料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考查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例如逗号、顿号、引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括号、句号、问号等。二是注意较高要求的技巧性。选取的材料内容由短而开始变长,内容的复杂性是技巧性的具体体现。例如1997年测试标点的第一个句子就很长。“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产、旅游等资源。”,因并列词组长就采用了逗号,分项中的并列就用了顿号,这是正确的。
  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不好把握的情况。例如1997年考题有一个句子是这样的:“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一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现在天字。”此题的错误之处是引号使用不当,用不着引号。
  二、标点符号的判定主要结合语境、语意和语气。
  例如:
  ⑤“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地说。
  ⑥“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两个句子意思差不多,一个是常式句,一个是变式句,但标点符号都一样,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单句,“祥林嫂,你放着罢!”只不过在主谓之间停顿了一下,而第⑥句,谓语提前,但感叹号还是放在单句之后。
  ⑦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市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⑧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例⑦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例⑧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再如分号,用在表示偏正关系的多重复句的分句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产生歧义。
  例如:
  ⑨桥砖是深褐色,表明它的历史的长久;但都完好无缺,令人叹息于古代工程的坚美。
  ⑩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
  例⑨是转折关系的偏正复句,例⑩是因果关系的偏正复句,两者都用了分号。如果两者用上逗号就很容易同前后的意思混淆,如果用上句号又会把前后的意思割断,用上分号就显得前后关系清楚了。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顿号:
  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注意: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顿号。“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但是“德育”等得缩略,应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有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A、B、C和D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11、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12、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13、为了强调、突出,即使可用顿号,也应改用逗号,(通过延长停顿来突出强调)
  例:祖国啊,您伟大,富强!
  “伟大”“富强”之间本可用顿号,但为了突出、强调,则应改为逗号。
  二、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一)一般用法
  1.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
  这世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
  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4)变式句(主谓倒装句)
  怎么啦,你?
  (5)谓语是主谓短语。
  自行车,我骑出去了。
  2.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
  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3.用在句首状语后
  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4.用在独立语后
  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
  5.用在部分关联词语后(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只能用在后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如果……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但是,我还有话要对你说。
  6、倒装句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如:
  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7.用介词“把”、“被”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与谓语联系紧密,一般不用逗号。
  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得体无完肤了。
  8.有些并列的宾语既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顿号。
  如: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广度、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如:
  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词)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三、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两点
  1、在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即: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在某些转折复句“但”前边可用分号。
  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3)我心里暗笑他们;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4)经验告诉我们: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种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讽雪的预兆。
  (如果是复句形式充当句子的宾语,而宾语前头又用了冒号,那么分句内部也可用分号)
  2、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如: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将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四、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破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纺。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例如: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小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1、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如:
  A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不少老师反映:这一两年,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反映出的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自理能力低,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问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冒号所管的内容为“这……等问题”,没有管到句末,且只做主语,所以应将冒号改为“的”。)
  B……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C他接着说:“最近这儿连降暴雨。老妈已到北京去了。晓红上了高中。”
  2、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
  例:当学术委员宣布:张毅同志获得博士学位时,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停顿较短和不能管到句末,故将冒号去掉)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3、.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4、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如”之前不能用冒号。
  7、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冒号前后没有提示被提示的关系,应将冒号去掉。)
  五、破折号
  一般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7、用在副标题前。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8、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9、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如: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中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10、应注意的问题: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但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破折号与“是”“有”等提示的词不能同时使用。
  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
  破折号中表示注释的的用法容易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可从两个角度区别:一是分说部分是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应用冒号,如:“今天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如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则应用破折号,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贡献。”二是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六、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啊,啊!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4、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七、问号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到底怎么办,(也可用?)去还是不去?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3)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4)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5)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八、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运用括号是应注意以下问题:
  1、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句内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若是问号、感叹号可保留);如要在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括号内若是句子,后括号前应保留句号等点号,若是几个句子则加几处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
  例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解释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句内括号)
  例2、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长时间的鼓掌)打倒战争挑拨者!(全场起立。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转为欢呼。)
  2、括号里还有括号时,外面用小括号,中间用方括号。
  3、朗读时,括号内的内容可不读,以便更为连贯。
  破折号与括号的区别:
  较重要的内容用破折号,一般内容用括号;破折号表示的注释部分要连着正文念出来,括号表示注释的内容可不读出来;破折号的作用比括号更为广泛。
  九、省略号
  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沉默:
  例: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2、表语言中断:
  例: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破折号也可表语言中断,但两者有不同:破折号表语言戛然而止,省略号表余音未尽。
  3、表语言断断续续。
  例: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4、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
  例:我即刻胆怯了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5、表明语意未尽。
  例:“可恶!然而……。”四叔说。
  使用省略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可滥用省略号。一是省略号后语境不明的不能用省略号,而是没有上述特殊语意不能用省略号。
  (2)、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省略号和“等”、“等等”有不同,省略号表示的可以是各种需要省略的,而后者只能是类似的词语或意思。)
  (3)要正确处理省略号前后的点号问题:一是省略号前是个完整的句子的,省略号前应使用句末标点,表示省略的是句子;二是省略号前不是完整句子的,省略号前一般不用点号,表示省略的是词语、短语;三是省略号后一般不用标点。
  (4)、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或几段文字,就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十、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
  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转述大意时不用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
  例: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合闺女一般。(“天下最难走的路”不是一般意义的路,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3、表特殊称谓
  例: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4、表强调突出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
  例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如“五一”等。
  7、表引用成语、熟语、谚语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例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
  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4)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例如:他说过,没有人的时候是一定要关门的。
  8、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
  十一、书名号:主要用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使用书名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书名和篇名同时出现,书名号的用法有三种情况:
  A.书名在前,篇名在后。例如:《后汉书·列女传》
  B.书名在前,类名在中,篇名在后。例如:《诗经·魏风·伐檀》
  C.书名内又有书名。例如:《读〈雷雨〉有感》
  (2)如果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本身的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不属于原书原篇的,不能用书名号。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叹号、问号不能用在句子成分之间,其语气停顿相当于句号。
  如:我呀,还得再活上一阵子呀!
  2.省略号不能和“等”同用。
  3.书名号容易忽视。如:资本论不是很长吗?你不也要读吗?
  4.破折号与省略号的区别:
  破折号表声音延长,省略号表说话断断续续。如:“我……不行……了,请……你……”
  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
  复指成分之间不能用逗号或顿号,如果用只能用破折号。
  如: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十二、引号同点号的综合运用
  1、直引,即直接引用原文,引文结束时点号应在引号之内。
  例:局长说:“老高,你们的目的看来是要建个新车间。”
  2、夹引,即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引文结束时不需要停顿,那么其后不用任何点号。
  例:大家不会忘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一名句吧。
  二是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如果引文中还要套着引文,则依据其是直引还是夹引来判断。
  例1、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先生曾说:‘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的为必要条件的。’”(双重引用均为直引,故句末句号应放在单引号和双引号之前)
  例2、他说:“鲁迅先生确是一位伟人,是他提出的‘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的目地为必要条件的’。”(这是一个直引夹套引的句子,就全句而言是直引,句末句号应在双引号内;就句中再次引用而言,是夹引,句末句号只能在单引号后,这样句号变应放在单双引号之间)
  4、“XX说”的前后如果有直接引语,则直接引语得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例1、“孩子,”她断气以前对女儿说,“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例2、“你对我说的,我一点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签在哪儿。”
  5、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要放在引号之内。
  例1、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例2、来水看见艾艾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啦?”
  十三、括号、引号、点号的综合运用:
  如果引文后需要注明出处,属直引的在引文后面用括号注明;属夹引的,点号在引号外时,要把点号移至括号后,如果引号后无点号时,在引文后面用括号注明,不加点号。属直引的的注释末尾可保留点号,括号外不再加点号;属夹引的注释末尾不保留点号,但问号、叹号可保留,括号外仍不能用点号。括号内若内容复杂,可按一般情况标点。
  例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例2、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例3、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刘勰语)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3) [劝学篇原文]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劝学篇 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原文】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①、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缺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不显,何愁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②,外事又有我料理,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为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允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立也。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③文集》百卷,《归震川④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⑤,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注释】①遗泽:祖辈遗留下来的恩泽。②重庆:旧时指祖父母、父母为健在。③王荆公:宋代政治家王安石。④归震川:明代学者归有光。⑤注疏:后人对前代文章典籍所作注解、疏证。【译文】四位老弟足下:前月寄的信,想已接到。我承蒙祖宗留下的遗泽,祖父的教训,幸运地得了科名。没有内顾之忧,在外的境遇也都如意,算是一无所缺了,所希望的,是弟弟们个个自强自立,同心协力,又怕什么名声不显赫,家运不兴旺呢?我想另立课程,多讲条规,使弟弟们遵行,又恐怕弟弟们见而生厌;想默默不说,又怕失了兄长督责的道义。所以往年常规定弟弟们的功课,近来只强调有恒二字,所希望弟弟们的,是把每月功课,写明白告诉我,那我的心里便有了安慰。但弟弟们每次写信,从不把自己的学业写明白,只是喜欢说家事和京城中的事。这个时候,家里正处于庆祝气氛之中,外面的事又有我照料,弟弟们可以一概不管。只要把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篇,看书几卷,详细告诉我,那我就太高兴了。各位弟弟或者可以得到科举的功名,或者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但都是父母的好儿子,这是我高兴的第一点。要慎重,不要因为科名迟了,便说自己不行。如霞仙,今天的身份,比一般的秀才就高一些。如果学问再进,身份更高,那一般的举人进士,又不必去说了。学问是没有穷尽的,总以有恒为主。兄长往年没有恒心,近年略好,但还没有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至少二十页,多不论。自七月起,到现在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都用朱笔加圈点批注。虽然很忙,也要了结当天功课,不因昨天耽搁了,今天补做,也不因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做。弟弟们如果能这样有恒,那四弟虽是中等的天分,也应当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是上等天分呢?明年学习的地方,不知定了没有?或者在家,或者在外,都无不可。说在家不好用功,这是弄巧推卸责任。我现在京城,天天事务纷冗,都可以不间断读书,何况在家呢?树堂、筠仙从十月起,每十天作文一篇,每天看书十五页,也很有恒。弟弟们试着把《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坚持有恒,不要几月,就看完了。如果看注疏,每部经不过几个月就看完,切不要强调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也切不要强调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就是走路的时候,到旅店的时候,都可以看。考试的日子,出场也可以看。兄长日夜悬望,只有“有恒”二字忠告弟弟们,愿弟弟们时刻留心。兄国藩手草。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4) [劝学篇原文]《兰亭集序》原文及注释译文


  《兰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shào)长(zhǎng)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⑿,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神龙本兰亭集序
  之盛(shèng),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qū)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1]
  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huì]于会[kuài]稽:会:集会。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q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一边饮酒一边作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使动用法)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从……中取得。
  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趋向,取向。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怏然自足:感到自大和满足。然:……的样子
  (曾)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竟然。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
  译文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从自己的胸怀抱负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的交谈;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世的人看我们今天,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5) [劝学篇原文]《夜雨寄北》原文及注释译文


  《夜雨寄北》
  作者:(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⑴期:期限。
  ⑵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⑶池:水池。
  ⑷何当:什么时候能够。
  ⑸却:还,再。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6) [劝学篇原文]《赠刘景文》原文及注释译文


  《赠刘景文》
  作者:宋朝苏轼
  荷尽⑴已无擎雨盖⑵,菊残⑶犹有傲霜⑷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⑸,正是橙黄橘绿时⑹。
  注释
  ⑴荷尽:荷花枯萎。
  ⑵擎雨盖:托住雨珠的叶子。盖:伞,诗中比喻荷叶。
  ⑶菊残:菊花凋谢。
  ⑷傲霜:不怕风霜。
  ⑸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⑹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译文
  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7) [劝学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原文及注释译文


  《宿新市徐公店》①
  作者:宋·杨万里
  篱落②疏疏③一径④深⑤,
  树头⑥花落⑦未⑧成阴⑨。
  儿童急走⑩追黄蝶⑾,
  飞入菜花无处⑿寻⒀。
  注释
  ①留住新市徐公店。
  ②篱落:篱笆。
  ③疏疏:稀稀疏疏。
  ④一径:一条小的路。
  ⑤深:深远。
  ⑥树头:树枝头上。
  ⑦花落:花落下。
  ⑧未:没有。
  ⑨阴:树叶茂盛浓密。
  ⑩急走:奔跑着、快追。
  ⑾黄蝶:黄颜色的蝴蝶。
  ⑿无处:没有地方。
  ⒀寻:寻找。
  译文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8) [劝学篇原文]《义田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义田记》作者钱公辅,文章通篇以”义“字作线眼,旨在表彰范文正公自奉俭约,购置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的高风义行。

义田记

【宋】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靠近)郭(外城)常稔(rěn,谷物成熟)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去世),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收敛尸体),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达到

B.公虽位充禄厚 充:高

C.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觞:酒杯

D.独高其义 高:推崇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所入,给其所聚 B.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作《师说》以贻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晏子为近之 D.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何以伐为? 今存其本不忍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写义田的作用、管理方式及具体养济之法。作者写这些繁琐的事情,简洁利落,有条不紊,无形中正体现出范仲淹设置义田,是何等悉心尽力,郑重其事。

B.文章主要运用三组对比:一是范仲淹自己“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与族人受到救济而生活安定相对比;二是与古人晏婴相对比;三是与一毛不拔的当代公卿、大夫、士相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了范仲淹设置义田“好施予”的美德懿行。

C.末段称颂范仲淹“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而偏偏只取他设置义田一事来写,“独高其义”,这也是把他平生的大功大业,与设置义田这件小事作对比,从而更加突出这件事不寻常的意义。

D.第二段,先追叙范仲淹早有此志,补充说明设置义田之因。接着写子孙们能够“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这是画龙点睛之笔。后面三段大发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在引古叹今的大开大合中波澜起伏。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4分)

(2)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4分)

(3)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4分)

参考答案:

16.C依据语法,判断此处为动词,(罚)饮酒。

17.D其:代词,那,那些(A以:上句,介词,表对象,用;下句,连词,表目的,用来。B之:上句,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下句,结构助词,宾前标志。C为:是,表示判断。为,句末语气词)

18.D(第二段在写子孙们能够“承其志”之后,笔锋一转,谓范仲淹“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与义田中“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前后对照,紧接着写“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二句,这儿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19

(1)购置临近城邑常年丰收的千亩田地,叫做义田。(置、负郭、常稔,各1分,句意1分)

(2)从前晏婴坐破车驾瘦马,桓子说:“你这样做是隐藏国君的赐予啊!”(敝、羸、隐,各1分,句意1分)

(3)官府供给粮食这样充裕,朝廷俸禄这样优厚,都停留在一己私欲罢了。(廪稍、厚、止,各1分,句意1分)

附加:

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时乐于用钱财帮助别人,选择那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而贤能的人,都予以帮助。当他贵重显达之时,购置近城保收的良田一千亩,称作“义田”,用来养育救济本家族的人们。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娶妻、生病、丧葬都予以资助。选择家族中年长辈高而且贤德的人主管帐目,经常总计收入和支出。每天的饭,一人供给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给一匹细绢。嫁闺女的发给五十千钱,闺女改嫁的发给三十千钱;娶儿媳妇的发给三十千钱,再娶的发给十五千钱;丧葬发给的费用和闺女再嫁的数目相同,孩子的丧事发钱十千。族人聚居的九十多口,义田每年收入供分配用的稻子八百斛,用它所收入的粮食,来供应在这里的聚居的族人,充裕有余而无枯竭之时。退居在家、等待职务的人予以供给,出仕为官的人则停止供给。这就是它的大致情况。

当初,范公还未贵重显达时,就曾有过这种愿望,而无力实现长达二十年之久。后来做了西部边境的统帅,又入朝参与主持朝政,从此才开始有了俸禄赏赐的收入,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去世之后,后代的子孙修明他的事业,继承他的志向,和他在世的时候一样。他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逝世的时候,甚至没有钱财装殓,子女们也没有钱财为他举办像样的丧事。他只是把救济贫寒、养活亲族的道义,留传给子女罢了。

古时候晏平仲乘破车、驾瘦马。陈桓子说:“这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啊。”晏子回答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系的亲族,没有不坐车的人;母系的亲族,没有衣食不足的人;妻子的亲族,没有挨饿受冻的;齐国的士子,等待我的接济而点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像这样,是隐瞒君主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主的赏赐呢?”于是齐君使用晏子的酒杯,罚桓子饮酒。我仰慕晏子好行仁德,齐君了解贤者,而桓子能认错服义。又仰慕晏子的仁德有亲疏层次之分,而言辞有井然的次序:先说父系亲族,后说母系亲族,再说妻子的亲族,最后才提到关系疏远的贤者。孟子说:“由爱自己的亲人而施仁德于民众,由对民众仁德而爱惜世间万物。”晏子的作为接近于这一点啊。现在从范文正公的购置义田这件事来看,是比晏平仲还要贤明啊。他施行的规模的久远和全面,恐怕是要超过晏子的。

啊!当今世上那些身居三公职位,享受万钟禄米的人,他们宅第的雄伟,车驾的华丽,歌妓的众多,妻儿的富有,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不能登门的,难道还少吗?何况说帮助疏远的贤者呢?地位在他们以下的是卿,是大夫,是士,禄米的充裕,享用的丰富,也仅是为满足自己一个人的私欲而已。本族的亲人,拿着破碗讨饭,成为沟中的饿殍的,难道少吗?何况对于其它的人呢?这些人都是范文正公的罪人啊!

范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业迹流布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一定会有史官记载的,我可以不用赘述了。唯独敬仰推崇他的道义,因而记叙“义田”之事以留赠世人。

注释

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咸:都

屏:弃,指丢了官。

服义:在正确的道理或正义面前,表示心服。这里指桓子受觞而不辞。

廪稍:公家给予的粮食。

沟中瘠:指饿死在沟渠中。瘠,通“

(9) [劝学篇原文]《赠从弟(其二)》原文及注释译文


  《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⑴亭亭:耸立的样子。
  ⑵瑟瑟:形容风声。
  ⑶一何:多么。
  ⑷惨凄:凛冽、严酷。
  ⑸“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⑹本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⑺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二。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着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10) [劝学篇原文]《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赏析


刘基《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深不逾尺,而澄彻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

(0)曰:说。

(1)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

(2)槠(zhū)一种常绿乔木。

(3)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

(4)寺:指灵峰寺。

(5)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

(6)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永明年间(483—493)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自号华阳隐居,为道教著作家、医药学家。

(7)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

(8)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后又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9)薄:逼近,靠近。

(10)上人:人名,奎上人

(11)浸:渐渐地。

(12)潴(zhū):水停积。

(13)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在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14)湖:指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的镜湖。

(15)秘书卿:秘书监的长官。

(16)?鱼:即“鲫鱼”。

(17)?鹆(qú yù):也作“鸲鹆”,即八哥。

(18)滑:流利。

(19)脊令:即

扩展阅读文章

读书名言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读书名言推荐文章

读书名言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