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故事7篇

时间:2018-10-14 来源:励志故事 点击:

篇一:[安史之乱的故事]历史故事:安史之乱_150字


  唐玄宗执政后期,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攻陷洛阳,安禄山自立为帝,号大燕皇帝,之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乘机收复长安、洛阳。不久安禄山部下史思明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此次叛变持续了8年,史称“安史之乱”,也是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篇二:[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新)_800字

  我轻轻走到他的面前,好似恍惚之间一切都变得虚无起来。我浅笑着看着他,他也看着我,平时沉静如水,波澜不惊的黑色眸子在我的注视下竟变得慌乱不堪。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可已经无所谓了,起码对我来说。舞曲轻轻响起,我真的不记得为他舞了多少次,可只有这次他眼中尽是复杂。风吹动了我的衣

篇三:[安史之乱的故事]推荐一本书

  我要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值得我们好好阅读一番。
  这本书讲述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和暴君昏王、乱臣贼子。中华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朝代更替,在这五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管鲍之交》,这个故事中最让人佩服的人是鲍叔牙,他处处为管仲着想,什么好处都让着他,直到后来齐桓公要命鲍叔牙为相国时,鲍叔牙却将这个很高的职位让给了管仲。鲍叔牙对管仲真是如同亲兄弟一般。鲍叔牙此等的热血情怀让人敬佩不已。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中,大家无不为蔺相如的足智多谋、机智勇敢所折服。蔺相如用巧计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以死相逼,逼得秦王无处可退,这是叫人拍手叫绝,蔺相如也因此功而被提升为大夫。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认识处事谨慎、奉公守法的鲍叔牙;磊落直爽、英勇善战的廉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征惯战的卫青;大英雄霍去病以及历代帝皇……知道《祖逖闻鸡起舞》《诸葛亮客死五丈原》《一代女皇武则天》《安史之乱,暴逆必败》等许多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上上下下五千年灿烂的辉煌变化,认识许许多多不同性格的君王、臣子、将军,体会到这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高深美妙。
  滕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 李娜
 

篇四:[安史之乱的故事]西安游记_3000字

  【古都忆】
  话说千年中国看西安,百年历史看上海。
  西安,陕西的省会,古称长安、京兆、镐京。合上双目,便能想起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过的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故事。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在此建都。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都将它列入肇建首都的上上之选。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承载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是耀眼的一颗繁星,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闪烁。它有着黄土高原的豪迈气概,也有古都的怡人秀丽。
  很难形容,走出黑暗后那第一眼的惊艳。
  抬步走出火车站,那里的火车站并不繁华,只是抬头便能仰望见大且红的西安二字。已经是深夜将近十二点,街上来往行人仍是络绎不绝。夜晚的西安人来人往,灯火辉煌。用“不夜城”来形容最恰当不过。
  街上漫步着,感受着西北地区独有的干热气候。街边的景象会让你忘记自己仍身处二十一世纪,那些仿唐的古房,红黄混合的房檐,木棕的圆柱,精致的花纹,是我们周围见不到的。但在古城西安,却处处可见,可谓是目不暇接。
  这里保留着最真实古迹,最浓郁的古韵,最淳朴的人情。
  【秦兵马俑】
  如果你问,什么令我最难忘,那一定是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了。
  首次映入眼帘的是兵马俑一号坑,我们徐徐走来,人潮拥挤,好不容易才凭借“一身蛮力”挤进人群前端。我初见兵马俑时感觉有些眩晕。陶人太多,很是缭乱双目。在兵马俑博物馆里的,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站在身旁的法国人(是根据口音听出来的),用独具特色的语言说了很多,虽然听不懂,但看到他们频频点头,脸上露出的笑容,便知晓了他们对中国历史奇迹的称赞与仰慕。
  陶土做成的兵马俑,各具特色,他们没有重复的神色,他们的外貌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得多难为雕刻师才能制出如此高困难的杰作?每个兵马俑的手呈握状,因为刚挖掘出来时手上时有拿着兵器的,如今应该是交到别个部门去处理了(从导游口中得知)。
  我迫不及待地想冲去二号坑一览风光。
  古风木窗透进微微的亮光,我终于将光滑的石板地看得更清晰了些。
  这里是二号坑,我头顶着昏暗的灯光,观赏着第二号坑的兵马俑。
  听导游言,这里是将军俑坑,有着骑兵鞍马俑与跪射俑。导游还言,可从衣服上看出他们的身份。可在我区区平庸小女子眼中,好像所有兵马俑都出于一辙。但凝神细看,的确是大有不同。他们的着装,五官,神情,手势都判若云泥。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小兵。那要看你一双眸子是否灵光,能在眼花缭乱之下也能将每个兵马俑一览无余。
  三号坑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兵马俑三号坑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听说曾经有人炸洞盗墓。这不禁使我联想到如今风靡的《盗墓笔记》,而后我还兴致勃勃的问了导游一些盗墓常识。记得最牢的便是盗墓行规则:倒进倒出。
  导游言,兵马俑今后会采用高科技技术重新润色,恢复出土的光泽。我很期待。可惜,那要在数年后了。不知数年后的我,会不会再来故地重游,到时来时,心里又是如何感受。望着壮观无比的兵马俑,心里涌出一阵伤感,也许我们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栗罢了。
  【华清池】
  烈日炎炎,时值正午,我浑身燥热来到华清池,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极不美好的开始。
  看见一旁的冰淇淋店,让我垂涎三尺,疯狂奔向店内。到店内,吃着冰淇淋一阵凉爽,享受完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华清池最高的宫殿盖在山顶,由于宫殿依山傍水,一阵微风拂过,竟是清凉不已。看见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翩翩舞姿,两人双手紧牵,犹如天上神仙,忘却人间诸事纷扰。杨贵妃乃是当时宠妃,冬日里,唐玄宗常常携杨贵妃过冬沐浴。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太子汤”是专供太子沐浴的汤池。“尚食汤”则是专供尚食局官员沐浴的汤池。还有“莲花汤”,御汤。每个温泉都有专属的名称和特色。这些汤池都是由古代石器,人工打造而成。只遗憾,来时是夏季,如果冬季,定能在这清澈的汤池中,望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享受一番了。加上一旁的行宫,仿佛穿越到盛唐时期一般。
  双眉微蹙,走着走着,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悲伤的故事。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后而发生一系列乱事,导致唐玄宗沉浸在悲伤之中,郁郁寡欢,七十七岁死去。
  曾经的宠爱,被唤作“红颜祸水”。
  用网上一言:悲剧苦恋颇有些咎由自取。
  因为是帝王,所以不能有感情,所以不能自己选择。
  【大唐芙蓉园】
  夜晚的大唐芙蓉园,更胜白日。
  大唐芙蓉园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繁华的盛唐犹如一幅华美画卷展开在眼前。这一切都十分真实。白鸽在乖巧地吃着旅客们买的粮食,时不时扑腾翅膀,或是展翅高飞。场面绚丽壮观。身处芙蓉园,灵魂已早追随着白鸽飞向千年前的盛唐时期。唐朝的故事在脑海里如流水般倾泻而出。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叫人怎能忘怀。一派繁华景色,我早已沉醉其中。
  夜晚人很多,数不胜数。旁边几家拍摄古装照的小摊贩,亮出他们的仿唐华衣。有如小家碧玉的嫩粉,有大家闺秀般的清蓝,有妖艳似火的烈红。古代的服饰和头饰,看着旅客们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感受着大唐芙蓉园的一切。他们都热爱盛唐的文化,更热爱中国的文化。他们正在享受着历史的辉煌绚烂。
  看着飞满白鸽的天空,默默许下一个愿望。
  【大雁塔】
  午后的阳光不是很生猛,更多了几分温和。
  从宾馆坐车去大雁塔,路程很近。
  远远就看见大雁塔高高的耸立,到了门口,才发觉真的很高。
  古代人如何修建?据导游告知,完全由人工一层层垒上去。
  为何被唤作大雁塔?也有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说,唐玄奘取经途中被困沙漠,口渴无比,寻不到出路。突然飞来一只大雁,他跟着大雁,找到了水源,最终走出了沙漠。回到长安后,心存感激,便修了一座塔来纪念,取名为大雁塔。
  大雁塔有着悠久的历史,就连门前的一棵树,都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但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淡忘。
  登上塔顶,鸟瞰大地,看见宫殿,看见繁华的街道。更给人深的感受是里面的构造,的确普通,但是摸一摸尘土,心中感慨万千。当年的地震,它依然屹立不倒,它十分牢固,这是历史的结晶,古时劳动人民的结晶,更是佛祖的庇佑。
  由于进入寺庙,出于对佛像的尊重(我们一家人都信佛),不能拍照,所以除了满满的回忆,并没有带什么回来。
  【陕西历史博物馆】
  走进大门,恢宏气势扑面而来。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与兵马俑的气氛一样,就是十分昏暗。
  进入历史博物馆,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有一个小设计,每走入一个房间,它会向你介绍历史时期文化。
  刚走入第一个房间,写着几个大字(具体是什么忘记了QAQ)。有着古时的陕西西安地图。它告诉旅客们,有十七个君王在此肇建都城。
  走进第二个房间,小牌子告诉我已经走入了原始社会。这里最早发现了蓝田人。一些远古时期的博物,都在眼前罗列而出。
  紧接着主要是秦朝、汉朝与唐朝(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朝代的文物,但是较少)。千年前人们使用的工具与工艺品,都展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博物馆里的文物琳琅满目。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这里还汇集了各个朝代的专属钱币。
  曾经的历史,如今观赏,真是感叹历史伟大,岁月匆匆。
  【回民街与钟鼓楼】
  某天夜晚,抱怨最近都吃面食(陕西以面食为主),吃得腻味,说要吃点新鲜的。便被老爸老妈带去回民街享受美食一条街,直至十一点回来,撑肠拄腹。
  回民街和钟鼓楼挨得很近,我简单粗暴地将它们合称“街楼”。
  钟鼓楼可不是一个建筑物,而是两个,分别为:钟楼和鼓楼。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明代时期的建筑。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夜晚的钟鼓楼辉煌异常,灯火通明,照亮了大街,和漆黑如墨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这种视觉冲击下莫名产生一种互相调和之美。
  钟楼和鼓楼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相隔半里远,相映生辉,为古城天上一抹艳丽色彩。
  回民街的吃食可谓是种类繁多,品种齐全。街上的游人也是肩摩袂接。这让我想起古时的庙会,是否也是如此呢?不是我脑洞太大,而是繁华的街市,吆喝的商贩,古典的建筑,不禁让人思绪万千。先买了一只觉得极精致的古代发簪。可别误以为这全是美食,更有好玩之处。路上有人出售古典服饰。更是有人将天文望远镜搬至入口,让游客观赏星球。花了二十元观察到挂在夜空的明月,上面的坑坑点点让人惊奇不已。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也是最想向大家推荐的店铺如下:老金家酸梅汤,红红米饭与甲三灌汤包。虽然这三个我暗自认为极为出色,但沿街小吃都十分美味。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口味下定论才好。
  酒足饭饱回到宾馆,父母至今还戏谑地向朋友言:这熊孩子没洗澡没换衣服便倒头睡了。
  【华山】
  清晨,坐着火车,阳光渐渐镀上发梢,微微打盹,迷迷糊糊地就到华山了。
  华山给我的第一个感觉,说实在点,就是凉快啊。我也正因为在西安几日被晒得心情极坏,日日怨天尤人。所以父母决定把我从酷暑中解救出来。
  华山风景独好,也极为险峻。远远看华山好像并没有什么险处,反而秀丽优美,特别是在听说宝莲灯与华山论剑的故事后,便觉得自己毫无压力。
  登山之后则不同了。
  我们选的是北峰上,西峰下。我们选择了最有挑战性的路程,北峰往西峰正是上坡路,且西风极险。所以一路向上爬楼梯,总觉得摇摇晃晃,身子恐是要向后倾倒一般。我们还特意去了长空栈道,由木板环山搭成一条只能一人通行的路,往下看便是万丈深渊,只能扶着环山铁链而行。我不敢闭眼,原因是走错一步便要掉落悬崖低谷之中,想起来都毛骨悚然。
  还好,我们都通过了,其实并不危险,除了有人有意而为之。
  爬山的路途漫长,且极容易消耗人的体力,虽然山上环境风清气爽,但是仍免不了大汗淋漓。一路上虽再没有长空栈道如此险峻之处,但也有许多要靠胆量度过的地方。有些地方的楼梯几乎接近垂直,我们缓步而下,楼梯间距极窄,且凹凸不平,要十分小心才可通过。不能不说险,虽不是掉入万山之底,但从高处摔到地面也是疼痛不堪,骨折也是免不掉的。
  清风徐徐,爬山旅途中,越来越放松,也越来越大胆。
  一路上,欣赏了许多妙绝的景色,站得越高,看见的景色也越美。看见美的景色,似乎也忘记自己身处高而危险之处。
  到达西风索道,看见有一位英国人(后来交谈时了解到的)正在买票,可惜售票员不懂英文。我自告奋勇去当了一回翻译,虽不是初次与外国人交谈,但是依旧忐忑不安。英语并没有很高的水平,我向他说明我只有十三岁,英语不好。他开始用简单的英语和我交流。我乱七八糟的跟他说明索道的最晚时间:原意是索道最晚可以开到凌晨十二点。从我嘴里说出就是:圆车(roundcar)会在晚上十二点停止(stop)。老外好像勉强听懂我在说什么。乱指点一番后,我下了山。回顾华山的景色,疲累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留恋。
  人生亦是如此,攀得险峰,小心翼翼,不畏艰险,方能成功。
    初一:黄雯翌

篇五:[安史之乱的故事]红颜并非祸水——《杨贵妃》_650字

  她的美艳在华夏千年史册上无人比肩;她的柔情让父子两代皇帝为之神迷;她的故事烙刻着红颜祸水的万世骂名。
  ——印刻在书面右上角的文字
  合上1010页的历史巨作,百感交集。她的爱,她的怨;她的笑,她的泪。都仿佛真实而又虚幻地浮现在我茫然的脑海中,让我不知所措。
  中国历史的悠悠长卷,烙刻着这么一个充满色彩、同时又具争议性的的人物——杨玉环(杨贵妃)。听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你想到的是“四大美人”还是“安史之乱”?
  如果凡是不分青红皂白,都只把责任往女人头上加的话,那显然是不公的。正如杨玉环所承受爆发“安史之乱”最大元凶。这显然儒家思想‘女子和小人不可养也’大肆影响而一发不可收拾造成的结果。随着唐朝大国的烟飞云散,随着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之花无情地凋谢,杨贵妃也就落下了挥之不去的千古骂名。
  一个与唐玄宗生活十几年的弱女子,对政治毫不感兴趣,对政治没有任何野心,从没弄过权,更从未干涉过任何关于朝政任何事情。就算后来杨国忠的叛变,也不能和杨贵妃扯上任何的关系。就凭杨贵妃与唐玄宗只间的深厚爱情,就落下了狐媚圣上的罪名,最终甚至还成了爆发最后的“安史之乱”的最大缘由,千古以来人们都在指责杨贵妃,唾弃杨贵妃。可是,爱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为什么最终爆发惨不忍睹的战争就是杨玉环一人的罪过,就只让一个女子背负这样一个万世骂名、千古冤屈。难道理由单单只是因为杨贵妃是女人?还是身为一国之君就没有爱情的权利或者真的是没有触碰过政治的杨贵妃亲手毁了这一切?显然都不是吧。
  那么,杨贵妃何罪之有,怎堪红颜祸水名?清还她一个清白吧。
 

篇六:[安史之乱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6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可以让我增长见识,广博见闻。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大禹治水,从刘邦项羽写到贞观之治,从安史之乱谈到王安石变法,从鸦片战争一直到五四爱国运动。回味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字里行间都在传达着一句话,那就是:我们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创造而且正在创造自身新的历史。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抗金英雄岳飞和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故事。?岳飞年青时,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青年,贫穷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刻苦的学习增长了他的知识和才干。他率领着岳家军,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打得金兵四处逃散。他常对官兵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一个国家才有希望。”岳飞的领兵之道令我钦佩,岳飞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敬仰。
  广州以前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华民族存亡的祸患。面对这种局面,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就下令收缴鸦片,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近2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23天就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我品读着《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就如同在时光的隧道中自由穿梭,收获着历史带给我的启示,这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
  五年级:付文宽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篇七:[安史之乱的故事]历史故事:杜甫遇李白_1500字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
  李白与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扩展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文章

励志故事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