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5篇
常思篇1:静坐常思己过
俗语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芸芸众生看待事物就像一只乌鸦,站在一堆煤炭上,只看得见煤炭是黑的,熟不知自己也是黑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邻家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面的衣服总有个污点。我真不知道她衣服怎么脏成这样……”直到有个细心的朋友来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太太洗不干净,他把这个太太窗户上污渍抹掉,说:“看这着不是干净了。”
看到这,我不由想到作家亦舒的一句话;“不要站在地上向25楼吐口水。”有些站在地上怨天尤人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就心生嫉妒,继而忿忿不平,于是站在地上,抬起头,只骂楼上住客,结果往往是没玷污到别人,口水却落到自己脸上。
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当看到别人去缺点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是否有相同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到别人的优点更要学习,以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北宋时期,柳永词可以说“天下咏之”。那个时代人们虽然喜欢柳词,私下经常读词、唱词,但从心里瞧不起词,觉得词和正统诗文相比无非是卿卿我我,低俗无趣,难登大雅之堂。于是,经常有人对柳词冷嘲热讽。
一日,当时诗人刘岑在京城相国寺畅饮,酣畅淋漓时他当着众人的面嘲笑柳词。相国寺是一座大刹,每天来往着各种身份的人。这时候,恰好被一个痴迷柳永词的太监听到,他不声不响地走上前去,还递上笔墨纸砚,说:“阁下说柳永的词如此不好,那就请写一首好的吧。”刘岑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刘岑之因传统观念的束缚,就对别人的优点嗤之以鼻,最终自食其果,被别人羞辱。
普罗米修斯造人时给人两个口袋,一个装优点,一个装缺点,装有缺点的口袋在人的后面,所以人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反省”是一面镜子,它将我们的缺点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了改正的机会。
“吾日三省吾身”,在一个人的时候反省自己,擦去心中的污点,才能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常思篇2:莫论人非,常思己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对于优点,我们可以互相学习。但是我们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有一句话说,最不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缺点上,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只讽刺他人的缺点,却不考虑自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许,就像故事里的主角一样,她认为的、嘲笑的别人的缺点并不存在,而那个所谓的“别人的缺点”,却是她最大的缺点。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许,当时的我们会认为某个人不好,可否想过,是否是我们“眼睛”的问题。如果心灵的窗户上有了污点,那么整个世界都是脏的。所以,我们应该在看清别人之前先看清自己。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像孟子这样的贤者都要每日三省其身,且荀子的《劝学》中也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可是,如何看清自己?这与照镜子的原理同,但也不同,因为这需要以人为镜,方可知其自身。毕竟有一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需要去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知道哪里不对,哪里不好,才能改正。
一个人的缺点有很多,一开始,我们会发现大量的缺点,且一时半会儿难以改正。但是,只要努力改正,时间就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齐王一样,由一开始的“门庭若市”到后来的“虽欲言,无可进者”。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话。它表达了一种人生的道理。我们应该既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又要把这句话体现在行动上。
我有一个朋友,一天,她和我说有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如果某某某不告诉她,她还不知道。她说:“我最讨厌这种人了,明明自己什么都不行还总在背后说人坏话,她凭什么说我,她成绩那么低,长得还不好看,人品还不好……”于是最初的受害者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她眼中最讨厌的人。在我们身边,时常发生这种事。可如果,当她知道有人说她不好时,她先做的是反省自己,她还会有那么“愤懑”吗?结局一定会有不同吧。
故事里的女人看到别人的不对,却没想到自己,以致发生后面的事情。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讽刺,而讽刺的对象,也许,就有我们。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别人而不考虑自己。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是提升灵魂品质的时候。纵然世事纷扰,也要让灵魂无垢。
常思篇3:奋不顾身的近义词
【近义词】:义无反顾、一往直前、贪生怕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再接再厉、
1、千钧一发之际,他奋不顾身地跳下河,救起溺水的小孩。
2、爱是一种天份,还是一种天真?我不多想,我不多问,让爱忘了分寸,让我奋不顾身!
3、爱情往往让人奋不顾身,直到蔼蔼老矣。
4、儿童正在危在旦夕的时刻,有一位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河中,救起落水儿童。
5、小明见义勇为,奋不顾身地扑向抢匪,将他制伏后送交警方究办。
6、在多雨的夜晚,鳗鱼甚至可以横跨大陆,奋不顾身的回到它们出生的深海里去。
7、虽然天气恶劣,但救难队员仍奋不顾身,深入山区搜救。
8、水灾时国军官兵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
常思篇4:常怀感恩
感恩是一种认知,清晰明了。
感恩是一种习惯,真实自然。
感恩是一种态度,浓郁深沉。
云落星殒,岁月如梭,十几年时光使我懂得:人要常怀感恩。
九月份充足的光线打在高大的杨树上,落下缠绕交织的星星点点光斑,暮秋时节,漫步山间,看那叶落花败,随风飘舞。忽地,从不远处大树上传来几声嘶哑的鸣叫,我不禁抬头望去,在大树枝桠间一只老乌鸦窝在狭小破烂的巢里,而一只小乌鸦竟嘴衔食物喂给它,我愕然,满头雾水不明所以?老养少亘古从来就是不变真理,可现在看到的却使我有些迷茫,翻开厚重的百科书,手指在字里行间滑动、终于知道了真相,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乌鸦反哺”,老乌鸦喂养大幼雏,不久便步入风烛暮年,基本没有捕食能力,而这时长大的小乌鸦便像老乌鸦喂养自己那样的照顾他。我恍然,心里某个地方被轻轻的触动……
我想小乌鸦一定懂得常怀感恩,纵使老乌鸦苍老、衰颓、奄奄一息,却还是守护在它身边不离不弃,尽管自己会很劳累,也不愿撇下生养自己的亲人,动物尚且如此,人又怎甘落后?
谈起感恩,身在农村的我更有感触。
今年的雪来得格外的早,秋的脚步还在回荡,冬天便迫不及待地来了,雪肆无忌惮狂妄飞着,如天边幕帘散开般灵动飘逸,很美的雪景,我却无心观赏,一心都是想着还在山上劳作的父母,一片片雪花被风吹进衣领,我不自觉紧了紧衣服,外面冰寒地冻地,爹妈一定很冷吧!太阳缓慢下沉,一点一点躲到山头后面,我站在门口焦急张望,父母怎么还没有回来,终于在朦胧的夜色中,闪现父母蹒跚的身影,一天的劳累使他们双手冻成了青紫色,厚厚的棉衣不知是被汗水还是雪水浸湿,泪模糊视线,我赶忙打来一盆热水暖和暖和父母僵硬而又粗糙的双手,第二日,踏着微黑的天色,他们又早早起来,顶着严寒去收割仍在雪下呻吟的玉米,我望着远去的背影,雪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远处山头上看不到一点生机,只有隐约两个雪人依稀可见……远处的父母身冷,而雪中的我心冷……
朋友总是三五成群结伴玩雪,她们邀我同去,我却摇头,每天尽量早点回家,生起火、做好饭菜,看着满是热气的厨房,模糊中眼前仿佛又闪现出父母忙碌的身影。
雪,你若有情,便迟些下,你的早到,带来的是数不尽的烦恼、忧愁。而父母为了我甘愿冒着严寒,终年忙碌于那一亩三分地中,没有埋怨,没有言苦,而我的力量却微乎其微,只有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棵足够坚实的大树来让父母依靠。
感恩父母,感恩所有,记得有一句话讲得很好:“感谢生你养你的人,是他们给予了你生命,感谢伴倒你的人,是他们教会你如何坚强,感谢成为你对手的人,是他们让你有动力去进步。”感恩所有的人,无论是伤害你的人,还是关爱你的人,在你的生命里,他们都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
感恩是一种铭记,感恩是一种自然,感恩是一种触动,感恩是一种爱,常怀感恩,常思一二,幸福就在不远处。
常思篇5: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在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别人的缺点耿耿于怀,对自身的不足却视而不见。这难道不是我们缺少自我淘洗的勇气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常思己过,自我淘洗,你会发现:“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自律的表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与其洋洋得意地批评别人,不如气定神闲地审视自己。人之大敌莫过于己。三国时,一代枭雄曹操,在那“刑不上大夫”的时代,割发代首,这不正是严于律己的表现吗?毛泽东——这位倍受人民爱戴的领袖曾带头自我批评,他曾说过:“批评自己的缺点就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正是因为他淘洗了昨天之过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在看庞涓,倘若他能自我淘洗、严于律己,而不是采用卑劣的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又怎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泱泱秦国,要不是秦始皇残暴昏庸不听信忠臣之谏不思己过,又怎会让伟大的功绩二世而亡,空留悲叹?又怎会使子孙帝王后事之业的梦想破灭成灰?这些鲜活的例子生动地印证了:“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勇敢的表现。
人类最大的弱点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其实我们只是需要一份勇敢面对自己勇敢淘洗自己的勇气罢了。从今天起不再自欺欺人,常将“勇“字放心头,常把淘洗挂心间。三国时,蜀国与魏国在街亭交锋,马谡言过其实致使蜀军大败,不得不退回汉中,诸葛亮上书君王引咎自责,愿降三级。诸葛亮勇于担当、自我淘洗的精神和这份全军前自我批评的勇气,被传为了千古佳话。晚清统治者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自以为战无不胜,不知反省,殊不知,世界风云变幻,已非他日之格局,夷邦的坚船利炮竟打得清朝这只老龟更拼命地往壳里钻。他们的胆小懦弱、愚昧狂妄带给了国家和人民惨重的教训。如此看来,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我们都要在自我淘洗中完善和成长——“淘洗,让生命更加绚丽!”
淘洗自己是自尊的表现。
清代陆陇其曾说过:“做人不可有傲态,不可无傲骨。”人,容易在取得小小成就之后沾沾自喜,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丑态。把过去了的辉煌挂在嘴边的人注定只能活在昨天。西楚霸王项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仰天长啸:“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正是他的骄傲狂妄不知反省执迷不悟师心自用,才导致他一步步走上绝路。如果他多一点醒悟、多一点自尊、多一份谦逊,也许历史会被改写,命运将会不同。唐太宗若自恃丰功伟绩,不听魏征的劝谏,不思自己的功过得失,又怎会有“贞观之治”的美名流传呢?只有把成功抛在脑后,汲取经验,淘洗自己,批判自己,以求明天更好,这才是一个人自尊的表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如果连自己都不能严加管束,不经常批评自己、淘洗自己,这便是对自我的不尊重,那么想成就一番事业简直是痴人说梦。
淘洗能化干戈为玉帛,淘洗能化荆棘为坦途,淘洗能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常思己过,自我淘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