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员英语]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广播员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且行且亲广播情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看到和听到广播是在我八岁那年。一次放学回家,我眯着广播线飞一般地走到家里新安装的广播喇叭下面,听得很有滋味,感到这玩意儿真是个“百科全书”,从这里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啦。从此,听广播成了我特殊的家庭作业。
在一家一户广播喇叭普及后,大队部也装上了大广播喇叭,于是经常听到播放的戏曲、乡村通知、支书大队长讲话等。但是我们更期盼的是从大喇叭中听到放电影的消息。
一次,临近傍晚时,大队广播紧急通知放映电影,没说演什么片子。电影放映前,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聚到一起,展开讨论:会放打仗的还是破案的?千万不要放咿咿呀呀唱戏的才好!到了大队广场就直奔幕布下,一屁股坐在找来的半截砖头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小脑袋仰得老高。那时候,放电影之前大都要加映一部新闻纪录片。乡邻们兴高采烈地直奔放映场,看到的是《红旗渠》。人们以为是“加映”,谁料看完后再无“正片”。那时人们把“加映”传来传去说成“加演”,包括我在内,不少人就说成“姜堰”,还以为都来自姜堰的电影片子呢。
有时还能从邻村广播喇叭中听到有电影放映、戏剧演出的好消息,不过,有时广播喇叭的消息听不准确,往返几十里到外村去看“跑片”,结果人家没放映,硬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影片放完已是深夜,人人脸上带着倦意,都急匆匆往家赶。乡间的小路崎岖不平,走夜路就高一脚低一脚的,有时为了抄近路,又不熟悉路况,就有人摔倒甚至掉进茅缸的。一夜梦中都是电影中的情节。随后几天,课余饭后,咬着舌头学片中人说话,“哒哒哒”学机枪发出的声音,手脚并用学侠客飞檐走壁,你提示一句我补充一段,说着笑着叫着跳着,如此好多天的快乐和回味至今历历在目。
小小的广播不仅给村里男女老少带来热闹和谈资,更重要的是给乡亲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在与外界交流的同时,丰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
伴着姜堰广播成长,我从一名听众变成了广播人。从此,我与同行一起,在保证节目“农味儿”的可听性和新闻性上,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采访,用声音、话筒记录农民原生态的经历以及带着农民群众深厚情感的语言和笑声。“当你听到我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在广播里;当你听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在通往新闻的路上。”这是我当选姜堰市十佳记者时的感言。
现在,我们的广播记者在农村特别受欢迎,广大农民有了什么难办的事,都乐意找电台倾诉。电台的吸引力力大大增强,收听率也不断攀升。农村广播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农业发展的“吹鼓手”,是农民朋友的“信息库”。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依然喜欢听收音机听广播,农村广播的建设理应加强而不应被忽视。只要在题材策划、节目编排等方面更贴近农村生活,农村广播节目就一定能找到与听众之间最佳的“交流点”、“接近点”,从而发挥新广播的新优势,取得积极的社会效益。这是20xx年3月我在《中国广播报》发表的论文《新农村新广播新优势》中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