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党建资源加快企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整合党建资源加快企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就是要把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最终目标,而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若想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首先着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党务干部队伍。整合党建资源首先要整合人的资源,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党建,以一流党建服务一流企业”。而当前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党组织覆盖面将越来越广,必然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目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却存在着党务干部队伍难选拔、难稳定、作用难发挥等亟需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为此,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努力破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难题,建立一支“热情高、能力强、适应快”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现状
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截至20xx年年底为171人,平均年龄48.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4名,占32%,取得中级以上政工专业职称的4名,占5.6%。在171人中,专职党务干部和党群工作者17人,占10%。近年多来,在县委和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各基层党工委坚持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在新领域的党建工作中有所作为,党建工作的成效正逐步得以显现。20xx年,在65个非公有制企业的党支部中,有2个被评为县 “五好”党支部,1个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1个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有6名党员被评为市、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主要特点:
一是政治素质较好,党的意识牢固。有52%的同志党龄在20年以上,受党组织长期教育培养,经受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考验,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敏锐性较强,同党中央始终保持政治上的一致;
二是文化程度较高,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6%,获得各类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有17名,占23.9 %,有49%的同志担任公司的经理或高级管理人员;
三是熟悉党建业务,工作作风深入扎实。有44%的同志曾在部队、企事业单位从事过党务工作或担任过领导职务,具有一定的党建理论知识,熟悉党建工作,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难选拔。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平均年龄偏大,为48岁,其中35岁以下仅占16.9%,而55岁以上的则占35%。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工作观念往往囿于传统,缺乏时代特征。尤其是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路不宽、点子不多;对于充分利用党的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的优势,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衔接,推进企业党建与经济和谐互动发展,缺乏创新的举措。当前从”两新”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来看,党组织书记起码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要热心。”两新”组织的最大不同就是“书记不是官”,这个官没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选用党支部书记尤其要注重是否热心党的工作,是否愿意为党尽义务。二是有能力。”两新”这一特殊环境,要求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既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懂经营管理,并会把二者结合起来,没有这种基本素质,就很难在企业扎根开花。三是能适应。有些干部虽有党务工作经验和能力,但对”两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以这些基本素质来衡量,”两新”现有党员中,能够胜任领导工作的人才较少,造成党组织书记难选。部分企业由于选不出合适人选,党支部书记由未做过党务工作的一般党员担任,难以打开工作局面,这一类党组织形同虚设。人才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两新”党建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关键因素。
第二,队伍难稳定。目前,”两新”党务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队伍难稳定,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待遇低,留不住人才。有些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不惜巨资,但聘请党支部书记却非常小气,主要还是对党建工作缺乏认识,看不到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者的价值与作用。因为待遇偏低,工作难做,优秀人才难以留住。二是个别企业随意辞退党组织书记。企业有用人自主权,上级党组织应尊重企业自主用人,问题是有些企业主不愿意建立党组织,领导出面做工作,当时应承下来,过一段时间再找个借口辞掉。去年以来来,在71名党务工作者中已有14名同志,因各种主客观原因相继离开原工作单位,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缺乏连续性。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对开展”两新”党建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第三,作用难发挥。”两新”党组织书记大部分由企业主聘用,由于缺乏党建理论和党务专业知识,也缺少党务工作实践经验,再加之非公有制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等主客观因素,给如何做好党务工作带来了较多困惑和疑虑,感到工作没方向,无头绪也就再所难免了 。俗话说:“端谁的碗,服谁管。”这样的“打工书记”在发挥党组织作用方面必然大打折扣。上级党委虽然对”两新”党组织地位、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实际很难落实。为企业做好事、做贡献可以,监督做不到。还有一些企业党组织是“挂名书记”,有些企业的党员选老板当书记,多数“老板书记”没有时间和心思抓党建工作。有些老板找亲朋好友当书记,挂个名应付上级了事。这类党组织基本不起作用。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党员数量偏少。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中,党员的比例还很小,没有党员和只有个别几个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还很多,从数量上限制了党务工作者的遴选范围。
二是党员整体素质较低。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来源和经历各不相同,素质悬殊较大,真正能胜任党务工作岗位的不多,真正乐意从事党务工作的也不多,所以造成人难选。
三是部分业主认识不到位。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是企业内部决策层或业主单方面确定的,业主如果认识不高,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不给予相应的报酬,就会反过来影响党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人员有其名而不谋其职。
四是管理体制上的冲突。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实施管理中,由于企业与员工是以雇佣关系而互相依存,使党章规定“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在企业管理体制中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避开党组织随意流动的现象,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难于进行。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的建议
我们认为,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党务工作者队伍,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一、引导善经营、会管理、懂党务的党员走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岗位
党组织要在企业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配强支部班子,尤其要选好支部书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可以采用“内选”和“外派”的方式选配党支部书记:“内选”,即对企业内部有合适人选的,发挥党内民主,征求业主和党外群众的意见,选举党组织负责人;“外派”,即对企业中暂无合适人选的,采取上级党组织下派党务工作者去担任党支部书记。
二、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与时俱进
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中,因为可以是从国有企业下岗的或社区担任过干部的,也可以是机关企业退休或部队退伍的,可以说来源很广,年龄和文化结构也很不整齐。针对这种状况,为树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品牌”,必须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机制。一是按行业分类培训。可指定有关部门党组织牵头,对行业内党务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为他们结合企业特点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按区域分布培训。可根据企业所在的区域范围,由隶属党组织牵头,对党务工作者进行综合培训,着重提高他们抓党务工作的能力。三是按文化层次培训。由于党务工作者的文化层次差距较大,培训中我们应该注意区别不同文化层次而施教。四是按企业需求培训。针对有的企业十分需要有管理经验或专业技能的党务工作者,我们通过选派党务工作者到优秀企业挂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管理,我们可分别制定 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年度工作目标考评方案,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和过组织生活等内容量化到党务工作者头上,由他们再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党支部工作制度。党组织的党建管理制度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相结合,将党务工作者置于上级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双重管理中,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