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市发改委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时间:2017-06-03 来源:工作范文 点击:

市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关于“三农”发展的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自身投资管理职能,把“三农”工作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涉农项目的争跑和建设力度,20xx年以来,累计投向涉农项目1478个,资金257033.7万元,其中中省资金8178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70067万元。相继实施了乡村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易地扶贫搬迁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村的“造血”功能,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关注民生,强基固本,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1474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390万元,新修基本农田6770亩,改造中低产田及恢复基本农田11620亩。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4017.5万元,其中中省资金2299万元,恢复农村水利设施14处,新修及衬砌渠道59.6公里,拦水坝6座,新修河堤1221米,新增灌溉面积5639亩,改善及恢复灌溉面积2170亩。农村安全饮水和沼气一池三改工程累计总投资22725.22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3248万元,恢复农村供水设施64处,建成户用沼气池20250口,使25.8万生活用水安全达标,20250户农村家庭用上了清洁能源,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二、修通“致富路”,致力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20xx年,市发改委全年争取道路建设资金22759万元,新修乡村道路67公里、改造及恢复乡村道路448.6公里,新建桥梁52座,灾后恢复农村道路26处,一百多个乡镇村的交通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改变了项目区乡村交通“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和晴通雨阻的艰难现状。

三、壮大支柱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20xx年,完成农村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111467万元,其中中省资金3910万元,扩建猪舍50000平方米,引进良种猪5000头并配套建设了防疫体系;新建厂房10000平方米,购设备 300套用于蔬菜加工、茶饮料、蚕丝、腊肉深精加工、大鲵繁育等产业;引进了花卉种植、鲜切和生物饲料生产等特色产业项目;投资26996万元,其中中省资金300万元,新建农产品交易大棚77800平方米,果蔬保鲜库、制冷库5000平方米,配套建设水泥路1.7公里,排水管道18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农村医疗、教育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市发改委组织了多次深入调研,掌握了全市教育、卫生领域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多次赴省反映汇报,得到省发改委领导的一致认同和支持。20xx年,全市在医疗、教育、计生、广电方面总投资达44587万元,其中中省资金33530万元,投资建设8所县医院,2所县中医医院,113所乡镇卫生院,4所妇幼保健院,85个村卫生室,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县级计生服务站、32个乡镇中心计生站;改造40所农村初中校舍、7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2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新建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0个县608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努力改变贫困群众生存质量。20xx年,全市7个县列入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完成建设总投资6542万元,其中中省资金3500万元,建设搬迁户群众住房面积159180平方米,搬迁1981户8478人;配套新修及改造基本农田787亩;新修道路30.3公里,改造道路77.1公里,小桥4座,涵洞77道;修建供水工程66处,机井及浅井24眼,集、蓄水池及过滤池87座,铺设管道123.8公里;架设10kv供电线路1.5公里,0.4kv线路28.9公里;新修及衬砌渠道6.58公里,挡墙2330米,修建拦水坝5座;新修河堤935米,平整土地138150立方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和“教、医、商三便”,彻底摆脱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

六、加大集镇建设步伐,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完成重点集镇设施建设投资3711万元,其中中省资金1080万元,相继建设了宁强县阳平关集镇道路1.8公里,日供水8000吨水厂一座、铺设供水管网12.63公里,排水管道7.65公里;在南郑县新集集镇建设日供水能力8000吨供水设施;在镇巴县三元镇新建道路1.4公里,排水管网3.55公里,钢筋砼平板桥3座

扩展阅读文章

工作范文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工作范文推荐文章

工作范文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