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党支建设标准化_村党支建设致富路先进事迹
800万元,这是**镇**村预计2011年蛋鸡养殖业的销售额。这个面积9.9平方公里,总人口3195人的小乡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条禽类养殖业的致富路。
村民日子渐红火
发展二、三产业,是**村认准的发展方向,如今已经成为全村村民共同致富的主要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村子经济的繁荣和村民生活的改善,使**村名副其实地成为营口市文明村。
为了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使养殖业的发展能够继续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村党支部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并多次组织养鸡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学习养殖知识,增强养殖信心。目前,**村已经由原来的几千只蛋鸡发展到现在具有加大规模的养殖户40户,产蛋量达300万斤,年销售额可达680万元,年利润额在120万元左右。2011年,他们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产蛋量可达340万斤,销售额可望达800万元。
文明建设见成效
日子好了,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也被支部提上了日程。每年,**都要对“十星文明户”和“五好文明家庭”进行评比。象棋、乒乓球比赛也举办得有声有色。村里还组织了秧歌队,吸引了大批热爱运动的中老年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把一些不健康的活动冲散,全村各种文艺活动井然有序,切实抓好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实施方案和措施,支部划分连心共富责任区,以党员和致富骨干连体,包农户,落实责任,见成效。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村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心系灾区,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积极响应支部的号召,自捐款之日起到现在,广大党员群众为灾区捐款达5万多元,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
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更加坚定
2011年,**村辖区内的大路网、大项目工作要实现当年动迁、当年开工。当时**村“失地农民多,困难问题多,高收入人群少”,大多数村民既盼动迁,又怕动迁。盼的是早日动迁后,由村民变成市民,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尽快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怕的是动迁失地后如何选择出路。面对村民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动态,村委班子成员在开展协助动迁时,及时召开支委会、党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消除村民思想上的忧虑,积极宣传区动迁政策和动迁标准,并要求党员在动迁中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带头作好家人的工作,带头作好邻里工作,带头响应动迁工作。村党支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满怀深情地为政府分责,为群众解忧,圆满地完成了动迁工作任务。
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焰已经在**村越烧越旺,**村人正在豪情满怀地向小康社会继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