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的故事8篇

时间:2018-10-28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白头翁的故事篇(1):白头翁的故事_450字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大森林,里面住着一只小鸟。它又聪明又可爱,头上还长着一撮火红得羽毛。
  有一天,它想:“如果我有许多本领,那该多好啊!”它就飞到喜鹊大姐身边,恭恭敬敬地问:“大姐,请您教教我搭窝,好吗?”喜鹊说:“搭窝很累得,要飞到很远的地方去衔树枝、草和泥巴呢!你能行吗?”它想:如果我的嘴啄破了,怎么办?它赶紧趁机溜走了。
  小鸟向喜鹊拜师学艺的消息传出去了,大家想看看小鸟搭的窝怎样了。黄莺问:“你学会搭窝了吗?”小鸟连忙打断黄莺的话说:“听说你唱歌唱得好,请你教我唱歌吧!”黄莺说:“好吧!可你得先吊嗓子。”小鸟一听,心想:吊嗓子,那可是新鲜事。要学,要学,一定要学。开头几天,它还学得挺认真得,可是没过几天,它就不辞而别了。黄莺一看它不见了,就再也不理它了。不管它学什么,都半途而废,终究是一事无成。等到它老了,连头上得红羽毛也变成白羽毛了还没学到本领。大家都叫它“白头翁”。可是,它心里还有两件事没做,就是想跟老鹰学飞行、跟鸬鹚学打鱼呢!可惜它已经老了。
  它为了让子孙后代吸取这个教训,它得子孙后代一出生来,头上都有一撮白羽毛。这就是“白头翁”的故事。
 

白头翁的故事篇(2):《白头翁的故事》读后感_650字


  昨天,我在网络上看了一篇文章,叫做《白头翁的故事》,文章虽然很短,但是我反复地看了几遍,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只小鸟想学一套本领。它先跟喜鹊学盖房子。因为要不停地衔树枝,它觉得辛苦,坚持不来,就放弃了。后来它又跟黄莺学唱歌,但学不了几天,它觉得太难受,又飞走了。后来它还学飞行、学打猎……但它都是虎头蛇尾,直到老了还是一无所成。后来它吸取教训,将一头白发传给子孙,人们就管它叫“白头翁”。
  “白头翁”之所以学不到本领,是因为它学习上没有做到持之以恒。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的这一件事:去年暑假,我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开始学习骑自行车。那天一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苦练了半个钟头,感觉有点上手了。于是就双手紧握羊头,挺直身体,眼望前方,双脚用力地向前蹬去。突然,车子撞上了一块石头,我连人带车摔了下来。膝盖可痛了。我连忙将裤脚绾起,只见膝盖上的皮擦破了,一道十厘米长的伤口正不停地向外渗着血呢。真要了我的老命,痛死我了,不学了!
  我跑回家里上药,之后就睡在床上休息。这时,妈妈走过来,扯掉我的被子问我:“真不学了?没用的家伙!”这时,我想起了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我马上爬起来,又推上自行车出去练习了。因为我坚持练习,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终于将骑自行车学会了。
  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我像“白头翁”一样,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那又怎能学会骑车呢?所以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才能将事情做好。若是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
 
    五年级:袁心语

白头翁的故事篇(3):鸽子乐乐的日记_650字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上午,我随着秋风出来散步。
  我在空中轻轻地飞着,突然听见燕子小弟喊:“你好啊!”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跟白头翁老爷爷打招呼,我说:“你好啊,老爷爷。”
  白头翁老爷爷飞过来说:“你有急事吗?出来这么早。”
  我说:“是啊,兔子妹妹的房屋坏了,请我去修。”
  “这么巧,兔子妹妹也请我去给她讲课”白头翁说。
  “那我们一起去吧!”我高兴地说。
  “好啊。”白头翁说。
  “我也跟你们一块去吧。”燕子小弟高兴地说。
  我们一起飘到了兔子妹妹的家。兔子妹妹见了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分头忙碌起来。白头翁从家里拿来最好的书给兔子妹妹。白头翁绘声绘色地讲书中的故事,兔子妹妹瞪着两只大大的红眼睛听着。我从风筝王国里带来了最好的材料。我爬到屋顶上把坏了的木头拆下来,换上一块一块新木头。燕子跟着我忙上忙下。不一会儿,我们把房屋修好了。兔子妹妹兴高采烈地跳起了踢踏舞,我们也和着她的节拍跳了起来。
  突然,一只老鹰向我们扑来。我们撒腿就跑,老鹰紧追不舍。白头翁着急的说:“怎么办啊?这样下去我们会被抓住的。”
  “让我来想想办法!”
  我记得前面好像有一个乐园,而且还有一个很大的招牌,是用铁板做的,我想干脆让老鹰撞上去不就得了吗。我把想法告诉了他们。
  “可以,就这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于是,我把老鹰引到了招牌前。我一个急转弯,把老鹰给甩掉了。老鹰冲得太快,来了个措手不及,“嘭”的一声撞到了招牌上,当场晕了过去。白头翁、燕子和小免欢快地向我奔了过来,我们继续玩耍着。
  从此,老鹰再也不来抓我们了,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德清县实验学校一年级:沈欣

白头翁的故事篇(4):春_500字


  每年的三月在还带着三分寒意的早上,门前的老葵树上总有一群白头翁如期而至。时而三五只时而七八只,在树枝中莺歌善舞。青脆的鸟乐傍着清凉的空气传入耳膜,好像在告诉人们春天已经到了。
  老葵树到底什么树也说不清,村上老人都叫“千千活”,据说这种树对恢复骨伤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经常有慕名而来要树枝的人,虽然树枝被折了很多次,但从没有看到它折伤而凋谢,永远是那么的茂盛。在老葵树的根部还长出了很多嫩枝,像是一群孩子围着一个老人在倾听者它的故事。每到春天树枝发芽时会同时长出一钟

白头翁的故事篇(5):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惟有黄昏鸟雀悲。
  这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以“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总结全篇意旨。在前后的过渡,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二句,点出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日。诗人把红颜女子和白头老翁的具体命运加以典型化,表现出这是一大群处于封建社会下层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运,因而提出应该同病相怜,具有“醒世”的作用。
  诗的前半首化自东汉宋子侯的乐府歌辞《董娇娆》,但经过刘希夷的再创作,更为概括典型。作为前半的结语,“年年岁岁”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当,语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耐人寻味。结合后半写白头老翁的遭遇,可以体会到,诗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对比,而用泛指名词“人”和“花”对比,不仅是由于七言诗字数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其中也包括了诗人自己。也许,因此产生了不少关于这诗的附会传说。如《大唐新语》、《本事诗》所云:诗人自己也觉得这两句诗是一种不祥的预兆,即所谓“诗谶”,一年后,诗人果然被害。这类无稽之谈的产生与流传,既反映人们爱惜诗人的才华,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这诗情调也过于伤感了。
  此诗融会汉魏歌行、南朝近体及梁、陈宫体的艺术经验,而自成一种清丽婉转的风格。它还汲取乐府诗的叙事间发议论、古诗的以叙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织运用各种对比,发挥对偶、用典的长处,是这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刘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后,孙季良编选《正声集》,“以刘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人所称”(《大唐新语》)。可见他一生遭遇压抑,是他产生消极感伤情绪的思想根源。这诗浓厚的感伤情绪,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缚戕害人才的事实。 (倪其心)

白头翁的故事篇(6):读《木偶森林》有感_600字


  记得一次去书城买书,我发现了一本精美的图书—《木偶森林》,我便买了下来。
  这本书是王一梅写的温馨童话。是写一个木偶人罗里的故事,想听吗?别急!我一个一个讲给你听吧!
  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像树叫罗里,一只白头翁飞来,教橡树讲话,还教橡树魔法,白头翁走后,留下了两张乐谱,一张能让人失去记忆,一张能恢复记忆。一个木匠把罗里砍下来做成了木偶人,罗里的心很冰冷,他要报复人类!
  正巧,小熊白黑黑来城里玩,可是被罗里控制了,他和大象斑斑、猴子丢三和落四、狮子毛毛一家,在马戏团里,为罗里服务。
  好心的阿汤先生想帮助白黑他们。可白黑黑早就忘记阿汤先生了。
  我想:木匠真可恶!如果不是他,白黑黑和大家就不会被控制,罗里也不会报复人类了!
  阿汤先生找来了阿灿,阿灿把罗里的心融化了。罗里也笑了,他说:“我要离开这里,我要等到开花、结果,我的果实落在土里,那时,森林会长出很多会说话的橡树。
  后来,阿汤先生送他们回家,罗里找到了下半张乐谱,白黑黑恢复了记忆,罗里很开心!
  我心想:“罗里知错能改,真不错,我要学习阿灿的善良,阿汤先生关爱动物,才让动物们再次恢复记忆呀!
  如果我是罗里,我会保护动物们,让小动物重新返回大森林,帮助别人,快乐自已。这才是罗里该做的呀!
  现在罗里改邪归正了,你看,只要我们爱护环境、助人为乐、保护动物,这样的事就不会引起灾难了,像罗里的事也不会发生了。同学们,爱护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三年级:汤洛琦

白头翁的故事篇(7):流年,终抵不过时间_1200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话出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意思是说这是一种心境,感叹每年的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东西——比如人的感情,心态-——都改变了,正所谓物是人非。物是人非,多么凄凉的一个词。很多人都有过,但大多数都以潇洒,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其实,又有多少人知晓,翩然的言语下,是泪水掩饰的伤痕。
  今年15,儿时的伙伴已在人生的之路找好了各自的路途,时已过境已迁,昔日的清晰的面庞也已变成模糊的记忆,或许不知哪天,当年熟悉的好友与你檫身而过,彼此却是路人。花开一地,雨落一季,世间的轮回又重新开始;花再开,雨再落。只是,我再也不识当年的你;多可笑,昔日知己身旁站着的好友却不是自己。回首,十五个春秋已然离去,多少曾经的朋友没了联系?曾经的几多欢笑已成梦,最初的理想,如今几人曾忆?几人曾久久珍藏?几多离愁,渲染了多少个悲秋?岁月匆匆夺去了了我十五年的大好年华,淡了多少誓言。蓦然想起,百转千回,花开花落,时光荏苒,静观红尘漫漫,世事浮沉。只有随舟摇摇以轻

白头翁的故事篇(8):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一、生平简介
  陈子昂(约659年-700年,一说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遂宁)人,初唐诗人,诗歌革新家。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
  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不久应试得中进士,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干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
  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政治热情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十七、八岁开始折节读书,二十一岁入京,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而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他写下许多诗篇,反映边地人民的痛苦,抒发报国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东征之后,辞官回乡,后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今存《陈伯玉集》。
  陈子昂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其主要政治活动是在武则天时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上承贞观、永征,下启开元、天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由一个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统治,她的梦想是当一个女皇帝,这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很难实现的。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了重重阻碍。她一掌权,就开始打击关陇贵族,扶持庶族地主势力,为他们打开了入朝做官的大门。而且,她还不拘一格,广开才路,大刀阔斧地破格提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给地位低微的陈子昂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他有机会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所以,陈子昂对武则天是忠心耿耿,坚决拥护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时期是在文学上酝酿着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以前的文学多追求形式和技巧,脱离现实,内容贫乏,文风浮糜。而唐初,由于六朝诗风相沿已久,积习已深,再加初唐百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统治阶级日趋荒淫享乐,他们需要一批御用文人来替他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样,助长了浮糜文风的发展。这期间,虽有魏征、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等有识之士指出弊病,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作过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是不够彻底的。时代呼唤彻底的改革者,陈子昂异军突起,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陈子昂在政治上曾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有《陈子昂集》,事见《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一○七有传。
  相关事件
  (一)
  陈子昂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着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二)
  父亲的去世,给陈子昂以莫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给县令送去了20万缗,尚不能满足段简的胃口,没有满足的段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陈子昂打入了南监。
  据说,陈子昂在狱中曾经自己给自己卜过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狱中,时年42岁。
  这是《唐书》上的记载,但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一直到死,陈子昂都是未解职的朝廷谏官,不知当地县令的“勇气”何来,居然敢敲诈“国家工作人员”,以至于让陈子昂冤死狱中,这一直是一个谜。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在朝做官时曾开罪于武三思,所以武三思才指示当地的县令如此折磨陈子昂。这似乎也不太好理解,因为武三思如果想收拾陈子昂,根本用不着搞得这么复杂。
  不论怎样,陈子昂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盖棺论定,新、旧《唐书》给予他的一致评价是“褊躁无威仪”。所谓“褊”,意即狭小、狭隘;所谓“躁”,意即性急。“褊躁”用在陈子昂身上,也许比较合适。
  陈子昂的一生其实就是褊躁的一生,从自我炒作,到大拍武则天马屁,其实都是陈子昂褊躁的表现。但是,陈子昂却有一件十分得意的事情,此事载于《唐书》之中。
  某日,武则天治下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被杀者是御史大夫赵师韫,他在外出公干途中被人杀死于一家驿站。凶手是同州下

上一篇:玩具狗10篇
下一篇:生化港口6篇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