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故事6篇
篇一:[大自然的故事]自然的爱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是个令人充满遐想的日子。
某大学报道处门口,他和她相遇,对望的刹那,两人都呆住了,都有着从未有过的冲动。
“绝美”他心里想。
“绝俊”她心里说。
他和她同班了,分别坐在教室的两个角落。只要一转头,他就能见到那张绝美的脸。她总能及时捕捉到他的眼神,便冲着他甜甜一笑。那笑令满屋灿烂。
他失眠了,一闭眼,满脑子都是那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写信表示爱慕的情书对中文系的才子来说是小菜一碟。可他不想这样做,觉得那样未免太俗了吧。
他热爱大自然,常常陶醉于大自然的爱抚之中,他觉得唯有自然才是真,唯有自然才是美。不是吗?早春的新绿、暮冬的落日、雨后的晴空……那一样不让人心醉?他不想让爱情留下刻意追求的痕迹,他要让爱情如同山涧的泉水缓缓流出。
他不时地看。
她不时地笑。
他知道那笑里带着爱慕,甚至带着鼓励。他在等待一种不必强求而自然降临的机会,因而从未表示过只言片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他还看,她还笑,只是笑里少了往日的灿烂。机会仍没降临。
毕业那天,他和她在校门口不期而遇,她提着只笨重的行李,走得有点蹒跚。他走过去对她说:“帮你提吧!?……”她点了点头。
他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篇二:[大自然的故事]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有语言,我感到很好奇!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中怎么会有语言呢?这使我迷惑不解,老师跟我说:“大自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语言,比如蚂蚁搬家了,天就要下雨了等等。”听了老师的话,我就想去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各种各样的语言。
星期天,我坐在阳台欣赏月季花朵。我突然发现一群燕子飞向对面的屋檐下。燕子们在干什么呢?仔细一看,燕子们一会儿飞进去,一会儿飞出来。嘴里还叼着甘草,叽叽喳喳的,带头的燕子好像在对其它燕子说:“快点,快点,春天来临之前,我们该把窝搭好。”听了燕子们的谈话,我不再欣赏月季花,而去上网查资料。
查完资料,我才知道:根据鸟类迁徙习性的不同,燕子属于候鸟类。当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总要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所以在春天来临之前,燕子会忙进忙出地搭窝,不然春天来了,燕尾子就没有地方住了。
篇三:[大自然的故事]大自然的友情
大自然的友情
人,鸟,树和自然之间的友情,是真正的友谊,纯洁的情怀,永恒的话题。
车子驶离城区,耳边的喧闹瞬间抛在了脑后。木门慢慢开启,一股桂花香冒出来,放肆地钻入我的鼻孔,惹得我不得不走进前去观赏它们。车子朝农庄深处驶去,现在已是中秋,一些树上的叶子也没多少了,如同暮年的老人,已经经过了风霜,只有等待明年才能钻出嫩绿的芽。我们下车徒步而行,走在铺满沙石的路上,的确与城里不同反响,似乎是在乡间小路上行走。
虽已是中秋,但池塘中仍倔强地立着一些荷花与荷叶,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叫声过后,几棵树上的“叶子”突然飞动起来。呵!原来是一大群的鸟,见有人来打扰它们,便飞动起来,一阵风一般。黑压压的一片,一直飞到天边。然后一个精彩的转弯,又折身子飞了回来,如叶子般轻巧地停在树枝上,让人分不清哪是树叶,哪是鸟儿。真可谓是鸟树奇观。
满眼的青翠,满树的繁华,满街的绿荫,水泥堆砌的城市已不再是孤独的灰色。忙碌的、悠闲的——人们,流水般的在树荫下流动,快乐的鸟儿在枝丛中穿梭飞舞。叽喳声掩盖了发动机声,城市终于变得可爱了。看到这里,我心中一动。大自然才是鸟儿们温馨的家园。
天边,绿树,人群,鸟,融为一体,住在城市里的我,募然觉得这是如此的惬意。千百只鸟停在树枝头,如同千百片树叶,原来友情是如此的和谐。
篇四:[大自然的故事]感悟大自然的“自然”
感悟大自然的“自然”环保作文:感悟大自然的“自然”走进大森林,我们可以体验到树木苍翠、飞禽走兽的生机勃勃。走进溪流河川,我们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溶入大自然,我们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畅,是平静,还有“自然”。我热爱大自然,因为它带给我自然的感觉。它没有城市的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一切带给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觉。自然的感觉往往可以消除人们的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计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们才能完全敞开胸怀,还一个真我,因为“水往低处流”的永恒不变给予我们安全感。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需要一股自然之风,拂去社会“机器”的油污和人们心灵上积淀的尘灰。走进大自然,你就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卸去所有的“压力”,自然的感受会使你完全放松,享受一顿心灵的美餐。曾经见过多少世俗污浊的双眼,里面又隐藏了多少深不可测的内容。我喜欢动物的眼睛,一双清澈可爱的眼珠让人无比轻松畅快。然而我只能从小孩的眼睛中得到同样的感觉。其实我们不必刻意去掩饰些什么,因为我们也只不过是一种高等动物而已。或许是城市的喧嚣使我们迷失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有一条真理——人类、大自然,大自然、人类。或许只有在投身于大自然之后,我们才能领悟到——我们并非大自然的主宰。我们都应该将大自然的“自然”之气贮存在心中,这样才不会迷失,不会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坏与我们共处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大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感悟大自然,我得到了许多。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呢?面临将要到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们人类应当反思一下,15%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即将灭绝是否与我们肆意改造大自然有关呢?感悟大自然的“自然”,我们应当知道答案。
篇五:[大自然的故事]泰戈尔的故事
在喜玛拉雅山的另一端,那个叫印度的国家,在我们的心目中,总是披着神奇、美丽、甚至不可探测的面纱。印度曾是我们的“西天”,是中国人朝圣取经的地方,是信佛者和幻想者灵魂超脱的天堂。
可以想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会诞生出多少优秀的人物!但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在这两个伟人中,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接近,更具体,更有独特的魅力。
“泰戈尔是伟大的诗人、哲学家、爱国者、艺术家,深受中国人民尊敬。”这是周恩来总理1957年访问印度的时候,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写的题词。这也是泰戈尔一生的写照。
1861年,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阶级家庭。父亲是印度有点名气的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他有6个哥哥,有的献身于印度的文艺复兴运动,有的则为社会改良而奔波。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加入了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一个活动中心。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泰戈尔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使他从小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泰戈尔8岁就开始做诗,17岁时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读过法律,但在这段时间,他却把主要时间用在了学习英国文学和西洋音乐上。回国后,泰戈尔主张把印度古老的文化与西欧的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高的文化。在此过程中,他写就了许多作品,它们包括有《暮歌》、《晨歌》等,内容多是抒发个人内心的感受和描述绚丽的大自然。1886年,他出版了诗集《新月集》。泰戈尔早期的诗作纯朴、自然,从内容到形式,都开创了一代新诗风。
1890年,泰戈尔接管了父亲的庄园,移居到了乡村。他经常泛舟河上,饱览美丽的湖光山色,广泛接触了农村社会,亲眼看到了英国殖民者和地主的专横暴虐,深切同情农民的苦难。他写了许多诗歌和短篇小说,真挚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塑造了贫穷而质朴的劳动者形象,控诉、揭露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制度。1901年,泰戈尔离开了庄园,到桑地尼克丹创办了一所学校。他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亲自授课,满腔热忱地希望年轻的一代能继承印度的民族文化,献身于农村的改造。1921年,这所学校被命名为国际大学。
泰戈尔积极参加了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1905年,他在加尔各答唱着自己创作的爱国歌曲参加反英示威游行,并发表演说,痛斥英国的殖民统治罪行。1919年,为了抗议英国殖民主义者屠杀手无寸铁的印度人民,他写信给英国总督,宣布放弃英国授予他的男爵称号。
泰戈尔不倦地寻求着印度的民族独立之路。他周游列国,考察各国的情况,以求能够学到一些对民族独立有用的经验。他到过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苏联,还于1924年到过中国。他对苦难深重的中国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他说:“在亚洲,我们必须团结起来。”他深深地为中国文化所吸引,并不无深情地说:“我相信我的前世一定是个中国人。”
泰戈尔的一生主要从事的活动就是文艺创作。他的诗在印度是家传户颂的,被称为印度的“诗圣”。1913年,他发表了诗集《吉檀迦利》,表达了诗人与神交流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感情。后来,他因为这本诗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东方作家。泰戈尔其他的着作,如《飞鸟集》、《园丁集》等也深受人们的爱戴。泰戈尔的诗格调清新,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对祖国命运的关切,而且富有哲理。除了诗作外,泰戈尔还写有小说,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戈拉》、《沉船》等。
泰戈尔的创作生涯长达60多年。他多才多艺,一生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长中篇小说、30多部散文作品、20多种剧本、100多篇短篇小说。它还能绘画作曲,一生绘了1500多幅画,创作了两千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的国歌。
大诗人庞德在听另一位大诗人叶芝朗诵泰戈尔诗歌时惊呼:这是为“一位大诗人,一个比我们中间任何一个都要伟大的人的出现而感到激动不已”的时刻。几乎所有批评家和诗坛巨子都尊称他为大师。
篇六:[大自然的故事]大自然的启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400字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着许许多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奥秘。
在阳光明媚、绿树成阴的夏天,我来到东湖公园游赏。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双蝴蝶在凌空起舞,就像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我顿时来到了兴趣,顺着它们飞行的路线跑了过来。它们来到了一簇花丛旁,停了下来,纹丝不动地停留在花瓣上。我终于忍不住了,伸手去抓其中的一只蝴蝶,但我的动作哪有它们的快,扑了一个空,在花丛中惊出了一大群蝴蝶。咦?为什么在一开始我没有发现呢?原来呀,是它们用身上的伪装色把自己藏了起来。我越来越有兴致,去仔细找其它蝴蝶。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几只蝴蝶,其中最有趣的是一只墨绿色的蝴蝶,长得真像一片叶子,让我费了好大劲才找出来。
早在二战时,蝴蝶研究专家施万维奇就依据蝴蝶的“伪装服”发明了迷彩服,将它的保护、变形和仿造三者结合起来,给数百个重要军事设施披上了蝴蝶花纹般的伪装,这就是神奇的蝴蝶式“迷彩服”。
如果我能发明一种依据蝴蝶磷粉反光原理而制造的衣服,会随光的照射而变换颜色,人们就有了一件五彩缤纷的衣服,那该多酷啊!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它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