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古诗词5篇
优美古诗词篇1:诗词的味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尤爱古诗词。古诗词或欢快或愁苦,或优美或甘甜。最初接触古诗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这样,这股诗词的甘泉缓缓流入了我的心田。
诗词的味道是愉悦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派早春生机盎然的景象。我仿佛已听到莺的娇啼,燕的轻喃。从中我体会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由衷的喜悦之情。这种情绪也感染了我,我也爱上美丽的早春,爱上了这生机勃勃的画卷。
诗词的味道是愁苦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无穷无尽的如同江河般宽阔的愁绪将我也包围了。李煜是南唐后主,却沦为阶下囚。他怎能不忧,他能不愁吗?我想他定是十分痛苦的。如果他不是君主,定是一代才子,可怜生在帝王家啊!我不禁为这颗陨落的星感到惋惜,天妒英才啊!
诗词的味道是热烈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尺之深的桃花潭水也抵不过友谊之情。这该多么热烈与深厚?我由衷渴望这种友情,坚固不摧,感人至深,此生有二知己足矣。
诗词的味道是忧郁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家园破烂不堪,国家如同风中树叶飘摇,他该多痛心,他该多么忧郁。安史之乱让他更加苍老了。哎,战争总是让百姓受苦,统治者们怎么不为百姓想想?可怜杜甫一片忧国忧民的心呢?
诗词的味道是豁达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尝着思念家人之苦,在独自一人赏着冷清的月色,却没有抱怨,反而说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胸怀如此广大。这一份气魄,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也要向他学习,让自己更充实,完善。
诗词的味道是质朴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人有着纯洁的心灵,他们十分淳朴。对待客人倾其所有,豪无保留,十分热情,他们不善于表达,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质朴的品德在他们身上流露。在现在的社会里,这是多么可贵的啊!
诗词的味道是壮阔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波澜壮阔的景象。银白色的瀑布如同天上的银河落下,异常华美,夺人心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甚至听到了瀑布流下的声音,越发嘹亮。写出如此壮阔的诗句,不愧为“诗仙”李白呢!
诗词的味道是恬淡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想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思想我很理解,没有官场的复杂,也能活得更自在。也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我敬佩他的高尚气节,也欣赏他攸然、恬淡的心境。
诗词的味道是可爱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翠绿的荷叶如同翡翠般嫩绿,衬托着一朵朵或粉红、或粉白、或深红的莲花,美不胜收。可爱的莲花随风摆动自己柔软的腰肢,翩翩起舞,迷倒了众多荷叶。多可爱的莲。
诗词的味道是温暖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当母亲拿出针线,一针一针地为儿子缝补衣裳,也缝补进去了对儿子的不舍和关心。母亲爱自己的儿子,所以她缝得严实,缝得细密。相信儿子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意,可怜天下父母心。让我想起了自己,也该多关心父母,多和他们交流了。
诗词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品尝到了许许多多诗词的味道。诗词如同我的影子,伴我走过多个春夏秋冬。我为诗人不凡的文笔所倾倒,为他们的情怀所感动。从中,我也学到了不少。我学会了坚强,自信,乐观,豁达,淳朴……
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我一定会品尝到更多诗词的味道,从中学习到更多,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道路。
优美古诗词篇2:初二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古诗中的XX
作文要求:从小学到现在,你读过不少古诗了。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古诗中的__”为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你可以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你还可以为诗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编好之后,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共享“编书”的快乐。
范文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土,他是我国继居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潮,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达权贵。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绝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乘舟远渡门以外,想去古时的楚国一带浏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涌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中摇荡的月亮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变幻的云彩结成奇丽的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仍然爱故乡深情的江水,万里迢迢伴送着我的行舟,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描写了长江的近景,江水送我,抒发离别之意。
这首诗中的画面极其广阔,其中群山的消失,平原的广阔,江流的貌远等景象,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旋夜书怀》,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等雄伟的画卷,这首诗融情入景,格调激越奔放,健爽明快。
古诗中的四季
春,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秋,秋高气爽,果实累累;冬,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优美、典雅,令人向往。
春之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不知不觉得来临,天气转暧,万物复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如一双温柔的母亲的手,抚摸着树木刚发出的嫩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细雨蒙蒙,世间万物接受着春雨的洗礼,雨停后,世界仿佛奂然一新,清新自然,空气中夹杂着草的清香,花的芬芳。
夏之莲
忆莲,“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荷花婀娜多姿,让我久久不能遗忘,莲那清淡的花香让我忘记夏天的炎热,只知道夏天空气中的清香。
对莲,“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莲那洁白高雅的身躯伫立在池塘中,莲似乎成了仙的象征,淡雅,超脱世俗。莲在炎夏中盛开,谁还会记得夏的炎热?恐怕只记得那怡人的芳香吧!
秋之夜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天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凉爽的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月高挂天中,河水因微风而起阵阵涟漪,是否忧伤?是否思念?
冬之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严寒的冬日,梅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在一片雪地中独立开放。“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在冬日给人们带来一丝生机。冬去春来,梅是春天的孩子吗?
春夏秋冬,在古诗中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春——暧意,夏——激情,秋——忧愁,冬——寒心,尽在不言中。
古诗中的扬州美
烟花三月,舅爷爷来到扬州。
舅爷爷是个戏剧家,说话总喜欢引用诗文。一开始,我老躲着他,后来一想,怕什么呀,我也学过许多唐诗呢!于是,我大大方方地站在他面前,背起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舅爷爷不断点头,然后问:“你知道为什么叫烟花三月啊?”我回答:“因为,扬州春天的时候,柳絮杨花会到处飞舞,远看就好像轻烟一样,春雨中各种各样的花儿,朦朦胧胧的,就像一片烟雾中的花海,非常美……”
舅爷爷惊讶地看着我:“扬州到底是文化古城啊,连小学生都这么厉害!”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算什么,我们学校里的同学都会背诵许多古诗的。”
第二天,我们来到瘦西湖。舅爷爷笑着考我:“为什么叫做瘦西湖不叫胖西湖呢?能不能用诗来回答?”这可难不倒我,我每次来瘦西湖,都会听到导游讲解这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最初我听不懂也记不清,还特地回家查资料问妈妈呢。
在二十四桥,我指着一块汉白玉的石碑,告诉舅爷爷,上面是毛主席的手迹,抄的是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我们漫步到莲花桥上,我给舅爷爷讲起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传说,还背起了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一旁的妈妈告诉舅爷爷,唐诗三百首中,就有二十四首是写扬州的。比如禅智寺,杜牧就题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优美诗句。平山堂、茱萸湾、琼花观、瓜洲古渡,也都留下许多后人传颂的诗文。
舅爷爷一边听,一边欣赏着眼前碧波荡漾、绿柳依依的美景,不禁感叹:怪不得“人生只合扬州死”!扬州,真是一座文化古城,风景也和古诗一样的优美啊!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优美古诗词篇3:古诗的魅力
古诗的魅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鸳。”咦,我们学军小学的读书节不是已经快结束了吗,为什么大家还在那儿朗诵古诗呢?对啦,虽然读书节已经结束了,可同学们都已离不开这一们名叫“古诗”的好朋友了,只要一有空,就会细细品读它。这不,元旦就要来临了,我们班要录制我们的最后压轴节目----《村居》啦!
初读这首诗时,我们好像或模模糊糊懂得这一层意思,以至于读得没有感情,唱得不够活泼,死气沉沉的。直到进一步了解了意思,才领教到这位清朝作家高鼎的作诗水平有多高,短短的几行字,就让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柳枝冒出了新芽,小朋友们正乘着东风放着风筝呢!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的一天----我们要录制《村居》啦!当摄相机面对我们时,我们的心跳在嗓子眼,当优美的伴奏音乐响起时,我们就微笑着边跟着节拍边摇着头,我们配合地如此默契,几乎没有一丝差错。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结果是我们学军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
优美古诗词篇4:趣学古诗
趣学古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的古诗学习充满乐趣。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来个“古诗才艺大比拼”。比赛要求是:围绕杜甫的《绝句》,用小组成员最拿手的方式来表现出诗句的内容。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分头准备。语文活动课上,大家都亮出了自己的绝活。第一小组是配乐朗诵,表演的同学边朗诵还边做动作,朗诵完了,大家鼓起掌来。第二组是故事改编,他们把诗句改编成了一个优美动听的故事。第三组即兴绘画,一个同学朗诵,一个同学用彩色粉笔画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远山、航船等,一会儿,黑板上出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板画,真是太绝了。第四组端上了一碗菜,用了蛋黄、青菜、葱、萝卜、等材料,菜在诗中,诗中有菜,妙不可言。第五组的才艺最见功夫,是一幅绒线壁挂,用黄、红、绿、蓝等色彩鲜明的绒线编织而成。其余还有国画、布贴、刺绣等,最后老师播放了音效动画。这节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古诗可以有这么多的表现方式。
从此以后,我们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了。
指导教师:李玲喜
优美古诗词篇5:学校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走进我们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的五颜六色的鲜花、绿绿葱葱的小草、高大魁梧的树木,尤其是那一棵棵香樟树,高大粗壮,像一把绿绒大伞,又像一个个强悍的士兵在保护着我们的校园,它给我们带来了凉爽,让我们在大树下做游戏,玩耍。给我们遮风挡雨。还有我们三年级一班教室前的花坛,开满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朵,十分惹人喜爱,就像一个个小伙伴在陪我们读书、写字、画画。教室门前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图画、词句优美的古诗,激人奋进的名言,那些名人名言时时刻刻都在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愤发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的学校不仅美丽,还是一个欢腾的世界,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从这美丽的校园里传出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清脆的的歌声,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会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开始做课间操,音乐响起来了,我们随着音乐做起了课间操,我们的动作一模一样,简直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是我们最开心的,最喜欢的时刻,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打篮球的、有打乒乓球的、有跑步的、有跳远的,应有尽有,目不暇接,个个同学都生龙活虎。
我爱我们美丽的校园,这里是孩子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