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伐木3篇
吴刚伐木一:吴刚的故事_1500字
吴刚的故事
1208班陆泓安
得道升天成天仙
“哈哈哈!好书啊!”山谷中传出一声大笑,栖息在枯树枝上的乌鸦被惊得飞了起来,怪叫着,在夕阳下显出一片诡异。
“吱呀”一声,木门被轻轻推开,吴刚偷偷把头伸进屋内,确认了没人后,他松了一口气,呈“大”字型躺在了床上。
吴刚身出名门,自小便好武,但他父母却逼着他考文科状元,所以他十分苦恼。
不过,在一个时辰前,他在山谷中拾得一本“玄天要诀”,翻开一看,尽是修仙炼道的法门,他大喜,便拿回了家,决定好好研究。
在以后几天中,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足不出户。外人看来,他在刻苦读书,想考取功名;实际上,他正在攻读《玄天要诀》。不过人们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以为吴刚回心转意了,尽皆大喜。
有一天,仆人去送饭,喊道:“少爷!开饭了!”把饭菜放在门下,走了。
晚上仆人再来时,见饭一粒未少,便敲了敲门,问道:“少爷?少爷?少爷你在吗?”连喊了几声,仍不见有人回应,这才慌了神,禀告了吴老爷和吴夫人。二老听后,忙让人撞开了门。只见一封信挂在半空中,众人取了下来,只见上面写着:
人已成仙,二老自重;若有时机,下凡相见。玄天要诀,请多保管。
吴刚
二老悲痛至极,下令家人去寻找少爷。后来,此事轰动全城,皇上发动御林兵力去找,仍未找到。二老一怒之下,一把火把空空道人的着作《玄天要诀》烧了。
被贬斫桂心不愿
吴刚进入天庭时,正好赶上了佛祖三千六百年一次的游行,他便也去凑热闹。
佛祖见到了他,看着眼生,便掐指一算,算出他无心向学,学了的东西从不复习,且有两千年的劫罚,便下令贬到广寒宫斫月桂树。
吴刚有些不服,想反驳,但佛祖道:“你不与他人分享修真之法,乃是自私,犯了贪戒,乃一大罪过;你扔下双亲不顾,自己飞升,大不孝也,此为第二大罪过;现你未反省便想反驳我,乃嗔罪也。此三大罪,够你受了!”吴刚涨红了脸,半天才憋出一句:“什么时候结束?”佛祖摇了摇头,道:“诸法随缘生,诸法由缘灭。若有缘,你可能会快点回到天庭。”
吴刚只好溜到天匠那儿,让他们帮打造了一把“涛天巨斧”,便进了广寒宫,砍妖树月桂去了。
千砍万伐终不倦
话说那月桂本乃一小妖,给佛祖收入门下后成了广寒宫的灵树,灵气志强,非一般天仙可比拟。
吴刚进了广寒宫,一看那小小的月桂树(他个人认为小,其实已有三人合抱之粗),便哼了一声,心说也太小瞧本仙了。他猛地挥动斧头,连劈了两下,一株高大的月桂便发出“咔嚓”“哗啦”之声,倒下了。
本来呢,这月桂没那么容易倒下,但吴刚修炼的《玄天要诀》乃空空道人所着,在修炼灵气之同时,也锻炼体能,加之这“涛天巨斧”乃“金箍棒”一级的仙器,所以吴刚不费吹灰之力便伐倒了月桂。可是差点让吴大仙喷饭的是,他刚打了个哈欠,眨了眨眼,转了一转脖子(全程用时1纳秒),那株月桂便“噌”的一声,又长了出来,和没被砍前一模一样!吴刚只好又舞动斧头,当起了伐木工人。
转眼一个时辰过去了,地上的月桂“残肢”已存留了许多,玉皇大帝便派人来收取伐下的月桂木,运回天庭,听说当天天庭多出了几百座宫殿。
砍了如此久,吴刚也不累,他反而把这当成了一种挑战,想冲过关去,但月桂如何砍得死?于是,现在人们还能看见吴刚在孜孜不倦地砍着月桂树。
抑制树长曙光现
对于长生不老的天仙来说,几千年的时光不过是一眨眼罢了。
某日,佛祖让众人都放假,到凡界溜溜。吴刚至此才停下了砍伐,放下用了一千九百九十九年的斧头,下了凡界。
在凡界溜着溜着,他忽然看见一部书,上面用漆金大字写着“星经”。吴刚知是空空道人的师傅渺渺真人所着,便翻开来看,依法修炼,灵气大增。
翻到最后一页,吴刚看见了如下文字:
孔夫子曾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本《星经》为贫道一生心血,专授男子。另有《月典》一部,只供女习。然吾之心法必常习,灵气可常增。
然贫道有一言告知拾得此书者:修真炼道固然重要,文艺一类知识亦可贵,不可沉迷于修真而荒废学业,切记切记。
渺渺
吴刚看着看着,但觉汗水涔涔而下,他心都颤抖了。
当天夜晚,吴刚使用“九天星衍流光剑”将月桂砍得不敢再长了,一个时辰后,吴刚出了广寒宫。
“牟尼,我想,是你故意让吴刚拾到《星经》,又令月桂停止生长的吧?”渺渺问佛祖。
“渺渺,这一切就是一个字:缘。”
听说吴刚还在读书,不过就是口味换换而已。
初一:陆泓安
吴刚伐木二:【九月有奖征文】冷月有声_900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独自徘徊在月影横斜之中,中秋佳节无法与家人团圆的惆怅。
撩起岁月的门帘,睁开惺忪的睡眼,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月光从树叶的罅隙间泻下来,带着寒意。我出神的凝望着故乡的方向,苦涩的泪水竟不期而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站在风的尽头,悲寂的张望,仿佛纷繁的寂寥,埋葬堆积的沉默。我仰面朝天,看月光下几多树影纠缠,成为一种浸染。然后回忆在凄婉的风里融化,往事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以前中秋,有团圆饭的催促,有酒宴上的调侃,有明月的诚邀……而如今“缥缈孤鸿影”的日子何等凄凉苦楚。
抬头是一轮明月,低头是盈盈清辉。思念在醇烈的深窖中酝酿出来,满是苦涩。月光越发的明亮,“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素在月光下完全暴露出来,莫名的牵动着心底每一根神经,勾起最细腻的情思。那月影上的斑驳黑影好似嫦娥孤独的身影,又像木讷的吴刚在机械的伐木,独自伫立千年,却足以使沧海变成桑田。这些流传千古的神话都流淌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思念。
传说只要把思念和祝福写在纸上折成小船在河里放逐,它会顺着河流一直漂到上帝那,然后就会得到上帝的祝福。尽管我并不相信上帝,但今年的中秋我跟着做了。月光,泛动成一条诗意的河,流淌着自然独守的寂寞。我踱步到河边,把写满思念的小船放入承载着月亮泽辉的河里,希望得到上帝的祝福。在船接触水面的瞬间,起伏的波纹涌向月影,顿时清亮一片化作散乱的浮光。不经意间,我发现河面上还有别的小船,那是一份牵挂,一份心灵的维系,一份情感的交织。
思念,深深的感情,太多的音调停在“七”这一点上,以至于我相信七就是一个轮回。今日的离别愁思,终会换来全家团圆的温馨。
我久久伫立在月光下,不愿离去。“每逢佳节倍思亲”一遍又一遍我痴痴的念。
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三:黄昏下的孤灯
点评:文章的语句的描写非常形象生动,例如“月光从树叶的罅隙间泻下来”画面感非常强,“泄”字用的非常准确,从侧面体现出了中秋月亮的皎洁。“月光,泛动成一条诗意的河,”,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文章中这样的亮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是收尾稍显局促。
点评老师:陶流林老师
吴刚伐木三:赏月_450字
太阳公公依依不舍地还留在天边望着人们不肯离去。夜神急了,推了他一把,把他推下了山去,顺手一拉黑被子,于是黑幕降临了。我们一家人随即搬出了小凳,坐在院子里。大概你还不知道我去干什么吧。告诉你,今天是十五,我们一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这个好机会,哪肯错过它呢?
小闹钟嘀嘀嗒嗒地吵着,可白花力气,时间还是过得那么慢,不是我心急的话,一定是月亮姐姐失职了吧。
嘿,快看,月亮从东边升起来了,一轮金黄的圆月,光溜溜,像面镜子,柔和的银光,给人一种舒适和迷恋的感觉。一个淡淡的黑影在晃动,这肯定是月宫的吴刚又在伐桂花树了,我仿佛隐隐约约听见了“砍砍”的伐木声。我想:月里的广寒宫不及人间温暖吧。嫦娥一定又在遥望人间了。
十几分钟过去了,月亮仍旧圆圆的,真好看。它睁大眼睛,好像在对我说:“我不是好好的吗?老望我干嘛?”我估计也许说了这句不中听的话招来了祸水。一片乌云把月亮挡住了。这时候,星星眨着眼,大概在惊呼月亮的遭难。我非常生气,都怪乌云,弄得我们没法赏月。星星也在抗议。过了一会儿,乌云好像发觉“众怒不好犯”似的。一点一点的飘走了。
这下,我们又可以继续赏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