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山上的故事6篇

时间:2018-08-22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1:乡村作文500字 惬意的乡村生活


我今天特别兴奋,因为我们一家要去乡下玩。我抱着妈妈,问她乡村里有什么玩的,她说,那可多啦:有采蘑菇、捉迷藏、爬荒野、做小土豆……

我们坐在车上,路上一派农家风光。我看见一个人戴着一顶三角形的帽子,穿着棕色的衣服,手里牵头一头牛。我仔细地看着牛,它的尾巴上有很多苍蝇,可它也悠然自得、满不在乎。

“哇!”我突然叫道,用手指着面前的梯田,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梯田从山上到山下连绵不断,错落有致,象是画师用笔画出来的,实在太壮观了!听妈妈讲,山里人没有平壤种地,所以就把山改造成楼梯形,这样,粮食就可以种在山上了。我心里想,农村人真不容易,在那么高的山上种田得付出多少辛劳的汗水啊!

到了农村,一下车就看见碧绿的山连着蓝蓝的天,偶尔飘来几朵白云;一群小鸡在门前跑来跑去,到处是牛、马、驴,小鸟不停地叽叽喳喳,真热闹!

这时我的肚子开始呱呱叫起来,想起妈妈说的“自做小土豆”和小蘑菇,口水就不停地从中嘴里流下来。我们找了一家自助式的农家乐餐馆,按照乡下人的做法炒了几道小菜,有芋头烧鸡、烙玉米、蘑菇炒肉,当然还有小土豆。我因为在家里做过饭,所以“自做小土豆”就没有问题了。

吃完亲手做的饭菜,打着饱隔,心情格外愉快。不过总想找些玩的。正好有人牵着马走过,我问他能不能让我骑一下。“没问题!”他爽快地答应了。骑上马,走在颠簸的山路上,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看着周围的风景,呼吸着清闲的空气,什么事都抛到了脑后,真是无忧无虑,农村人家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啊!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2:一线天的故事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得玲珑俊秀,景色特别美丽。

石娃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花妹。花长得像一朵刚开放的牡丹。她心灵手巧,绣花绣得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赶上她的,每天,花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坐在窗口绣花,绣呀绣呀,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穿,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花妹还会唱歌,只要她开口一唱,花儿就会开放,鸟儿就会飞舞,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会欢笑。石娃在山上凿石头,听到她的歌声,颈头更大了。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头都凿完。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绣完,到这时候,他俩才成亲。全村人都喜欢花妹和石娃,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好日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也绣完最后一根丝线,他俩双双跑到村外的小溪边。花妹撒开自己的辫子,让清清的泉水冲洗着长发。花妹的长发浸在水中,溪水就打起漩涡来了,“哗啦,哗啦”不住地欢笑;溪边的那棵桃树,见了美丽的花妹,便在树顶上开出一朵特别鲜艳的桃花来。石娃攀上去,摘下桃花,插在花妹第一次挽起的发卷上。月亮当空照,星星眨眼笑,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谁不羡慕这人间的这一对呀!

站在云头的雷神也看见了;石娃和花妹是那么快活,那么亲密。他越看越眼红,恨恨地想:人间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这样美丽的姑娘应该是属于我的呀!于是他抹了一下黑脸,变成一个粗大的黑脸汉,到地下来了。

花妹打扮好了,和石娃双双地回到村里来,村里人把他俩拥上最美丽的一座小山上,在那里,大家已经给他们盖好了一座新房。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山上欢天喜地过了一夜,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渐渐散了回去。

客人散尽了,石娃和花妹正想进屋去,突然,月亮不见了,乌云压住头顶,只听得从远处滚来一阵可怕的声音,雷神在山头上出现了,雷神嘻皮笑脸地去拉花妹,说道:“美人儿,随我到天上去吧,”花妹又急又气,一伸手“噼啪”打了两记耳光。石娃赶过来。一膀子把他撞得老远。雷神挨了打,怎肯罢休!他眼珠子一转,就是两道闪电,嘴巴一张,就是一声响雷;他袍袖一挥,狂风刮来了,暴雨落下来了。闪电刺得人眼花,响雷震和人耳聋,狂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暴雨打的人抬不起头。花妹和石娃紧紧依偎着,誓死也不分离!雷神用手在石娃和花妹中间一劈,“忽”地一道青光闪过,山头劈成两半;雷神以吹了一口气,花妹站着的这一半山头,立刻就飞将起来。石娃机灵地纵身一跳,攀住这半边山头上树藤。飞呀,飞呀,愈飞愈快,愈飞愈高。石娃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渐渐地,他的头晕了,眼花了,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变成了两只翅膀,再也攀不住了。他就用牙紧紧地咬着树藤不放;可是,他的嘴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这半边山头飞到了杭州灵隐的上空,“轰隆”一声落到地面上,把石娃震得昏晕过去了。

石娃清醒过来,看看自己已变成了一只长嘴巴的鸟儿,觉得很伤心。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多熟悉的歌声呀!于是,他就展翅飞到山头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领头雕的,山上的树木是自己领头栽的,他下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从他的家乡飞来的那半边山头呀!他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听,歌声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断花妹的歌声呀,花妹一定在这山头底下!石娃听好了一个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来,啄了一天,又啄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

花娃正在唱歌,忽然隐隐地听到头顶上有“笃,笃”的声音,他屏住呼吸静静地听,一点也不错!声音一声比一声清晰,一声比一声响亮,这一定是石娃在凿石头!花妹高兴极啦!就拔下头上的银钗,对着洞顶发出声响的地方挖起来,他要让石娃少费一点力气,早点把岩石凿穿。这样,石娃上山顶上啄,花妹在山洞里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银钗也磨得只剩短短的一截了。过了不知多少时候,石娃一啄啄到一支银钗,岩石终于啄通啦!一线和煦的阳光射进黑洞,石娃从来这一线缝隙飞进洞里去,在花妹的身边飞了三圈,花妹立刻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双双迎着太阳,向天空飞去。

飞呀,飞呀,石娃和花妹冲破蓝天,穿过白云,一直飞到天上。他们找到了雷神,一齐拍拍翅膀冲过去,“笃,笃”两声,把雷神两只铜铃眼都啄瞎了。从此以后,雷神成了个瞎子,只能在天上吼叫,再也不敢到地下来为非作歹了。

至今诸暨城外还有一座“半边山”;从那里飞走的另外半座山,就是现在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个小孔叫“一线天”,那就是当年石娃把花妹救出来的地方。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3:我爱这家乡的景


朝着山路一直走,出现在眼前的是上下不一的梯田,一座两肩耸立的青山,还有那一望无垠的绿,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观峰山。

每次放学回家的时候,到了那写着“观峰山村”的里程碑前,我的心都怦怦直跳,刹那间似火球般火热火热的。只觉得一阵清新扑鼻而来,那熟悉的山景再现眼前,火热的心说话了:“停下来吧!让我们好好欣赏这一切吧!”我放慢了脚步,聆听这竹子涌动时的哗哗声,小溪澹澹的流水声。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那一片梯田,几个老伯正在田里犁地;隔那么一段路总错落着几户人家,似乎是怕那里的土地和花草太寂寞。它们相互衬映,奏出一首自然和谐之曲。继续前行,看见的是一座雄伟的大山——庙尖山。关于它,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它还有一个传说。听老辈人讲,很久以前山顶上是有座庙的,具体叫什么庙我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最后被日本鬼子一把火烧了,主持也坐在山顶上的大石头上同庙宇一起化作尘埃了。我不由得唉唉自叹:“焚石犹存,庙宇已逝”。心听见了,抚慰我道:“历史已成往事,何必自叹伤己心”?是啊,不该叹息过去,应展望未来,想一想,我又该去登山了。

去山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平缓的小径,另一条是陡峭的岩壁。当然,我选择了另一条。先要经过一段平缓的小路,就到了我大显身手的地方了。两手紧紧抓住石头,两脚用力往上蹬,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山腰,这里有很大一块石头,够十多来人歇脚,似乎是为爬山者专门准备的,从上往下看,心惊胆战,但气势雄浑。走近岩石内壁,一脚蹬竹,一脚瞪着岩壁,一步一步地,终于爬上了更高一层,又经过几次攀爬,再穿过荆棘群,终于看到了山顶的那块焚石。爬上它,俯视家乡,全貌尽收眼底,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我两脚一盘,学那主持打坐,只为看见那美丽的夕阳,不一会儿,火红的夕阳已所剩无几,最后完全被青山阻隔,只留下一片鲜红,我嘴里喃喃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观峰山,我美丽的家乡,这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勤劳朴素。见到有外人来访,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以敬地主之宜,还会向你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商店和土特产。跟客人做饭时,只要家里找得到的,都摆上了餐桌。一眼扫过,几乎全部是肉,就怕客人不满意。我家乡的农民说到勤劳,也是没话说的。一天忙东忙西,都看不到闲的时候。如我的伯母,上午洗完了衣,怕下午没事做,还故意找事做。我问她,她说:“我就怕没事做,怕闲着。”

我爱这家乡的景,更爱家乡的人。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4:有关旅游的作文500字 快乐的春节游


初四,一大早,我们整装待发,向三江--出发!!!路上经过一片油菜花田,我们兴奋的下来拍照~

第一站,丹洲古城,需要坐渡船过去,听说当地居民是以种植沙田柚为主,里面有很多柚子树,树上结满了柚子。还有个丹洲书院,建于1823年,有190年的历史了。书院里还立着一根被烧焦的“耻辱柱”,此柱是1945年4月12日,日军侵略丹洲,焚烧时留下的烧痕,幸亏乡亲们及时扑救,此柱及教室才得以幸免。这耻辱柱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到达三江程阳风雨桥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了,虽然下着小雨,但游人依然很多。程阳桥建于1916年,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桥上有栏杆和屋顶,还有5个多角亭,具有独特的侗族韵味。

三江鼓楼和桂林象鼻山是初五去的,天公不做美,一直在下着雨,路上还去了龙盛梯田景区,可惜山上全是雾,没看到壮观的梯田美景。在山上的农家吃了一餐正宗的土味农家菜,有刚从山上采来的冬笋,很好吃~ 到象鼻山时雨越下越大了,路上车也堵得厉害,旅游的人实在太多了!

初六回到了柳州,天空放晴了,好难得!我们中午去爬了大鹅山,选了一条平时不爬的险路上山,好刺激!我太兴奋了,还想沿险路下山, 可是遭到了大人的一致反对

放假真好!可以去旅游,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呢!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5:雷公山顶水井的传说

  在贵州雷公山的顶峰,有口水井,四四方方的,象箩筐那么大。下雨它不满,久旱它不干。传说这口奇怪的水井是张秀眉、杨大六挖的。清朝的时候,张秀眉、杨大六带领苗家反对皇朝暴政,打了十多年,攻州占府,把清兵杀得屁滚尿流,喊爹叫娘。
  清政府看见势火不好,就派大将席宝田带领官兵来镇压。席宝田的兵多,秀眉、大六的兵少,他俩估计硬抵不行,就带领苗家只弟上了雷公山。可是雷公山顶上到处是荒坡杂草,没有水喝。怎么办呢?下山去桃吧,山下布满敌兵。为这,苗家兄弟们心焦得不得了。秀眉、大六比弟兄们还要着急。一天,秀眉、大六俩亲自去找水。找遍了大小山冲,踏遍了雷公山的坡坡岭岭,仍找不到。最后,他俩爬到了最高峰顶,杨大六望望天、望望地,焦总万分,急得大声吼道:“到处是山高水高!雷公山呀,你为什么没有水?!”说着,用脚朝地下猛地一蹬,只见一股清泉象银柱一般,哗哗哗地冒出来。张秀肩看见了,高兴极了,一把拉开杨大六,说:“兄弟,快让开,等我来!”接着便抽出大砍刀“嚓!嚓!”地一阵凿,马上出现了一个象谷仓样的水塘,水象白带一样向着山坡四面流淌。弟兄们见了,蜂拥奔上山顶,“有水了!有水了!”地喊个不停,声音一直响到天上。
  从那时起,张秀眉、杨大六和苗家兄弟们不但有了水喝,他们还用那口井水在雷公山上开辟田土,栽种庄稼,坚持战斗,清兵简直拿他们没办法。后来清兵来的太多,张秀眉、杨大六才失败,那口并也就慢慢地缩小下来,变成现在的样子。
 

 

 

梯田山上的故事篇6:两块石头的故事


从前,在一座山上,住着两块石头。

有一天,第二块石头对第一块石头说:“我们常年住在这里,不如去山脚看一下那风景如画的美景吧!”“不!”第一块石头说。“难道你不知道通往山脚要经过一条河流吗?我可不想被淹死呢,要去你自己去。”第一块石头坚定地说。第二块石头听到第一块石头这样说,就劝它:“如果我们天天都在这个荒凉的地方,始终不会被人们发现的。”但第一块石头还是不听,第二块石头见它这样,就再也不理第一块石头了。第二块石头做好去山脚下的准备,然后来到河流边,再跳下去,顺着河流的流动,第二块石头被水冲到了山脚下。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来到山脚下,发现了这块石头很奇特,是块宝石,就把它放在博物馆里,收藏得好好的,供游客参观。

而第一块石头却孤独地在荒凉的在山上等死。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