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6篇

时间:2018-07-26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一:[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家是我们生活的摇篮,伴随着我们成长,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可以从那获得教育,温暖使我们长大,因此我们谁都离不开一个家,离开了家就像鱼儿从开了水,垂死挣扎,离开了家就像鸟儿失去了翅从,从此不在自由嗥翔,离开了家就像失去了方向的船儿,无依无靠。
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不一定很完美,虽然有腰缠万贯的,但总会有一些贫困人家,但而我生活在一个中等家庭,然而我的家是那么温暖,那么可靠,正是这个家使我一天天成长,朝着正确的方走,这个家是我的避风港,使我不受任何一点伤害,同时这个家的教育方法虽然有点严,但我却是感激万分,从来不去抱怨,因为我坚信,这是为了我的前程。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星期六下午,不和父母商量便去了公园玩,一玩就是下午六点钟,这时妈妈已下班回来做饭了,我走到门口,妈妈骂了几句,便叫我们在门口站着。
七点多钟了,爸爸此时已下班回来,看到我们在门口,便向妈妈询问了情况,爸爸二话不说,便抡起旁边的扫把,从脚打到头,每打一下,便断一截,当打到头时,只剩一小截了,我被打得热泪直出,止都止不住,当我洗澡时,我看到身上一条一条青青的伤痕,我也不会抱怨,但是妈妈却用万花油帮我涂了一番,我心里是多么感动。
虽说父母管教严,可他们也有温柔的一面,他们总是跟变了一个人一样,给我们想要的,我见了他们的另一面,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话,“何必这样呢”也许是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吧!他们还是很爱我们的呀!为何还要这样想呢?
家很重要,亲情更重要,我爱我家。

二:[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

家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们温暖。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篇家风的作文,一回到家,我就苦思冥想。什么是家风呢?“盈盈,发什么呆呢?怎么不写作业呢?”正在忙着为我们一家人做饭的妈妈喊道。听,多熟悉。赶快写作业……对,这不就是我们的家风吗--今日事,今日毕!
我认认真真地写起了作业。可写到一半,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咕咕叫起来,趁妈妈不注意,我偷偷地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准备吃。耳边又响起妈妈的声音:“爸爸还没有回来,你怎么可以先吃呢?妈妈经常讲的餐桌礼仪呢?”
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爸爸妈妈对我是绝对的深情,只要他们不出差,每天都会有半个小时以上的亲子阅读时间。这是幼儿园养成的习惯,以前是他们读,我听。现在是我读,他们听,并各自发表对书本内容的见解。在阅读时爸爸妈妈绝对是全身心的投入,关闭一切电子产品。这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专注这样一个词语。
我们不是杭州人,为作文了有更好的生活,来到了杭州。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爸爸妈妈接到了这里。虽然他们知道带上我,在工作或经济上会有很大的压力,他们婉拒了爷爷奶奶的提议--将我留在老家,毅然决然地这么做了。爸爸妈妈为了我,选择的工作都是压力较大并相对自由的工作。
爸爸妈妈还经常带我去各地游玩,带我去领悟大自然的美。妈妈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爸爸妈妈和我在他乡。他们自然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疏于照顾,我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责怪自己不孝顺。每到双休,就一定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通电话,报一声平安。每次去逛街,看到一些衣服或其他物品就听到妈妈念叨,这个适合爷爷,这个适合姥姥……似乎没有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其实我心里清楚。妈妈有多久没自己给自己添过新衣裳妈妈是多么爱美的一个人,妈妈就是这么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的家风,伴随着我慢慢成长。

三:[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我家教故事征文(家长篇)

【篇一:母亲的品质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就深知自己要承担的教育责任,要对孩子悉心照顾和培养。
母亲的角色和决定影响着孩子。纵观古今中外,但凡成就大事业者,无一不是深受母亲的影响。政治家:毛泽东、丘吉尔、肯尼迪……科学家:爱因斯坦、钱学森、爱迪生……文学家:鲁迅、冰心……母亲的品质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自然也就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我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我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教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然后孩子做作业,我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劲头就甭提多大了!哪怕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我家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一路攀升……
我只是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了“人格教育”。家长在外面忙活了一天,还如此关心自己的学习,特别让孩子感动的是,家长竟然跟自己一块学,这本身就会激起孩子内心的责任感,他们觉得唯有努力学好,才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同时,家长让孩子教自己,又会进一步增强这种责任心——只有自己学透弄懂,才能对得起父母的信任!因此,孩子就会克服贪玩的惰性,全力以赴,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在另一方面,孩子在教家长的同时,也会巩固自己的学习,“教学相长”在孩子身上得到了体现,自然而然她就会产生成就感,而这成就感又会极大的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我觉的,作为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应该是良师、益友,做到言传身教,才是孩子人生的楷模。
【篇二:书香伴子快乐长】
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喜欢读书。我会小心地询问:“你喜欢读书吗?”家长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欢看电视,不喜欢读书。”“我一看书就头疼,看不下去。”“朋友经常来我家凑局,哪有闲空?”诸如此类的搪塞令我哑然失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读书这件事上也同样适用。自己不去读书,沉迷于玩乐,却要求孩子读书,自身不正难正人,孩子又怎能乖乖去读书呢?因此,我经常对家长说:多买好书,多读好书,哪怕是装模作样地读读,对孩子也会有潜移默化地影响;更何况通过与孩子同读书共探讨,可以增加亲子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为了拓展儿子的知识面,我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像“四大名著”绣像珍藏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青少年日记》、《军事世界》、《轻兵器》、《中学生百科全书》、《我们爱科学》、《特别关注》、《潍坊家庭》等书刊,涉及军事、科技、文艺、体育、历史、地理等,往往是我先睹为快,读到好文章,看到新知识,我都会和儿子探讨一番。有时候会为文章中的疑问争论地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只好向他爸爸“求救”或者是上网去查找答案。就这样,在我的带动下,儿子无所不读,无所不看,既开阔了视野,懂得了更多的关于历史、地理、军事、科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又为身心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儿子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夫妇经常陪着他一起读书。为了督促儿子阅读“美丽英文”,我总是率先垂范,自己先读。我有二十多年未学习和使用英语了,以前学的差不多都忘记了。不会的太多,我就抱着英语字典,一个一个地查找,单词语法句型……事无巨细,一一寻求着答案。经常向老公和儿子请教。我就用这样的勤学好问、刻苦钻研激励着儿子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数学是我儿子的薄弱学科,为了增强他学习数学的信心,爸爸给他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在科学的入口处》《我爱发明》等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父子共读,感受着科学家超乎常人的拼搏与快乐,从而收获着勤奋与坚韧,增长着自己的人生阅历。
通过读书丰富了儿子的知识,提高了儿子的素养。读书,快乐多多,收获多多。儿子的作文《燃烧吧,奥运之火》和《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都获得了奥运征文比赛一等奖;《我读书,我快乐》发表在《红领巾报》上;儿子的书画作品获得老师的一致好评;去年儿子被评为“潍坊市三好学生”;亲友们夸赞我儿子温文尔雅,老师们表扬我儿子知识丰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引导孩子读书,其乐无穷!
【篇三:特殊的家庭和教育作文】
我的家庭是一个四口之家,每个家庭成员都相处十分融洽。
每天清晨,一大早“叮叮当当”正在忙个不停的就是这个家的家庭主妇。而正在一边打鼾大睡的正是老爸,仿佛对于老爸来说睡觉,仿佛是最幸福的事情,而正在梳妆打扮的是姐姐,然而,对于姐姐来说爱美是必然的。
早上起床后,洗脸,刷牙,做一点小运动。一切结束后,老妈就准备好了饭菜,而这时闻到菜香的老爸也加速穿衣,而姐姐也停止“臭美”,大家都冲向客厅,坐到准备好的饭菜前,各自对号入座。这时,老妈还没来,我拿起筷子刚要吃,又马上缩手缩脚的放了回去,这时大功臣——老妈闪亮登场。终于,终于可以开动了。看到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又怎能不让人心动呢。很快,吃完饭后,大家都一哄而散,而留在餐桌上的只有剩菜和剩饭,和坐在一旁吃的乐此不疲的老妈。哎,真为老妈的身材感到担忧啊,
一切都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我最烦恼的事情了。那就是学习,做作业。一开始,还很顺利,一路杀兵斩将,到最后残兵残甲所剩无几。只得请教三位高师,正可谓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嘛,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先去问一下学问最高的老妈,可是老妈的回答让我无从下手,有点招架不住,感觉好难哦。又去问慢条斯理的老爸,对于老爸的解释还可以大略理解,这时,-姐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说了句:“看我的!”第三个师傅又登场了,对于三人的解释我更是无从下手,正在他们三个争执的时候我灵机一动,咦,有了!一个个问题的答案经过他们三个人答案的总结,就有了——完全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唉,能得到答案可真不容易啊,当然,每个人的功劳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学习方式可真是独特啊。既可以收获到知识,又可以得到许多乐趣。但是,有时这种局面也会给人一种火上浇油的感觉,使人更加愁上添愁了。
这种学习方式可真是独特啊。
【篇四:如何教育孩子防止触电】
现在我们家庭里面用电器比较多,如何教育好孩子,尤其是小孩子,防止他们触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的儿子两岁半了,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要是孩子知道“电”的感觉。当然,“电”的真正感觉是不能让他尝试的,那样太危险了。我们要做的是制造一种假的感觉。我的儿子喜欢拿插头往插排上插,这自然是很危险的,他的手比较小,很容易受电击。有一次,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把一个插头放在开水里加热了一下(用别的太热,小心烫伤了孩子),然后引着他过来玩。他一拿那个插头,就感到很烫的感觉,马上就把插头一扔。这时候,我就跟上说:“你看看,可别玩了,电着了吧。”(大人总是比小孩阴一点啦)这样做了两次之后,我的儿子就再也不敢去碰这些东西了,只要一说“有电”,他就不玩了。久之,也就没有兴趣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一定要有个度,如果太过分,让孩子形成对电的心理阴影,也不是个好现象。
其次,光教育孩子还是不行的。我们大人一定要注意不要把一些导电的小东西,比如钥匙、曲别针之类随便乱放。小孩子不懂事,往往喜欢“研究”一些按钮,开关,插座等等,如果让他拿了这些导电的小东西,一不注意,很容易出事。电视上这样的报道也很多。
另外,还得告诉他,小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我不让儿子乱碰东西,他却经常反问我:“你怎么敢碰它?”有时让他戴帽子,他不戴,就会反问我:“爸爸,你怎么不戴帽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他明确:你是个小孩子,小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感觉有点不公平是吧?)使用电器的时候,他问我:“你怎么敢碰他?”我就告诉他:“我是大人哪,你看我的手多大,你的手才那么小。大手就不怕电了,所以你要使劲吃饭,长得高高的,手也和你爸爸的一样大,你就敢碰了。”这样,他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当然,这只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再大一点,能够听懂、理解这一些的时候,我们就不用这么费劲了。防止孩子触电很重要,大家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希望不吝指教,让我们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
【篇五:尊重孩子的选择】
一到周末,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奔波于孩子的各种活动场所,有的孩子甚至一周内参加两三样活动,家长送得辛苦,孩子学得也累。其实家长苦点儿累点儿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些活动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参加?我们做家长的是否设身处地地体会过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否因为多参加了课外活动就感到了快乐?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懂什么,大人不给他们安排课外活动,他们就把时间全浪费掉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也提供了丰富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利用现有的好条件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呢?听起来,似乎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学习和活动是家长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而且孩子在学习活动的同时也会感到快乐。殊不知如果孩子的课余时间被那些并非是他愿意参加的各种活动所占满,而且孩子为应付各种活动而在精神上感受到压力和紧张的话,快乐又从何谈起呢?
女儿已经7岁了,回想起这七年来女儿的成长之路,我略有一些感慨: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选择,送他们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去飞吧。
我从小没有接触过音乐,唱歌五音不全,所以很崇拜那些懂乐理,会弹琴,会唱歌的人。因此我发誓: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将来不至于像我,是个乐盲。
恰巧我家楼下有一个钢琴老师,而且是我们这个小城里最优秀的钢琴老师。从女儿很小时就同钢琴老师攀谈,关于将来女儿学琴的事情。我们谈得很融洽,可每当跟女儿提起这事,她总是面露难色,:“妈妈,我不喜欢弹琴。”我总是气急败坏地大吼:“还没学,你怎么知道不喜欢,学不会。”也许是被我的大喊大叫镇住了,女儿满腹委屈的说:“好吧,我学。”
之后,我开始反思我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个老师,在学校里,我知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还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是怎么了?女儿明明不喜欢,而且已经告诉我了,我为什么还要强迫她呢?大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实非明智之举。
女儿对绘画有天赋,模仿能力很强,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也很强。从很小的时候,她就能照着实物画下来。杯子啦,奶瓶啦,小布熊啦,都能画得惟妙惟肖。后来,五六岁时,她开始画连环画,还标上序号,每画完一张,就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原来孩子的内心是很丰富的,而且充满了奇思妙想。
很庆幸,我及时醒悟,没有按着自己的意愿去揠苗助长。现在女儿学的很快乐,很轻松。
【篇六: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伴随儿子度过了七载的光阴,在这七年中,我感觉到了为人父母责任的重大,七年的光阴,七年的点点滴滴,汇成一条时间的小溪,汩汩地流向远方……
看着儿子一点点长大,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呀呀学语到到熟练地喊出“爸爸”“妈妈”,从一无所知到学会1234和aoe,孩子的进步可想而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多么地重要。
为了培养孩子的从小自强,我从他学走路时就教育他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尽管开始跌倒了,他也会大哭大叫,暗示别人他受了委屈,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和提高,他慢慢意识到哭和叫是没用的,就自己爬起来。特别是当听到爸爸或妈妈鼓励和赞扬的话语,“真好”“真棒”“真乖”时,虽然意思他懵懵懂懂,但他还是很高兴的继续勇敢地往前走。
为了培养孩子的从小自立,从两岁的时候我就让他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尽管他开始的时候也是很不情愿,穿衣服前后颠倒,吃饭吃的到处都是,但是我经过多次自己的尝试,一步步地教他如何穿上衣,如何穿下衣,如何端碗,如何拿筷,经过我的细心的指导和教育,他还是从中感到了乐趣,吃饭和穿衣都有模有样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从小自信,我在经过了多次的摸索和尝试之后,总结了表扬激励法。儿子按时按质完成了作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赞扬他:“儿子,你真捧!”他遵守纪律,我就赞扬他:“儿子,你是个好学生!”他喜欢养小动物,我支持他说:“儿子,你是个很有爱心的男子汉!”他主动帮助残疾人,我就肯定他:“儿子,你是有责任心的公民!”……他每表现好一次,在家里我就给他画小红旗,慢慢地我发现儿子在我们不在家时懂得如何照料自己了,还能独立做不少事,更重要的是做事比以前有信心多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从小要锻炼身体,我还经常鼓励他比如打所乒乓球,羽毛球。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教他学做家务如扫地,抹桌子等,节假日带他出去,到野外游玩,露营,让多锻炼并接触大自然,并教他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虽然儿子现在还很小,但我感觉我的付出有回报了,昨天晚上,天气有点冷,我看电视的时候,他主动拿来他小时候盖得被子给我盖上,并说:“妈妈,别感冒了。”我很受感动,我的儿子真的一天一天长大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茁壮成长,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期望能尽力配合学校的教育把他培养成一个让身心都得到良好健康发展的具有坚强的毅力,有爱心的男子汉。
【篇七:一诺值千金】
俗话说:“父母是人一生中的启蒙老师”,对我而言,是深有体会的。我的父母,其实并非博学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拥有体面工作的城里人。但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他们从未放过一点机会来教导,鼓励我,引导我。从他们身上,是他们给了我辨别是非的眼睛,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往事一幕幕,如同电影般回放,其中有一件事,虽然已过数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我十岁那年的春节期间,寒假中早已做完作业的我高兴得不亦乐乎,终于可以尽情的玩了。年后初四,爸妈上午要去走亲戚,于是留我和姐姐在家看门(姐姐大我两岁),这下可把我俩高兴坏了,可以一直盯着电视看个不停了,可以没有束缚地、自由自在地玩了,心里美开了花。临行前,爸妈交给了我俩一个艰巨的任务,他们用炉子把鸡炖上,让我们姐俩负责看着点,到时侯熟了就把火关掉,并且再三叮嘱,千万别忘记了,我迫不及待地答应着“知道了,知道了”,觉得他们真是

四:[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我的家教家风

家风在我的理解下意思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氛围。
家风每一个家庭都有,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小我们就生活在家庭之中,家的氛围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我家的家风中,有着极多的严厉。就一个例子来说吧: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正在床上午睡(这个时候爸爸出去打工了),我在书桌上练习写毛笔字。毛笔字非常难写,我在纸上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始终写不好。一横,软绵绵的,失去了原有的气势,一竖,弯曲的如同山路一般,乍一看,就是一道完美的曲线。
越练习,手抖的就越厉害,笔就握得越不好,我一生气就洗了毛笔,盖上了墨水瓶,关上本子,走到客厅里看电视去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
一个小时后,妈妈醒了过来,穿好衣服后,走过来问我,毛笔字写了没(当时,我就剩下这一个作业了),我回答说:“手越写越抖,我想歇一会儿就好了,所以就出来看电视了。放心,我一会儿就去写。”
时间过得真快啊,下午一晃就过去了。毛笔字也写完了。饭后,妈妈叫我把作业给她检查。作业她一一过目,都合格了,可当她检查到毛笔字时,却叫我再到草稿纸上写一遍,我显得有些不解,妈妈解释道:让我再写一遍是为了看一看有没有进步。我可以练习几遍,再来写。
我回到书桌旁,拿起毛笔,把每一个字练习了一遍,就开始写。一刻钟过去了,我把本子给妈妈看,她只嗯了一声,就继续看电视了。我问她:“写的怎么样?”妈妈回答:“比刚才写的好了一点,但还是很丑,我写几个字给你看吧!”妈妈来到书桌旁,拿起毛笔写了我刚才写的几个字。每一个字写的都很漂亮。我在一旁看着,碰了妈妈一下,结果妈妈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为什么?
字写完了,妈妈回过头,开始教导我怎样写。半小时过去了,妈妈讲完了,我正准备去睡觉时,妈妈又强调了一点,写字时不仅要注意这些,更要专心,一心一意地去写,才有可能写得好。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我家一直充斥着认真的气氛。
在这样的教育下,我悟出一个道理:勤奋,坚持,认真是成功的必需品。

五:[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家风家教作文

【篇一:家风家教伴我成长】
家是人们最温馨的港湾,给予人们温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样子,不能没有规矩。正如老人们常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则,就不成方圆。”
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呢?我们家的家风就一个字:“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对我很宠爱,但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妈妈常常对我说:“要我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文化有思维的人。”
爸爸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他常给我讲:“三条鱼”的故事。其中微山湖乌鳢的故事非常让我感动。据说:此鱼产子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而只能忍饥挨饿,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供母鱼充饥。母鱼活过来了,而子女的存活量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自己年幼的生命。乌鳢是一条孝子之鱼。
爸爸常说:“如果一个人不孝,没有人会和他真心交朋友。”爸爸妈妈对奶奶爷爷很孝顺,我要向爸爸妈妈学习,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我国是礼仪之邦,我们要将五千年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篇二:家风家教】
一个国家有法律制度,一个家庭也有家庭准则。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风好,这个人才会茁壮成长,如果家风不好,这个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视家教,最终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是沉痛的。这也从反面证实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难怪在当今社会人会有优劣之分!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古有《孟母三迁》的家教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也是一位注重家教的父亲,他在《诫子书》中这样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告诫那八岁的儿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于是像孟子、岳飞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便在这样的家教中应运而生。
家教,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到新的道德建设中。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传男不传女”,已被岁月的时光冲走了,而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了“家家之风”。中华民族文明的脚步正在新时代的家风中稳步前进!
这就是大家教,中国梦的实现要在大的家教下实现。我们也会在好的家风下茁壮成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篇三:家风与家训作文】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篇四:家风家教】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篇五:家风家教】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篇六:家风家教】
家风是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面镜子,时刻发现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厅里,端端正正的挂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每每看到这十个大字,心里总是有所感悟。爷爷说要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它会使我受益匪浅。
爷爷说这个家风被传承了几十年,在他小的时候,老爷爷就告诉过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过蜂林,一味的退缩你就永远达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积累经验,去体会生活的美好呢。听爷爷讲到他们过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顿时茅塞顿开,我开始拿起英语书,认真地拼写单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回味爷爷说的每一句话。学习的动力也就回来了,好像浑身充满了力量。这次模拟考之后,英语成绩也提升到以前的样子了。
二战前,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
中华的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大儒董仲舒提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对此应该看到附着在其上的封建性,但也要发掘其中重视人伦的优良传统。有大家曾言“中华文脉已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化的伦理独尊,百姓日常人伦被边缘化,被冲击,几近断裂。但也应看到,这种判断未免悲观。进入新时期以来,国家不断对道德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进行着调整,重振日常生活中的伦理与道德建设。例如: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大领域建设,十四届五中全会加上了“家庭伦理道德”领域,后定为“家庭美德”建设。2007年十七大又加上“个人品德”建设——符合传统儒家先“修身、齐家”,尔后“治国、平天下”的观念。与此相应的是引导社会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之外的“家庭责任”。
父母没有给我们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我们从小就知道要守时,守时是做人的根本,是一种礼貌、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美德,父母在不知不觉中送给了我们这么丰厚的一笔财富,让我们享用一生。
【篇七:家风家教】
“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记得在我小时候,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认真地对我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了七点半,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仅打扰了别人,还给别人带来了负担。我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败坏,这家就很难再培养出优秀的后代。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篇八:家风家教】
家风、家教、家训,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认为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团结友爱。
妈妈常常教育我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能插嘴,要尊老爱幼。
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我正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妈妈看了我一眼,我边吃边问妈妈:“妈妈,您为什么看着我?”妈妈没有说话,我还是享受着自己的美食。妈妈还是用失望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有失望的眼光。原来我的外公、舅妈都坐在我的旁边,我没有让她们一起来分享我的美食,我只是一个人自私的享受。我的脸红了,低下了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没做到尊老爱幼。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尊老爱幼。
还有一次,妈妈把饭菜都做好,喊我吃饭,我当时正在看电视,没理她。等我看完动画片,去吃饭,一看妈妈只盛了自己的正在吃。我很生气,凶妈妈:“怎么没有给我盛。”妈妈很生气,教育我:“我做好饭叫你吃,你都不过来吃,自己在那儿看动画片,你自己动手盛饭吃。妈妈很累的做好饭了,你还凶妈妈,太不孝顺了!”妈妈说我不会感恩。我从那天知道了,不能老是自己看动画片,要帮妈妈做饭,洗碗,扫地等,哪怕有些事像做饭我不会,也可以帮着做一些会做的,像淘米、择菜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孝顺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每天忙工作已经很累了,我要帮着他们多做些事情。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风、家训、家教。如果没有家训、家教就会把我们宠坏,只有知错就改,慢慢教育,才能把家风、家教、家训的风格,传扬光大。

六:[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我的家教故事作文

【篇一:我的家教故事】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一句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俗语,却也是我们家的家训。
妈妈经常对我说,一个人要节俭,不能随意浪费,虽然有些人很幸运,自己的父辈或再上一辈很有钱,但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要是不注意节俭,尽管上辈再有钱,也总有一天会被花光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我本以为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买完的,可结果却让我始料未及,妈妈总是东瞧瞧西逛逛,看到心仪的菜不立即就买,而要到卖类似菜的摊铺问一遍,不时地询问价钱,讨价还价,最终通过货比三家,买下物美价廉的满意菜……我忍不住问妈妈一句:“妈,你到底买不买呀,这边问那边问的,反正又只相差几毛钱而已,那又有怎样,大不了多付一点嘛!”妈妈听了这番话,不紧不慢地和我讲解道:“我不是经常跟你说吗,一个人要节俭,不要把不必要的钱浪费,就比如买一斤猪肉,一处9元一斤,另一处8元一斤,你要买两斤的话,那不是省了2元了。如果到超市买东西,你要是少了一角钱是不会卖给你的!”
听了之后,我恍然大悟,认识到赚钱的不容易,节俭在我们举手之间,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其实,我觉得父母的身教就是我们孩子的最好榜样,父母做好了,孩子才会跟着做好,这是最好家教。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节俭,养成了节约习惯。有一次,我早餐没吃饱,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肉包,我刚吃了一半,就觉得太饱了,于是剩下一半就想扔掉,可是就在这时,妈妈平时的一句句谆谆教诲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马上想到:这半个包子不该扔掉,要是把半个包子送给西部贫穷的小朋友吃,说不定还能救活一条人命呢!我便决下心,不管自己多饱,也不能把这半个包子扔掉,一定要吃下去……
从这之后,一日三餐,我总是把饭碗里的饭吃得一干二净,不掉一粒不剩一粒,都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绝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现在,我常常提醒自己,爸妈的工资不高,我不能随便浪费每一分钱钱。更何况提倡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应该勤俭节约,认识到挣钱的不容易,饮水思源,做一个节俭的好孩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句家训已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永不磨灭。
【篇二:我的家教故事】
在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注重教育和继承良好传统的故事。例如孔子“忠、孝、礼、义”的家风不仅教育了孔子的后人,更是成为了两千多年所有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孟母的“择邻而居”和“子不学。断机杼”的教育不仅是年幼的孟子,更是教育了数以万计的父母和孩子。
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我时时刻刻感到优良的家风对我的影响,“做人要有爱心、良心和感恩之心”就是我在家里常听到的一句话。
记得有一回,我和爸爸妈妈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街边行乞,我看了乞丐一眼,心想“这个乞丐四肢健全,年纪也不算很大,他明明可以自己去找工作养活自己的,就不给他钱了吧!”于是我便拉着爸爸妈妈,想要赶紧离开,可爸爸却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不能这样的,看见别人有困难就要尽力帮助,而不是视而不见,如果有一天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你是希望别人理都不理你,还是希望别人热心帮助你呢?”说完,拿出5元钱让我给了那个乞丐。
还有一回,我们回老家过年时,一个亲戚无意间提起了舅公孩子考上大学,可是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的事,妈妈知道后,悄悄地汇了一笔钱给外婆,还特意交待外婆把钱交给舅公,不要特意说是她给的,因为那些钱都是妈妈节省出来的,所以导致我们家当月伙食质量明显下降,我很不解妈妈为什么要寄钱给我们并常往来的舅公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找妈妈,我对妈妈提出问题后,妈妈笑着对我说:“因为我以前读大学时,也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那时候舅公家也并不富裕,但他们出钱来帮助我,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现在他有困难,我也应该雪中送炭。”
我的爷爷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每天吃饭前都在祷告一会儿。有一次,我开玩笑地对爷爷说:“爷爷,为什么你吃饭都要这么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