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网]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规划
多年以来,在市局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劳动保障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形成了一个以促就业、保民生为目标,以五大险种为基本框架的劳动保障体系,并且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一、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今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03人;实现了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就业援助“962110”服务体系,“962110”援助上岗成功率超过90%;城镇登记失业率2.2%;开设各类技能培训班172期,共培训9480人;创业培训15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264796人,其中输出规模181459人,劳务外派432人,转移劳务收入154958.58万元,其中输出劳务收入106189.78万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5020人;直接组织劳务输出1550人;就业型企业新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安置937人,其中社区就业610人。
(二)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4万人(其中退休人员2.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73万人;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2万人。
(三)城乡医疗保险工作进展顺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总人数为635064人,参保率92.37%,其中城镇居民参保19332人,农村居民参保601076人(含农村学生儿童),城镇学生儿童参保14656人。
(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达92%;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16户;工资集体协商企业80户;做好劳动保障维稳、综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并按规定报送相关信息和材料,目前2个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社区也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环境
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即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按照“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县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新**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条件
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正处在重要转型期,与过去相比,管理和服务的面有很大延伸,工作范围、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涉及到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具体业务量成倍增长,任务十分繁重。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将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城镇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有序劳务输出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股份制企业深化改革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艰巨,部分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许多行业技能人才短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三是落实法律和政策规定还需下大功夫。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的落实不到位,公共就业服务还不完善,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
2、社会保障工作压力加剧。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高,参保率、缴费率不高。二是统筹层次低、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基金出现缺口,就会危及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务之急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基本养老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按照县委、县政府以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筹城乡就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协调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
(二)发展目标
1、劳动就业工作城乡就业持续增长。“十二五”末,全县开发就业岗位达到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到“十二五”期未,全县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万人;农民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达2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实行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责任。把实现充分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与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指标,列入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确保全县“十二五”时期劳动保障各项主要目标的完成。
(二)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安排财政性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扶持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学习基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提供补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出监督、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明确各级财政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在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继续施行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
(三)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要求,大力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建立覆盖全县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办理,为劳动保障各项工作提供多层次决策支持和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应用信息化技术深化劳动保障统计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应用系统。
(四)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我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成就、作用和经验,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参保意识,增强公民守法维权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五)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建设,建立健全安全、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和管理水平。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推进信用和谐社区建设,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就地掌握街道、社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群体状况,开展社区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四是进一步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强社区退休人员活动服务场所建设,提高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率和社区管理服务率,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五是加强劳动保障工作调研,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促进决策、管理、服务科学化。六是加强劳动保障队伍教育培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其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工作队伍,为我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