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试卷9篇
广东高考试卷篇一:2013广东高考语文试题A卷(已发布)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高考语文信息。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 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崇高/作祟 殷红/赝品 调适/调和
B.傍晚/滂沱 赈灾/诤言 湖泊/停泊
C.韬略/滔天 砧板/嗔怪 如法炮制/炮火连天
D.瞥见/蹩脚 悚然/耸立 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 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推荐:201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广东高考试卷篇二:历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历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年份
作文题目
查看题目
2017
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查看题目
2016
看图写作,自行立意
查看题目
2015
感知自然
查看题目
2014
胶片与数码时代
查看题目
2013
捐助
查看题目
2012
生活在时代里
查看题目
2011
回到原点
查看题目
2010
与你为邻
查看题目
2009
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
查看题目
2008
不要轻易说不
查看题目
2007
传递
查看题目
2006
雕刻心中的天使
查看题目
2005
纪念
查看题目
2004
语言与沟通
查看题目
历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汇总—作文网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东高考试卷篇三: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l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B、①⑥④②③⑤C、④①⑥②⑤③D、④②①⑥⑤③
广东高考试卷篇四:2004高考广东卷题目详解
题目: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 冯妇》改编)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 字。⑥不得抄袭。
详解:作文考题是给考生提供一个由于语音造成误解而产生悲剧的“寓言”故事作材料,写一篇以“语言与沟通”为题的“话题作文”,并提出了“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和六项“注意”。这样的话题作文既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广阔空间,又较好地避开了无数人“猜题押宝”的包围圈,也有一定的难度,用以测试考生的水平与能力。“语言与沟通”在我们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寓言的深浅也适度,其寓意也较易理解。大家有话可说,有事可述,有理可辩,有情可抒。平心而论,应属一道相当出色的高考作文题。(傅望华)
广东高考试卷篇五:2010年高考广东卷语文试题(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协商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皎洁/打搅 业绩/污渍 纤维/纤夫
B、效仿/发酵 空旷/粗犷 盛开/盛饭
C、隐瞒/蛮横 挑衅/抚恤 埋伏/埋怨
D、市侩/反馈 濒临/频繁 辟谣/精辟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事
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 。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现象。 作品的独创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 。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③④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⑤④①D、③④②⑤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丁丑,俞
广东高考试卷篇六:历年历届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3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富翁捐款
2012广东高考作文题:你想生活的时代
2011高考作文题目——广东卷:《回到原点》
2010广东省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
2009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
2008广东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2007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目:传递
2006年高考广东作文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推荐:201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2012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历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历年全国高考零分作文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广东高考试卷篇七: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8)_1200字
给书本的一封信
亲爱的书本:
不知不觉,你与我为邻已有18个年头了。我人生的岁月中,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在变,但你却一直陪伴着我。高尔基曾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对我来说,你更像是与我为邻的朋友。
早在我的童年时期,在妈妈的指引下,我已与你为邻,那时候的你,是童话书和故事书。每天晚上,在妈妈轻柔的声音中,你身上的故事飘入我的耳朵,进入我的心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我的童年充满了乐趣。我可以与善良的白雪公主交朋友,也可以结识勤劳的灰姑娘。她们身上的美好品格,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
而在我的少年时期,身边的你换成了一本本名着。我学会了在空闲时候,与你为邻,感受你身上的沧桑和你渊博的学识。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我认识到美国曾经的奴隶制度多么可恶;在《哈姆雷特》中,我认识到仇恨可以带来如此多的灾难;在《简·爱》中,我认识到自尊和自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你不仅让我知道了过去不曾涉猎的历史,令我的视野不仅停留在现在而且追溯过往,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的道理,塑造了我最初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而到了现在,我身边的你,变成了关注时事,反映时事的书本,已经成人的我开始学会了将自己的目光放远到社会乃至世界,而与你为邻,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货币战争》令我对现今世界经济有了初步的认识;《驻京办主任》让我对驻京办有一定的认知;《常识》让我从梁文道的角度去窥探、认识社会中种种被忽视的“常识”。因为与你为邻,我对自己曾经习以为常的身边事有了新的认识。你令成年的我学会了关注社会,而不只是顾影自怜。
未来的书本,这十八年来与你为邻,我一直获益匪浅。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也会继续请你陪伴在我身边,继续教会我更多。
祝事事顺意
你的朋友
2010年6月7日
【点评】
就今年的作文题目来说,能最简单方便地点出“与你”的文体,自然是书信。该考生熟练地使用书信体,开门见山地点出与书为邻,接着一转,引出高尔基的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暗示与书的关系可有许多种;再一转,点名书之于己,更像是“为邻的朋友”。从“进步的阶梯”到“为邻的朋友”,既是进一步点题,又明确了自己对书所持的更加亲密平等的态度。
为邻十八年,书之于“我”,相互间的关系也是日新又日新。文章先写“我”在妈妈的指引下,与书为邻,点出为邻的初因,暗示那时为邻乃是出于被动。少年时,为邻之书“换成了一本本名着”,选择之意,已蕴其中。成年后,“我”将自己的目光放远到社会乃至世界,于是,与“我”为邻为友的书便有了进一步的变化,“我”主观能动的选择更加显豁。
童年时期,书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少年时期,书塑造着“我”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年时期,书使“我”关注社会而不是顾影自怜……为邻十八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书,而成长的“我”亦在不断地择书为邻。相互的关系,表现得细致入微。如层层剥笋,清新自然地叙述“与你为邻”,这无疑是一篇优秀的高考应试作文。(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咸立强)
2010高考满分作文大全(8月10日共计78篇)
全国I卷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Ⅰ):大同世界,焉能忘本?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全国卷Ⅰ):满身花雨又归来
湖南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1)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2)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3)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4)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早(5)
2010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北京
北京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包容
甘肃
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心的舞台
2010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深阅读
2010年甘肃省高考满分作文:守住内心的深度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深阅读之美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浅阅读与深阅读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小议”浅阅读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背上“悦读”的行囊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重拾遗落的厚重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慢尝书香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 犹忆书香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与品读相拥
2010年甘肃省(全国II)高考优秀作文:用心阅读
陕西
2010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丹墨莲梅
2010年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孙悟空的成才之道
山西
2010年山西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忘却的艰辛
山东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暖春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打不垮的信念
2010年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冷板凳上守侯成功
2010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痛苦并快乐着
2010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
浙江
201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1)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2)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3)
2010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角色转换之间(4)
江苏
江苏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奶奶 的心事
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骈体作文原文:《绿色生活》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1)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2)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3)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4)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5)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6)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7)
2010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选:绿色生活(8)
湖北
2010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古风,幻想曲
广东
广东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2)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3)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4)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5)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6)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7)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8)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9)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0)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1)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2)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与你为邻(13)
福建
福建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福建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
2010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站对人生的舞台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偶然?必然!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士运论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尘封的梦,重拾未晚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驭思,轻吟韵调
2010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只待蓦然回首
2010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
河南
2010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擦亮眼睛,听贤人意 见
2010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天堂之辩
四川
2010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熟悉(1)
2010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熟悉(2)
2010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溯源(附点评)
2010年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点、线、面(附点评)
重庆
重庆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难度(1)
2010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难题(1)
重庆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难题(2)
>>>更多高考满分作文相关资讯尽在高考作文频道
广东高考试卷篇八: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感知自然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新课标I卷
新课标II卷
北京卷
天津卷
广东卷
江苏卷
浙江卷
辽宁卷
安徽卷
福建卷
江西卷
山东卷
湖南卷
湖北卷
四川卷
海南卷
陕西卷
上海卷
重庆卷
相关链接: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资源请访问: 高考作文频道
广东高考试卷篇九:2013年广东高考同题作文:爱心与尊严_1200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严的,这也是一种美。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既然捐助,捐助者应该有博大的胸怀,相信能够理解受捐者的心态,领者欣然,拒者敬然。爱心不仅仅是财与物的施舍求助,也应该包括对人的尊严的爱护关怀。
曾几何时,慈善家陈光标高调捐款,抛洒钱财,可谓爱心无限,然而这种无视受捐者尊严的行为也令许多人唏嘘;还有我们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高调公开贫困户的名单和展现他们受捐的场面,真实令人呼吸困难。有谁考虑过这些受捐者他们的感受呢?且不说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美誉,至少拒绝了受捐的一家认为这是一种施舍,这背后当然他认为是尊严的丧失。希望工程发起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如今假日“扎堆”献爱心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记得五一节,某福利院老人们一天要接待四五拨志愿者,据说光洗脚一天就5、6次,反反复复聊天,反反复复被推出去晒太阳,令老人们不堪其扰。这样的爱心成了一种幸福的负担,老人们俨然成了丧失尊严的道具。
如果我们没有考虑到捐赠对象的想法和需求,把并不需要的东西强加于对方,以致造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一些爱心捐赠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或是为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其结果会使得受赠人丝毫感受不到真挚的关心,而更像是一种道具任人摆布。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无论是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其地位都应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付出了,就理所当然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从而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苛求对方全盘接受,俯首帖耳。别忘了,受捐者亦有自己的尊严,对于自己不需要和造成困扰的献爱心活动,也有说不的权利。须知,献爱心是要真切让人感到“被爱”,而不是“被迫接受爱”。
在北京四惠地铁,许多路人都会把自己看过的报纸送给收报纸的70多岁李大爷,而李大爷给每位过往的路人发这张感激卡片,上面还写着“再怎么急,也别忘了吃早饭。”表示在收报纸期间受到大家不少的帮助,一个老人质朴的感恩心情跃然纸上。这是一个爱与尊严交织的温馨的画面。很多时候人在接受别人帮助后都需要展现自己的尊严,无论是断然拒绝还是过后的偿还,正如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其中的“志”就包含了人的尊严。于是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唐山救援队的身影,在雅安地震中我们也看到了汶川救援队的存在。
社会需要爱心,就像天边的白云之于大地;人需要尊严,如同水之于生命。虽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但唯一不变的是它们纯净的颜色,无论怎样的姿态,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