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著7篇

时间:2018-10-30 来源:文秘知识 点击:

国外名著篇1:《中外名著导读》简介



  本丛书内容全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社会、动物植物,都有集中而全面的介绍与阐述。作为编者,我们深知科学性与权威性是书籍的命脉。
  因此,我们尽可能地搜集当今社会发展前沿的最新科技成果与人文学术动态,力争使读者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适合的百科书籍,从而真正学好知识,提高自身索质。
  请打开面前的这本书吧!它像一架古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却不以耳而以心。文不可无者在四:日体、日志、日气、日韵。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贵隽永。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正所谓“无为道士三尺琴,中有万古无穷音”。
  请打开面前的这本书吧!它像一座坚实的大磨盘,上盘是外国文学,下盘是中国文学,中心轴是思想,推磨的动力是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我们试着把一些问题碾碎,流出的是一杯杯淳厚的精神佳酿,一切都在等着您的品味!

国外名著篇2:[我和作文的故事]我和作文的故事_500字


  我热爱作文,尽管它是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是个苦恼的字眼。但我还是热爱作文,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作文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我酷爱读书,是只的小书虫。我爱读书还得归功于妈妈。幼年时,每晚入睡前,母亲总为我讲几个童话故事。
  渐渐地,我对这些故事有了一些体会:我时常会为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而高兴,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了怜悯,为白雪公主有这样七个默默守护她的朋友而开心;也曾梦想着能像灰姑娘一样变成美丽高贵的公主。慢慢地,我能自己读故事书了。入学后,我认识了不少字,便不再满足于这满是图画的小人书了。现在,我已能够读名著了。像外国名著:《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居里夫人传》。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史记》,还有四大名著我都已经看过了。因此我知道了很多的中外名人,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的感受不发泄出来怎么行呢?所以作文就成了我最好的发泄方法。每当我看书有体会的时候就写下来,积少成多。有几篇作文还获了奖。我写作文的激情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这就是我和作文的故事,你呢?
    河北沧州安庄小学六年级:李涵颖

国外名著篇3:关于读书的作文:一缕书香伴我成长_800字


  哺育我们的婴儿教育书,父母讲的故事书,哑哑学语时的识字书,学龄前的连环画,上学时的课本,课外的各种散文、科普书、历史书和国内外的名著……在我的成长生活中一缕书香始终伴着我前行。
  书中的滋味多种多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一份份滋味令我在书的世界流连忘返。
  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本书始终令我挥之不去,那就是—《安徒生童话》。每当我拿起它时脑海中便会出现:可怜的卖火柴小女孩的叫卖声,拇指姑娘向往光明的自由的眼神,海的女儿勇敢地走向大海,化为水中的泡沫,艾丽莎兄妹间的亲情……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都有勇敢、勤劳、坚强的毅力,还有牺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他教会了我面对世事无常的生活要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一样,微笑着面对。
  上学后我爱上了自传体小说,在其中我结识到了知音《城南旧事》。那是20年代,林海英和家人来到了北京城南,结识了一个个人。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我也会和她一起潸然泪下。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她看着一个个人离她远去,渐渐长大;她跟着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铃,缓缓离开的人,缓缓流逝的岁月长大。我知道了人会长大,会经历离别,有离开才会有收获,所以我现在要珍惜时光,使我也受益匪浅。
  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饥似渴地阅读中,使我的语文成绩突飞猛进,使我的课外知识丰富多彩,使我更热爱生活,使我更热爱社会,热爱这个世界。
  翻阅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书中所诉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捧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在一缕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国外名著篇4:世界文学名著《唐璜》精缩

  西班牙南部名城塞维尔(通译塞维利亚),居住着一位名叫唐·何塞的大贵族。他十分富有,名声很好。唐·何塞的夫人也出身名门不仅美丽贤淑,还很有学问,能说多种外国语言,在上流社会妇女中受到普遍尊敬。他俩十分恩爱,可是中年才生下一子,取名唐璜。不幸唐·何塞过早病死。他的夫人决心把儿培养成大人物,教给他军事、艺术、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育他要注重封建伦理道德。
  唐璜小时候就活泼可爱,长大成人是一表人才,在贵族子弟中非常少见。他生性风流,喜欢同姑娘们胡搅蛮缠,道德规范对他一点不起作用。16岁时,他就同贵妇唐娜·朱丽亚发生性关系,使得上流社会舆论哗然。唐璜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安全,只得把他送到欧洲去旅行。
  航船在驶往意大利的途中遭到了大风暴的袭击,船只破损,逐渐下沉。一些水手觉得没有得救的希望,要求唐璜给他们大量的酒喝,以便醉昏后沉人海中时少受痛苦。唐璜拒绝他们的要求,痛骂他们连畜生都不如,说男子汉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地死掉。他强迫并且监督水手们修理船舱,排除积水,在他的指挥和努力下,船终于没有沉没。他还奋力救起了落水的侍从,以及他父亲遗留的小狗。得救后的航船在海上漂流12天后,船上再也没有可吃的东西了,水手们便开始吃人,老弱者成了首先被吃的对象。唐璜不忍心吃他的老师,被迫跳海离开了航船。
  他在海水中奋力挣扎,游到了西克拉提兹群岛,被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救上了岸,把他藏在海边一个山洞中。这姑娘叫海黛,是希腊海盗兰布洛的女儿,她平常见着的男子,都是海盗或者渔民,十分丑陋粗野,而如今眼前获得的是一个年轻美貌的男子,这使她简直像着了迷一样。很快,他俩同居了。不久,传来了兰布洛在海上抢动时出事身亡的消息。父亲一死,再无什么顾虑,于是,海黛就决定公开同唐璜结婚。
  海黛同唐璜举行隆重的婚礼。海盗和民众热烈祝贺,狂饮通宵。正当他俩相偕进洞房的时候,兰布洛突然出现。他命令侍从把唐璜打倒,捆绑上船,押送到土耳其大城市君士坦丁堡出售。君士坦丁堡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市场,每天从早到晚拍卖来自欧、亚非三洲的奴隶。所谓奴隶,全是海盗、殖民者、部落酋长和军官们从各地抓来的平民、战争俘虏、旅客,等等。唐璜既年轻又健壮,被土耳其王宫的黑人太监看中,出高价把他买下,装扮成妇女,送进后宫供一位王后享用。土耳其那时实行一夫多妻制,苏丹(国王)有成千的老婆,后妃以及公主都暗藏着一些男子。但是,唐璜一心思念天真纯洁的海黛。最后他想方设法逃出了王宫,辗转到了土耳其另一大城市伊斯迈尔,加人了沙皇俄国攻打土耳其的部队。
  唐璜明明知道交战双方都不是好东西,他认为俄国的专制君主比野蛮人还坏得多。但是,他爱慕荣誉,非常卖力地打仗,立下了大功,得到了沙俄统帅苏沃洛夫的重视。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他虽然凶狠地杀死不少土耳其人,却又从凶残的沙俄哥萨克兵土的屠刀下救出了一个10岁的土耳其女孩。对土耳其苏丹父子6人力战阵亡的行为表示出了他高度的崇敬。沙俄占领土耳其京城之后,苏洛夫有意派遣唐璜去彼得堡向女沙皇报捷。唐璜带着被救的土耳其孤女起程去俄国了。
  俄国女沙皇卡萨琳(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生活很放荡,觉得唐璜比她所有的情夫们都英俊健壮,于是就把他留在宫里供自己享用。唐璜在后宫不仅侍候女沙皇,而且还同不少女官、侍女同宿。时间一久,唐璜的身体极度虚弱,患了疾病,女沙皇因此而不再需要他了。
  根据御医的建议,让他暂时离开寒冷的彼得堡,出国到天气温暖的南方去旅游疗养。那个时候,沙俄正同英国计划结成军事、政治同盟,以阻止拿破仑借战争推广法国民主国想,保护封建专制统治。这时女沙皇想到了唐璜,决定派他作外交使节前往英国进行谈判。于是,他带着土耳其孤女离开了俄国。
唐璜原本对英国十分仇恨,说英国“曾经把自由奉献给全人类,现在却要他们戴上镣铐,甚至禁锢人们的心灵”,并且侵略到北美、印度等处。英国同西班牙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和西欧地区的统治权,曾经在三四百年间多次进行大战,最后西班牙大败,失去了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成为小国。作为西班牙贵族的唐璜,自然仇恨英国。他决心到了英国后,把英国的反动行径告诉英国民众。但是,当他登上英国国土后,见到的情况却改变了他的看法。一切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觉得这儿简直是自由乐土。正当他打心眼里赞叹英国社会时,突然一伙拦路抢劫的匪徒挡住了他,强迫他留下买路钱。他从衣袋里拔出手枪,打死了1个匪徒,另4个夹起尾巴逃走了。此后,他改变了看法,觉得全伦敦的街道上根本找不着一个老实人,最富丽堂皇的宾馆也只不过是外交界骗子的安乐窝。被引见英国国王后,他发现大臣们完全是“没有丝毫人气味的畜生”,议会是一个专搞捐税的机构,财阀们才是英国和欧洲各国的真正主子,而大不列颠王国不过是“一所高等动物园”。
  唐璜被英国上流社会接纳,天天进出贵族、富豪居住的伦敦西区。他说这一区域是英国最罪恶的地方,这儿的人“把爱情一半当荣耀,一半当买卖。”他的行为又恰恰同他的认识相违背,他在这儿同不少的贵族妇女勾勾搭搭,打得火热。一天晚上,英国最具权势和最风流美丽的、众所周知的国王情妇弗芝·甫尔克公爵夫人意然化装成天主教僧侣,暗地里闯进了他的卧室,……
  注:拜伦在《唐璜》中曾说此诗他将写一百章,但是,在写成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的一小部分后,他就前往希腊参战,现存全书到此为止。
作品简介:
  长诗《唐璜》的作者拜伦(12早8一1824)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判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后世作家,如普希金、雨果、海涅等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诗作之一,但仅完成一万六千行。唐璜系中世纪西班牙民间传说人物,他出身贵族,起初始位否定宗教禁欲主义的叛逆者,后来发展成为玩世不恭的个人主义狂徒,跟随鬼魂沉沦地狱。从中世纪到现在,以唐璜故事作主题的诗歌、戏剧、小说、约达200种,作者们几乎都按照传说,把他作为纨绔子弟的代表,表现和批评他同他所属阶级的荒淫、诡诈、残酷、虚伪等等习性和行为。拜伦的唐璜,对其形象稍有改变,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本诗的艺术性很高:口语体诗歌语言的创造和运用,突破了英国诗歌传统。难怪普希惊叹为“奇迹”,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长诗中写到的在唐璜与海黛的婚宴上一个诗人弹唱的抒情歌曲《希腊颂》(我国通常译作《哀希腊》),100多年来传颂不衰,被许多国家选作中、小学教材课文,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外名著篇5:生命的支点(指点)---读《傅雷家书》有感_3000字

  作为一位学生,我无法判断傅雷先生是否是位伟大和值得世人铭记的翻译家或评论家,但作为一位女儿,我却拥有足够的权利去评价傅雷先生是否是位称职和以身作则的被全天下父亲作为典范的好父亲。
  谈起傅雷,大家可能只是停留在了那个翻译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许多作品的翻译家的层面,再深一点最多也就是看过一遍《傅雷家书》,认为傅雷还是十分关心远在波兰的儿子的。但,傅雷先生的价值就真的像大家所说吗?当然,答案并非如此,傅雷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有人可能会认为傅雷会那么多东西,肯定都不精通,在《傅雷家书》中多次提及傅雷先生忍着腰疼和心灵上的创伤去给千千万万个渴望获得外国知识的中国新青年带去外国名著的滋润,难道这不算是好的翻译家吗;同样在书中多次提到傅雷应邀参加众多美术展,并在欣赏过程中发表了中肯的意见,说是中肯不如说是别具一格,他作为一个特别的人看到了美术作品中隐含的未知美感,如果这还不算是一个好的美术评论家,那新华字典又要给美术评论家换一种解释了;他不仅翻译和评论别人的作品,当然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印象中那《熏琴的梦》让我多么陶醉和沉湎啊;拥有两个才华横溢的儿子,大儿傅聪是获得“钢琴诗人”的音乐钢琴家,二儿傅敏是正直和善良的高级英语教师,俗话说:“母亲给予儿女的是父亲给予不了的关爱和贴心,而父亲却可以给儿女母亲所不能给的为人处世和做人准则啊”足以看出傅雷先生的教育家身份名副其实。
  既然傅雷先生如此神通和高尚,所写的书应也不是空穴来风吧!《傅雷家书》就是一本涵盖了教育,文学,美术等一系列美感的巅峰之作。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五月的一百八十六封书信。关于这明确时间的原因还得说起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这对于年轻气盛的傅聪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从小缺乏父爱沐浴(一九一二年傅雷父亲冤死狱中,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傅雷来说,父爱是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一件神圣的东西,开始长达十二年的书信来往;一九六六年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导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傅雷这样一个有什么说什么,绝不拐弯抹角的知识分子被看作敌对分子,与妻子双双自杀身亡。《傅雷家书》说是一本书其实是夸夸其谈,个人认为更像是一封封寄托满满思念和深深担忧的书信的总和,是傅雷对儿子爱的总和。全书内容应分为四大类一、讨论现代艺术;二、激发年轻人的感想和思维;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现代艺术部分作为傅聪应该不会十分感兴趣,因为傅聪在年轻时是位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就万事大吉的小年轻,对父亲的艺术保持缄默和一丝丝不理解。第二部分是亲人和老者可以给予给傅聪的,表面上看老一代人对于新的东西应该没有年轻人在行,不过对于思想的启蒙和适当的指导是傅雷先生可以提供的,然而提供的想法更是年轻人最需要拥有,也是最容易迷失的东西。第三部分是老师和亲人可以指导的,这一方面傅雷先生就更像一位家庭教师,时时提醒儿子要回顾中国本土独有的东西,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和魂,不能因为外国多种文化的碰撞而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撞碎了。第四方面,也是为人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忠实:做到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和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镜子:时时明确自己的处境和接下来要做什么,做了会怎样,不做会怎样,更是一种自己在外自己督促自己的表现,也是忠实的一大实践。但全书不完全是总体的阐述道理而是做到琐碎事件包含着人生哲学的自然准则,给读者一种交心交友的深切体会。所以《傅雷家书》是一本内容充实,富有生活韵味的指点儿子走向大道的支点之书。
  个人最喜欢也是全书的一大闪光点的是傅雷先生对儿子各方面的教育。一: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傅雷作为一个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中国人是无比注重礼教和为人处世的,是一位有才但不清高的勇者,待人可谓典范,而傅聪作为一个年轻人,又在人生地不熟的波兰当然需要父亲这待人的经验,傅雷先生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更是因为傅聪从小过着比一般人优越和高尚的生活,心中肯定存有许多骄傲和自满。二: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这是两方面的教育,最能体现这的莫过于傅雷先生的一句话“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傅雷先生想让二十几岁的儿子少些稚气多些志气,活得现实和切实一点,这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好处的。三:要做好已经开始的事情,比如傅聪他自己的音乐事业。要是没有千里之外的傅雷先生给傅聪意见和无微不至的音乐艺术指导,我想傅聪将很难成为一位把钢琴视作终身“情人”把音乐当成他灵魂的避难所的人更不会有无数的奖章和中国人荣耀。所以《傅雷家书》是一本具有重大教育意义和可以给广大青少年注入新生力量的指点启蒙之书。
  纵使《傅雷家书》涵盖了太多文学乃至音乐美术领域的知识,更是一本家长教育儿女的一本好书。但是孰能不过,每一本书里面还是或多或少有些细节上的纰漏或思想观念上的大错。最严重的一点是傅雷先生对儿子的爱情生活干涉太多,虽然傅聪去国外是去学习音乐和钢琴的,是他的追梦之旅,但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有思想和追求爱的权利,这“爱”不仅包括“爱情”更包括了世间万物的喜爱,作为父母我认为应该当一个关心的旁观者,不能干涉他何时选择爱情,选择怎样的爱情,拥有爱情后他要怎么做。这些傅雷先生都没有做到,他只是一味地认为儿子不该在学习时讲些情情爱爱之事,但,这爱情可有可无,来了就应该让傅聪他一人承担和决定。不能单纯把爱情当成一种牵绊和累赘,很多时候爱情作为一种人类基本情感在艺术上可以当一位功臣,它带给真正艺术家灵感和鲜活,给累日坐在钢琴椅上的傅聪一种纯净的享受,所以傅聪所代表的的年轻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爱情。作为一位好的父亲更不能去干涉新婚夫妇的婚后生活,谁又不是那样过来的,就算有再多的生活经验都抵不过一次两次的世事难料啊,傅雷先生总是要傅聪把生活中一点点零碎的钱都要记下来给他看,这样真的没必要,如果生活都过成这样了,又还有什么意料之外的惊喜,又还有什么苦难后自己的反思呢,不要给他你以前的旧思想,今时不同往日了,活在当下,做好眼前事而不是空想黑暗的以后啊。
  傅雷这样一个曾经叱咤中国文学艺术圣坛上的伟人,他的肉体当然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他不甘,不甘于死于文化大革命的一罐毒药下,不甘儿子因为自己而做了叛逃英国的英籍华裔,不甘妻子与自己一起自杀,死在了冰冷的绞绳下。所以,他的教人精神永存,爱国品质流芳百世,留下了这样一部暖人心的亲情信笺,留下了对漂泊远方游子的崇敬和无私的关爱,留下了《傅雷家书》……
  这留下的不就是生命的支点(指点)吗!不就是珍贵的遗产吗!不就是我这样一个学生的一大信仰吗!希望同我一样的无数学生,离开父母的大人,思念儿女的父母都能用心灵去感受这圣洁而又强烈的《傅雷家书》!
  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塞万提斯
    初三:张卓

国外名著篇6:我、书、妈妈_500字


  《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上下五千年》……这些都是我小时候最心爱的读物。那个时候我咿咿呀呀刚会说话,妈妈便开始教我认字。  一年冬天,我已经三岁,稀稀疏疏也认得几个字,妈妈便抱着我到炉火前边烤火边给我讲唐诗中的意思,并给我讲唐朝从兴盛到衰败。给我讲《上下五千年》中的人物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尽管有很多我并听不太懂,也囫囵吞枣的听下去。  后来再长大一点,妈妈开始给我讲《格林童话》了,我听得眼睛一眨也不眨。时而为主人公的遭遇而落泪,时而为他们美好而鼓掌。从此,我便对书产生了兴趣。  上三年级时,我已看完了中国历史图书。妈妈便给我买外国插图小说,我第一次觉得世界这么大,而我却只懂这么一点点可怜的知识。之后,我不满足于插图小说了,妈妈就给我买外国名著、经典文学。  起先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妈妈就细心给我讲解,渐渐地我的理解能力增强了,记忆力也逐渐好了。在妈妈耐心的引导下,我慢慢学会了独立的看书,也在看书中亲身体验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的精华所在。  我、书、妈妈是一句温暖而又有知识的话,而书却成了我的贴身伴侣。
    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镇第一小学六二班六年级:吴晔丹

国外名著篇7:就这样慢慢长大_700字


  就这样慢慢长大
  小草会发芽的,人是会长大的。
  ——题记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开始读书了。
  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看连环画,当时我读《封神演义》连环画,他由古代着名的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小说改编而成。故事以商周两代王权斗争为背景,因为商纣王昏淫无道,而引起八百诸侯造反,多年抗战,最终推翻了商纣王,建立起强大的西周王朝。看得一知半解,只看见书里的人样,这也深深吸引了我。
  读三年级的那天,我看见同学在看漫画,我也开始看漫画了。我看的第一本事《火影忍者》无色漫画,里面的主人公是鸣人,他从小身上封印着邪恶的九尾妖狐。因此受村里人冷落,可他始终坚强,最终成为了第六代火影。我羡慕他的技能——火影分身术。
  后来我读《西游记》了,它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六年级了,我又读外国名着,第一本是《老人与海》,他对我极具影响力。它讲一位再平凡不过的渔夫——桑提亚哥,与一条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中发生了看似平凡而不平凡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渔夫在海上捕鱼,都过了84天,他还是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等到了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来都没去过的深海去打鱼,来说明自己的能力。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与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随着我读的书的不同,我也在慢慢长大。
 
    初一:外国名著

扩展阅读文章

文秘知识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文秘知识推荐文章

文秘知识推荐内容

香蕉文库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