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的故事4篇

时间:2018-08-23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第一篇关于画的故事:画家达利的故事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是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让他成为非凡一类的创作天才人物,同时或许是最富有的现代艺术家,因为他也是一位善于赚钱的艺术家,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的成功就是金子,它是我今日成功的缘由,滋养我永恒的天才。”

关于他的绘画,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

一天,一艘豪华游艇开进了伊加特港。从游艇上下来一位穿着镶边衣服的船长,他径直去拜访达利先生。

因为几个月前有人预付了他1万美金,要购买达利先生的水彩画。现在船长专程登门造访带给他一则消息:如果他同意,第二天他的老板将会亲自过来取一幅已经预定了的水彩画。达利先生爽快地和他约定了时间,约好就在第二天下午,达利的工作室见面落实。

送走船长,看着他回到那艘豪华游艇去,达利心里开始活动开了,想:一万美金太少了,这可是个有钱的主,不好好杀他一刀,还真不痛快!

正好那段时间,达利正在深入研究海胆的习惯。

于是达利就把一只海胆放在花瓶的边缘,然后把一支蘸了颜料的画笔系在它的一根硬毛上,似乎是给它搔痒。这样,这支画笔随同它每一个动作,相应的就有痕迹记录在画布上。两小时后,海胆给折腾坏了,再也不动作。达利就往上面点了一滴颜料,让这幅画看起来更有效果,再就是签上大名。一幅水彩画也就算完成了。

第二天,达利让人把他最近完成的一批画作挂满了画室的一整面墙,这张画也挂在其中。到了下午,游艇的主人如约前来。达利就指出这幅水彩画给他看,他显出一副惊异的神情,看了许久之后,表情更是惊愕,和婉地说:

“这真是一幅非同寻常的水彩画!”

接着他又说,“但是,亲爱的画家,我的品位还没能达到你现在的水平。我非常喜欢你的超现实主义想象力。比如象这幅画就是一个奇迹。”

既然是奇迹,达利当仁不让地就将这幅所谓的画作买了个天价,让他走的时候付了20万美金。

现在达利公开了这个秘密,坦白出来:他的20万美金买了一幅他做梦也没有想过要买的画——就是达利和海胆的合作作品。

第二篇关于画的故事:漫画*故事*沉思


最近,我从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幅极具讽刺意味的漫画,我不禁浮想联翩……

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不时传出斧子砍树的声音,“哐”“哐”……这是怎么回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个人在砍树!那个人嘴里叼着烟,脑袋的形状就像木头一样,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一顶鸭舌帽。他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正砍伐着大树呢!“哐哐——”声音惊动了生活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一只啄木鸟飞来看个究竟。啄木鸟可真聪明,马上就明白了那个人在干什么。它很生气,大声地叫着:“哼,你乱砍伐树木,看我不教训你!”啄木鸟一边叫着,一边飞落在那个人的肩上,用力啄那个人的头:“叫你来破坏我们的家园!叫你来破坏我们的家园!你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那个人被啄疼了,大声叫唤着:“哎呦!哎呦!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哪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来啄我?”他突然发现了啄木鸟,奸笑着说:“嘿嘿,原来不知好歹的家伙就是你啊!捉了你,还能卖个好价钱呢!”啄木鸟一听,更加气愤了:“哼,你满脑子里都是钱,我非要把那个虫给捉出来不可!”于是,啄木鸟更加用力地啄他的头。那个人却要捉住啄木鸟:“老子才不怕你呢!看我不捉住你!”那个人放下斧头就去捉啄木鸟。啄木鸟抵挡不住,连忙逃走了。那个人更加得意了:“小小的啄木鸟能把我怎么样?自不量力!”说完,又继续砍伐树木了。看那个人的得意样,就不会有好下场!瞧,啄木鸟搬“救兵”来了!那个人吓了一跳:“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鸟!”一群鸟“围攻”那个人,那个人可真自不量力,还想背水一战呢!这时,森里工作者来了,他很快就制服了砍树的人。

故事到此为止,我的沉思还在继续……

那个人的脑袋,不仅形状像木头,思考的东西也像木头一样。他脑子里的虫子,是贪婪、无知,他鼠目寸光,只能看到一时之利,却不能顾及长远大利,忽视了百年大计。如果有一天,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原因是因为树木被人们乱砍乱伐,那他该多后悔呀!这幅漫画使我想起了成语“竭泽而渔”: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没有鱼可以捉了。

森林,这个地方生长着一棵棵大树,还有一丛丛灌木林,一棵棵小草;这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小鸟、野兔、松鼠……森林多么生机勃勃呀!森林里生长着的小花,一朵朵娇艳、美丽、惹人喜爱;森林里生长的小草,茁壮、茂盛、嫩绿极了;森林里的小松鼠、小野兔,漂亮、乖巧、机灵;森林里的小鸟,美丽、活泼、叫声动听……多好的森林!森林里树木的作用更多、更广,它吸收了二氧化碳、毒气、废气,排放适合人类的氧气,抵挡沙尘暴,防止泥石流的发生……总之,树木的好处有很多很多。

而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毁在了人类手中!人们用他们手中的斧头、锯子,砍倒了一棵棵树木,猎杀许多动物,将动物的栖息之地化为一片黄土。他们砍掉了树木,留下了正在伤心哭泣着的树桩、树根,如果有一天树木完全消失了,我们将无法抵挡许多自然灾害。

平时,不少同学的草稿纸只划了几笔就扔进了垃圾桶,要知道,这些纸可是一棵棵树木啊;洗手时,水开得挺大,这还不说,洗完手,也不关水就走了,任凭水哗哗的流淌,要知道在干旱地区,水是多么宝贵啊!

大地上自从有了人类之后,地球便为我们布置了一个舒适的摇篮:给我们甘甜的乳汁——水资源;给我们抵御紫外线侵害的外衣——大气资源;同时又给我们一片生命的绿色,为我们阻挡风沙——可贵的森林资源!的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材,但是,过度地滥砍滥伐,毫无节制,只能换来眼前短暂的利益,却落下无穷的后患!

我想告诉如漫画中正砍伐树木的叔叔们:“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吧!行动起来,植树造林,造福于自己,造福于子孙后代,保护好地球上的每一片绿色。让我们一起保护森林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第三篇关于画的故事:名画悬案


明朝成化年间,安徽省舒城县有个陶员外,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一件南宋景德镇青白瓷瓶,兴奋不已,在家里捧着这个宝贝,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这时,刚来陶员外家做女佣不久的马三姑托着茶盘,来给陶员外上茶,不想进门时,一不小心脚下被绊了一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哗啦一下,手里的茶盏茶壶摔得粉碎,马三姑吓得脸都绿了!

更要命的是,马三姑撞在陶员外身上,陶员外也跟着一个踉跄,手里的瓷瓶随即飞了,地下到处散落着青白瓷片。陶员外趴在地上,抢天呼地,一片片捡着瓷片,边捡边颤声叫着:“我的瓷瓶啊,我的瓷瓶啊!”

马三姑吓得浑身直哆嗦!陶员外家的东西没有不值钱的,陶员外独独对那瓷瓶如此心痛,可见这瓷瓶不同寻常。马三姑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跪在地上不住地给陶员外磕头,连说对不起。陶员外怒不可遏,咆哮道:“对不起就行了吗?你得赔我这宝贝!”

陶员外也就是出出气而已,不想第二天,马三姑真抱着个东西来见陶员外:“老爷,我也没别的东西,就这画儿,不知值不值钱,赔你吧!”

陶员外瞥眼一看,是一幅山水画,倒是古色古香的,题名为《富春山居图》。陶员外虽算不上见多识广,但也知道这《富春山居图》非同小可,那是元人黄公望的晚年名作啊!陶员外呵呵一笑,道:“你把我的南宋青白瓷瓶给打碎了,拿这么个赝品来糊弄我!《富春山居图》是你一个村姑会拥有的吗?罢了罢了,算我倒霉!你是个不晓事儿的下人,又是个妇道人家,我岂能与你计较!”

谁知,马三姑还挺较真,非要陶员外收下画不可,说否则她心不安。陶员外苦笑一声,扫眼看这画儿,只觉它有几分神韵,便随手收了下来。

转眼就是十年,马三姑早已不在陶家帮佣了。陶员外岁数渐大,更加热衷古玩,也交了不少同好,钱员外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日,钱员外来访,两人自然少不了品评古玩。钱员外也不是空手来的,带了一尊北魏金佛,古色古香,金光灿烂。陶员外见了,顿生一种神圣感,喜欢得不得了。陶员外自然也不悭吝,钱员外要看他收藏的古画,便把所有古画都拿出来,让钱员外一睹为快。这下好了,陶员外一心欣赏着那尊金佛,钱员外只顾翻看陶员外的古画,两个人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像两个傻子似的。良久,钱员外挑出一幅古画,赞不绝口,陶员外被那啧啧的声音惊醒,一眼瞥见钱员外赞叹的竟是那幅赝品《富春山居图》。陶员外一边自责,当初将这么一幅画鱼目混珠放在那些古画之中,一边暗暗嘲笑钱员外眼拙。

钱员外似乎看破了陶员外的复杂表情,斜眼看着陶员外道:“陶员外喜欢这尊北魏金佛?我却更喜欢这幅《富春山居图》,咱俩不如各取所好,做个交换如何?”

陶员外以为钱员外是取笑他,故意一梗脖子道:“此话当真,可不许反悔哦!”

谁知,钱员外也一梗脖子,说得叮当响:“咱还与你打诳?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陶员外见钱员外一副迫切的样子,心中一喜,笑着道:“好吧!咱不能驳了钱员外的面子,就依钱员外说的,咱们这确是各取所好!”

钱员外似乎就等着陶员外的这句话,陶员外话音一落,钱员外就撇下金佛,卷起那幅《富春山居图》,匆匆告辞而去。

钱员外走了后,陶员外又反复赏玩着那尊北魏金佛,心中默算着这尊金佛值多少银子,得意不已,心中痛快极了。

又是几年过去,苏州的著名画家沈周得到一幅名画,唤作《富春山居图》,高兴得有些癫狂,声称要让天下所有懂画之人,都来见识这幅画,以开开眼界。

陶员外隐约记得自己与钱员外交换的那幅画作,就是《富春山居图》,想去问问钱员外,钱家却已败落,钱员外已过世一年有余,他的子嗣则一问三不知。陶员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要亲眼去见识一下令沈周这个大画家如此癫狂的到底是幅什么样的画作。

陶员外跋山涉水,走了十多天的路,终于到了苏州。沈周自然分外高兴,让陶员外先看他的宝贝,兴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陶员外看着这画,越看越傻眼儿:这不是他与钱员外交换的那幅画吗?陶员外还是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问道:“您这画确定是真迹吗?”

沈周笑道:“怎么?不敢相信?我绘画一生,岂能不认识这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瞧这线条笔墨,瞧这初秋时节的迷人景色,惟妙惟肖,不愧有‘中国山水画第一神品’之誉。赝品怎能达到这种水平?”

陶员外瞠目结舌,又傻傻地问道:“敢问,您是从哪儿得来的神品?”

沈周洋洋自得,下颌抬着,山羊胡子翘起,手舞足蹈地说:“得到这样的神品,自然要的是缘分!我是辗转从一个姓钱的花花公子那儿所得,这个花花公子败光了他父亲的家业,便要变卖这幅古画。因为要价太高,别人不知它的价值,一直没有人买,最后到了我手里,这岂不是缘分。”

陶员外一听,眼睛一黑,差点儿没晕过去。接下来,他就细细跟沈周说了他用《富春山居图》与钱员外换了金佛的事儿。最后陶员外喃喃低语道:“按说,钱员外的眼光,并不胜于我,何故他认出这画是真迹,我却识不出?”

沈周听完陶员外的话,十分诧异,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按说这样的神品,你一个玩家,是不会看不出来的,只因你瞧不起下人,以为一个给人帮佣的村姑,不可能有这样的名画,你的眼光才被晃倒!”

沈周这淡淡的一句话,却重如千钧击在陶员外的头顶,陶员外顿时张口结舌。

十余日后,沈周的那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不翼而飞,百般寻找,也不见踪迹。沈周捶胸顿足,死去活来。此后便将自己关在家中,凭着记忆,摹出一幅《富春山居图》。这幅摹本竟然成为传世佳作,沈周号石田,后人便唤此画为《石田富春山居图》。自然这是后话了。

与此同时,陶员外失踪了,再也没回到舒城县。有人便猜测,陶员外偷了《富春山居图》逃了,隐居起来了。这种猜测一直未得到证实,亦未能否认,到底事实如何谁也说不清楚,成为一桩悬案。

第四篇关于画的故事:泰戈尔的故事


在喜玛拉雅山的另一端,那个叫印度的国家,在我们的心目中,总是披着神奇、美丽、甚至不可探测的面纱。印度曾是我们的“西天”,是中国人朝圣取经的地方,是信佛者和幻想者灵魂超脱的天堂。

可以想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会诞生出多少优秀的人物!但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在这两个伟人中,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接近,更具体,更有独特的魅力。

“泰戈尔是伟大的诗人、哲学家、爱国者、艺术家,深受中国人民尊敬。”这是周恩来总理1957年访问印度的时候,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写的题词。这也是泰戈尔一生的写照。

1861年,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阶级家庭。父亲是印度有点名气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他有6个哥哥,有的献身于印度的文艺复兴运动,有的则为社会改良而奔波。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加入了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一个活动中心。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泰戈尔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他从小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泰戈尔8岁就开始做诗,17岁时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读过法律,但在这段时间,他却把主要时间用在了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上。回国后,泰戈尔主张把印度古老的文化与西欧的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高的文化。在此过程中,他写就了许多作品,它们包括有《暮歌》、《晨歌》等,内容多是抒发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描述绚丽的大自然。1886年,他出版了诗集《新月集》。泰戈尔早期的诗作纯朴、自然,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创了一代新诗风。

1890年,泰戈尔接管了父亲的庄园,移居到了乡村。他经常泛舟河上,饱览美丽的湖光山色,广泛接触了农村社会,亲眼看到了英国殖民者和地主的专横暴虐,深切同情农民的苦难。他写了许多诗歌和短篇小说,真挚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塑造了贫穷而质朴的劳动者形象,控诉、揭露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制度。1901年,泰戈尔离开了庄园,到桑地尼克丹创办了一所学校。他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亲自授课,满腔热忱地希望年轻的一代能继承印度的民族文化,献身于农村的改造。1921年,这所学校被命名为国际大学。

泰戈尔积极参加了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1905年,他在加尔各答唱着自己创作的爱国歌曲参加反英示威游行,并发表演说,痛斥英国的殖民统治罪行。1919年,为了抗议英国殖民主义者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人民,他写信给英国总督,宣布放弃英国授予他的男爵称号。

泰戈尔不倦地寻求着印度的民族独立之路。他周游列国,考察各国的情况,以求能够学到一些对民族独立有用的经验。他到过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苏联,还于1924年到过中国。他对苦难深重的中国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他说:“在亚洲,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他深深地为中国文化所吸引,并不无深情地说:“我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个中国人。”

泰戈尔的一生主要从事的活动就是文艺创作。他的诗在印度是家传户颂的,被称为印度的“诗圣”。1913年,他发表了诗集《吉檀迦利》,表达了诗人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感情。后来,他因为这本诗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东方作家。泰戈尔其他的着作,如《飞鸟集》、《园丁集》等也深受人们的爱戴。泰戈尔的诗格调清新,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而且富有哲理。除了诗作外,泰戈尔还写有小说,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戈拉》、《沉船》等。

泰戈尔的创作生涯长达60多年。他多才多艺,一生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长中篇小说、30多部散文作品、20多种剧本、100多篇短篇小说。它还能绘画作曲,一生绘了1500多幅画,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的国歌。

大诗人庞德在听另一位大诗人叶芝朗诵泰戈尔诗歌时惊呼:这是为“一位大诗人,一个比我们中间任何一个都要伟大的人的出现而感到激动不已”的时刻。几乎所有批评家和诗坛巨子都尊称他为大师。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