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怎么读】选聘分离下的和谐社区建设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承载基础。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去年,我们以建设新型社区为目标,以实现群众的政治
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强化功能为核心,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在全区32个社区推行“选聘分离”,大胆探索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经过近两年的运行,“选聘分离”适应了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社区各个方面在新体制下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一、构建新型社区自治架构,满足居民“当家作主”的需求
构建以“选聘分离”为特征的新型社区自治架构,就是把社区居委会的产生和社区工作者的聘用区分开来,让社区成员以志愿者的身份、以合法的形式、以居民的意愿参与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来,同时由居委会聘请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职业化的社工队伍。实行“选聘分离”,进行社区直选,让每一个居民都有了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平台和渠道,有选择社区当家人的权利,有参与社区建设的机会。“选聘分离”体制下,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组两会”社区自治结构。居委会成员由社区居民或居民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依法直接选举产生,他们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在社区中有影响,并热心社区事业,不坐班、不拿薪水;居委会下设社区工作办公室,由聘用的专职社工组成,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社区运行成本由政府及社区自身资产收益承担,专职社工的工资待遇与工作绩效紧密相关;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及办公室的工作具有审查和监督权,具体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承担。新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来自各个方面,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十分民主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多的社会精英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事务,大大提高了社区自治的质量。目前,全区基本形成了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社区自治体系。
同时,不断丰富社区自治的内容,规范社区民主的形式和程序,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决策、议事、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保障居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了社区听证会、议事恳谈会、民主评议会“三会”制度,使居民各项民主权利得以充分行使。实施“选聘分离”后,极大调动了社区居民和单位的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有效动员和整合了社区各种力量及资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做社区主人,为社区尽力”等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对居委会的称呼由“你们”变成“我们”,初步形成了“社区事务社区定,社区难事社区解,工作绩效社区评”的局面,更好地发挥了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有效将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新问题化解在基层。
二、搭建新型社区服务平台,满足居民“便民利民”的需求
二是突出“公平友爱”主题搞好公益性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开展了“关爱救助进社区”行动,实施特困居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在各社区设立“爱心超市”,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长效帮困机制。
三是立足群众需求探索经营性服务。各街道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多样化、分层次满足居民就业和创业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建立了“天乐”等一批养老中心;整合法律、家政、中介等各类服务企业和组织,搭建“6481890”(谐音:有事拨一拨就灵)服务热线,及时回应居民的服务需求。各街道立足实际,逐步把发展有潜力、居民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推向市场,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开展社区商业、医疗、养老、托幼、家政和物业管理等质优价廉的便民利
民服务。
三、构建新型社区活动载体,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新体制把社区单位推到社区民主自治的前台,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社区共驻共建、共管共享,使社区内分散、闲置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形成了广覆盖、网络化的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和载体。我们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建立了36个文化活动室、32所市民学校、100多个活动场地,为群众开展活动、学习知识、丰富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我们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站为依托,实行党员带群众、专业带业余、城市带乡村、两头带中间,培育了一批文艺队伍和骨干,开展了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全民健身路径进村组、进社区、进广场、进军营、进企业“五送五进
”活动。充分利用辖区单位的影剧院、俱乐部、体育场管等场所,广泛开展以“广场文化”、“家庭文化”为主题的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戏,营造了常有、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现在每天清晨、黄昏,都有上万名群众在居民楼院、街心花园、活动广场跳舞、唱戏、练拳、打球,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坚持按“抓小区、带社区、促全区”的思路,按照“社区文化自办自乐、社区环境自建自管、社区秩序自治自安、社区事务自议自理”要求,大力推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发挥社区组织的自治职能,通过议事恳谈会等形式,带动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开展了小区硬化、亮化、绿化、净化“四化”活动,今年投入资金50多万元,修复了4个小区破损道路,8个小区达到了“四化”标准,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理顺了居委会与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加快了封闭式小区融入大社区的步伐,世纪花园、紫光园等高档居民小区的创建活动成为新的亮点。目前,全区涌现了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胜利四路社区,以及一大批省、市级文明小区、文明单位。
四、构建新型社区治安网络,满足居民“平安是福”的需求
立足社区新体制的特点,我们以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坚持群防与专管、严打与综治、教育与服务“三结合”,建立了社区安保队、普法宣传队、志愿义工队、法律援助队等四支队伍,组建了义务巡逻、门栋关照、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帮教转化等“五位一体”的社区治安网络,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全区共有安保队32支400多人,义务巡逻队近650人,同时,建立警民共防机制,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发展社区治安志愿者1000人。
大力开展了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和谐家园。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创建了四类特色平安社区。一是以胜利四路社区为代表的智能化防控社区,充分利用了封闭式小区的保安防控力量。二是以隆康路社区为代表的无毒社区,采取宣传、帮教、打击等综合措施,发动全社会开展禁毒斗争。三是以张家店社区为代表的青少年关爱社区,通过社区干部、民警以及聘请的义工“三帮一”,帮助社会闲散青少年健康成长,大多数帮扶对象改掉了不良习气,7名青年走上了工作岗位。四是以白马山社区为代表的普法社区,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一站两室(交通安全活动站、社区安全宣传电教室、驾驶员档案室),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受到了国家公安部的肯定。
针对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逐渐凸现的实际,我们依托群众自治组织努力把矛盾和纠纷解决在社区、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区、街、居三级人民内部矛盾调解机构,强化了纠纷排查、纠纷调处、突发事件预警、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和帮教活动。对流动人口坚持“以服务促管理”,在社区联合工商、税务、计生、公安等部门成立服务协会,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实施了“两劳”人员社区矫正工程,采取专业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方式,帮扶矫正对象重新投入社会;充分利用辖区法律人才,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名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充当社区义务法律顾问,参与社区的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协助调解居民的疑难纠纷,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
五、创建新型社区党建机制,满足居民“凝心聚力”的需求
社区党组织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园的领导核心。我们以社区党组织体系的合理设置为突破口,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机制创新。根据社区党员发展的状况,按照“相对集中、方便活动”的原则,将党支部分片就近设置,支部建到了小区、楼栋和市场,条件成熟的小区还对外招聘了专职党务工作者。70%的社区成立了党总支,进一步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30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把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社区的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开展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好创建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活力。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我们分别在区、街、居建立和完善了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和联席会议三级共建网络和议事机制,并以之为核心把社区各类社会单位和社会成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区域大党建格局。在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中,街、居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针对不同类别和层次党员的特点,实施了党员“安家工程”、“帮扶工程”、“固基工程”,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