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_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材料
科学发展观辅导报告材料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详见20xx年12月15日《学习时报》第1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科学发展观虽然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的,但其精神内核却早已贯穿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动中。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
(1)20xx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部分单位和一部分雇主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确要改正的指示。是年底,又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清欠行动。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迎。
(2)20xx年4月,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服务,社会各界反应热烈。
(3)“非典”疫情,是20xx年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目标,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因此,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4)20xx年10月,中共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今后各省、区、市要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做同口径调整。过去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的地区,作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6)20xx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前提,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0xx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意见,首次明确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 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8)20xx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发布有关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即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一号文件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从上面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一年多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和实践新的发展观。20xx年必须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五个统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好局。
背景
发展观的变迁
发展的涵义及其演变
所谓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发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发展的涵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
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第二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追求和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
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有时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现代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发展的定义是:“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狭义理解,“发展”与“进化”又是同义词。“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发展比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发展的自由选择和机会公平,等等。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质”的变迁或进化。增长要求回答“有多少”,发展则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进化”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同样,没有量的增长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说,增长是最基本的,但是过份重视增长或过份强调发展都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妨碍未来进步。
新旧发展观
传统的关于发展的观点是线性的。它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发展。那些在这一轨道上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于是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资金和技术的转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传统的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新的发展观注重多样性:即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路线。这就促使对创新能力而非效仿能力加以鼓励。传统并不是一种依靠而是一种财富。新的发展观还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身发展、教育以及建立使协同工作更加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与提出
(邓聿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详见20xx年12月15日《学习时报》第1版)。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科学发展观虽然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的,但其精神内核却早已贯穿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动中。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遍认同。
(1)20xx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部分单位和一部分雇主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确要改正的指示。是年底,又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清欠行动。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迎。
(2)20xx年4月,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服务,社会各界反应热烈。
(3)“非典”疫情,是20xx年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经过20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目标,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因此,抗击“非典”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4)20xx年10月,中共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今后各省、区、市要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做同口径调整。过去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的地区,作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
(6)20xx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前提,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0xx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意见,首次明确指出,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8)20xx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发布有关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即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一号文件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从上面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一年多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和实践新的发展观。20xx年必须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五个统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好局。
(三)背景
发展观的变迁
发展的涵义及其演变
所谓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发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力的充分发挥”,发展的涵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由”,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
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从工业革命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第二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追求和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识为标志。
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有时把“发展”和“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现代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发展的定义是:“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狭义理解,“发展”与“进化”又是同义词。“增长”主要是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发展比之增长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发展的自由选择和机会公平,等等。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质”的变迁或进化。增长要求回答“有多少”,发展则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进化”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样,没有量的增长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说,增长是最基本的,但是过份重视增长或过份强调发展都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妨碍未来进步。
新旧发展观
传统的关于发展的观点是线性的。它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发展。那些在这一轨道上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于是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资金和技术的转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传统的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新的发展观注重多样性:即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路线。这就促使对创新能力而非效仿能力加以鼓励。传统并不是一种依靠而是一种财富。新的发展观还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身发展、教育以及建立使协同工作更加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李忠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从“科学发展观”概念正式确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直清楚地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的热烈反响,成了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充分认识它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同时,也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
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既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包含着三大文明、六个“更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已经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十六大之后,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的斗争,我们党对社会全面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20xx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今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温家宝、曾庆红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结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等七个方面详细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近日,在人口、资源和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界定,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从“科学发展观”概念正式确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一直清楚地定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共同发展的关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中心,这个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同时,又要把其他方面的事业抓好,保持平衡、协调的良性互动关系。要正确处理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要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遵守社会规律,又遵守自然规律,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又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三个文明的统一。
无论全面、协调还是可持续,都要落脚到发展上。没有发展,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道理没有丢,也不能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讲发展观,不是为了影响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没有了发展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曾庆红同志也指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不断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来的。江泽民同志在20xx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比我们党以往的任何文件都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鲜明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此,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收入、财产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有利于人们平等竞争、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我们执掌政权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加自觉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一个紧要课题,也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必然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鲜明地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表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在坚持党的宗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以人为本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各项有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至于人民利益和要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取决于生产力发展达到的水平,取决于通过经济建设创造了多少财富。因此,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而且是一个漫长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时,在制定发展战略、实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我们这个在近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比较协调地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坚持的战略方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构成我们在发展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大的关系,是对统筹兼顾方针的发展和深化。统筹就是为了兼顾,统筹就是为了整合,统筹就是为了协调。统筹兼顾就是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毫不动摇地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到各个方面,其结果就必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五个统筹”的重要方针,使科学发展观有了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统筹兼顾,必须正确处理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维护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既要保持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照顾比较落后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的利益和积极性,又要关心和扶持比较困难的产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的利益。要调节和处理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实现各个方面的良性互动。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重点解决好当前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政府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内涵和要求,通过恰当的宏观调控实现好“五个统筹”。
统筹兼顾,当然需要适当地运用政府和行政手段,但是一定要防止计划经济的复归。今天我们讲统筹兼顾,与计划经济时代讲统筹兼顾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讲统筹兼顾,因此,统筹兼顾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和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不能再搞过去的“一平二调”,不能再让政府成为什么都管的“无限政府”,不能重复过去什么事情“不找市场找市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