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立足镇情 准确定位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
时间:2016-07-20 来源:工作范文 点击:
立足镇情 准确定位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
一、近年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蓼泉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紧抓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止2007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7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6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劳务产业异军突起 把劳务输出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坚持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加大劳务输转力度,依托镇劳务站现有设施,强化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巩固新建劳务基地,年向外输转劳动力达4000人次以上。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运作方式,组建了蔬菜运销协会、玉米制种协会等7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促进市场流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搭建了平台。 ----生态文明新村起步良好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率先开展以“五位一体”(小康住宅、暖棚养畜、沼气、卫生厕所、无公害蔬菜)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的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从住宅改造、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庭院经济入手,按照渠、路、林、田、电综合配套,硬化、绿化、美化一次成形,党建、精神文明整体推进的建设标准,扶持建设了蓼泉、湾子、上庄等3个生态文明新村示范点,示范农户83户。在生态文明新村的示范带动下,全镇新建高标准小康住宅1700户,占总农户的36.8%。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广泛开展“文明村社”、“十星级文明信用农户”、“文明之星榜”、“和谐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以新型合作医疗、乡村卫生一体化、二女户养老保险和农村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顺利通过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检查验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历史遗留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科技等各项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二、当前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是人多地少的镇情制约经济发展。由于蓼泉镇南靠沙窝、北依黑河,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全镇人均耕地占有量仅1.6亩左右,在土地上很难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是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群众增收的步伐不快。单就日光温室产业而言,尽管在蓼泉镇起步较早,已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在历年建设中一些头脑灵活、有资金实力的农户已带头建设。近几年,镇上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温室建设,但一些农户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受到
一定限制,导致温室产业化程度低,还没有形成聚群效应,缺乏加快发展的速度,难以突出助农增收的比较优势。 三是项目建设力度不够,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四是部分干部群众存在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不能真正解放思想,缺乏进取意识,致使重点产业的的推动难度加大。 三、今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农民增收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围绕日光温室、草畜、制种、劳务输出四大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万元棚、万元圈、万元人”典型,推动产业富民战略,做强优势特色经济,大力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升镇域经济综合实力。 基本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建好“三个示范区”,做强“四大产业”。即: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突出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建好以发展规模养殖为主的规模化养殖示范区,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小康住宅建设为主的生态文明新村示范区;做强日光温室、草畜、制种、劳务输出四大产业,形成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做大草畜产业 依托全镇丰富的玉米秸秆和荒漠资源,以规模化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以奶肉牛、生猪为主的草畜产业,形成以南沙窝为主的规模养殖带产业链条。力争2012年建成集中连片、分户经营的规模养殖小区6个,猪、牛、羊、鸡各类牲畜的年饲养量达到35万头只以上,养殖专业村达到5个,养殖专业社28个,规模养殖户达到2000户。以增加补栏、扩大出栏为重点,千方百计引导农户加大补栏力度,努力提高养殖综合效益。不断加大畜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改良力度,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养殖户增收。 做响制种产业 以现有制种基地为基础,建立以中部为主的精品制种产业带,寻求资金技术实力雄厚、营销网络健全的种子加工龙头企业,攀亲结缘,使全镇制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同时,大力发展精品花卉、瓜菜制种,弱化玉米制种一业独大的市场风险。 做实劳务产业 坚持“扩大分子,缩小分母”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的思想,实施劳动力资源技能培训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对接、群众参与”的原则,整合各类资源,持之以恒抓好劳动力就业技能、权益保护方面的培训,认真实施农村能人创业培训计划,加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培育力度,积极构建科技、信息、流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务工人员自主就业、择业能力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通过组织引、典型推、能人带等形式,年内有组织输转劳力2000人次以上,实现劳务经济收入1900万元。 (二)整合资源,加快生态文明新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整合资源,推进以生态文明新村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做到统筹安排,科学布局,结构合理,资源综合利用,效能整体发挥。依据各村不同情况,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发有机结合,整合各类资源,按照“五位一体”的标准,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力争2012年80%的村达到生态文明新村标准,实现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社、社有示范户的目标。在生态文明新村的带动下,全镇新建小康住宅1000户,累计小康住宅3700户,占到总农户的80%。 (三)倾斜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抢抓国家投资导向和政策机遇,切实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后续项目,力争全镇所有保灌耕地实现全面配套,形成节水型农业。抢抓“村村通”道路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六通五有四配套”为重点,加大对村社主干道和居民点街道硬化力度,实现全镇北线通村主干道和居民点街道全面硬化。落实项目资金,组织实施好湾子等村1200户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力推广普及农村能源沼气,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申报立项,坚持统筹协调,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对全镇镇村集镇建设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成蓼泉集镇街道硬化、净化、绿化、美化和双泉集镇建设,通过小城镇建设,把集镇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形成集镇“聚集”效应,拉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四)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长远谋划,统筹协调,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探索建立教育、医疗、养老一体化保障网络,使农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以争创“全国文明县”为契机,突出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深化“四在农家”、农民道德评议、“十星级文明信用农户”、“文明之星榜”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四村”建设成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社、文明行业创建活动,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基层站所为民服务意识。扎实开展“清洁农村大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彻底改善镇容村貌,树立对外新形象。健全完善“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合力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巩固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全力抓好“和谐蓼泉”、“诚信蓼泉”、“平安蓼泉”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平等友爱、诚实守信、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