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故事5篇
勤学故事篇(一):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这是一个成功的秘诀。在学习上,我们要勤于动脑,勤于动手,才能开出那朵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花。这个道理是《107个勤学故事》教会我的。
这本书主要写了许多人经过勤奋的学习,最后成功的事,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这个故事:有个叫肖三燕的学生,脑袋总比别人笨,因此,成绩好的同学都嘲笑她,她认为自己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六月来了,学校里要举行一个背诵古诗的比赛,她利用课余时间拼命地记古诗,而其余的同学却辱骂她自不量力,异想天开,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为了证明,肖三燕更卖力了。到了比赛那天,学校里来了很多领导,胸有成竹的肖三燕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拿到第一。给了那些嘲笑她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瞧,她用自己的勤奋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勤奋能得到成功,勤奋能捍卫自己的尊严。勤奋能吃到果实,尝到甜头。勤奋是成功的源泉,学习的老师,人生的垫脚石。这本书教会了我:人可以没有聪慧,但如果你缺少了勤奋的精神,你会像学习了而不思考一样愚笨。“勤能补拙”,我要用勤奋来填补我的缺点。
勤学故事篇(二):名人故事作文1600字 名人学习故事
名人故事作文1600字 名人学习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陆游书巢勤学: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欧阳修借阅典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勤学故事篇(三):名人故事 最好的慰藉是音乐
小编导语:名人故事有哪些?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1833—1897年)年轻时就受到李斯特和舒曼的关注和帮助。他一生扑在音乐上,勤奋地工作。但他出身贫穷,父母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为了帮助家庭,他把挣来的钱都拿了出来,但总是杯水车薪,无补于事。加之他父亲不善理财,花钱轻率,因此经常入不敷出。有一次,勃拉姆斯离家外出,他对父亲说:“要是你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我觉得最好的慰藉是音乐。那时,请你翻翻我那本旧的《索尔钢琴练习曲》,也许你会消除烦恼的。”父亲并不懂他话里的涵义,也没当回事。不过没几天,他手头就又拮据了。这时,他想起了儿子的话,便找来了那本曲簿,看能找到什么慰藉。谁知,翻开一看,里面竟夹着几张可救燃眉之急的钞票。
勤学故事篇(四):勤奋好学的成语
你知道哪些描写勤奋好学的成语呢?勤奋好学的成语大多都使用在对人的描写中,那下列这些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你有使用过吗?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liàn]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聚精会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目不斜视 [mù bù xié shì] 眼睛不偷看旁边。 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目不转睛 [mù bù zhuǎn jīng] 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昼耕夜诵 [zhòu gēng yè sòng]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勤学好问 [qín xué hào wèn]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天道酬勤 [tiān dào chóu qín] 天道:天理;酬:报;勤:勤奋。上天会酬报勤奋的人。指下了苦功夫必然会有成就。
铁杵磨针 [tiě chǔ mó zhēn]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形容刻苦学习。
勤学故事篇(五):以树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窗前的水杉
我喜欢凝视窗前四棵七层楼高的水杉,它挺立了三十几年依然四季常青,生机勃勃,和天地为友,与动物谈心。夏季的一天,楼下的伐木工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原来,水杉高过了楼顶,枯树叶被风吹到楼顶会堵住疏水管道,一下大雨雨水就往墙壁里灌进来,于是,园林工人用电锯修剪掉了了几棵水杉的最茂密的上半部分。虽然园林工人是做好事,但望着白中带黄,嵌有密密的年轮的横截面,我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恐怕很难再长到原来的高度了吧。
几个月里,我密切地关注着水杉。夏天的太阳把大地晒得滚烫,一到中午,连窗玻璃都是热的。我看到,水杉树的切口总被晒得发黄萎缩,叶子都蔫耷耷的,可它一动不动地站在烈日下,执着地期盼着雨的到来。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一会儿就飘来一朵乌云,雨前总先刮大风,那风撕碎了墙角贴的小广告,折断水杉刚长出的新芽,吼叫着,狂奔着,发了疯似的把水杉摇得东倒西歪。一眨眼,暴雨骤然驾到。雨珠猛砸着顶棚,五米开外看不见东西,“轰!”突然一个响雷,让我吓了一跳,玻璃窗被震得“咯咯”作响,“嚓啦啦!”又一个响雷,让我的鼓膜“嗡嗡作响”,好似天崩地裂——我都不敢想象暴雨中的水杉了。暴雨过后,世界都干干净净的,四棵水杉缀着晶莹剔透的雨珠,调皮地向我眨着眼睛。四棵水杉顽强地抵抗着炎炎烈日,风吹雨打,不屈不挠,自强不息,3个月,水杉茂密的枝叶已经挡住了切口。
望着眼前一片熟悉的绿色,我觉得,从低处通向高处的梯子只有一把:奋斗。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失败与成功,平凡与出众之间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它们的关联就是奋斗,想要从枯枝败叶化成枝繁叶茂就要能够坚持顽强地面对挑战。水杉、梅花、松树、翠竹、化蛹成蝶……大自然,用生活告诉人们这个道理,有的人受到了启发。
“悬梁刺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勤学故事,其中的“刺股”的苏秦就受到了这种启发。苏秦出身农家,素有大志,他家庭贫苦,试图到秦国一展抱负,却无功而返。妻子不搭理他,嫂子也看不起他。但他没有屈服,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奋发图强,甚至用锥子刺大腿强打精神熬夜苦读。后来他游说六国连横抗秦,身任六国宰相,衣锦还乡。
下面摘录一些诗句与大家共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卡莱尔说过:“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我也应该像一棵窗前的水杉,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