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学者型教师经验交流报告
学者型教师经验交流报告 文章作者:童国强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9月6日20:57 为“梦”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 兰溪市聚仁学校 童国强 我于95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2年函授本科毕业,中共党员。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01年5月被评为“兰溪市优秀班主任”。曾经在农村初中做了6年的团支书工作,担任了10年的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也许本人iq比较低,红五、麻将几乎与我无缘,在教学之于最大的爱好就是写点文章,虽见诸报刊数量不多,品位不高,但至今还乐此不疲,以此自娱。至今已有12篇论文在兰溪或金华获奖,有7篇论文和教学随笔在《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报》、《家庭
教育导报》以及《兰溪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进聚仁学校以后参与校刊编写,负责主编《涛声》刊物。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创造型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荣获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我们语文组申报《初中生文学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科研课题获2003年兰溪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今年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后更加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参加工作以来,我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能够认真学习的教学理论,能踏踏实实开展教育科研,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从教了十多个年头,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里,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谈不上什么经验,现将来自己从教十年来一些想法和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方面:忠于教职,为生命寻找一方充满希冀的精神家园。很多外行人都羡慕教师轻松工作。冷热甜苦只有教师自己才知道:跨进这道门槛,我们演绎的是“一颗爱心,两行清泪、三秋血汗、四季躬行。”跨进这道门槛,我们面对的是一年又一年的操劳,一届又一届的打拼。十多年来的教学生涯告诉我,如果把教师职业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幸福与快乐。只有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你才会明白讲台的意义,才能体验到付出艰辛之后的快乐。没有一种职业会如教师一般,真正有如此宽广的胸襟;没有一种职业,如教师一般面对永远是鲜活的生命;没有一种职业,如教师一般,让人倾尽自己的所有,每天都有无私中的期盼和期盼中的自豪。上海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教师必须心中要有梦。”我们当教师的不能误人子弟,也不能以教谋生,做个教书匠,我们必须严谨治教,争做流派型的教师。在喧嚣尘世的泥沼中,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师只有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固守着自己一方精神家园,不懈追求心中梦想,那么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为自己耐心地培育一方教学的沃土。大凡名师大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二要有精深的理论修养。理论修养是土,实践经验是肥。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是读书爱好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实践基础,加强理论学习,多读点教育理论专著、包括教育哲学,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其他学科我不是很清楚,我们语文教育界,像程红兵、韩军、李镇西等这些知名特级教师都有极高理论水平。我们语文组两次去杭州听过程红兵的课,他们上的课,也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他有比较前卫的教学理念。他们都是通过教学理论研究跳出来的名师。语文特级教师绝大部分出自高中,初中的特级教师如凤毛麟角,原因何在——初中教师的理论修养过于浅薄,一掊黄土长不成参天大树。尤其是我们如果不去好好研究教育哲学,在教学设计上就不可能左右逢源,就不可能有教学创新,甚至会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两千年前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什么到今天还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吗?其实答案很简单,孔子首先是位哲学家,然后才是教育家。教育理论和哲学思想是水乳交融的,国内从孔子到蔡元培,国外从柏拉图到杜威都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 现在,教师都要有*,但千万不要为了*读书,时下,“硕士满街走,博士多如狗”,教师的*越来越高,其实是一代不如一代。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在《干校六记》中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时钱钟书和她一起下放到农村,当时杨绛就负责管理菜园,而钱钟书则负责送报纸。每天送报的途中就来杨绛的菜园聊聊天,他经常对杨绛说,这种日子怎么过。杨绛说我们能住在这里已不错了。钱钟书说,但这没有书的日子,我们怎么活呀?是呀,只有把读书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你才能成就大学问。我们教师就应该主动读书,把他当成分内之事,教别人读书的教师而自己不会读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大学毕业分配工作后,我积极去参加各类培训班,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02年已函授本科毕业。今年6月份,我进入了金华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受益非浅,对教育科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教育理论也有更高层次的领会。我认为自己最缺乏的就是理论修养和哲学思想,所以每年都订阅了3至5套专业刊物,几年来一直在读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方面的书籍。《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为了提高理论修养与教育教学水平,与其他教师经常切磋教学中的碰到的一些问题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由生硬模仿、亦步亦趋的阶段向自由灵活、开拓创新的层次发展。在今后教学岁月里,我希望自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和叶圣陶、陶行知,张定远、马卡连柯,杜威、詹姆斯等人对话。要去梳理、构建独具个性的语文教学体系、班级管理体系和教育科研体系。 第三方面:切实开展教育科研,为学生精心打造一只人生的渡船。我们都清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于是乎教师就有了许多美好的称呼,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蜡烛,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我十分欣赏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但不赞同他们的做法。园丁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整齐划一地 “修枝剪叶” ,扼杀学生个性,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燃烧了自己,奉献不可持续,春蚕吐出玲珑剔透的银丝,却作茧自缚。我觉得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特殊的职业。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着,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人生的此岸渡到了人生的彼岸,自己却在原地踏步不前,我们应该更像渡船的老板。有的教师会觉得这个比喻是不是太功利,我以为非常符合当前的形势,现在不是在提倡教育产业化吗?在这种体制中我们教师就必须具备企业家的精神,求真务实、创新创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去追求学校教育的高利润。如果渡船老板要用高科技打造渡船,才能有最好的效益的话,那么我们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有的较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国力竞争看人才,人才竞争看教育,教育竞争看教师整体素质,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就看科研。教书、育人、科研是教师的三种基本职能。反省我自己,几年来深知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踏踏实实地开展教育科研,也写了一些论文对于许多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也不断吸收和利用。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我将求真务实搞好教育科研,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的敏感问题,彻底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现状,增强劳动的创造性,逐步走上“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的路子。引导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的方向靠拢。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让聚仁乘万里风破万里浪,成为新时代的教育界的航母。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后,我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普及教育科研的知识和方法,教育理论和哲学思想是水乳交融的,从孔子到蔡元培,从柏拉图到杜威都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一线的教师最缺乏的就是理论修养和哲学思想。很少有老师会去读教学理论专著。我们教师论文中引用的材料也是第二手甚至是第三手、第四手的材料,极少引至原著,断章取义,张冠李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教育科研兴起于80年代,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我们学校有很多教育科研的高手,但也有一大批教师对它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懂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有的教师不懂得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于是觉得不如写篇论文来得简单。其实我们写的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一种形式,论文中的许多事实材料必须通过研究才得到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教师多读理论专著,建议学校阅览室多购买教师必读的教育理论书籍。国内的像叶圣陶的《给教师的一百封信》、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张定远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思想精粹》;国外的像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等等,这些都是。同时聘请教育科研专家、教授来校讲学辅导,让每位教师都真正加入到教育科研中来,从而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理念。 二、抵制形式主义的行为和浮躁的思想,强化规范课题的过程管理,追求教育科研的原创性。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我文笔不行,不适合搞教育科研。我觉得这种人的确不行,不是说他太自卑,更不是说他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关键的是他不懂教育科研的真正内涵。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应该注重的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去观察、记录、积累、对比、反思的过程。我们学校在教育科研上取得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的现象。教育研究须有严谨、创造和献身精神,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教育,是通过观察学生而引发思考,在它的观察日记里有名有姓的就达3000人。现在我们都倡导素质教育的原创性,只有切实开展研究,拿到原始数据,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才能谈得上教育思想的原创性。尤其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更须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去探索。 三、创办校本的科研杂志,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教育科研不仅仅是探索教学规律,他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教育工作,使教育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我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创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成果的推广工作明显没有到位。我们自己学校有很多老师不知道该课题的成果为何物。我们要加强宣传力度,让成果深入人心,寻找成果推广的多种途径。在推广本校成果的同时,更须推广其他学的科研成果。所以,我创办了一个教育科研之窗,并以此为阵地,让优秀科研成果在聚仁园里扎根发芽。 第四方面:摒弃功利的思想,为祖国细心呵护一片神圣的希望。教师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在教师职业责任心上,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淡薄名利,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教学上应有强烈的责任心,我觉得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我们当教师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我们教师有的并不如此,他们总是偏爱优生,而歧视后进生。公开让全班学生对之疏远,甚至进行人格侮辱。在批评学生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其后果只能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我认为对后进生,作为教师要多加关爱,使他们能够在这温暖大家族里得到成长壮大。不能对儿童感情用事,厚此薄彼。 二 、对学生未来负责。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教师集体劳动,而对学生培养过程是“流水式”,倘若出现不合格的学生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对于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当今有的教师就有两个极端:一是自由散漫,不认真上课,一种是过于用功,不顾学生课业负担有多沉重,一味给学生加压,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刺激性。但我们教师应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说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此,正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正确引导他们人生之路,也是作为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我们教师最欣慰的事情莫过自己的学生成大器。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学生固然值得自豪,但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我认为,我们重心工作不是培养拔尖人才,而是培养完整的人;不是培养高分低能的考生,而是培养个性鲜明的学生。学生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成败。时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必须肩负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神圣使命。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细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具有爱国心、正义感和创新精神,做屹立于蓝天之下,大地之上的堂堂正正的“人”。 三 、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负责。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教师所传授的,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含有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尤其在推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更应该努力钻研,及早更新教学观念。 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豪情满怀。我还非常年轻,我明白自己承担的重任,我要趁这年轻的大好时光,在教育的这片乐土上放飞自己的梦想,去追求更高更远的艺术境界。鲁迅先生曾极力推崇德国的哲学家尼采“超人”的哲学,激励青年人超越平庸无能者,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开创新的人生。我永远将尼采的名言当成座右铭——勇敢地成为你自己。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