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是什么单位|关工委对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6-08-06 来源:工作范文 点击:
关工委对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于是在农村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催生出来的特殊社会群体,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十二县(市)、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情况如下:一、我市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
1、分布特点
据全市各县(市)、区的调查,全市共有十八岁以下留守儿童共计3715人,相对来说是我省留守儿童数量较少的地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又可分为四个年龄组:学龄前组(0—5周岁)、小学学龄组(6—11周岁)、初中学龄组(12—14周岁)和大龄组(15—17周岁),我市留守儿童大都集中在初中学龄组和大龄组这两个年龄段。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我市留守儿童多存在于县(市),巩义、新郑、登封、荥阳和中牟县共有留守儿童3548人,其中新郑市数量最大,达到1729人,最少的是中牟县51人。市区留守儿童多集中在邻近郊县(市)的上街区、惠济区和二七区,共有留守儿童167人,其中惠济区有85人,二七区有62人,上街区有20人,而位于市区中部,经济发展较快的管城区、金水区和中原区无留守儿童。从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人数与经济发展是相关的,即市区经济发展较县(市)强,留守儿童人数就低,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留守儿童人数就高,且小学留守儿童普遍多于中学,村办小学的留守儿童比例高于中心小学。
2、留守儿童的生存类型
从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还有少数留守儿童无监护人,但隔代抚养情况最为普遍。根据这些情况,通过调查,留守儿童主要监护类型有以下几种:
(1)隔代监护型,即孩子的祖辈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代替孩子的父母承担抚养、教育和监护责任。这是目前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监管方式,占调查总人数的近70%。
(2)寄养监护型,即父母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监护或寄宿在学校,约占总数的15%。
(3)自我监护型,即父母外出务工,家中孩子无人照料任其个人独立生活。这种类型所占比例不大,不到调查人数的4%,但情况最令人担忧。
3、各类留守儿童监护类型的个性特征
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的划分,它们各有特点和个性特征:
(1)隔代监护型:隔代监护人一般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