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侨务工作是干嘛的_外事侨务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时间:2016-09-27 来源:工作范文 点击:
外事侨务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
6月22日,旅新加坡华侨##女士在**市外事侨务局有关人员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故乡**市**镇**村委会**村寻根。在村前,谭女士激动地说:我今年已64岁了,在海外活了大半辈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在哪?而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还见到了祖父和父亲当年住过的祖屋,终于安心了。##女士在新加坡出生,祖父谭树棋年轻时就到新加坡谋生,随后祖母才带着##当时八九岁的父亲和其他兄弟姐妹奔赴新加坡团聚。其父谭炳华在新与其母、恩平籍的甄亚英结婚,生下##五个兄弟姐妹。其母上世纪70年代曾回到家乡恩平和丈夫家乡探亲,其父谭炳华也曾于1985年回乡探亲。但数十年来,##和其他兄弟姐妹一直未有机会回来过。##女士说,母亲热爱家乡,那时回乡,不象现在这么方便,那时国内的经济不好,母亲就大包小包地把一些物品从新加坡带回乡分给亲戚朋友。母亲还经常对我们说,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回中国看看,回乡下看看。##女士说,数十年来,由于在新加坡一直忙工作忙生活,还要抚养分儿女不得分身,所以回乡一直成为她心底中的梦。随着父母先后的离世,加上自己退休,儿女长大,空闲的##不时想起母亲生前的叮咛,回乡看看成了她心底中挥之不去的情结。虽然自1993年以来,##和丈夫曾先后二次回到中国北京、西安等地旅游,但却一直未有机会回到故乡。促使她走上故乡路的,是她的一位好朋友郑社心先生。
郑社心先生退休后在新加坡冈州会馆从事服务工作,冈州会馆是新加坡当地一个具有160多年悠久历史的华人社团组织,会员主要是五邑各地的华人华侨。近年来,冈州会馆先后多次组织一些新加坡土生的华人回乡寻根,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一代华人华侨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为中国的变化而激动,从而纷纷动员其他的亲戚朋友回国回乡探亲观光。郑先生得知##的情况后,也鼓励她回乡看看。但##女士却持疑不定:对故乡了解甚少,且不知道村子的确切位置,父亲当年只在一本子上胡乱画下村子周围的粗糙地图,能找到回乡的路吗?得知##的顾虑后,郑先生向她郑重承诺,一定会帮助她找到故乡。于是,在阳光灿烂的六月,##女士和丈夫庄先生带上父亲当年记录的那本陈年小册子,参加了冈州会馆组织的回乡观光寻根团,踏上了飞向中国的班机。
在上海、苏杭等地游览后,冈州会馆观光寻根团一行6月20飞回江门各市寻根。看到同行的一些团友纷纷寻找到自己的故乡和祖家,##女士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在江门,郑社心先生把##女士带回来的那本小本上的粗糙手画地图复印,交给江门市“华侨博物馆”筹建办的李镜尧先生(李先生去新加坡收集华侨文物时与郑先生相识),请求他帮忙寻找**长沙龙树下村。查遍地图和资料,找不到该村。郑社心先生住在新会的侄子也热心地把家族珍藏的民国时期印制的“新台开恩四邑新地图”找出来,也寻不到龙树下村的影子。他还致电**长沙的朋友,朋友也说不认识长沙有龙树下村。谭女士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难道真的找不到回乡的路吗?21日下午近下班时分,**市外事侨务局接到李镜尧先生“求救”的传真资料,是一幅手画的粗糙村子地图,要求协助寻找龙树下村和谭女士祖屋。**市外事侨务局随即派出工作人员下乡查找,又打电话四处查问。6月22日一早,终于寻找到该村的准确地址,原来所谓的“**长沙龙树下村”确切的地址是“**市**镇**村委会**村”,因为离长沙较近,故被认为是“长沙龙树下村”。听到寻找到村子的消息,兴奋的##女随即与丈夫兴冲冲地往**赶。
在**市外事侨务局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女士和丈夫庄先生终于迈进故乡**村。走在村子的小道上,##女士感慨万分,止不住脸上的两行热泪,这条故乡路啊,走了60多年!村中的乡亲热情地围过来,问长问短。但村子人却说不认识有其父谭炳华,更别说其祖父谭树棋了。##女士说他父亲还有一个名字叫谭如茂,村中的谭有源老人才说:“原来你就是阿茂的女儿啊!你父亲85年还回来过呢!”原来,“炳华”是谭女士父亲的号,“如茂”是乳名,难怪村中人说不认识了。谭有源老人随即带谭女士来到她家的祖屋前。
在祖屋前,谭女士和丈夫庄重地拍照留念,她说,她要回去告诉泉下的父亲母亲,她已回到故乡了。谭女士伉俪还高兴与乡亲们在祖屋前拍照留念,并认真地记下故乡的详细地址和乡亲们的名字,说要把相片寄回来。她说,回到故乡,之前紧张的心情现在终于安心了,数十年的故乡梦终于圆了,可以毫无遗憾地回新加坡了。临走前,##女士还向村中的老人和孩子派利是。要走了,##女士与乡亲们热情挥手道别,她说,回去后,她还要发动其他的兄弟姐妹也要回来看看,了解自己的根在哪里。(**市外事侨务局 关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