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先进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气象局先进工作者个人事迹
周凌晞,女,1965年出生,汉族。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由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选派,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现任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科研业务项目首席,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8-20xx期间,她曾担任瓦里关本底台联络人、中国气象局中-芬、中-韩双边合作全球大气观测(gaw)项目协调人。20xx年起担任世界气象组织(wmo)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全球巡回比对测量国际仲裁人。20xx年起,由中国气象局推荐,担任科技部-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秘书处委员,并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的遴选与建设;还参加一体化全球碳观测计划(igco)执行组工作。20xx年起被聘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评价专家。
周凌晞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本职工作,1985~1994年在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期间,曾获“无锡化工系统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致力于气象科技事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贯彻中表现突出;在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人才强业三大战略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主持及主要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中国气象局相关课题和业务工作,科研成果丰硕,在科研、业务、管理双肩挑关键岗位上,注重科研与业务相结合,为促进研究型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成绩。周凌晞这种实干精神,为领导和同事们所钦佩,戏称她为“女强人”。
一、倾心竭力,为确保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按时成立和走上正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气成分观测和服务的新需要,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并结合国家级气象科研、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中国气象局拟定建立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筹建文件的准备和统稿工作主要落到了周凌晞的身上。为此,从20xx年7月起,周凌晞不顾酷暑,废寝忘食,往往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赶写有关文件材料,待她下楼时,有时地下车库的出口已经锁了,不得不“打的”回家。周凌晞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使她夜以继日,按时主笔完成了大气成分中心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人员经费及运行费预算方案等的起草任务。半年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果实,迎来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的大喜日子。20xx年12月16日,周凌晞协助中心主任,参与组织并具体承办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心成立后,周凌晞紧接着全身心地参与了落实中心的目标任务、岗位设置、队伍建设和机构运行等事项,与此同时,还担当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轨道及功能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主笔人之一,气科院“十一五”规划思路和工作方案(20xx~20xx)编写组主要成员等等。20xx年恰逢她儿子中考关键时刻,她丈夫也是中国气象局职工,经常出差外地,她虽有心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不得不让儿子在放学后到她的办公室来复习功课。很多个日子,母子俩在办公室,一个埋头工作,一个认真学习,互不干扰,常常相伴到深夜。有时,孩子靠在座椅上睡着了,作为母亲的她深感心疼和歉疚。她丈夫曾开玩笑说:“给你买个冰箱和微波炉,太忙的时候可以住在办公室了!”孩子看着妈妈辛苦忙碌、疲惫仍坚持工作的样子,心疼地说:“妈妈,您别累坏了!”还举例浙江大学一位年轻教师过劳死的故事。她笑着说:“我身体好得很,工作累一点,没事的。”周凌晞任劳任怨,笑对人生,鼓舞着孩子如愿考进了名校人大附中。
二、尽心尽责,为大气成分中心能力建设做出显著成绩。
大气探测是气象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周凌晞为这种基础性能力建设工作,尽心尽责,她担任编制组副组长,不负众望,具体组织并圆满完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工程(大监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的编制工作,并得到局党组的表扬。
她担当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大气成分观测站网、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核心成员,参与组织了临安、龙凤山本底站以及瓦里关本底台能力建设项目方案、23个大气成分站建设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下,她协助周秀骥院士和张小曳主任,主笔起草了“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申报指南和遴选办法”,提出站网布局、观测要素和仪器设备方案,完成站点勘察、设备选型、技术谈判等工作。还配合中国气象局科技司,调动大气成分中心科技人员加盟各申报台站,具体组织指导大气成分本底站的 申报评审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气象局推选的9个野外站,有6个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初评,3个通过了终评。
周凌晞是一位闲不住的科技工作者,近期,为加强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周凌晞正在就实验室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等积极开展工作。
三、以台为家,为瓦里关本底台的建设和发展,扩大其影响,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显著成绩。
1994年,瓦里关本底台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全球大气本底业务观测的序幕。从那时起,十年来,周凌晞一直承担该台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不畏站址偏远,环境严酷,每年都要去瓦里关,与台里同志同吃同住,认真解决现场测量、采样,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本底观测是一项极为严肃的科学工作,对于观测数据,周凌晞更是一丝不苟,为了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她放下科学指导的架子,没有一点知识分子“清高”的陋习,和台里同志们一起,逐条核对观测数据和原始记录。即使她不在瓦里关,只要台里仪器或数据出现问题,她也总是通过电话与台站人员商讨,不厌其烦、一一予以答复。
1996-20xx期间,她曾公派赴加拿大大气环境局、芬兰气象局、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韩国气象厅等地开展合作,并在夏威夷maunaloa、北极pallas等gaw全球基准站和其他区域本底站短期工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难能可贵的是,知识不私有,特别是把自己首先知道的信息公开,不独自占有。周凌晞就是这样,她在国外工作期间,依然一心念着瓦里关,只要自己了解到点点滴滴新的信息都及时转告瓦里关的同行们,以便瓦里关与世界接轨,同步发展。
1997年,周凌晞从加拿大带回气相色谱法一氧化碳观测设备及配套系统,自己在国外作的所有技术笔记毫无保留地让台里同行们转抄,并亲自安装、调试这套设备,培训台里观测人员。还查阅有关资料,指导台站人员自行制备原先依赖于国外进口的昂贵消耗品,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资金。
1998年,瓦里关本底台屋顶大梁出现裂缝,周凌晞和同志们一起按规程精心却又迅捷地拆卸、包装、转移观测仪器设备。待二楼工程改造完成后,在她和其他专家指导下,重新安装、调试仪器系统,及时地恢复了观测工作。
在瓦里关建台十周年之际,心系瓦里关的周凌晞,出任第一副主编,具体组织并主笔撰写、校对、审核了《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进展总结报告(1994~20xx)》,(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对这个我国大气本底观测网的核心台站、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wmo全球基准站之一、欧亚大陆腹地惟一的大陆型全球基准站十年来的工作,做了科学总结,显示瓦里关已迈入世界一流本底台站的行列。今年8月,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她又具体承办了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大气本底观测国际研讨会暨瓦里关本底台十周年纪念会”,再次使瓦里关的十年成绩向世界作了展示。
四、科研管理两不误,在紧张有序中,妥善安排时间,在科研上同样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国际公认。
周凌晞的研究领域涉及大气成分本底观测、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大气化学、碳循环、全球变化等。20xx年以来,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包括国际著名sci期刊美国“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美国“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瑞典“tellusb”、英国“atmosphericenvironment”等,均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第1单位),20余次出席各类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多种形式交流研究成果。还代表中国气象局参加每2年1次由wm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共同召集的二氧化碳及相关微量成分测量技术专家会议,主笔提交中国国家报告(wmo正式出版的技术报告系列收录)。
周凌晞用现场实验、数据综合分析与数值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首次较系统地分析了瓦里关基准台主要温室气体本底特征,以及与气象条件、环境状况和源汇过程的关系,提出了以地面风为过滤因子的本底数据分级筛选方法,建立了中国内陆主要温室气体本底数据序列。结果表明,瓦里关温室气体资料可靠,具有国际可比性。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作为大气成分中心温室气体研究的首席,她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我国典型本底地区主要温室气体及源汇示踪物观测研究》、《关键温室气体组分本底特征和变化机制研究》等。
由于周凌晞在温室气体研究方面的造诣深,工作认真负责,与国际同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自20xx年起,她担任wmo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全球巡回比对测量国际仲裁人,负责督促、接收、整理和比较各实验室的巡回比对结果,目前有十几个国家的近30个机构积极参与。作为我国唯一参与机构,中国气象局自1995年以来一直参加这项国际巡回比对工作,为我国瓦里关观测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进一步把瓦里关推向世界,带动其它台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