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龟年4篇
李龟年一: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盛唐大诗人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待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从结构上看,第一首从空间写,引入月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写,引入楚襄王阳台,汉成帝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以第一首春风与第三首春风,遥相呼应。
一首第一句,见了云便想起贵妃的霓裳羽衣,见了牡丹花便想起贵妃玉容。下句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他外娇艳,使花容人面更见精神。下两句想象升腾到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瑶台、月宫等仙人世界,这些景色只有那边才见,实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第二首指出楚襄王为中神女断肠,那及眼前的绝代佳人。再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玉貌的杨妃,不须脂粉,全是天然绝色。这儿以压低神女和赵飞燕来抬高杨妃。
第三首一、二句把牡丹、杨妃、玄宗三位融合一体。倾国美人当指杨妃,第三句中“春风”二字即君王之代词。
唐玄宗对此诗很满意,后人编造说,高力士因李白命脱靴,认为受辱,乃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这是不可靠的。
李龟年二: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诗人,他的诗作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家庭是书香世家。他的远祖杜预是晋代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在这样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学语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古代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代乐府。他记忆力特别强,一天能背几首诗。不几年,胸中已装了几百篇诗文。
7 岁那年的一天,父亲教他背诵古代的赋,其中有“凤凰”之名。杜甫早就听说过有凤凰鸟,但就是没见过,于是抬起头来问父亲:“凤凰鸟是什么样的?”父亲告诉他:“这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为凤,雌为凰。它头像鸡,颈如蛇,领似燕,背如龟,尾如鱼。这种鸟不与其它凡鸟为群,是高洁的象征。”杜甫听了深深地印在脑中,过了一会儿他对父亲说:“有志的人也应该像凤凰,对不对。”父亲高兴地抚摸着他的头说:“对,对。”
“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到了 9 岁,杜甫已经能写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诗作写给大人们看。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当地诗人聚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场,有时人们还是把他从树上叫下来的呢!当时在长安有一个名人汇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诗人、学者、艺术家常常是济济一堂。最使杜甫难忘的是,他承先辈们的介绍,到过歧王的王宫,在那里结识了许多名流,有幸欣赏了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李龟年的演出。
杜甫 20 岁离家漫游,他游吴越、登泰山、访燕赵,增长了很多见识。他33 岁这一年,在洛阳与另一个诗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 40 多岁时国家发生动乱,自己也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生活无着,却用血泪写出千古传诵的诗篇。
李龟年三:江南月夜
“正是江南好风光,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诗来自伟大诗人杜浦的《江南逢李龟年》,这位我们大家都熟悉而且敬仰的诗人把江南的风光描述的让人如痴如醉。
不过,这些也绝非夸辞。我们江南是个山美、水美、人美的好地方。而最引人入帘的要算乡村的夜景了,那简直是一幅画,不比北京的北海公园逊色。
黄昏,太阳的余晖照的整个村子一片通红,好像是为这美丽的村庄在试穿玉皇大帝御赐的金装;又好像是汇聚的云霞慕名而来观赏这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更像是邱少云置身于火海舍身救战友的那么壮观。一切都毫无修饰,美得那么自然,美的那么脱俗。活脱脱一幅壮丽的田园风光水彩画卷。
慢慢地,太阳落下去了,天色也渐渐地暗下来了,和刚才的那份壮丽相比,有些黯然失色。
月亮犹如一个羞答答的小女孩,极不情愿地露出半边小脸。调皮的星弟弟们也你推我搡,争相恐后的相继亮相了,团团地把月亮姐姐给围起来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众星捧月吧!温和如玉的月光把村庄的小河照的很亮,像一条迂回的玉带子,河面上泛起的点点星光也在调皮的张望。此时,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又在耳畔响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夜深了,我还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境界,星星们已经困得眨巴着眼睛,四周的蛙声此起彼伏,还有不知名的昆虫声夹杂着呼呼的风声由远而近,交汇成一曲优美而动听的催眠曲。音乐与景的交织简直就是人间仙境,令人留念,使人陶醉。
李龟年四:初中想象作文600字 梦回唐朝
推开历史的窗户,枕在唐朝一页繁华的梦里,大雁塔顶仙人西去,遨游长安城内,车水马龙在穿行。不羁才子的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草堂忧国的杜工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杨柳湖畔的香山居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夜深了,我还躺在床上,背着明天要考的古诗,喃喃自语“怎么背不下来呢?”灯火零……
“我还是不放心,你要不和我一起去京城吧。”我缓缓睁开了眼,只见眼前,两名俊秀男子,一身书生的打扮。我踮着脚走了过去,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不用了,以你的才学在那,考取个功名,可以做个大官了。”青衣男子笑吟吟说道。
我不想打扰他们,用手微微碰了那个青衣男子一下,但我的手好似透明,穿了过去。“我在那孤身一人,也没个伴。”他一脸的愁苦之色。“我实在不愿意接近朝廷官僚。”他沉吟道。“以你的才学,会交到很多朋友的。”青衣男子哈哈大笑。我不禁沉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忽然,一辆马车冲了过来,我灵光一闪。
一声雄壮有力唱腔,先入耳。接着我才看见了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估摸也有六十几岁了。我笑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风流乐师李龟年。”二人见到对方,双手微微颤抖,随之眼泪顺着饱经风霜的脸流了下来。 “老友,又重逢了。”
“还记得那首曲子怎么唱吗?”“记得,老曲子了,经常唱。”一声激昂的歌声入耳“咳咳咳”,“老了,不行了。”望着风浊残年的他们,我若有所思道:“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呀!”
忽然又一阵白光。
月亮洒下一缕光亮,一位白衣居士边喝酒过喃喃道:“昌龄,这朝廷的官呀!做不得。”我不禁想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