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寄余生10篇
沧海寄余生篇1: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_700字
心若植根于天地,纵使云海漂泊,亦不枉此生。
——题记
一个人,一壶酒,一座城,漂泊天涯的游子是自由的,但我想,他终有疲倦的一天。因为漂泊与自由相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千帆过尽后,我们的选择都会是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看似淋漓的洒脱自由,逍遥于天地间,却有着道不出的悲凉,一如绚烂的流星,人们在惊叹她的美丽时总会带有一丝怅然若失之感,其实抛开仰望星空中那广袤的自由,我们也可以发现,植根于地下,那深沉的无拘无束。富有智慧的东坡,是清醒的,他的一生在波澜诡谲的宦海沉沉浮浮,这样的自由亦不是他想要的,然而,对他来说一花凋零,丝毫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他那文思如泉涌的才情每每喷薄欲出,挥动如椽之笔,让后世传诵的篇章,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世人无不拍案称奇,天马行空的思想,随遇而安的心态,使他在沉浮中学会积淀,面对滔天波浪,他总能一笑置之,安之若素,心灵的净土中,他已然深深植根。风雨不动安如山,纵使一贬再贬,却也笑对人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佛曰;一切皆有因果,这因正是最初的本源,树无根不可自立于天地,风筝没有那根线的束缚,那么自由翱翔岂不成了无度的放纵。成熟后被风吹散是蒲公英的宿命,但它懂得,繁华落尽,终归于心时,选择植根于土壤,用生命孕育下一次绽放。漂泊的船选择了避风的港湾,无形的浪归依了收容他的沙滩,人生如浮萍,本是无根生,也有牵挂机牵绊,一叶浮沉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陶渊明亦能为此放弃尘世一切,到一处山环水绕的山村人家,一箪食,一豆羹,
沧海寄余生篇2:诗人啊,我敬仰你_10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诗人,而他们又写出成千上万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自小,我便热衷于国文,渐渐地钟情于古诗,学着去体味诗中的意蕴和意境,开始仰望诗人。
“舟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那位满腹感伤的宋代才女,经历了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从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希望你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换,战乱的离苦,你虽寻寻觅觅赵家的幸福,却总被黑暗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战乱中争渡,到头却迷失归路,双溪上的舴艋舟载起了青春年华,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面对上天的不公,命运的多舛,你挥洒愁闷,舍掉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浮世曲折的沧桑变化,,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夜,编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黑暗中点燃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我仰望你——易安。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缱绻细腻让我敬仰,但纵横潇洒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同样让我敬仰。
他谪居密州,与民同乐,牵黄擎苍叹英雄;贬官黄州,泛游赤壁,唱山高月小;杭州任上,赏西湖美景,欲把西湖比西子:流放海南,豁达豪放,还不忘不辞长作岭南人。成败任东西,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
苏子——你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屈冤的难鸣!对你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你共同患难的友人,,受你关爱的世人,无不期待你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你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你这样一个生性旷达的苏东坡。
面对命运的不济,仕途的黑暗,你讲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雪,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
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我仰望你——苏轼!
指导教师郜富勤
五年级:石聪聪
点评:作者小小年纪,就能欣赏李清照与苏轼这两位文学大家的作品,我深感佩服。对于诗人来说,其词如其人,人的身世、经历与情感都能在作品中展现,可以看出小作者确实是对这两位词人了解颇深,只有了解了,才能写出好文章。
文章写得很好,希望作者再接再厉,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加油哦!
点评老师:金冬晴
沧海寄余生篇3:人生因洒脱而精彩_9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人生艰险路上,一路坎坎坷坷,唯有那不卑不亢,随遇而安,洒脱释然的千古风流人物经历历史的沉淀才能名垂千古。
残阳如血,沧海如幕,赤壁旁,是一个孤独寂寞的身影久久矗立在岸边,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赦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多情却被无情恼。
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鬓微霜,又何妨,仍愿西北望,射天狼。而此时?面对这滚滚江水,陷入沉思。斟一杯酒,临江而立。许久,提笔洋洋洒洒,昔日的状元转瞬间描绘出一篇千古佳作。宏伟的志向,博大的胸襟。大起大落,品味世事沧桑,悲欢离合,感受人情冷暖。如今的才子已看透是是非非。
在一次次被贬的坎坷仕途上,苏轼遭受的悲苦是难以言传的,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旷达;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
同样性情豁达的李白,也有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
被唐太宗赏识的李白,带着激昂的政治热情步入宫廷,抱着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理想,却遭到现实的碰撞,变为一首首幻彩不遇的悲愤狂歌,感叹“行路难,归去来”。
便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撑着一叶扁舟,驶往心之所向之处,
在李白的诗中,看到更多的是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飞扬般洒脱。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千金散尽与君一醉的豪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每一个字里,每一句里,都是他洒脱的写照,也都蕴涵着他的清水出芙蓉品性!、
随遇而安,从容低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生活。陶渊明看透朝中黑暗,毅然放弃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归隐山中,怀着“不为半斗米折腰”的豪迈“采菊东篱下”,优美的风光,他望着远处缓缓落下的朝阳,拭去额边的汗水,悠然见南山,他带着那份洒脱陶醉的生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
不愿同流合污,不媚世俗,一身清高,怀着潇洒的气节“沧海寄余生”。
一位位英雄,一篇篇佳作,一举手,一投足,洋洋洒洒,潇洒,豪迈。人生之河奔流不息,经过历史的洗礼,那洒脱之人屹立在我们心头,诉说着那不卑不亢,豪迈从容。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初二 翟文嘉
沧海寄余生篇4:读书感悟_500字
哲人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赞同。
——题记
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快乐,如一叶扁舟在浩瀚大海中遨游,让人心醉神怡:如朵朵白云在湛蓝天空中漂游,让人思绪万千:如条条锦鳞在碧波中神游,让人悠游自在,乐不思蜀~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似快乐神仙!
“读书就是与作者谈话”。漫步于书海中体味名人的高尚情操,领略哲人的风采,于圣人交流心声,提高自我素养。无论何时何地,读书可以让我们忘记世俗繁华,进入一个忘我境界,舒展身心。
“斜风细雨乍秋寒”“无奈把梦共雨天”看那梳长辫子女子不再独行与蒙蒙淫雨中,不再双眼迷离的痛吟诗歌,勇敢面对挫折。
感悟谪居黄城,把酒迎风,酒兴一叹仕途之坎坷,政事之漩涡,满腹之冤屈。他将“竹杖芒鞋”代替功名利禄,“大江东去”“沧海寄余生”。
读书赋予我梦想,给我的生活添加许许多多的现实中的精彩和浪漫。
读书——我读懂了居里夫人的淡泊名利,独居寂静之居:我懂了《采葛》中“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内心的无奈与伤感:我读懂了智过三秋,中军帐里出谋划策,五丈原前求多时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中心。
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乐观,读诗使人灵敏,读哲学使人悟人生之道。
宁安农场子弟校初二:朱冬辉
沧海寄余生篇5:我不抱怨_750字
如果汇流入海的淙淙溪流抱怨山路的崎岖,那么就没有大海的壮阔;
如果嗷嗷待哺于巢中的雏鹰抱怨生存的残酷,那么就没有鹰族的骄傲;
如果岩缝间的小草抱怨环境的不公,那么就没有勃勃生机的盎然春色。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上天不公,还是命途多舛,让他失去了一个男人的伟岸,只因朝堂上那坚定的一步,他被处以残酷的宫刑,他也从失落过,但他并没有抱怨过,而是把那份失落化为忍辱着《史记》的动力。他奋笔疾书,书写三闾大夫行吟江畔的无奈,书写荆轲那把寒光闪闪的匕首,书写西楚霸王自刎的悲壮……因为不抱怨,让历史记住了一个坚韧的名字---太史令司马迁。
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
苏轼一生坎坷,家庭变故,官场失意,他被一贬再贬,但他没有因此意志消沉,没有抱怨环境不公,而是以潇洒乐观的态度游玩于山水之间,投身于文学创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争“蝇头小利”,只愿“沧海寄余生”。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位失意的官员,文坛上却多了一位诗人。
烛照深山,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求学的小手。
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在彝寨18年,共培养了6届共146名学生,他们到现在都是代课老师,每月工资不足300元,但他们从没有抱怨过,而是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为山区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播洒着自己的爱心,是他们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因为不抱怨,一部《史记》横空出世,万古流芳;因为不抱怨,华丽的诗章流传于世;因为不抱怨,山区的孩子看到了希望。作为中学生,我们更不应抱怨,而是应该以极大的热情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命原本就是拼搏。
愿一切生命能像咖啡豆一样,在沸水中展现个性,清香的味道弥漫整个空间!
胶南二中高一:姜涵
沧海寄余生篇6:诗人,黄花_750字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困苦,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不希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成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路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容地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一代文豪——苏东坡。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愁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水漫汀州,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的。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共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编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起了一盏孤灯,蹒跚地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沧海寄余生篇7:不抱怨_700字
如果汇流入海的淙淙溪流抱怨山路的崎岖,那么就没有大海的壮阔;如果嗷嗷待哺于巢中的雏鹰抱怨生存的残酷,那么就没有鹰族的骄傲;如果岩缝间的小草抱怨环境的不公,那么就没有勃勃生机的盎然春色。可是有些人却抱怨上天对他不公平,而我,却是一个不抱怨的女生。
当同学们在踢足球的时候,某个同学不小心踢到了我,我一定不会像其他同学很抱怨,而是微笑着对他说:“以后小心点,不要再踢到人家了。”当老师布置很多作业时,同学们唉声叹气时,抱怨老师时,而我却欣喜若狂,因为这对我来说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机会。当我在全神贯注看书时,妈妈会把我从书海里拉出来,有的爱看书的同学因为爸爸妈妈把他们从书海里拉出来,他们十分抱怨老天爷为什么要赐给他们这样的父母,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可能妈妈叫我有什么事,而我们这样对待父母,父母一定会生气。当妈妈让我写练习时,我绝不会像一些同学一样,抱怨父母,而是喜笑颜开的面对,考验我这一星期的学习成果,若我练习错了很多,我并不会抱怨父母说我,毕竟也是我做得不认真,不关父母的事。
不仅我是这样,还有很多名人也是这样。
苏轼一生坎坷,家庭变故,官场失意,他被一贬再贬,但他没有因此意志消沉,没有抱怨环境不公,而是以潇洒乐观的态度游玩于山水之间,投身于文学创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争“蝇头小利”,只愿“沧海寄余生”。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位失意的官员,文坛上却多了一位诗人。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在彝寨18年,共培养了6届共146名学生,他们到现在都是代课老师,每月工资不足300元,但他们从没有抱怨过,而是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的为山区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播洒着自己的爱心,是他们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六年级:紫嫣lovely
沧海寄余生篇8:为生命着色_800字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
沧海寄余生篇9:夜莺在歌唱_1000字
岁月滚过炎凉荣辱,月光照亮那风尘仆仆栖落的梦想。谁在午夜深处轰然唱响?美丽,孤独又桀骜。我听到了,这是夜莺高吟的歌唱。
——题记
我站在这里,站在这尘土飞扬的世界,我的清亮的眸子看到了他们,从浩荡的大江中走来,所过之处尽是圣洁的清香。我听到了他们的歌声,点亮了黎明的希望。在夜阑人静的时刻,我摸着这些灼人的黑色字体走向他们,让思想走向圣人的领域,让生命愈加丰盈生动。
五斗诗魂
谁在走来?—提着满篮菊花。告诉我,你是心远地自偏的隐者么?是抚孤松而盘桓的孤媪么,还是误落尘网中恋旧林的羁鸟?你遁去于尘世,于是我走进美丽的桃源找寻你的足迹。清幽的山涧,流云飘荡,泉水丁冬。我看到了你的满园菊花,你的田野上放飞的心灵,你的勤劳躬耕的背影,映着夕阳的余辉,成了一道美而和谐的风景。
我走向你的两袖清风。你离开了,寄情山水间,谁在贫穷里日益感受了生命的真谛?谁的歌声自由不羁?是你呵,在你转身的瞬间,就已离开了污浊尘地,荣华富贵。却又注定贫苦一生,疾恶缠身。可你的腰仍然不为五斗米而折。如果可以,让我和你一块归隐,好吗?
道岸诗仙
是你吗?——携酒走天涯的浪子。告诉我你是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饮者么,是在衰草里望断来归路的野马么,还是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傲士?
我站在这里,你失了踪影,却留下了天马行空,超凡脱俗的篇章。我就从这里走向你孤傲的灵魂,任你的潇洒飘逸的风貌撩起我的发丝轻舞飞扬。
我轻轻抚着这宝剑,闪掠的金光里摇曳着你清澈的影子。你落寞却不颓废,把酒度残年,谁的一生痴痴仰望故乡,谁的青衣风中飘扬?是你啊,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皎洁的明月,三分啸成见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果可以,我会穿越时空万里向你举起这一杯酒!
东坡孤鸿
你来了呵——独来往的幽人。告诉我,你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尘满面鬓如霜的老者么,还是穿越十年生死两茫茫,泪千行的痴情汉?
在缺月挂疏桐的夜晚,你独自承受寂寞沙洲冷。我好想走向你不羁的灵魂,同你西窗秉烛夜话。而你从滂沱中归来,我看到了你被雨淋湿的脊背毅然立于“灯火阑珊”旁,光芒闪现。
你孤独却傲然。沧海寄余生,谁的笑容从容而洒脱?谁的眼中溢满秋风绿波?是你呵,你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徐徐走来。如果可以,我是否能同你仰头高歌?
思想在寒冷里开出了繁花,因为我听到了夜莺的歌唱。在我生命的深处,它们轻轻唱响。抚慰一片疲惫的心,回首一段苍凉的倾听。我看到了他们用生命写下恬淡与释然,于是我停止了徘徊,拨撒下情韵奔腾去远方。
沧海寄余生篇10:这些_3000字
谨以此文,给青春路上,正在虚幻与现实中漂泊的人
许多事情无需解释,这路上太多事情没有对错,被时间冲淡,一切都会随风而逝。挣扎终会解脱,痛苦中会成长。麻木的灵魂也会有温度。我相信寒夜中一定也有月光的温暖。就这样,我在那些青春里成长,那些是疼痛和喜悦的伤,蓝天下的我仍在路上,不论昂扬或是沮丧。
一
“这路”
青春是条追梦的路,梦的路很远,有时看上去很近,直到烟雾消散尽净,才发现,那可能是永远无法触及彼岸。多云的天气,走在放学的路上,走过一座桥,下去、从岸边缓缓前行,昨天下过雨,水涨了许多,沿途的风景在灰霾的天空下萎靡,不显生机。河水奔腾,声音扰乱了我的心,打在身上的风变得寒冷,这条路已不在温暖。途径一片人工造的湖泊,湖与河不同,永远是那么平静淡定。这个季节,柳枝挂着旧绿,随意的垂下,密的、摆动的枝条,轻抚过我的额头与脸。有青草混着泥土的味道,水面飘着几缕鱼腥气味。那老人拄着拐棍在我面前经过,孩童的嬉闹声在桥下飘荡,天上的云散了,路旁的灯亮了。以为云散天就会变的晴朗,却不知一路上,早已入夜。
二
“这种失落”
一切都在岁月中默默地涌动,又开始过着那样的生活,有时候望着蓝天想抓住一片云、装点内心的世界。活在这个世界依稀可以抚清存在的轮廓。有时候不愿再眺望梦想,不愿再伸手触摸那些飘忽不定的东西。开始喜欢在无人的角落静听风声、叶碎。那叶子落了一地,是秋天,秋天的痕迹。内心是不见悲凉与肃杀,只见寒灯下、一个人、坐在长椅上,寒冷、而不蜷缩。某一天,内心有一种沉重的感觉。像断了一只翅膀的鸟,可飞,却一定会跌落。有想伸手抚摸阳光的暖意。或许低着头穿过所有的行人,在没有月的夜晚,呼吸着黑色却不见颜色的空气,曾以为这是高傲的孤独,却不敢面对那卑微的寂寞。有一种失落,在静静的夜里,独自守着阑珊的灯火。
三
“夜跑”
六点钟天就已经黑了,这是北方的六点,不见残余的霞光,桌上那杯热水已经凉透,关上无奈的本子,放下疲惫不堪的笔。我在夜里出去,静悄悄的,没人在意我所存在的某个角落,所徘徊的某条街。街市里,昏暗的路灯、看到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颜色,一张面无表情的脸,呆滞的神态,偶尔露出不显对比的牙齿。转过身,想要奔跑这城市里只有三座桥,一条上学经过,一条放学经过,一条太远,从未经过。仍选择一条熟悉的桥,没有理由走得太远。自己仍是这样,思想匍匐着,又蹒跚。从未跟随过自己的心,只是一味的随波逐流,隐淡自我。熟悉的路上有熟悉的风景,跑过闪烁的熟悉的霓虹,听着奔腾的熟悉的水声,灯光拖着长长的影子,俯身触摸那片黑色的痕迹,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心痛。这个人曾在灯火璀璨耀眼的地方压抑着内心的自我,这个人曾在深爱的人身边不屑的经过,这个人曾把自己当做可以颠覆世界的勇者,这个人曾以为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是花瓣销魂的堕落。汗水夹着不愿落下的泪,滴在桥另一边的路上,跑过之后,半袖T恤开始寒冷,如果高潮是狂热、滚烫的浪。那么激情褪尽,留在世界的,只有在风中瑟瑟发抖的我,行人越来越少,泪眼模糊了景色,这样更好,一切都只是轮廓,川流的行车,带给了我急促与不安,我没自己想的那么坚强与淡定
曾说着自己是无所畏惧强悍的人,还要给你温暖的臂挽,没有了那个你、不见了那个我,丢失了曾以为不需要的安全感。这一路上奔跑,在月光与灯光的混色照映下寻找,明知这是徒劳,因为那些遗失了的自我,从未有过颜色。
四
“然后我死了”
这之前我在偷偷的呼吸,血液在慵懒的流淌。我依稀可以听见它的跳动。我躺在洁白床上,洒着秋日略带温柔的光,那几天我与老友开着玩笑,说着万年的龟。我抚摸一双干枯不再细腻的手,那不再是柔软与纤细。一双稚嫩的手从我的手中抽出,老茧甚至磨红了稚嫩的肌肤。
那时候我还有力气,要孝顺父母给妻儿最好的生活,于是用虚伪的笑和被摧残的已有快感的灵魂去这路上奔波,夜里烂醉。这片天空下永远有行人穿梭,那片白云下,我斜跨着背包,自命不凡,从昂扬到失落,之后穿越了无数行人,终究心已平静,最后去了一片不见颜色的荒芜。曾几何时,我写着一首首献给你的赞美诗,说那灯光璀璨,你的笑容像花一样甜。之后东西南北,说要与我做永远的朋友,之后笑了,云、从未停过。那时奋斗的岁月,我埋头以为时间过了很久,我不留,岁月把我留。目睹了太多,所有阴黑的颜色,最美的丑恶,扭曲到流泪的灵魂。那青春,给了我喜悦的伤痛,给了真实的礼物,让我不再虚幻,所以它离开的时候,似乎成熟了许多。盛开儿时的花,幸福的笑颜,天色的阴晴转变,我有我的一小片天,天真到极致的玩伴,谁也没有那些讨厌的脸,只懂得糖很甜,好心情飘得很远很远。我在父母的臂弯,几天前来到人间,哭声是前世的遗憾,是今生的哀怨,每一天,我的记忆丧失了一点又一点,也许某一天,蹒跚在美丽的花园,想着时光长停留,不曾面对的,花落、月未圆、人间遗憾。很幸福,现在我能在暖暖的阳光下漫步这些文字,写这些苍凉、唾这些厌恶、咀嚼这些伤痛,有人讨厌在低迷哀怨中仰叹人间,许多人在消极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可他粗略的看透了那些所谓消极的词汇,却化为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知,所有真实的一切,无需解释。
五
“我的世界”
翻开所有本子,然后迅速合上,我以为、甚至告诉我自己,煎熬的最后是天永远不会黑,这世界永远如春,我永远幸福快乐,。许多人说,因为一无所有而有了拼的理由。我只愿静静的在自己的世界里驻留。那天做了一个梦,梦里是灰与白的世界,只有灰与白,没有半点黑色,更无那些绚丽缤纷的色彩,这个梦中只有我,和一片灰白色的天空,一切都平凡简单的像铅笔的画,我可以微笑、可以静止、可以跳跃、可以无声的呐喊、这世界如此安静没有喧嚣的车流、街市、更没有那些浮躁心灵的人。我可不去想任何事,是的,不会有人规定我一定要做什么,我在走路时可以同时伸出右手右脚,我可以赤裸着身体笑或哭,我可对自己肯定的时候摇头,我可以随时愤怒,我可以不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可以不面对任何人,只在我灰白的世界里感伤或欢喜。幸福是短暂的,有时只有一夜的梦幻。醒来时湿润的泪眼、枕头还未干,我走出去。天是蓝的、有人说这世界绚丽多彩美如一幅水墨画,可这画卷的颜色太多就会显得繁杂,不在清澈静美,而到处弥漫着逐名利、炎凉的灰尘。可悲的我又在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对着不喜欢的事物露出狰狞到善良的微笑,现在发现自己是那么懦弱胆怯,以为正潇洒的把余生寄在沧海的一隅,却不知时间从未停止。终会成熟、变老。不曾迎接什么,
总是厌恶的回避。我懂得,青春是面对。梦会醒、曲会唱尽。等青春散场,发现并未破茧成蝶,既然无法翱翔于天际,就匍匐在地面迈着扎根几分泥土的脚印,这灰白的世界终要有色,就让它洒遍葵花的金黄,像我的脸朝着太阳,不会在荒凉,因为那柔柔暖暖的光。
六
“这天”
淋浴喷头极有力的将水打在地上,激起些许细微水花,“哗”的水声止步于弥漫雾气的浴室。像这水声,只有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才显轰鸣。这是个悠闲的日子、难得的悠闲、难得一个人、安静、简单的一天。我发觉阳台是个好去处。天气略显昏暗,秋天里的藤椅与这景象不象协调。的确,风不在温暖。躺着看天空,这世界都在我眼底。阳光在某片角落被覆盖,寻不到它的踪迹。随意看着天空,鸽子飞过是纸片震动的声响,讨厌这种鸟,总喜欢留下些什么,总喜欢告诉被人他已从某个地方经过,在这片天空下不安分的来往。可它不知道,一切终究要归于安静平淡,不如一片缓缓飘动的云,可给我安静的遐想和深情的眺望。有时候喧嚣吵闹和反复旋转的调子所留下的不一定是深刻,而行云曾无声的过往或许才是永久的珍藏。燕子南北往复,结对翱翔。乌黑光亮的羽毛模样相仿,像极了共同追梦的路上,远了就分不清,北方还是南方。此刻我体会着时光的流淌。抓着一片片离我很近的云,不停的伸手,哪怕一把烟雾、一把虚妄。露出湛蓝的天,灰霾总会散尽,多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平静、幸福、简单。
七
“就算征服不了世界和你,也要做最精彩的自己”
金星是八个行星中唯一一个逆方向转动的,阿哦从地理课上知道它后就爱上了,以为自己和它一样是个不平凡的人,他总是很叛逆,并不是行为,而是在内心,之后便更肯定金星就是他。于是他开始昂着头走路。啊呀是像啊哦一样安静的人,不同的是她是个女孩,阿哦除了自己以外最喜欢的人就是她。阿哦只会和阿呀多说几句话,阿呀总会安静地听之后安静的笑。那时候、都在上学,话题永远离不开作业考试之类的。阿哦每天悄无声息的度着,不觉烦闷。阿哦放学后喜欢写小说、之后看到某个贴吧上的某个帖子说爱写小说的人,内心邪恶孤僻不阳光,小肚鸡肠。看到了这些,阿哦很生气。可后来他去写诗了。他就是这样,从来没有跟随过自我,内心永远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坚强。“那天早上他又分裂了”阿呀的话永远是那么短促有力。阿哦拿出很久没有翻开的书,之后奋力的挣扎。而后倒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时候,我们有能力奋斗,而没有一个激起斗志的理由。有时候,我们有个一必须奋斗的理由,而已没有能力去奋斗。”阿哦在第一道题就惨淡的倒下,然后又爬起。对阿呀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做大事的人,一个能够颠覆世界的人。他严肃认真或者说几近愤怒。阿呀看着阿哦滑稽的表情,憋住笑,安静地点点头。那天晚上,阿哦在浴室里用水擦了几下覆着水雾的镜子。之后看到自己稚嫩的脸、故作成熟的样子,阿哦笑了,笑着笑着,哭了。那哭声与笑声几乎没有衔接。喜欢这种地方,眼泪与水混在一起。他跪在湿滑的地上,喷头依旧打出水花,抽泣时总会呛几下水,咳嗽几声。阿哦慢慢的思索。曾经,他只是想要快乐,有人告诉他要用一时的辛苦换一世的快乐,那个人,露出了狰狞到善良的微笑。曾经,他只是一味的喜欢阿呀,可他也明白,没有能住一辈子的茅草屋。曾经,他只想要简单的幸福,可他也懂得,父母不会永远陪伴他的。曾经,他也把自己视为无人匹敌的文人狂客。可直到看见自己真实的脸庞便不再这样说。那时候,阿哦内心有一种矛盾而奇异的感觉,他不明白为何会有这种感觉。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青春的人才会懂得,那是虚幻与真实中的漂泊,那是灰色小路上的流浪,那是内心空白,却莫名其妙的感伤。那是热爱而沮丧、寂寞而欢喜的无奈。也许只能解释到这里。懂的人终究经历过。不懂的人永远无法言说。时光不为你而停留,热水流进后,只剩冰凉。阿哦被这水流激的哆嗦起来。阿哦擦干身体走出房间,这是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如此温暖而氤氲着皎洁的月光。他第一次觉得夜是这样美。他拿起笔之后又放下,他似乎明白,许多美好的事物与人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形容的,像这婆娑绝美的夜。后来,高考、毕业了。这之前阿哦开始温暖,热情。翻书时的声响,所带给他的只是一味的幸福。六月的日子,理应如这骄阳,炙热的青春已来不及去等待。即使已不可能触及最初的梦想,但若内心如火,燃烧在这奋斗路上便不会死寂成灰,那定是浴火重生的辉煌。月台,阿呀深情地注视着阿哦,阿哦明白,此路一分,她不再是谁的谁。阿哦似乎成熟了,阿呀也是。“希望你会幸福”噙着泪水,两人各自奔走。火车上,阿呀看着阿哦熟悉的背影,火车越来越远,背影越来越陌生。是的,早晚会陌生的。阿哦回到家里,没有任何可让他心烦的事,一切终归于平淡。阿哦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至少这是在内心平静下来以后第一次理性地思考。这一年阿哦又奔波在曾经的路上。只不过这次是带着梦想去追。这个人在树仍青绿的岁月里,心静如水,不再消沉颓废,此刻他懂得,也许永远都无法叱咤征服这世界,也许今生也不能牵手最初的美好。但好在他仍然伫立在这世界,挺拔在坚硬的路上。热爱生活、坚持梦想。就算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也一定是最潇洒、最骄傲的人。阿哦写了一首诗:
所有的一切,都不会为我们而停留
“光阴会流,我爱的人终究会走
也梦想那青春是炙热的疯狂
直到最后才懂热水的凉透
我轻轻按着删除的按钮
想让记忆留在清冷的秋
那些时光仓皇的逃走
挽我的手、不将记忆里的我挽留
以为日光散尽只剩夜的寒流
却发现那静美的月光也恰似你的温柔
没有长出天使的羽翼
知道无法在天际畅游
既然一切都归于平凡
又何苦在真实的世界强求
我脚踏着坚硬的泥土
依稀可以听见河水的奔流
多少个日夜仰天怒吼
问这暴风骤雨何时能休
而今漫看云涌
天色惊雷骇变
志不改,我心依旧”
留给青春
某年某月某日
阿哦
后记:
这里没有头绪,没有结局。这里没有为什么,没有对或错。这里曾有消沉、曾有叛逆、这里有喜悦的笑容,和遗憾的泪水。这里甚至可以遗忘生命的存在,拥抱冰雪的温暖。在这里,这是青春所领悟的世界。
八
“我所想”
漠视了时间的存在,有时只愿静静的倚在窗台。那灯火越来越稀疏。白色方块渐渐散在漆黑的夜,讨厌夜晚。某段时间写不出任何文字。只愿反复吟唱某种旋律,之后发呆在角落。教室外的一棵树总有绿着的叶子,反射着纯白色的光,夜里也许也是这样。替月光洒在几乎无人行进的路上,即使微弱,也是奢侈。习惯了不开灯,许多时候慵懒的卧倒,课桌硬到难以睡着。曾用文字记述心情、那是我所经历、所想的。像冬天没有头绪的夜。不是所有东西都会有铺垫,更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有一个精彩完备的结局。曾想着永远驻留在原地,可那些行进着的脚步给我不可抗拒的风。我不得不承认,这些跟不就很矛盾。许多时候,也看些不懂的东西,十六岁的天空没有灰尘。只是一片浅浅的天,有一种幸福叫做发呆,我存在,思绪只是片段或是空白。
九
“留在十七岁”
可曾昏睡后见到九十点钟的太阳,金灿灿的是那么亮,灵车在金色的路上飞驰,一路上不闻喧闹、不见行人、只有灼眼的日光,那没有夜的悲凉,永远是滚烫,那花开从不曾凋谢,纵然已忘记了芬芳。不再是吹不尽的寒风、听不完的夜曲、触不尽的透凉。清澈的路上,只有空灵的响。之后融尽烈焰的金黄。我、在飞翔,思绪慢慢的膨胀,那里无尽的空旷,像天一样苍茫,这些迷醉了的年岁,该是在梦中尽情的飞。倘若这样徘徊天际的来回,是否伤了爱的人心碎,恨不能陪,恨将你的爱打碎,恨这不负责任的将身背。这路上我有春光依偎,你牵挂,将我的梦迂回。你不懂,那梦幻不止是一笑的醉。雨落进了风雪,那是严寒的伤悲。若应当面对,那今生不再心碎,那痛苦不再侵袭夜的尘灰,那挣扎不再撕心裂肺,那忧郁平静的像一潭水。此刻,狼狈变得妖媚。那瞬间,这世界把我陪,倘若春光绝美,请将我留在这明媚的十七岁。
十
“面对,绝美”
这路上、我在漂泊。挫败与痛苦都坠进我的心窝。满看着无尽的星河,亿万年的守候,微亮的、温暖着每一个过客。写尽了消沉仍是堕落。以为这世界如此丑恶。我开始随意穿梭,在街头不屑的经过。当寂寞成为了快乐,我坐在某个角落,有那阑珊的灯火,至少可陪我沉默。可我忘记它将离去在更阑时刻。猛然惊醒,伤心着泪落。这路上仍是一个我,不在地平线,却依稀可见骄阳来过。我张开手,那是生命的脉络。这日光变的红亮,那是日出的太阳,浅浅的射进青春路上,也许从不荒凉。只是夜幕笼罩着花香,那黑云不再阻挡日光,这日子依旧绚烂晴朗。让我面对这风霜,我知道那是幸福之前最后的伤。这夜不再黑,可曾听见那悠扬鸟鸣的清脆,这花香在夜里是迷人的醉,思绪在梦想里飞,这青春也许终将染指伤悲,只为那阴霾褪尽的绝美。
十一
“这些内心深处的流淌,曾是青春岁月的怒放。感谢这些、激励着我感伤和欣喜的成长。”
内心的不安,不能解释的幸福与哀伤。有时厌倦了天亮,总对夜充满无尽的渴望。莫名的冲动与疯狂,常无故的心碎,不敢看眼神中绝望,怀着梦想,说从此天涯流浪。也许曲折蜿蜒的地方才不显荒凉,此刻,我嗅到密林间的幽香。这条路让我成长,那花在风雨里依然绽放……
初三:朱博文