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的意思9篇

时间:2018-10-26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1) [嫦娥古诗的意思]成语故事:破镜重圆


  南朝末期,隋文帝杨坚灭掉了周围的南陈北齐,建立隋朝,此时,南方有好几个小国家并存,国都在建康(今南京)的陈国就是其中之一。隋朝对南方的小国家觊觎已久,随时准备统一整个中国。
  徐德言是陈国皇帝陈叔宝的侍从官,他娶了皇帝的妹妹乐昌公主为妻,两人情深意重,非常相爱。但当时陈国朝政腐败,而且天下统一是大势所趋。徐德言预料到,总有一天国家会遭受灭亡之祸,因此非常忧虑。
  一天,他愁容满面地对妻子说:“可能不久就会发生兵战,到时我要保护皇帝,我们夫妻将被迫拆散。但只要我们活着,总会有再次见面的机会。我们应该先留下一件东西,作为将来重见的凭证。”随后,徐德言取来一面圆形的铜镜,将它一破为二,一半自己留下,一半交给妻子,告诉她好好保存,并对她说:“如果我们失散后,就在每年正月十五日那天,托人将这半面镜子送到市场上去叫卖。只要我还活着,我一定前去探听,用我的半面镜子为凭,想办法跟你团聚。”
  不久,已经统一中国北方的隋文帝杨坚,果然发兵攻打陈国的都城建康,小小的陈国被消灭,陈国国王被杀,徐德言被迫逃亡。隋文帝奖赏攻打陈国有功的人,被俘获的乐昌公主则被赏给了大臣杨素为妾。
  流亡的徐德言打听到妻子已到了隋的京都大兴(今陕西西安),便风尘仆仆地赶到那里,打听妻子的具体下落。每当夜深人静,他总是取出半面镜子,回想起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而他的妻子乐昌公主,虽然在杨素的官府中过着雍容华贵的生活,但内心一直惦记着丈夫,也经常抚摸半面镜子,追忆往昔。
  正月十五日终于来到了。徐德言赶到热闹的市场,看见一个老人以高价兜售半面铜镜,自然没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半面镜子,所以老人就来回在市场上走动。徐德言假装要买老人的镜子,细细察看,果然是妻子的那半面。原来他是杨府的仆人,受乐昌公主委托来卖镜寻夫的。于是徐德言写了一首诗,交给仆人带回。诗写道: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这首诗的意思是,镜子与人都去了,但如今镜子归来而人却没有归来。正好比月中没有嫦娥的身影,只空留明月的光辉。
  乐昌公主见到丈夫保存的半面铜镜和写的小诗后,想到与丈夫咫尺天涯,难以相见,更是大放悲声,终日容颜凄苦,茶饭不思。杨素再三盘问,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动。他立即派人将徐德言召入府中,并为其设宴庆祝。府中上下都为徐陈二人破镜重圆和越国公杨素的宽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叹不已。宴罢,夫妻二人携手同归江南故里。这段佳话被四处传扬,所以,就有了“破镜重圆”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本事诗·情感》
  【求解驿站】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

(2) [嫦娥古诗的意思]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是唐朝时期的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记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表达了中秋佳节赏月之情。

【原文】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赏析】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3) [嫦娥古诗的意思]七绝《欲上青天取月鸣》_300字


  平水韵仄起——首句押韵
  欲上青天取月鸣,嫦娥趋碟引心平。
  琴弦抽断声如雨,末路秋歌怎寄情。
  随便翻译下;我本想到天上去借取月儿弹奏,嫦娥似乎知道我的心思特地派谴蝴碟来为我伴奏已平抚我的愁苦。可是琴弦在手指挥曲之间不但不不使心情平静反而越弹越伤心。一幕幕凄残悲运浮于眼目使得琴于人泪流满面。不知道以后人生该何去何从,人生如歌如梦像在倾尽人生的不堪命运。此情该怎样寄究竟该怎样释怀?
  注;声是双重语一指琴弦哽咽发出的声音。二指人落泪的声音如同雨敲一般。竟代表琴同时也代表人。
  如此翻译下是为了我不能表达的希望诗友能帮我借签表达出来。近日只有舒云兄点正。这里先行谢过舒云兄留墨斧正。
  贵州三穗高三:熊国伦
 

(4) [嫦娥古诗的意思]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 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04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5) [嫦娥古诗的意思]中秋白日梦_900字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刚学完这首《十五夜望月》,疲倦的我躺在床上,想着这首诗的意思,越想越沉……终于闭了眼,进入了梦乡。
  我穿过了时光隧道,来到了唐代,身旁是一棵桂花树,和一座瓦房,不远处还有一个小亭子,我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偶然间透过窗子看见了诗人王建在床上睡觉,“王建?他不是唐朝的吗?难道我穿越了吗?”我自言自语,惊异万分,却又想看个究竟。我趴在窗前,看见王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月色透过窗口照在床上,王建起身来,披起外套,走出门,坐在亭子里,皎洁的月光照在庭中的地面上,就像铺上了一层霜雪一样,给这寂静的夜增添了一丝神秘感。树林里的鸦雀仿佛也被这美丽的月光给催眠了,渐渐都进入了睡乡。王建走向桂花树,抬头望了望,一股清香扑鼻而来,一朵朵桂花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一样点缀在树上,随着风跳起了摇摆舞,一滴滴透亮而又轻盈无迹的秋露沾在上面,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在这静寂的夜里,秋风吹来,让人感到有些瑟瑟凉意。他抬起头仰望那圆圆的月亮,我随着他的目光望去,仿佛看见月宫里的桂花树下,玉兔正在捣药,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坐在一旁思念着自己的丈夫,我才猛然间想起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夜,月明高悬,普天之下的人都在望月怀人,王建此时一定感到孤独凄凉,思念着他远方的亲人,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撒落人间似的。王建带着忧郁的情感脱口而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听到王建吟诗,我禁不住走过来,拍手叫道:“哈哈,好诗好诗啊!你一定是在思念你的亲人吧?”王建回过头,看见了我,“正是正是,你真是我的知己啊!”说罢,王建拿出一壶酒和一盘花生米邀请我和他一块儿对饮,我心里无比激动,竟然能和大诗人一起饮酒,真是天大的荣幸,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我勉强喝了一小杯,陪王建一起望月怀人……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杯小酒斟酌完了,晕晕忽忽倒头就睡。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原来这只是一场白日梦啊!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中学初一:萱萱990407

(6) [嫦娥古诗的意思]中秋节的小知识_3000字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也是孝敬父母的日子!别忘了多关心爸爸妈妈一点!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将他降为第三名,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辈,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厦门会饼中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寓意在此。
  一套会饼共63块,是根据“三多九如”而来的,三和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源于厦门的“博饼”,随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年多来台湾也很盛行。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这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节佳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时即属丹阳郡秣陵(今南京)。《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于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听到有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这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谢尚玩月闻袁宏咏史于前,文人雅士亦趋之于后,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闻知此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唐欧阳詹作《玩月诗序》也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游月宫,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玩月佳话。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宋时人们在中秋之夜吃瓜果、圆饼,这圆饼即月饼之始。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的诗句。南宋年间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竞放水灯,烛摇月白,尤呈奇观(后来,南京将放水灯移到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放水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兔儿爷”,有纸绘、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举旗,十分别致。
  南方人中秋爱吃月饼、鲜藕、熟菱、柿子、石榴、糖竽头等。南京人是夜月下聚饮,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据《正德江宁县志》记载,中秋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民国以后,南京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畸形发展,夫子庙前灯红酒绿,八月十五达官富贾泛舟秦淮玩月,而千成成户苦不堪言。当时曾流行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楼下皱眉头。”加上这时旧迹多湮,河水污染,游人涉及不多了。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四年级:刘楚媛

(7) [嫦娥古诗的意思][中秋征文]中秋不同的“风俗”_1500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时候,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关于中秋的月亮还有许多美妙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来,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女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王母看后羿有功,就给了一包长生不老药给后羿,后羿舍不得嫦娥,就没吃,暂时放在嫦娥那里。这时,心怀不轨的蓬蒙想盗取长生不老药,他趁后羿出去的时候威胁嫦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但他怎么也追不到,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另外,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中秋节也体现了中国的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也不同,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六年级:吴凰旖

(8) [嫦娥古诗的意思]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训练

  一、选择正确答案。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吊唁涣然云宵励行;B。籍贯蛊惑顿挫暖昧C.逞强奠定伏罪拮据D。怄气盘据卷缩善长
  2.下列词语中注意有误的一组是()
  A.嗔(chēn)怪涤(dí)荡腼(miǒn)腆押解(jiè)
  B.歆(xīn)羡酝酿(niōng)弹劾(hé)热忱(chén)
  C.嗤(chī)笑丛冢(zhǒng)针砭(biǎn)屠戮(lù)
  D.辱没(mò)蜕(tuì)变垂涎(xián)园囿(yòu)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火速火光灯火火红B.出口伤口口才口技C.报名名医名著名贵D.发货发炮发芽蒸发
  4.句中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
  A.李向群是中国军人的骄傲。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可真是体现了他们每天都在鼓吹的尊重"人权"的神圣原则。
  C.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
  D.我小时候总是处以为是,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在走向姥姥家的路上,两边都是零乱的防震棚,商店都在棚子里营业。
  B.今天,谁还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C.国庆节的夜晚,在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鲜花旗帜。
  D.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
  6.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1)(2)B。(3)(4)C。(2)(3)D。(1)(4)
  7.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A."?,!":",,!!。"B、"!,。":",,!!。"C."?,。":",","。"D、"?,。",",","。"
  8.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
  A.《钱塘江春行》、《泊船瓜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蚕妇》》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暮江吟》、《题西林壁》、《元日》
  C.《梅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宿新市徐公店》、《十七日观潮》
  9.为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修饰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六年级的学生张晓松听说母亲心脏病复发被送进医院后,______奔去。应填入修饰语是:(1)立刻(2)箭一般地(3)向医院(4)使出全身力气
  A、(1)(2)(4)(3)B、(1)(4)(2)(3)C、(4)(2)(1)(3)D、(1)(3)(2)(4)
  二、填空回答问题。
  1."鼎"字共____画,其中第6画是____;用音序法应查_____,读音为_____。
  2.给句中画线内容换上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我国现代化建设绝不是踏一脚就能成功的事,需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奋斗。()
  3.按要求改写句子,不得改变愿意。
  (1)董存瑞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改为不用引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改为不用"把"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不好,这难道只是他的错?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不忍心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改为不用"不"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下列词句中所缺的字,并解释所填的字义。
  (1)万里赴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2)放荡不________。(3)若______若离。(4)一__________成千古恨。
  5.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上面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
  答案:1、D2、C3、D4、A5、C6、C7、D8、C9、B二、5.黑夜死一般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训练
  一、用横线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改正后的字写在括号里。
  1、王华认真炼习写字,近步很快。()
  2、老师语重心常地说:“同学们要克苦学习,强我中华!”()
  3、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吏上的一个奇绩!()
  4、老师嘱付我们毕须写完作业再去玩。()
  二、判断对错:
  1、“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字字母“sh”。()
  2、“点缀”一词应读作“dianzhui”。()
  3、“沉思”"这个词语中“沉”字是“深入,程度深”的意思。()
  4、《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作者访问内蒙古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三、按要求做下列各题:
  1、面的诗句补充完整,财解释带点的词。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
  2、《春望》一诗中,写“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的诗句是:_________。
  3、句填空:到了三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往前走就是三峡的第一峡()。只见两旁(),千姿百态。有的(),好像奔驰的();有的(),宛如飘飘欲飞的嫦娥。
  四、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去做。
  海南岛是一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像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环岛的海洋中,还盛产着鱿鱼、马胶鱼、飞鱼等热带鱼类。
  1、用“||”把这段话分为两层。
  2、这段话是从()、()、()三方面来具体介绍海南岛是一个宝岛的。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琢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悉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郎,“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按分好的三段(已用“*”在段首标出),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2、爷爷说的“煮书”指的是什么?
  3、爷爷告诉“我”应该怎样“煮书”?
  4、结合短文内容,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1、练,进;2、长,刻;3、史,迹;4、咐,必;
  二、1、错;2、错;3、对;4、错;
  三、1、死去元知知万事空只。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白帝城瞿塘峡山石林立高大雄伟骏马妩媚秀丽;
  四、1、第一句为第一层,其它的为第二层。2、熟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鱼类
  五、1、爷爷介绍了什么是“煮书”和应该怎样“煮书”。2、把书读熟读透。3、爷爷告诉“我”可以从煮语文入手,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体会文章情感,牢记妙词佳句。5、多读书,多诵读品味,多积累好词佳句,写起文章来就运用自如了。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竞赛试卷
  一、成语部分(共24分)
  (一)按要求写出下列成语(8分)
  1、含有动物名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知识渊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列成语找出相对应比喻意思的成语(8分)
  一箭双雕()飞蛾投火()
  水落石出()画蛇添足()
  虎头蛇尾()掩耳盗铃()
  过河拆桥()螳臂挡车()
  (三)照样子,成语接龙(8分)
  例:洗心革面—→面目全非—→非同小可—→……
  1、握手言欢—→()—→()
  —→()—→()
  2、人一己百—→()—→()
  —→()—→()
  二、常用语部分(共24分)
  (一)照样子,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人名言(4分)
  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列习惯用语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填出来(10分)
  出其不意——()翻手为云——()
  福无双至——()捡了芝麻——()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一波又起()——败事有余
  ()——弃之可惜()——后无来者
  ()——焉得虎子
  (二)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填出来(10分)
  猫哭耗子——()太阳底下点灯——()
  泥菩萨过河——()狗咬吕洞宾——()
  猪鼻子里插大葱——()太平洋的警察——()
  大姑娘上轿——()起重机吊鸡毛——()
  水中捞月——()千里送鹅毛——()
  三、古诗文部分(共22分)
  (一)填写下列古诗和古文句子的上句或下句(10分)
  1、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望洞庭山水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人若被明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非经过不知难。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相处心连心。
  (二)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12分)
  作者朝代题目名句
  白居易《忆江南》
  王冕《墨梅》
  于谦《石灰吟》
  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课内外阅读部分(共30分)
  (一)“华山”是我国五岳中的__岳,《咏华山》写的是__朝宰相______七岁时咏诗一事,他咏的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有关华山传说的课文是:《__________》,这个传说选自神话故事《_________》,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还有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三顾茅庐》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其余三部名著是:
  1、《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三)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1、()的居处——开门见山
  2、()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3、()用兵——以一当十
  4、()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5、()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6、()断案——铁面无私
  7、()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毕业班阅读练习一
  默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按要求写近义词。
  广阔()疑惑()
  2、用“”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4、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个地方体会出来?

  5、按要求回答。
  (1)联系全文回答。
  “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á(2)读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
  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在我们的楼前,有一棵老银杏树。它高大挺拔,像一威武的巨人。它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谁也算不出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它耸立在一排水杉的前面,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子保护着杉树。任凭风刮雷劈,毫不动摇。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经过人工修剪似的;又像一个区人高耸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春天,枝上萌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微风拂过,眨呀眨的,多像少女那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夏天,叶子长成小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就会滴下油来。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摇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了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要为蓝色的天空添上一幅美丽的画图,秋风吹得紧了,片片黄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冬天,落在地面的叶子渐渐地被尘土排埋,慢慢地化成肥料溶进大地,为来年新叶生长提供了养料。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它隐藏在稠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的形象,给人们奋发的力量;你那闪光的品德,给人以深深的启迪。银杏树,我赞美你!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漫长()稠密()
  (2)“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突出地揭写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4分)
  (3)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4分)
  (4)概括第四自然段的段意。(4分)
  第四自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扬了银杏树的什么?(6分)

  五、作文(30分)
  题目:美好的回忆
  要求:1、记叙自己生活,学习中值得回忆的,美好的事。
  2、要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
  3、字迹工整,语句通顺。
  4、不少于450字。
  毕业考试语文模拟题(一)
  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汉语拼音。(8分)
  1、看拼音写汉字。(2分)
  yì:()力()立()义()处
  2、“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按音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字的声母是边音,_______字的韵母是后鼻韵母。(2分)
  3、“白雪”的“雪”的音节是______,它的韵母是_____。“玻璃”的“璃”应读作_____。(2分)
  4、请用“_____”划出加点字的错误的读音。(2分)
  一叶扁舟(biǎnpiān)供给(gōngjǐgōnggěi)
  二、字词(17分)
  1、照样子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不同的字,再组词。(6分)
  例:扁遍(遍地)编(编织)篇(篇幅)
  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把成误补充完整,再归类。(4分)
  (1)___兵___政(填意思相近的字)2)___惊___怪(填意思相反的字)
  (3)___心___意(填上不同的数字)(4)_______向荣(填上相同的字)
  (5)以上各词中含表扬的意思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批评意思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字的意思组词。(2分)
  会:A、明白、懂得()B、接见()
  C、大都市()D、能()
  4、凡卡()在城里受苦,()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填关联词语)(1分)。
  6、与“笔:写字”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1分)
  A、布:织布B、棉花:纤维C、船:运输D、医生:病人
  7、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
  A、气势汹汹高赡远瞩以身作则纹丝不动
  B、完璧归赵情不自禁应接不瑕没精打采
  C、爱不失手阴谋诡计前俯后仰水泄不通
  D、再接再厉奋发图强斩钉截铁穷途末路
  8、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是()组。(1分)
  A、磨练——意志珍惜——粮食坚持——真理提高——效率
  B、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
  C、发扬——传统精致——表演发生——冲突发展——生产
  D、感情——深厚爱护——老人声音——低沉爱戴——儿童
  三、句子。(25分)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A、“蔚蓝的天空,火红的朝阳,金色的晚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个句子有毛病。()
  B、“他上海来”。与“他来上海”。两句的意思完全不同。()
  C、“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中的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那株茂盛的大榕树。()
  D、“晨鸡报晓”。是个完整的句子。()
  E、“你待会儿再走”里“待”读“dài”。()
  F、“桂林的山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是比喻句。()
  2、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2分)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
  C、明天的人,你非去不可。D、明天的会,你能不参加吗?
  3、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大厅里安静极了。(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他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接受了批评。(修改病句,不得增减词语)
  (4)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改成反问句)
  (5)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我们是(),所以,我们如果(),就(),不管(),谁向我们()。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两句诗真切地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排序。(3分)
  ()湖当中,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几只游船在上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湖岸边,垂柳成行,知了叫个不停,一阵微风吹过,好凉爽啊!
  ()青龙湖的景色可真美啊!
  ()星期天,爸爸带我到青龙湖去玩。
  ()在湖边的浅水里,十几个孩子正在游泳,嬉戏,玩得很开心。
  ()举目远眺,隐隐约约地望得见一抹青山和山下的一座大塔。
  小学语文拓展知识
  一.填空
  1.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________。
  2.2008年奥运会将在_____________举行。
  3.___________被称为冰城。
  4.填主角
  四面楚歌__________
  煮豆燃萁__________
  背水一战__________
  指鹿为马__________
  入木三分__________
  纸上谈兵__________
  卧薪尝胆__________
  破釜沉舟__________
  闻鸡起舞__________
  负荆请罪____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____
  三顾茅庐__________
  鞠躬尽瘁__________
  5.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___%是水分。我们的饮食主要成分是_______,有句成语是“水能_____亦能_______”。
  6.长江三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P<p>
  7.WTO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是第_____个加入的。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四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希望寄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9四大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世界五大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国的四大名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世界四大文明古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四大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被称为“五岳”的五座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国的四个直辖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每年____月____日是世界环境日。
  19.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沟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二.补写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五月春色归来迟,___________________。</P<p>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雄鸡一声天下白。
  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歇后语
  一只筷子吃藕________________
  大路上电线杆_______________
  狗咬吕洞宾______________
  上鞋不用锥子________________
  天桥把式__________________
  窗户上吹喇叭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出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至少六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关于“手”的成语
  形容动作敏捷的____
  形容聪颖的____
  形容高兴的____
  形容勤奋的____
  形容凶狠的____
  形容顺利的____
  形容卑鄙的____
  形容医术高明的____
  形容动作利索____
  形容惊慌的____
  形容态度冷漠的____
  形容十分专横的____
  形容无能的___
  答案:
  一.骆驼;北京;哈尔滨;项羽;曹植;韩信;赵高;王曦之;赵括;勾践;项羽;祖狄;廉颇;蔺相如;刘备;诸葛亮;5。70;碳水化合物;载舟;覆舟;6瞿塘峡;巫峡;西陵峡7世界贸易组织;143;8人口;资源;环境;健康9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0中国北京故宫;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美国华盛顿白宫;英国伦敦白金汉宫;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11苏绣;湘绣;蜀绣;浙绣;12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13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14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15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16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17北京;上海;天津;重庆;18。6月5日;19新北京,新奥运;20黄河;长江;海河;钱塘江;淮河
  二.人间四月芳菲尽;二月垂杨未挂丝;芳草萋萋鹦鹉洲;旧时王谢堂前燕;千树万树梨花开;波撼岳阳城;恨别鸟惊心;我有迷魂招不得;抱得三春晖;问渠哪得清如许;柳暗花明又一春;一水护田将绿绕;绿树村边合;一览众山小。
  三.专挑眼;靠边站;不识好人心;真好;光说不练;名声在外
  四.胆小如鼠;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对牛弹琴;叶公好龙;如狼似虎;人仰马翻;呆若木鸡;狗急跳墙;顺手牵羊;杀鸡敬猴;人怕出名猪怕壮
  保定地区六年级期末调研考试2005.1
  一、听写听答:(10分)
  1听老师把句子读两遍,然后写下来。(2分)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作者说了些什么,还要从字里行间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听老师读两遍短文《国花有来历》,回答下列问题。(8分)
  a短文中提到了哪几个国家的国花?分别是什么花?以及把它们定为国花的原因,选择其中的三种写下来。
  国家国花原因
  b如果要你选择一种花作为我国的国花,你会选择哪种花?为什么?
  二、积累。(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anyangtuotieweijiezixunkangkai
  pi"aotouzhimapingbolanzhuangkuo
  shengqilingrenpofushengmingyingjiebuxia
  2根据自己积累补写诗句。(6分)
  不要人夸好颜色,。选自《墨梅》
  ,任尔东西南北风。选自《竹石》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它们虽然表面上写的是事物,但抒发的却是诗人的志向。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
  写出诗题和其中的两句。(至少写两句,多写一首加2分)
  3我们作国的语言丰富多采。其中歇后语是一种群众习用的有特定格式的诙谐语句,这个学期我们专门学到了它,你学的好么?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在横线的后面怎样填才合适。(2分)
  诸葛亮吊孝---------
  谷子地里的高粱--------------
  4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5分)
  知不足者好学,-----------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你发现了么?这些不光是对联,还都是关于做人和读书方面的名言,你还能写出两副类似的对联么?
  5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很多写美景的文章,也积累了很多描写景色的句子。(8分)
  广西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名,书中《》一课就向我们展示了那里的美景,其中这样写到:
  ;有描写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风光的《》,其中这样写到:;还有巴金笔下那《》,其中这样写到:;以及峻青先生笔下那《》,其中这样写到:
  多美的景色,多美的语句啊!你是否重新陶醉其中了呢?
  三、阅读。(29)
  1着学期我们第一次接触古文,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文么?考考你们吧!4分
  a《学弈》中,两个人一起学习下棋,第二个人却不如第一个人学的好,原因是(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b学完文章,你有什么话想对学弈的这两个人说?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3分)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的心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用你的微笑回答:c本学期《一夜的工作》是我过著名诗人何其芳同志亲眼看到总理的一夜工作情况以后写下来的,原文填空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象全世界都能听到我的声音:“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你就是这样的人!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读完这首诗,你一定猜测谁是这样的人呢?告诉你吧!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a你是如何理解“把所有的心装进你的心”“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这两句诗的?
  b为什么“不用多想,不用多问?”又为什么“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
  d回忆《一夜的工作》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说一说在你心目中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a、在教师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5分
  b、“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2分
  c、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d、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3分
  四、作文(27分)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很多关于爱的文章,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亲人的爱,同伴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你是否深深体会过,你是否想过感谢,还是因为沉浸在爱中时间太久,而忽略了这一切?现在拿起你的笔,回忆身边的人对你的关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再选择其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把它写下来,算是你的感谢吧!

(9) [嫦娥古诗的意思]中秋之夜_650字


  今晚的月亮最圆最亮,因为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家人团聚吃团圆饭的时候。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吃饭的时候一家老少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吃完饭后,爸爸妈妈提议去千灯湖散步赏月。
  来到千灯湖,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涌涌,远远看去就像一群蚂蚁在移动。而且远远就听到路旁的小贩在吆喝叫卖。我们随着湖边来到了一片草地,坐在草坪上,一家人静静的赏月。抬起头,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像一位热情姑娘在与众同乐,皎洁的月光就像姑娘的眼光,把她的爱她的乐都洒在人们的身上,看,到处都有欢声笑语。还有几只闪光的风筝都在争先恐后的飞上天空,在夜中闪闪发亮,想飞上天空与嫦娥姐姐一起翩翩起舞。此刻,我看着月亮入神,月亮里面就有影子,像一座山又像一个人,究竟嫦娥是不是住在里面呢?这让我想起了中秋节的由来。据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看到这样子。便爬上昆仑山把九个太阳都射下了。不久他和一名叫嫦娥的女子成亲。有一天,天上的神仙给了他们一颗仙丹,有人知道了,便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没办法,就把把仙丹吃了,于是她就慢慢的飞上了天空,再也下不来了。
  月亮是那么的美,草坪上,有的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有的人忍不住用手机把月亮拍了下来作留念,还有的人拿着望远镜来赏月,更有意思的是,有的人坐着小船在湖中央放孔明灯。看到这种情景,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白的诗“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晚的夜色美得让人留恋忘返,但愿这晚的美景能伴我进入甜甜的梦乡。
 
    广东佛山禅城区怡东小学五年级:梁沛林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